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製造」禽流感病毒:或淪為武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5-8 0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5-8 02:30 編輯

2013年05月07日08:20    來源:新京報
   
  榮·弗切爾

  病毒學家、禽流感專家,服務於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醫學中心研究中心

  一場流感能在人類中間大暴發,「肇事」病毒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它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新病毒,人類不具備抗體;病毒對人體有致死作用;病毒可以快速傳播。

  在H5N1病毒出現后,科學家們知道該病毒滿足了前兩個條件,但並不清楚它到底會如何傳播。科學家們希望H5N1病毒能像之前其他一些病毒一樣自生自滅。

  2011年,荷蘭病毒學家榮·弗切爾在一次科學大會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結論:H5N1病毒只要發生5個變異,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可能導致危險的流感大暴發。差不多在同一時期,美國的一家實驗室得出了類似的研究結論。

  此後,弗切爾捲入一場歷時一年多的爭議之中。因為他在實驗室里「製造」出了新的H5N1變異病毒。一場「病毒是否會從實驗室流出,成為生化武器」的大爭論就此展開。弗切爾的研究演變成2012年最具爭議的科學事件。

  能夠製造H5N1變異病毒的荷蘭病毒學家弗切爾,在荷蘭本土的科研工作並未遭遇任何阻力。不過,在美國,他的研究招致了質疑。鑒於此項研究經費來自美國政府,美國政府則最為擔憂被製造的變異病毒淪為生化武器。

  弗切爾原本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計劃被擱置了。美國生物安全國家科學諮詢委員會開始對弗切爾的研究開展評估,並建議兩份全球頂級的學術期刊美國的《科學》和英國的《自然》不要發表弗切爾論文中所提及的病毒製造方式,因為他們擔心恐怖分子會利用這些細節,開發生化武器。該委員會在2001年炭疽熱襲擊后成立,這也是其成立后首次提出這類要求。

  在大爭論中,科學界的意見並不統一。有人認為,病毒外流的風險大過研究本身的價值;也有不少科學家反感於學術自由受到限制,認為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研究過程公開且能被複制,以便其他科學家可以對此進行驗證。此外,也有科學家認為禽流感病毒根本不可能成為實用的武器,因為這些病毒並不能定向製造,而且任何想要使用它的人自己也會被感染。

  即便有美國生物安全國家科學諮詢委員會的反對聲,《自然》和《科學》最終還是同意刊登包括病毒製造細節在內的研究結果。不過,論文被發表前,要進行兩個月的安全評估。而這兩個月後來變成了一年。

  弗切爾對這一年的擱置感到「很沮喪」。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大的威脅來自自然界,而實驗室的安全措施都是可以控制的。」

  對於目前在中國出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弗切爾認為,中國科學家當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亟待解決:病毒是否可以或者有能力通過空氣傳播。

  對話

  「我們製造的病毒沒那麼危險」

  新京報:你在實驗室進行的H5N1研究以及此後論文引發的爭議,備受關注。論文暫停發表的這一年,你是怎麼度過的?

  弗切爾:這是相當令人沮喪的一年,充斥各種政治、倫理的討論,也有很多關於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安全和安保的爭議。最後,大部分人被說服了,做這樣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但必須在高度安全的生物實驗室內進行。當然,今天還有少數人有意見,認為這樣的研究不應該做,研究結論也不應該發表。不過,總體而言,大家認可了這種研究的價值。在當前的H7N9禽流感中,也同樣遇到了我們此前遇到的問題:病毒是否可以在哺乳動物中通過空氣傳播;如果現在還不能的話,病毒將來是否具有這種能力。

  新京報:對於實驗室進行禽流感實驗可引發安全風險的說法,你持什麼觀點?

  弗切爾:我想這種安全風險是可控的。此外,我們製造的病毒並沒有那麼危險。即使真有「壞人」,我也不認為他們會對此有興趣。

  新京報:H5N1和H7N9病毒的區別是什麼?誰的威脅更大?

  弗切爾:H5N1病毒可能毒性更強,致病能力也更強。相比H5N1,H7N9病毒對動物顯現出較低的毒性和致病性,這使得更難找到病毒的源頭,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防範人類感染。

  新京報:中國科學家現在目前尚不知道到底H7N9病毒是如何從禽類傳到人體的,也尚不能肯定其是否會發生人傳人的情況。你覺得有哪些傳播可能性?

  弗切爾:我們需要更多的監測。我想中國專家正在竭盡所能地尋找病毒的來源,我們應該給他們一點時間。這個病毒,因為對鳥類和其他動物來說並不致病,這意味著它比H5N1病毒更難溯源,很多動物因為H5N1死亡,這就容易被發現。中國的專家們必須更仔細地尋找源頭,但這需要時間。病毒要擁有人傳人的傳播能力,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幾世紀以來,人類暴露在幾百萬種(禽)流感病毒中,而真正出現大規模流感則是很少見的。如果人類中出現了新的感染,我們不必過度反應。應該時刻準備著,了解病毒,防範病毒在人類之間傳播,但沒必要恐慌。

  新京報:科學家們當前知道H7N9病毒變異速度很快,我們如何才能搞清楚病毒往哪個方向發展?是否需要在實驗室內進行模擬?

  弗切爾:我們還不知道H7N9病毒變異的速度,也不知道它是怎麼進化來的。病毒可能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首先在動物身上廣泛傳播的,只不過我們沒有看見。我們今天目睹的病毒基因多元化,可能和快速變異無關,有可能是病毒長期演化而來的。如今,中國科學家首先要觀察的是這個病毒是否已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接下來研究病毒所具有的空氣傳播的能力。中國科學家絕對有能力做這樣的研究。

  新京報:過去十年,從H1到H7,我們不斷看到新的禽流感病毒威脅人類。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弗切爾: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現在可以更好地監測到流感暴發。在亞洲出現SARS、H5N1,澳大利亞及馬來西亞出現尼帕和亨德拉病毒以及中東的新的冠狀病毒后,全球各地的實驗室開始尋找更快、更敏銳、更高通量的診斷方法。另一個原因是,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人口的需求,我們的農業在發生變化。一些新的農業方式可能令動物病毒進入人體更加容易。

  自然才是人類最大的威脅。我們必須研究來自自然的威脅,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嚴重流感。我們必須全面地了解我們環境中的各種病毒。一種病毒越危險,就越應該去研究。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安全和安保措施,但這不意味著就停止研究,而是應該儘可能降低安全和安保的風險,讓這種風險變得微乎其微。(金煜)

(責編:魏艷、趙竹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5-8 22:09 | 只看該作者
本版謝絕任何形式的廣告,尤其是牙刷版式廣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3: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