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合理理財:九招防備金融災難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5-23 1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幾乎每天都有人問我怎樣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投資者可以有何對策。

很多人認為我們的金融和政治體系已經崩潰,運作這些體系的領導者犯下了欺騙的罪行(至少是間接地),要解決問題,他們必須放棄既得利益、放棄權力,可能還會讓自己受到牽連。我相信幾百年來都是這樣的情況,今天我們不過是了解得更加透徹而已。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懷疑我們正在走向一輪嚴重衰落,它將對我們的金融體系造成重大破壞。我不知道此事何時發生或怎樣發生。一年之後?10年之後?100年之後?

沒法知道,但我相信此事在我有生之年發生的概率相當大,而在我孩子們的有生之年發生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那麼投資者該怎麼辦呢?肯定沒有完美的答案,但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做我覺得很愚蠢的事情。他們把所有資金都投進債券、黃金或租賃物業當中,或者是拿出大部分的資金購買固定年金。我覺得這些做法都錯了。

不管有沒有用,我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採取的九項措施吧:

1. 我的工齡超過必要時長,存款超過自認為可能需要的數量。這使我有了一道緩衝,隨著生活成本上升(可以預見),如果資產組合價值縮水,我可以做一些調整。

如果你做投資的話,超量存款是必需的。我從來沒有聽誰對做這件事表達過悔恨。

2. 我遵循一套靈活的退休金提取計劃,每年拿出資產組合在最近一個12月31日所值的5%。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讓市場來決定我的預算。如果市場行情不錯,預算就上去了,如果市況下滑,我就勒緊褲腰帶。

3. 我一半的資產通過指數型基金「買入並持有」,另一半則採用不依靠預測、觀點和評價的「機械式市場擇時機制」(mechanical market timing)。兩種方法不存在關聯,它們的組合讓我心安。

在市況好的時候,「買入並持有」的投資幾乎總是有更好的表現。在市況差的時候,擇時投資幾乎總是有更好的表現。我的投資組合裡面,總有一部分讓我覺得自己參與了某個效果不錯的策略,也總有另外一部分給予我安全感。

根據我的設計,「買入並持有」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波動性水平與「擇時」投資組合一樣。請看下文了解我是如何操作的。

4. 我將「買入並持有」投資組合的一半資金投入美國國債型基金。當市況嚴重下滑時,通常會有大量資金湧入質量最高的固定收益資產類別。這可以在股市下跌的時候提高我債券投資組合的價值。

5. 出於同樣的原因,我將「擇時」投資組合中的三成資金放進債券型基金。為什麼不是50%?這是因為我所用擇時機制的初衷是為了讓我在重大下行行情中離市變現。因此不需要用那麼多的債券來實現這一目的──同時又可以騰出更多資金來投資股市。

6. 我定期調整投資組合以恢復預定的資產配置目標。這讓我的風險水平停留在希望保持的程度。在這一過程中,我被迫買進一些落後於大市的資產並賣掉一些表現不錯的資產。

這就叫低吸高拋。你可能聽過說,可能也知道做起來不一定容易。調整資產配置使它變得容易並且自動化。

7.分散我的股權投資,使之在美國基金與國際基金、小盤股與大盤股、價值型基金與成長型基金之間保持平衡。20多年來我一直在倡導這種程度的分散化,並看到它一次又一次地見效。

8. 除了我前面說的以外,從1995年開始,我還在一隻本身也綜合採用資產配置、擇時機制和槓桿化手段的對沖基金開了戶。雖然我覺得很多退休人士都不應該投資對沖基金,但我做這項投資所用的資金,是我覺得自己永遠也用不上的那一部分。

這隻基金給我帶來了不錯的回報,對它相對較高的波動性我也覺得無所謂。我將這隻基金產生的利潤定期取出,而不是讓利潤累積起來增加我的整體風險水平。

9. 我不想這一切都親自去做。我有一位專業顧問來幫我全盤打理。

我妻子熟知所有這些賬戶,對我們的顧問也感到放心。所以如果我過早離世的話,她還是可以過她的日子,不必擔心財務保障問題。

顯然我的方案談不上滴水不漏,畢竟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但這套方案包括了我知道該怎麼做的一切,它使我在想到未知的未來時氣定神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