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到公正城邦去

[複製鏈接]

13

主題

13

帖子

119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民主 發表於 2013-6-18 04: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
      
  
       到公正城邦去(二)
 
    --顧曉軍小說·一百七十一(六卷:到公正城邦去)
     
         
       說他是假魯迅,是因為這個周樹人實在是沒有東西、沒有貨色!歷史想:先生在《魯迅,與狗皮膏藥》中,已說得很清楚:「世間流傳《魯迅全集》,共十八卷」、「第十八卷,主要為:魯迅著譯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註釋索」、「第十卷至第十七卷,主要為: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兩地書、書信、日記」。
 
  先生道:「第九卷,主要為: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第一卷至第八卷,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附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遺補編,均為雜文。」
 
  「中、短小說,只有:《吶喊》14篇、《彷徨》11篇、《故事新編》8篇,共計33篇」、「野草、朝花夕拾,都是一些小散文詩」……其他,就是雜文了。而思想性、文學性呢?先生在《再論魯迅的思想》中,曾精闢地論述:「他的思想,不是一種主義,沒有理論;同時,也不是一種方法論。他只是一種簡單的直覺」。
 
  「他,是一種強調重個人的,反傳統的、故作啟蒙國民的文化偏至」、「魯迅,沒有自己的思想體系」、「不構成思想體系」……而文學性,更差!先生在《〈孔乙己〉之三大敗筆》、《〈孔乙己〉是一團裹腳布》中指出:「之所以影響大,則完全是因為被納入了學校的教材,經數以百萬計的教師們拔高了的緣故」。
 
  先生在《魯迅,與強姦》中道:「都說,《狂人日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更有甚者,說魯迅是中國白話文小說的奠基人。欺世盜名呵!《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拍案驚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什麼、是文言文小說?」
 
  到公正城邦去!思考忽然想到了顧粉團。顧粉團,是他們試圖誘捕先生的「饋贈」。他們以「上峰來了」、「要名單」等,試探、誤導顧粉們,企圖讓顧粉在特定的環境中出錯(後來還有色誘等等),以便抓捕先生。先生及時發布了《顧粉團8.30政治大冤案》;將計就計,把顧粉團開發成了推薦「公正第一」的基地。
 
  有了顧粉團,就有了向諾貝爾和平獎評委會的推薦、給諾貝爾文學獎委評委會的公開信、向美國《外交政策》推薦思想家、向美國《時代周刊》推薦「年度風雲人物」……這些後來合編成了《世界得看我們的臉色行事(專題/235篇)》。單2013年的《向諾貝爾和平獎推薦顧曉軍(專題/中英文/更新中)》,就已有379篇。
 
  顧粉團,擁有13個縱隊(每縱隊轄9~10個團)。這麼多人推薦「公正第一」、推薦先生,235+379=614……請問這世界上,有這麼人、這麼多文章,在持續近一年中、共同推薦同一個人、同一思想嗎?沒有。這,是一項沒有來得及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更是「公正第一」的思想的威力與先生的人格的魅力!
 
  如是,思考想到了回顧粉團看看。深夜,顧粉們都休息去了;只有先生早先發在團里的「到公正城邦去!」,靜靜的懸挂在那裡,閃耀著思想的光芒。思考,忍不住也發了遍「到公正城邦去!」。以為大家都睡了、沒有人,沒料現實與歷史都從潛水狀態中冒出頭來,也都發了遍「到公正城邦去!」。思考會心地笑了。
 
  公正城邦見!思考明白:顧粉們,都在向公正城邦進發!先生,已先期到了那裡。先生說過:「公正,可涵蓋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各種關係……包括已發生的和未發生的;且,公正是一種現在時的民意--公眾認為正,方為正。說到底,公正是人類社會、人與人關係的總則。所以,公正才稱得上是第一價值觀」。
 
  不期在顧粉團遇到了思考,現實很開心。他,知道自己已經喜歡上了她。走在夜的大街上,燈光也有了一種玫瑰色的感覺。現實覺得:在顧粉團,就數思考對先生的思想理解的最快、最透徹。現實對那些被提煉過的、純理性的、看起來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的東西,總覺得理解起來較吃力;他,知道自己過於實在了。
 
  正漫無邊際地想著,感覺之中、街的對面有個警察,那燈光下的玫瑰色也頓時消失了。先生說過:「珍愛生命,遠離警察。切記!」現實加快了步伐,把警察扔到了身後。現實也不喜歡警察,見到警察、總讓他聯想到--征地、強拆、自焚、上訪、截訪、黑監獄、被精神病……還有城管、還有維穩,還有催淚瓦斯等。
 
  唐福珍留給現實的印象太深了。為此,先生寫過《反對黨、反對派是遏制腐敗的苦口良藥》、《假如有反對黨、反對派,唐福珍會自焚嗎?》、《培養反對黨、反對派,對民族負起責任》、《中國的問題就是一黨之私》、《論黨殖民》、《政黨就該是個殼》……等等。文章在海外反響非常大,可,他們就是視而不見。
 
  現實更喜歡先生算帳的文字,如「用四萬億投資拉動經濟……百分之二十稅收……還剩三萬二千億。『跑部錢進』各級官員貪腐百分之二十……還剩二萬五千六百億。各大小老闆、包工頭……賺百分之二十……還剩二萬三千一百九十億……一年是七千七百三十億……攤到二億農民工,每人一年只有3865元人民幣……」
 
  現實,還喜歡先生的《消滅零收入》、《給下崗工人一個說法》、《老百姓是有權罵娘的》、《兩會啥時扔鞋子》、《今夜又有多少貧困家庭要傷心落淚》……當然,現實最喜歡的,還是《閑話民權社會》、《閑話「民權至上」》、《閑話「讓腳出來說話」》、《閑話「民權」》等等;有的篇章,他幾乎都能背下來。
 
  如,「民權社會與王權(含神權)的社會相比,是一個頭緒更多、更複雜的社會(因為權力被削弱、大幅度分散所至),因此,離開了『公正第一』、『公正是第一價值觀』,人類社會將會寸步難行。正因此,『公正第一』一定會叫響……」現實確信先生的話:「……民權社會中的平民主義民主階段,必定會到來!」
 
  歷史想:魯迅最大的問題是對待老百姓的態度!先生批判魯迅的文章就有《民眾是供我們愛的,而不是供我們去罵的》等。小妖的《還魯迅以真面目,顧曉軍是民族英雄》中也提到:魯迅的造反的民粹主義的「不在沉默中暴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與傲慢的精英主義的「改造國民劣性」。其實這些就是魯迅的人格分裂。
 
  先生最大的貢獻,則是撥亂反正!巧用曾兩度為魯迅學生的孫伏園、1953年發表在《中國青年》第9期上的文章的「遊行完了,我便到南半截衚衕找魯迅先生去了」,「魯迅先生詳細問我天安門大會場的情形」……等等文字,嚴謹地證明了《魯迅沒有參加過「五四運動」》、《魯迅沒有參加過「五四運動」(之二)》。
 
  先生還利用《魯迅年譜》與大量史料,證明:魯迅是1920年秋才兼任北京大學等高校講師、才參與將停刊的《新青年》的編輯,與1915創刊的雜誌與1919年5月發軔的新文化運動,都沒有多大關係。那些張冠李戴,不過是為了貶低陳獨秀,與把沒參加過「一大」的李大釗說成創始人、為貶低陳獨秀及張國燾是一個意思。
 
  歷史想:先生還有一大貢獻,就是證明《追殺魯迅不成立》。先生說,「就軍統而言,其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具有電訊破譯先進技術的情報機關,其成名亦早於美國中央情報局之前身戰略情報署」。先生從「能力」、「決心」等方面證明:若國民黨要追殺魯迅,那麼,就是有十個魯迅、也是不夠殺的。
 
  先生還《推論魯迅很可能是日本潛伏特務》。至少先生用魯迅的《〈偽自由書〉後記》中的「《文藝座談》第一期上說,日本浪人內山完造在上海開書店,是偵探作用,這是確屬的,而尤其與左聯有緣。記得郭沫若由漢逃滬,即匿內山書店樓上,后又代為買船票渡日……」等,證明《魯迅是延安與日本之間的通道》。
 
  思考在回味先生的文:那「自己卻又絕不意願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去蹲監獄」,「是地道的破壞中國民主進程的謬論!都去蹲監獄,誰來深入研究如何實現中國民主?劉無敵去蹲監獄了,這幾年他啥也做不了,肯定沒有先生對中國民主的貢獻大!蹲監獄與打打殺殺,都是歧路!只有實實在在地開啟民智,才是正途!」
 
  「鼓勵坐牢,無論主觀上怎樣,客觀上、就是破壞中國民主!在中國、在任何一個國家,宣傳與推動公正和民主,不一定非得都拼著去坐牢。坐牢與打打殺殺,都是損耗公正力量、損耗民主力量……都是對民眾的犯罪!在專制力量強大的環境中,更是這樣。志士、壯士們都去坐牢了,那麼,誰來推動民主向前發展?」
 
  「毒計呀,專制的毒計!用打打殺殺轉移視線,用蹲監獄恐嚇民眾;進而,誤導公正力量、民主力量……讓那些血氣方剛和求名心切的人,朝網上撞、朝地弓上踩、往陷阱里掉……而後,各種大刑伺候,金錢、美女、名利、地位……誘惑!骨頭硬、意志堅,死便死了;反水的,放出來、再派回去……還怕你不亂嗎?」
 
  可不公能永遠嗎?思考又一次想起先生的文章:「公正,置根於人類社會的起源,是人類賴以群居的基礎。公正,可涵蓋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各種關係……包括已發生的和未發生的;且,公正是一種現在時的民意--公眾認為正,方為正。說到底,公正是人類社會、人與人關係的總則。所以,才是第一價值觀!」
 
  跋山涉水,跨越記憶的江河、趟過時間的溪流……分分秒秒地趕路;顧粉們,都在星夜兼程。歷史,突然想:什麼時候、能到達公正城邦呢?自己與現實和思考他們,是不是越走越近了?如是,他拿出手機、按了下互聯,道:「現實、思考:我們,什麼時候能到達公正城邦呢?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是不是更近了?」
 
  現實問:「你在哪裡?」歷史環顧了一下四周,道:「沒有標識,我也不知道是在哪裡。」現實又問:「沒有城市的標識,你總該知道在哪個國家吧?」歷史又環顧了一下四周,道:「也沒有國家的標識。是有時間的標識:2013年。」思考插話道:「歷史,你從哪裡出發的呢?」歷史回道:「不都是從中國出發的?」
 
  突然,歷史大悟:「沒有公正,就沒有國家,也沒有歷史!」現實也大悟:「沒有歷史,又何來現實?沒有公正,人就跟牛、羊、豬、狗、雞、鴨、鵝……一樣--長到最好的時候,就是該死的時候。」思考則在想:沒有公正,也不存在思考。沒有公正的思考,不過是故弄玄虛,不過是賣弄、忽悠、欺騙……的手段。
 
 
              顧曉軍 2013-6-15~16 南京
                                             http://www.yadian.cc/blog/11731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