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滿獨運動大事記(7)

[複製鏈接]

26

主題

70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十一)康熙再世

  2003年1月,辮子戲《少年天子》開播。
  2003年5月,書海出版社出版金文明的《石破天驚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百例考辨》,金文明是《漢語大詞典》編委,接著出版了另外兩本揭露滿獨頭子余秋雨的文章《秋雨梧桐葉落時》(當代世界出版社)、《月暗吳天秋雨冷》(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3年6月,FLG佛學會發表《關於與新滿洲國合作的通知》:新滿洲國(后改名:滿洲國臨時政府)是善良的滿族人民為擺脫民族壓迫而建立的組織。師父做康熙皇帝時,善良的滿族人民與師父結緣,生活在令人神往的大清盛世王朝中,舊勢力安排的辛亥革命卻使這一切成為了歷史,之後漢人的政權囯民黨與共產黨都是瘋狂屠殺滿族人民,罪孽深重。隨著正法進程的深入,這一切在發生著變化,新滿洲國的興起也是天意,以後我們在中共政府中的弟子要與新滿洲國的成員合作,其實今天的弟子有很多是當年大清盛世王朝人轉世。師父今世又出生在東北滿族人民的發源地,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滿族人民來源的天體很高,是非常值得救度的生命,他們很多也非常同情並支持大法,很容易就接受大法真相,這也說明了他們根基很好,與大法很有緣分。新滿洲國已經邀請我們與他們合作,經過我們的研究決定同意。
  2003年7月,辮子戲《台島首任巡撫劉銘傳》開播,李鴻章之鷹犬劉銘傳是屠殺太平天國、捻軍起義的兇手。
  2003年8月,台間碟、滿人江平任廣電總局副局長,辮子文化愈演愈烈。
  2003年8月,歌頌同情川島芳子的電視劇《末代皇妃》開播。
  2003年9月,滿獨頭子余秋雨指示其走狗蘇智良篡改上海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其指導思想是冷處理歷史上戰爭與革命,把異族入侵稱為民族遷徙,揚州十日、鴉片戰爭、乃至辛亥革命一筆帶過,美化滿清統治、洋務運動和它們帶來中國社會變化。
  2003年9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對滿獨頭子余秋雨訴《北京文學》編輯蕭夏林名譽侵權糾紛一案做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余秋雨的訴訟請求,蕭夏林撰寫的《文化中的文化》一文中所涉及「深圳送別墅給余秋雨」一事。
  2003年9月,滿獨魔頭袁木赴三峽工地考察時說:我原為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曾起草過三峽工程論證的重要文件,熟悉三峽工程論證的全過程。現在我雖然退下來了,但心裡仍然關心著國家的發展,三峽工程的成功建設,令我非常鼓舞。而事實上,三峽工程是禍國殃民的大漏洞。
  2003年10月,辮子戲《皇太子秘史》開播。
  2003年10月,李丹在北京成立以社區為基礎的民間組織「納蘭東珍委員會」,宣稱「東珍」之名,意為東方之珍寶。取自中日15年戰爭期間滿洲女英雄愛新覺羅顯玗(漢文名金璧輝,日文名川島芳子)之號,她作為女權活動家、愛國者、反戰活動家聞名於中日兩國。有詩讚其曰:「芳名鳴國際,縴手謀中原。龍潛幽松下,英雄未了魂。」
  2003年11月,「開清重臣洪承疇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南安市召開,定位史上著名漢奸洪承疇是開清重臣、傑出人物,統一貢獻巨大。《求是》雜誌原副總編蘇雙碧、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原司長、清史編纂委員會顧問陳琪林、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女副總編王宏志、泉州市「洪承疇學術研究會」會長龔丕尚等出席,遼寧省民族研究所女研究員何溥瀅與遺老遺少聯名發來賀電。
  2003年12月,辮子戲《布衣知縣梵如花》開播,拍攝過程中,辮子戲皇帝張國立與青年女演員劉孜爆出醜聞。
  2003年12月,滿獨頭子英若誠去世,官方沒有開追悼會。
  2004年1月,FLG副教主張爾平在美國一次聚會上吹噓「師父是大清的康熙皇帝轉世,要知道滿人的大清可是為正法開創的,大清是師父親自建立的,滿族之滿可是圓滿之滿,中共是漢人建立的政權,滿族現在是被中共壓迫的群體,中共對大法的鎮圧是漢族人整體的罪」。
  2004年1月,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古遠清的《庭外「審判」余秋雨》和《余秋雨現象大盤點》:把余某人的文字搜出來看了一遍,越發覺得這個幫閑文人的可鄙!可憎!可厭!我體味著這歷史:明清易代的歷史那是一種「天崩地裂」的大震蕩、大屠殺、大摧殘、大瘋狂、大悲憫、大悲涼,是真正是用血與火寫就的歷史!可在這幫閑文人那裡,變成了什麼?散發著脂粉味的做作、買弄風情的輕描淡寫:把屠夫的卑劣與兇殘與煉獄里的血淚化為一種虛假與裝飾的裝腔作勢。我敢斷言:如果歷史可以重演的話,滿洲入關之季,第一個投入滿洲人懷抱的必定是這個余某人。
  2004年2月,辮子戲《宋蓮生坐堂》開播。
  2004年2月,於學軍(1964年生,漢軍正白旗,吉林省梅河口市人)任國家計生委政策法規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公開顛倒黑白、為滅絕漢族辯護,指示「該扎不扎,見了就抓。」
  2004年3月,辮子戲《巡城御史鬼難纏》開播。
  2004年4月,辮子戲《少年大欽差》開播。
  2004年5月,滿獨頭子焦利總策劃瀋陽慶祝清軍入關360年,舉辦「紫氣東來」清文化節,在文化廣場樹立大清十二皇帝銅像,退位時6歲的溥儀居然使用滿洲國皇帝成人像。

26

主題

70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5
沙發
 樓主| 北國風光 發表於 2013-5-29 10:40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二)全面開火

  2004年5月,央視播出《守墓人》,佘幼芝胡說漢奸袁崇煥部將佘某盜出袁首,帶回北京城內的家中安葬(而史書紀載的是「傳首九邊」),連閻崇年都不敢相信:大清入關,盡遷漢人於外城,怎麼佘家可以例外?佘幼芝,真名曹格格,曾祖父察哈爾•桂祥,滿洲鑲紅旗牛錄,光緒十五年起擔任內務府五品堂官,主要負責皇家陵寢建築維修,住崇文門外花市,其家院正好位於乾隆爺立的袁祠附近。
  2004年6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張港的《大師也有錯:余秋雨散文知識性疏誤點擊》:對余秋雨大家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簡直就是個大大的廢話家!他的散文變得如此的無度,竟然形可以散、神也可以散,甚至於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將散文當作可以縱橫馳騁的疆域進行創作實踐,開中國文壇之先河,帶著一大幫人跟著他走,於是當下的散文越來越無聊噁心,真是厲害!
  2004年7月,辮子戲《滿漢全席》開播。
  2004年7月,台間碟、廣電總局副局長江平利用職權,使侮辱漢族的圖書《狼圖騰》(作者姜戎,原名呂嘉民,1946年生,北京滿人)通過文化部審核,該書在中國大陸發行300餘萬冊。《狼圖騰》從來沒有講清楚滿蒙游牧文明如何給農業文明輸血,如何改變農業文明到新的更高的層次。在這部書里,輸血只能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輸血。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滿蒙野蠻人從來沒有帶給中華文明任何有益的東西,增添的只有奴性和野蠻,托爾斯泰說「韃靼人除了馬糞什麼也沒有留下」。
  2004年7月,佟靖仁在呼和浩特建成了首家私人「滿族民俗館」,按照滿族的民族特色建成,宣揚滿族是東北的原住民的觀點。
  2004年8月,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蕭夏林的《余秋雨的「敵人」》:余秋雨不僅是漢奸文人,而且是個矯揉造作酸溜溜的小丑!也就是目前的環境讓他露臉,真是恬不知恥!。
  2004年9月,焦利批准遺老遺少在海城召開「大清平南親王尚可喜學術研討會」,同時,屠殺幾百萬中國平民的漢奸的「尚可喜紀念館」在遼寧海城開張。
  2004年9月,「台滿族協會」副理事長佟光英會見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滿•通古斯語學會」會長趙阿平,兩岸滿獨勢力開始公開勾結。
  2004年9月,韃系導演陳家林的辮子戲《滄海百年》開播,把寶島人民的抗清起義稱為「匪亂」。
  2004年9月,FLG佛學會出版《弟子對清軍入關與所謂的揚州大屠殺應當持什麼樣的態度》:所謂的揚州大屠殺其實是神的安排,大家知道破壞大法的魔頭(江總書紀)就是揚州人,揚州的業力與罪行有多大可想而知。為什麼明朝要被滅亡?清軍入關其實是替天行道。
  2004年10月,閻崇年在偽滿餘孽萬衛開辦「百家講壇」開講《清十二帝疑案》,對「揚州十日」、文字獄、禁毀古書、割地賠款幾乎不提,說什麼滿清統治是「天合、地合、人合」,並且「在人合方面,其中之一是少殺人」。
  2004年10月,書海出版社出版降大任的《咬嚼余秋雨論爭文萃》,諷刺了這個「華語世界第一文盲」。
  2004年10月,FLG佛學會發表《弟子如何看待清朝服飾的變化》:大清是師父為正法親自開創的朝代,一切都是師父的安排,其服飾文化也是要為正法留下來的文化,而且能經過舊勢力的破壞留傳至今的,只有清朝的旗裝,所以更顯其珍貴,大家從師父講法錄像上就可以看到弟子給師父獻錦旗時都是穿旗裝的。關於滿族,師父的出生地就是滿族葉赫部世代聚居的地方公主嶺。師父的選擇是有深意的,滿族之滿是圓滿之滿,弟子將來就是要圓滿功成,師父說「圓滿上蒼穹」。所謂的辛亥革命其實是舊勢力安排的,輝煌的大清就這樣被舊勢力破壞了。被舊勢力搞昏了頭的常人到現在也不能理解清朝服飾這為大法開創的文化,甚至有人可笑的搞出什麼要恢復「漢服」。其實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服飾,每朝服飾都不一樣,清朝服飾是正常的服飾演變,而「留髮不留頭」的命令是為了加速推廣這種服飾文化,說民族歧視的其實是在造謠。師父曾經轉生成康熙皇帝,愛民如子。大清時的滿漢一家、滿漢全席說明了當時民族平等。隨著常人社會道德的敗壞,人類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變異,辛亥革掵時有人說清朝服飾不好看,那恰說明他審美觀念變異了。
  2004年10月,閻崇年在北京王府井講座:像康熙爺這樣的君主,是中國歷史上兩三百個皇帝中的唯一一人。虛歲5歲開始念書,凌晨4點起床。他的學習是終身的。大冬天都是早上8點辦公,沒有暖氣很冷的,一年365天只有正月初一、自己過生、家裡大喪外不辦公,沒有節假日。所以康熙爺晚年感慨,自己還不如一個普通老百姓。工作雖忙,康熙爺還自己種實驗田培育稻種,康熙爺在吃的糧食都是自己種的。   
  2004年10月,FLG佛學會發表《輝煌大清的真相是掩蓋不住的》:一直有人別有用心的篡改歷史醜化大清:師父親自開創的這一末法時期難得的盛世。其實從各方面看,大清有許多開創是前所未有的,雖然相比世界落後了,但是相比中國以前是前所未有的開創,文化、科技、教育、經濟、疆土……無不是如此。隨著正法的進程,真相再也掩蓋不住了,越來越多的真相將顯現在人間。天象的變化是人所不能抗拒的,強權統治也無力抗拒。雖然極力阻撓,仍然是一部又一部再現大清王朝輝煌盛世的電視電影劇作品相繼問世,《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長期被掩埋的歷史再現人間。特別今年在瀋陽舉辦「紫氣東來」清文化節,雖然仍然有一些頑固分子對此不滿,但是那已經不是民意的主流。雖然瀋陽舉辦「紫氣東來」清文化節曾經受到竭力阻撓,但是最終我們在政府中的弟子與善良而又智慧的滿族同胞合作突破了這些阻撓,成功舉辦了這次清文化節。當年大清入關,以摧枯拉朽之勢,鐵騎橫掃邪惡的朱明王朝,這與當今的正法之勢何等相似啊?之後師尊轉世為康熙皇帝,勤政愛民,治理國家六十一年,四海昇平,一片繁榮盛世景象。我大清文化是為大法開創的,所以保留到今天的最多,師父說不是為著大法的文化是不會保存到今天的。以後再舉辦清文化節,我們要把當年清軍入關的景象再現,就如正法之勢到了人間。
  2004年11月,國家計生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漢軍正白旗於學軍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表示:國家計生委的滅絕漢族的政策基本不會變動。
  2004年11月,新川島芳子沈傲君為《男人裝》雜誌拍攝一組大膽火爆的肉體照片,引起轟動和爭議,但沈傲君本人當時拒不回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70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5
3
 樓主| 北國風光 發表於 2013-5-29 10:42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三)瘋狂反撲

  2004年12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余開偉的《懺悔還是不懺悔》,揭露滿獨頭子余秋雨的恬不知恥。
  2005年1月,滿獨頭子焦利在「瀋陽冰雪節」開幕式上,組織148個滑冰能手身著八旗軍裝,手持五色滿旗,再現了當年努爾哈赤檢閱侵華軍隊的恢弘場景。
  2005年2月,辮子戲《太祖秘史》開播。
  2005年2月,91歲高齡的抗日英雄高永久上書揭發閻崇年偽造身份材料而獲得黨籍,閻父建仁是蓬萊的漢奸維持會長、惡霸地主,多次參與抓捕愛國抗日軍民,血債累累,閻崇年故意對組織隱瞞了事實,填寫表格時謊稱其父是「貧苦漁民」。
  2005年2月,辮子戲《廚子當官》開播。
  2005年3月,韃系導演陳家林的電視劇《大清風雲》(又名《清宮風雲》)開播,美化殺人魔王多爾袞。
  2005年4月,馬來西亞人李志栓(自稱是李鴻章的後裔)成立「大清帝國復僻組織」,以復僻「君主立憲制」為借口,來代替中國的共和制度。
  2005年5月,FLG佛學會發表《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國所宣揚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其實是叛賊,是阻礙師父正法的舊勢力。施琅是因一時被鄭迷惑才參與鄭氏叛賊活動的,而當施琅明白過來了,立刻忠心耿耿跟隨康熙。就象現在正法期間,有的弟子邪悟了,但是一明白過來立刻重新參與到助師正法的行列中。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弟子這樣改過後仍然能繼續修鍊,也體現了師父洪大的慈悲。師父說歷史上的很多事情是師父帶領弟子做的,目的是為大法洪傳開創文化。師父做康熙大帝時,力排眾議,用人不疑,啟用「邪悟」過的施琅,而施琅也不負厚望,為師父收復台島,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這個角度講,施琅是不愧民族英雄稱號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給人改過的機會是多麼重要。
  2005年5月,閻崇年在洪崖洞巴渝劇場以《康熙:從亂世到盛世》為題開講:康熙爺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批400多個報告,還每天堅持寫1000個漢字,留下1000多首詩歌。這非常了不起,因為康熙爺是滿人。有聽眾質疑康熙爺詩歌質量不高,閻崇年便反問:「你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用英語寫首詩和莎士比亞比下?很多漢學家一輩子也寫不了一首詩呢。」   
  2005年6月,滿族男藝人佟大為的寫真《赫圖阿拉夢》首發,佟大為表示:現位於撫順的赫圖阿拉城是大清王朝的發祥地、滿族的搖籃,是俺們撫順人感到最為驕傲的事情。
  2005年7月,辮子戲《天下糧倉》開播,對中國人民敲骨吸髓的滿洲殖民者個個成為活菩薩。
  2005年8月,辮子戲《上書房》開播。
  2005年8月,遼寧省公安廳滿人廳長李文喜要求全省公安干譥協助省計生委對漢族超生戶進行嚴打,提出「引出來、流出來,堅決不能生下來。」
  2005年9月,滿獨頭子李敖在《鳳凰衛視》上污衊魯迅是漢奸,魯迅在《病後雜談之餘》說:「文字獄的血跡已經消失,滿洲人的凶焰已經緩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時的噤書,我想他都未必看見。現在不說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2005年9月,辮子戲《一生為奴》(又名《恭親王傳奇》)開播。
  2005年9月,FLG佛學會發出《明慧通知》:漢網是邪惡中共恃務辦的,宣揚極端民族主義與大漢族主義,是在打著恢復傳統文化的旗號為中共歌功頌德,以繼續維護其殘暴統治。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國偉大的朝代,每個修鍊者都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這些都有神的安排,我們修鍊人從不管這些事情,從不對這些事情進行評論。成吉思汗是偉大的中華一代明君,元朝是中華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時代。清朝也是偉大的盛世,清朝皇帝沒有一個昏君沒有一個暴君,人民安居樂業,其服飾旗袍是現在的主流,這是神傳文化。漢服運動是被中共操控的運動,我們不能報道任何漢服活動,不能助長中共的邪惡勢力。
  2005年10月,帖木兒在加拿大成立「世界通古斯滿洲語言協會」,對大陸進行滲透。
  2005年10月,黑龍江省「滿•通古斯語學會」建立「滿洲的天空」網站,黑龍江大學講師王碩擔任站長,陳光源擔任滿語顧問。
  2005年11月,辮子戲《少年嘉慶》開播。
  2005年11月,辮子戲《廚子當官》開播。
  2005年11月,滿獨頭子李敖發表誹謗文章《孫中山研究》,小標題是:孫中山見了李鴻章嗎?孫中山向清吏下跪求饒;孫中山的一個錯誤;孫中山反對雙什國慶;孫中山《國父遺教》不可不讀也!孫中山老蔣為什麼不殉國?孫中山不準再打炮;孫中山與林肯名言;孫中山把三民主義作為「統戰工具」 ;孫中山的第二興趣是「女人」;孫中山與陳粹芬。
  2005年12月,辮子戲《欽差大臣》開播。
  2006年1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李治亭為福建南安的倒塌一百多年的故居的廢墟上復建的「洪承疇紀念園」揭牌,《洪承疇傳》、《開清第一功》的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女副總編輯王宏志研究員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當官是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員「降清」后被稱為「貳臣」、被認定是「氣節」問題這是不公平的。這主要是一個民族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將滿族放到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來看待。
  2006年1月,辮子戲《鐵將軍阿貴》開播。
  2006年2月,在滿獨頭子余秋雨的組織下,深圳民俗村每天下午上演《金戈王朝》,是民俗村所有節目中規模最大的,能容納千名觀眾。數百名專業演員和近百匹戰馬組成的強大陣容,在效果煙火、音響、舞美等特技手段的配合下,向觀眾展示了一幅驚心動魄、逼真壯闊的歷史戰爭場面。在整個過程中,解說人一直以正義凜然的腔調熱情地對大清勇士大加讚賞,著重表現了努爾哈赤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英雄氣概,而明軍將士則形容委瑣,不堪一擊。最終,努爾哈赤取得了勝利,觀眾也報以陣陣熱烈地掌聲。解說人在最後義正言辭地說道:「努爾哈赤所統帥的后金軍隊獲得了全面的勝利,正義的戰爭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薩爾滸之戰敲響了明朝滅亡的喪鐘,吹響了清朝覺醒的進軍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70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5
4
 樓主| 北國風光 發表於 2013-5-29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十三)瘋狂反撲

  2004年12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余開偉的《懺悔還是不懺悔》,揭露滿獨頭子余秋雨的恬不知恥。
  2005年1月,滿獨頭子焦利在「瀋陽冰雪節」開幕式上,組織148個滑冰能手身著八旗軍裝,手持五色滿旗,再現了當年努爾哈赤檢閱侵華軍隊的恢弘場景。
  2005年2月,辮子戲《太祖秘史》開播。
  2005年2月,91歲高齡的抗日英雄高永久上書揭發閻崇年偽造身份材料而獲得黨籍,閻父建仁是蓬萊的漢奸維持會長、惡霸地主,多次參與抓捕愛國抗日軍民,血債累累,閻崇年故意對組織隱瞞了事實,填寫表格時謊稱其父是「貧苦漁民」。
  2005年2月,辮子戲《廚子當官》開播。
  2005年3月,韃系導演陳家林的電視劇《大清風雲》(又名《清宮風雲》)開播,美化殺人魔王多爾袞。
  2005年4月,馬來西亞人李志栓(自稱是李鴻章的後裔)成立「大清帝國復僻組織」,以復僻「君主立憲制」為借口,來代替中國的共和制度。
  2005年5月,FLG佛學會發表《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國所宣揚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其實是叛賊,是阻礙師父正法的舊勢力。施琅是因一時被鄭迷惑才參與鄭氏叛賊活動的,而當施琅明白過來了,立刻忠心耿耿跟隨康熙。就象現在正法期間,有的弟子邪悟了,但是一明白過來立刻重新參與到助師正法的行列中。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弟子這樣改過後仍然能繼續修鍊,也體現了師父洪大的慈悲。師父說歷史上的很多事情是師父帶領弟子做的,目的是為大法洪傳開創文化。師父做康熙大帝時,力排眾議,用人不疑,啟用「邪悟」過的施琅,而施琅也不負厚望,為師父收復台島,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這個角度講,施琅是不愧民族英雄稱號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給人改過的機會是多麼重要。
  2005年5月,閻崇年在洪崖洞巴渝劇場以《康熙:從亂世到盛世》為題開講:康熙爺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批400多個報告,還每天堅持寫1000個漢字,留下1000多首詩歌。這非常了不起,因為康熙爺是滿人。有聽眾質疑康熙爺詩歌質量不高,閻崇年便反問:「你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用英語寫首詩和莎士比亞比下?很多漢學家一輩子也寫不了一首詩呢。」   
  2005年6月,滿族男藝人佟大為的寫真《赫圖阿拉夢》首發,佟大為表示:現位於撫順的赫圖阿拉城是大清王朝的發祥地、滿族的搖籃,是俺們撫順人感到最為驕傲的事情。
  2005年7月,辮子戲《天下糧倉》開播,對中國人民敲骨吸髓的滿洲殖民者個個成為活菩薩。
  2005年8月,辮子戲《上書房》開播。
  2005年8月,遼寧省公安廳滿人廳長李文喜要求全省公安干譥協助省計生委對漢族超生戶進行嚴打,提出「引出來、流出來,堅決不能生下來。」
  2005年9月,滿獨頭子李敖在《鳳凰衛視》上污衊魯迅是漢奸,魯迅在《病後雜談之餘》說:「文字獄的血跡已經消失,滿洲人的凶焰已經緩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時的噤書,我想他都未必看見。現在不說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2005年9月,辮子戲《一生為奴》(又名《恭親王傳奇》)開播。
  2005年9月,FLG佛學會發出《明慧通知》:漢網是邪惡中共恃務辦的,宣揚極端民族主義與大漢族主義,是在打著恢復傳統文化的旗號為中共歌功頌德,以繼續維護其殘暴統治。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國偉大的朝代,每個修鍊者都應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這些都有神的安排,我們修鍊人從不管這些事情,從不對這些事情進行評論。成吉思汗是偉大的中華一代明君,元朝是中華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時代。清朝也是偉大的盛世,清朝皇帝沒有一個昏君沒有一個暴君,人民安居樂業,其服飾旗袍是現在的主流,這是神傳文化。漢服運動是被中共操控的運動,我們不能報道任何漢服活動,不能助長中共的邪惡勢力。
  2005年10月,帖木兒在加拿大成立「世界通古斯滿洲語言協會」,對大陸進行滲透。
  2005年10月,黑龍江省「滿•通古斯語學會」建立「滿洲的天空」網站,黑龍江大學講師王碩擔任站長,陳光源擔任滿語顧問。
  2005年11月,辮子戲《少年嘉慶》開播。
  2005年11月,辮子戲《廚子當官》開播。
  2005年11月,滿獨頭子李敖發表誹謗文章《孫中山研究》,小標題是:孫中山見了李鴻章嗎?孫中山向清吏下跪求饒;孫中山的一個錯誤;孫中山反對雙什國慶;孫中山《國父遺教》不可不讀也!孫中山老蔣為什麼不殉國?孫中山不準再打炮;孫中山與林肯名言;孫中山把三民主義作為「統戰工具」 ;孫中山的第二興趣是「女人」;孫中山與陳粹芬。
  2005年12月,辮子戲《欽差大臣》開播。
  2006年1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李治亭為福建南安的倒塌一百多年的故居的廢墟上復建的「洪承疇紀念園」揭牌,《洪承疇傳》、《開清第一功》的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女副總編輯王宏志研究員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當官是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員「降清」后被稱為「貳臣」、被認定是「氣節」問題這是不公平的。這主要是一個民族的問題,沒有很好地將滿族放到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來看待。
  2006年1月,辮子戲《鐵將軍阿貴》開播。
  2006年2月,在滿獨頭子余秋雨的組織下,深圳民俗村每天下午上演《金戈王朝》,是民俗村所有節目中規模最大的,能容納千名觀眾。數百名專業演員和近百匹戰馬組成的強大陣容,在效果煙火、音響、舞美等特技手段的配合下,向觀眾展示了一幅驚心動魄、逼真壯闊的歷史戰爭場面。在整個過程中,解說人一直以正義凜然的腔調熱情地對大清勇士大加讚賞,著重表現了努爾哈赤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英雄氣概,而明軍將士則形容委瑣,不堪一擊。最終,努爾哈赤取得了勝利,觀眾也報以陣陣熱烈地掌聲。解說人在最後義正言辭地說道:「努爾哈赤所統帥的后金軍隊獲得了全面的勝利,正義的戰爭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薩爾滸之戰敲響了明朝滅亡的喪鐘,吹響了清朝覺醒的進軍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4 1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