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諸葛亮能統一三國嗎?[轉帖]

[複製鏈接]

9

主題

39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鬼迷心竅 發表於 2004-11-6 0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以一個布衣書生,開創了蜀漢50多年的歷史,以區區兩川之地,與強大的魏國爭雄40年,譜寫了千古流傳的軍事和政治史詩,從而奠定了其神話般的歷史地位。作為神話般的三國英雄人物,以三顧始,以六齣終,一生以統一中國為已任,最後魂歸五丈原,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遺恨。然而歷史的發展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諸葛亮再活二十年,他能夠統一中國嗎?也不可能。
一,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使其才能不可能獲得充分施展
首先, 歷史給予諸葛亮的政治舞台是一個偏於西南的小國----蜀漢,其面積只相當於魏國的1/5,吳國的1/2,人口只有魏國人口的1/8,吳國人口的1/4,這就決定了諸葛亮統一中國的基本條件----軍隊和物資始終處於以弱敵強的弱勢局面中。在國家綜合實力遠遠落後於他國的形勢下,要想統一他國,是完全不可能的。關於這一點,諸葛亮是十分清楚的,其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益州疲憊,國力日漸衰弱。而漢、賊不能兩立,不北伐,賊必伐我,我亦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伐之。這種憂心忡忡的心理極大地說明了諸葛亮當時對北伐的無奈。其次,後方的不穩定,使諸葛亮時刻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極大地拖了北伐的後腿,而魏、吳兩國的後方是比較穩固的,幾乎沒有後顧之憂。出於北伐的需要,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孟獲雖然心服,但蜀漢國力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提高,南中幾乎還是獨立王國,對蜀漢的國力增長沒有多少幫助。再加上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蜀漢也沒有拿出什麼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南中,使其生活和生存條件仍然處於不毛狀態。諸葛亮南征雖然表面上臣服了南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臣服心理也在不斷淡化,以致後來h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說法。一個沒有穩定後方的國家要想統一全國,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三,連年的戰爭,使國家元氣大傷,國民生活和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國內出現極大的反戰情緒,國內局勢不穩。縱觀蜀漢立國40多年,幾乎都處於不停的戰爭當中,從劉備平定兩川,到營燒七百里,諸葛亮南征,六齣祁山,最長相隔不過4年,最短的是一年兩次。兩川百姓在蜀漢統治期間,幾乎都是在戰爭年代渡過,加上蜀國國小力弱,戰端一開,幾乎就是盡傾國之力,從蜀漢每次戰爭所動用的人力來看,最大的是s亭之戰,遜營燒七百里,蜀國70多萬大軍灰飛煙滅,這對國家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繼而諸葛亮為繼承劉備的遺志,又接二連三地發動了一系列戰爭,每次死亡人數都以萬記,這對人口不過五百多萬的蜀國來說,不能不說是沉重的打擊和削弱。百姓產生反戰情緒也就不足為奇了。面對日益增長的反戰情緒,不要說諸葛亮再活二十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是無法統一中國的。
二,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決定其不可能彙集集體智慧來形成科學決策,不可能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來完成統一大業。
從隆中出仕到五丈原歸魂,諸葛隨時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問題上很難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對軍國大事,事無具細,務必躬親,從不放心他人。這種心態一方面說是負責,另一方面說是貪權。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小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掌握之中,從人才任用,軍隊調遣,到經濟建設,都離不開他的決策,從他《出師表》中所列的一些人可以看出,蔣宛、費、向寵.....等在蜀國中的歷史作用遠遠不如趙雲\魏延\李嚴\王平等,為什麼作為重臣特意提出來,首先是因為這些人是蜀漢的忠臣,在治國上有一定的經驗,屬定國之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是諸葛亮路線的最大支持者,他們在諸葛亮出征時,可以保證其既定方針的貫徹落實,保證後方對前方的供應,從而保證北伐的勝利.而趙雲等武將,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英雄人物,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表自己的觀點,改變既定的做法,而這是諸葛亮最不放心的,所以每次出征都將這些人帶在身邊.作為其政策措施的執行者.
從而使這些人的個人建議永遠屬於建議。這一狹隘的用人思想,嚴重限制了群眾智慧的充分發揮,進而也就使統一大業成了諸葛亮的個人大業。幾十萬大軍在諸葛亮的親率下在祁山六進六齣,成了費力不收效的北伐。後來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傳統,九次伐魏,都是無功而返,最後終因國力耗盡面亡國。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方面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三,阿斗的無能,決定了諸葛亮的統一大業只能是畫餅充饑
阿斗的無能在中國帝王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諸葛亮儘管智慧超群,但由於主子的昏庸無能,使其智慧的潛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相反還在關鍵時刻來一個反制約,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讓阿鬥爭氣,更無法讓他變得聰明。歷史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一個聰明過頂的英雄豪傑,偏偏讓他扶助一個木偶式的主子,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諸葛亮要想完成劉備交給的歷史任務也真的是史無前例了。
鑒於以上原因,諸葛亮要想統一中國真的是任重而道遠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5: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