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3-5-17 0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
有實力參與北極科研與環保的國家才能成為觀察員
中國將在科研、環保等領域繼續為北極事務做貢獻
本報駐瑞典記者  劉仲華  商  璐

2013年05月16日07: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5月15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宣布,接受中國等6個國家成為理事會正式觀察員。自2006年中國向北極理事會提出申請以來,經過7年等待,中國終於從臨時觀察員成為正式觀察員。北極政策與經濟論壇主席達米安·德格羅斯博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所有的北極地區重要參與者都加入了北極理事會,今後北極理事會將從一個地區性組織一躍成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論壇之一。」

  《基律納宣言》強調北極理事會的領導作用

  在15日舉行的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上,8個北極國家的部長們簽署了《北極海洋油污預防與反應合作協定》,它將提高北極國家應對漏油事件的能力。這是北極理事會成立以來,繼《北極海空搜救合作協定》之後簽署的第二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條約。會議還簽署了內容更為廣泛的《基律納宣言》,強調了北極理事會在北極事務中的領導作用,歡迎中國、印度、義大利、日本、韓國和新加坡成為理事會正式觀察員。

  會議決定,推遲對歐盟觀察員申請作出最終決定。歐盟需要與有關國家溝通以取得諒解,同時歐盟可以繼續參與北極理事會的各種會議。

  會議還制定了《觀察員手冊》,對觀察員在理事會中的角色和作用進行了界定。會議還討論了理事會下設工作組撰寫的北極生物多樣性評估報告、北冰洋回顧報告、北冰洋酸化評估報告等,並通過了《北極前景》文件,對北極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前瞻性展望。

  北極和南極被稱為地球上最後兩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北極地區包括北冰洋及附屬島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帶。與無人居住的南極大陸不同,北極地區的陸地和島嶼及其近岸海域,分別屬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挪威、冰島、芬蘭和瑞典等8個環北極圈的國家。北極地區共有上述8個國家的30個行政區,整個行政區域面積約1650萬平方千米。1996年,8個北極國家成立北極理事會。作為冷戰結束的成果,北極理事會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北極國家在該地區的實質性合作。

  有實力參與北極科研與環保的國家才能成為觀察員

  中國早在2006年就提出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的申請,是此次被接受為觀察員的6個國家中最早申請的。2011年5月的北極理事會努克會議宣布,對北極理事會觀察員的標準作出新規定,只有那些有意願並有實力在北極科研與環保合作方面做出貢獻的國家才能成為觀察員。正式觀察員沒有投票權,但有權參加理事會各種會議和活動,可以有條件地向理事會提出自己的提案,並與各工作組展開科研合作。

  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理事會今天作出了一個正確而明智的決定,這對中國參與北極事務意義深遠。今後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同北極理事會和北極國家積極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北極環保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具體而言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是加強對北極的了解和研究,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差距較大;第二是保護北極環境,這對北極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第三是對北極進行可持續開發和利用,這涉及北極航道、北極資源開發和極地漁業問題等。

  中國的積极參与使北極環境問題更易解決

  與會各國代表紛紛對中國的加入表示祝賀,認為中國的積极參与使北極環境問題更易解決。加拿大代表團官員比爾·伊若穆斯對本報記者說:「今年5月加拿大將接替瑞典成為理事會下一個輪值主席國,和中國的合作對於北極事務很有幫助。」

  從全球格局來看,區域外國家加入北極理事會,將使該論壇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丹麥外交大臣瑟芬達爾表示,北極問題已經變成國際政治的一部分,這是我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丹麥非常歡迎觀察員的加入,他們將對北極的環境做出更多科研貢獻,一個可持續性的北極環境需要北極成員國和觀察員國負責任的態度。北極阿撒巴斯卡議會主席邁克·斯蒂克曼對本報記者說,更多國家以觀察員身份加入北極理事會,並不只是在科研上對北極環境做出貢獻,同時也是一種力量的平衡。

  芬蘭拉普蘭大學北極問題專家拉謝·海尼寧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我曾擔心北極理事會可能成為一個排外的俱樂部,但是中國等國家的加入減輕了我的擔憂。北極理事會的這個決定非常正確,把中國容納進來一起共事,一起為北極做貢獻。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2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