也是相輔關係。在馬拉松比賽中,要保證公平競賽,就得有比賽規則,有裁判。運動員不得搭順風車,不得叫別人背著跑,不能故意把別人絆倒,不得使用興奮劑,不得走捷徑,這樣大家才會賣力跑,效率才高。在智力馬拉松中,也是如此。這裡的比賽規則叫「法律」,政府官員是「運動員」兼「裁判」。如果「運動員」有挑選、監督和撤換「裁判」的權力,「裁判」自己就不至於犯規,這樣的社會叫做民主社會。如果「運動員」沒有這樣的權力,「裁判」本人就會犯規,這就叫做獨裁社會。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民主社會的效率就比獨裁社會的高,因為較公平。所謂的封建社會,就是在智力馬拉松中,硬性規定跑在前面的人永遠跑在前面,中間的人永遠在中間,落後的人永遠落後。一個人在這場比賽中的相對位置是根據家庭出身所賦予的,不是根據個人能力。這就是不公平。這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還是有存在的必要。但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許多新發明新發現可以數倍、數十倍甚至更多倍地提高生產效率,這套制度就顯得非常不公平了,有本事的人沒有出頭的機會,所以人們提出了民主、自由、公平的口號。二百多年前法國大革命中提出的口號是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民主),liberty of the individual(個人自由,也就是社會自由)and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公平)。如果把最後這個口號翻譯成「平等」,那顯然是錯誤的。所謂的封建社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中國歷史上的科舉考試製度就是一個例子。
為什麼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得這麼快?根據圖一所示,要效率高,就要犧牲一些安全。日本缺乏自然資源,缺乏安全感。和清朝中國相比,日本人比較虛心,學習西方技術,發展工業。根據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1989),日本的全國平均智商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因為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軍費不得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這使得日本節省了大量財富。日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設計和製造出了大量物美價廉的民用工業產品銷往全世界,沒有像其它國家的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把時間和生命都浪費在設計和製造武器上。日本在戰後實行了民主法制,人民有充分的社會自由,法律保證了儘可能的公平競爭。這一切加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經濟奇迹。
為什麼有的國家窮?只要和日本反著來就窮。一,平均智商低。二,軍費開支大。三,獨裁政府。四,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