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有的國家富,有的窮?

[複製鏈接]

10

主題

2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gwang 發表於 2013-6-25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家富有,就是人均收入高,效率高。效率是人類社會的六個目標之一,不是唯一的目標。這六個目標是一,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職業安全。第二,效率,定義是:「單位時間內平均每人所創造的價值。」第三,公平(fairness,justice,equity),是指每人都有相同的機會,都受到相同的限制,這個限制就是法律。我對公平的定義是:「社會中任何人所創造的價值與此人的控制範圍之比等於此社會中任何另外一人所創造的價值與此另外一人的控制範圍之比。」這裡「控制範圍」是指「權」與「利」之和。這個定義是說每人的所得要和他的貢獻成正比,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問題是「價值」這個東西很難測量。愛因斯坦創造的價值是多少?牛頓呢?第四,社會自由。什麼叫社會自由?首先要搞清什麼是自由。自由的定義就是沒有限制,沒約束。限制有兩種,一種來自自然界,叫自然限制,比如人不能像魚一樣在水裡生活,魚也不能像人一樣在陸上生活。另一種限制是人為的,比如對人們思想言論的限制,遷徙、選擇職業的限制,叫做社會限制。沒有自然限制,叫做自然自由;沒有社會限制,叫做社會自由。買了輛汽車或摩托車,就可以去很多以前去不了的地方,這就是有了較多的自然自由。但如果你出了很多事故,或因喝醉了酒開車,法官吊銷了你的駕駛執照,這就叫做社會限制。第五,自然自由。在時間上,空間上的自由等等。第六,平等(equality),是指財富分配的平等。
這六個社會目標 是相互矛盾的。如圖一所示,虛線表示矛盾關係,實線表示相輔關係,沒有線表示沒有直接關係。此圖裡有七條虛線,兩條實線,代表九個關係。
http://oi40.tinypic.com/hx2j5s.jpg

圖一:六個要求及其相互關係
一,安全和效率之間的關係。
人們如果有了百分之百的職業安全,幹活就沒效率了。反之,如果幹不好就會砸了飯碗,大家就會賣力干,效率高。摩托車效率高,不安全,裝甲車較安全,效率低。當初「造物主」「設計」動物時也面臨著這對矛盾:烏龜有殼,較安全,但跑不快,兔子跑得快,但沒抵抗力,不安全。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安全和效率都是矛盾的。人們如果想多要些人身財產安全,在軍隊和武器上多花些錢,那必然要影響大家的生活水準,降低效率。在工業發達國家,汽車排出的廢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大家都不開車,整個社會就沒法運轉了。
二,社會自由和平等
除了雙胞胎之外,每人生下來就和別人不同,有的強,有的弱,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有的聰明,有的笨。如果人們都可以自由發展的話,沒有社會限制,其結果必然是有人發達,有人沒落,有的窮,有的富。要想平等,一定要限制那些聰明人,補助那些笨人。只強調社會自由而輕視平等,主張弱肉強食,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觀點,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反之,只強調平等,不講社會自由的觀點,叫做「馬克思主義」。我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就是一個詞:平等。在毛時代的中國,因為實行的是拉平政策,那些聰明人總是認為不公平,所以總是存在著知識分子問題。就像世界上沒有又便宜又豪華的汽車一樣,世界上也不存在一個又有社會自由又有財富分配平等的社會。人們一般把強調平等的社會制度叫社會主義,把重視社會自由的社會叫做資本主義。歷史就像個鐘擺,俄國一九一七年和中國一九四九年的革命就是歷史從「社會自由」(不平等)擺向「平等」(不自由)的過程。這一擺就擺過了頭,擺到了極端平等(極端不自由)這一端。再往回擺就難了,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組織革命。除非當權者要往回擺,要革命,革命才會發生,這就是蘇聯和東歐近來的革命的原因。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往往在窮國取得成功呢? 因為窮國本來平均生活水準就低,而那些低於平均生活水準的窮人就幾乎沒法生活了,只好造反了。如何才能制止社會的這種鐘擺式的擺動呢?為什麼西方工業國家幾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劇烈的社會革命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法律化的民主制度。

三,社會自由和安全

太多的社會自由會造成不安全。人們如有找工作的自由,那麼老闆也有解僱工人的自由,工人就沒有職業安全。有喝醉酒開車的自由就會出更多的交通事故。每人都有攜帶槍支的自由,那人身安全就沒有保障。

四,效率和自然自由

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就是講這個關係。但我想他並沒有認識到他所說的同步化、集中化、標準化、專業化都可以從效率和自然自由之間的矛盾關係推導出來。所謂同步化,就是人們為了較高的效率而犧牲一些時間上的自由,集中化是為了效率而犧牲一些空間上的自由。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坐小汽車和坐火車之間的選擇。小汽車可以不受火車時刻表的時間限制,乘客也不必去火車站,也不必沿著鐵路線旅行,小汽車的空間活動範圍比火車大得多,但坐小汽車要比坐火車貴,效率低。人們為了提高效率而犧牲一些對商品和服務的選擇的自由,只生產和設立一定的商品和服務設施,這就是標準化。如果我想買雙九點二五號的鞋就買不到,只好買九號半的。如果我一定要九點二五號的,那隻好定做,我就得多花錢,效率低。如果我想坐二點五等艙的飛機,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坐二等或三等。所謂專業化,是因為在人的有限的生命中,只能學習和掌握一門專業性知識,這樣才有效率。如果一個人同時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物理學家和醫生,在今日知識爆炸的情形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人們只好犧牲一些改變自己職業的自由。馬克思和托夫勒都認為將來人們可以早上干一種專業,中午另一種,下午第三種。我認為,儘管將來會有高度發達的電子計算機協助,但要掌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一般人來說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辦到的。在西方,由於人均收入(效率)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人們就願意犧牲一些效率來得到較多的自然自由,比如每周只工作五天,衣服、汽車等產品的品種式樣也不那麼標準化了,雖然多花點錢,但大家也認為值得。

五,社會自由和效率

這是對相輔關係。有自由,有競爭,必然有效率。沒有自由,人不能盡其能,物不能盡其用,就沒有效率。事實證明,由供求關係來調節的市場經濟就比中央計劃經濟的效率高得多。

六,效率和公平

也是相輔關係。在馬拉松比賽中,要保證公平競賽,就得有比賽規則,有裁判。運動員不得搭順風車,不得叫別人背著跑,不能故意把別人絆倒,不得使用興奮劑,不得走捷徑,這樣大家才會賣力跑,效率才高。在智力馬拉松中,也是如此。這裡的比賽規則叫「法律」,政府官員是「運動員」兼「裁判」。如果「運動員」有挑選、監督和撤換「裁判」的權力,「裁判」自己就不至於犯規,這樣的社會叫做民主社會。如果「運動員」沒有這樣的權力,「裁判」本人就會犯規,這就叫做獨裁社會。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民主社會的效率就比獨裁社會的高,因為較公平。所謂的封建社會,就是在智力馬拉松中,硬性規定跑在前面的人永遠跑在前面,中間的人永遠在中間,落後的人永遠落後。一個人在這場比賽中的相對位置是根據家庭出身所賦予的,不是根據個人能力。這就是不公平。這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還是有存在的必要。但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許多新發明新發現可以數倍、數十倍甚至更多倍地提高生產效率,這套制度就顯得非常不公平了,有本事的人沒有出頭的機會,所以人們提出了民主、自由、公平的口號。二百多年前法國大革命中提出的口號是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民主),liberty of the individual(個人自由,也就是社會自由)and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公平)。如果把最後這個口號翻譯成「平等」,那顯然是錯誤的。所謂的封建社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中國歷史上的科舉考試製度就是一個例子。

七,社會自由與公平

制定法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公平競賽,法律是人為的限制,限制人們的社會自由。所以社會自由和公平是相互矛盾的。

八,公平與安全

所謂失業保險,就是不失業的人出錢給失業的人。所謂汽車保險、醫療保險,就是不出事故、不生病的人出錢給出事故、生病的人。這些保險都是不公平的。要安全,就要犧牲一些公平;反之,要公平,就要犧牲一些安全。

九,公平與平等

如果要平等,就得叫富人多繳稅,窮人少繳稅。並不是說富人繳百分之三十,窮人也繳百分之三十,而是富人繳百分之五十、六十,窮人繳百分之十、二十。最窮的人不僅不繳稅,而且還從政府得到補助,也就是其它納稅人出錢養他們。這就是如今在世界各國實行的累進稅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這就是不公平。

所以,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制度。


日本這個例子

為什麼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得這麼快?根據圖一所示,要效率高,就要犧牲一些安全。日本缺乏自然資源,缺乏安全感。和清朝中國相比,日本人比較虛心,學習西方技術,發展工業。根據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1989),日本的全國平均智商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因為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軍費不得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這使得日本節省了大量財富。日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設計和製造出了大量物美價廉的民用工業產品銷往全世界,沒有像其它國家的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把時間和生命都浪費在設計和製造武器上。日本在戰後實行了民主法制,人民有充分的社會自由,法律保證了儘可能的公平競爭。這一切加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經濟奇迹。
為什麼有的國家窮?只要和日本反著來就窮。一,平均智商低。二,軍費開支大。三,獨裁政府。四,計劃經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