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就是神聖的真理。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3-3-12 1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3-3-12 07:00 編輯




什麼是佛教?這個問題使人混淆和困擾。因此,人們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佛教是哲學?宗教?還是一個人生活方式?簡單的說:佛教博大精深,再巧妙的人也無法把它規劃到固定的、狹窄的範疇內。當然,佛教包含了哲學、宗教和生活方式,可是,佛教並不限囿於以上的範疇。





以固有的範疇或標籤來規劃佛教,就好像在張貼海報,告訴大家,他們現在在傳什麼法。如果以藥房比喻佛教,我們將會更清楚。藥房的告示牌不能治療人們的病,而藥品確實是有治療作用,我們以藥品來治病,從來都不去理會告示牌說的是什麼。同樣的,如果認為佛教是有效的,就利用它,不要理會它的標籤和範疇。不要把佛教硬塞進一個簡單和固定的範疇內或任何廣告形式的框框內。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里。對佛教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釋。對某些人來說,佛教可能只是一大堆迷信和儀式。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佛教可能是獲得短期利益的方便工具。有些人認為佛教是古時候流行的時髦玩意。而有些人認為佛教僅僅是對知識份子有意義的思想體系。有些人把它看成是科學的發明。而虔誠的佛教徒,卻把佛教看做是他整個的生命,是值得他犧牲一切來完成的人生大事。





某些知識份子把佛教當作是古印度環境的產物,或認為是印度宗教的另一類產品。事實,佛教卻不是這樣的,佛教是神聖的真理。佛教是獲得覺悟、智慧的途徑。佛陀覺悟世間的煩惱與困苦,並不純粹來自知識或理性的過程,而是來自心智的發展和凈化。以知識性為立足點,使人聯想到科學態度,因此,終於使佛陀成為有史以來獨一無二的宗教導師。當然,佛法的曙光在印度出現,是有其智慧探索和倫理建設的社會背景與條件。數百年來的宗教和哲學的發展,孕育了印度本土富饒的土壤,在這種肥沃的條件下,佛法的種子才得以萌芽。在同時代的希臘、中國、埃及及巴比倫,雖然都有其富饒的思想寶藏,但卻無法和當時的印度相比。思想啟蒙的種子,好像長了翅膀一樣,從世界各地,數不清的遙遠時空,一齊飛到印度的東北角來,這獨特的種子,在佛陀身上獲得完整的發育和成長。





佛陀透過覺悟於正自覺的經驗。他不以教條或神秘性來獲得信徒的追隨。他採取了一種有效的,你我都可以證實的經驗來闡明佛法。他用最正確的字眼來給予佛法下了一個 實實在在的定義,那就是神聖的真理(聖諦)。我們要知道佛陀不是透過學術理論來教導我們,而是從他的覺悟,他的理解以及他所證實的真理的成就,來教誨我們。



佛法開始於二千五百年前苟答馬佛陀的身上。佛陀在闡釋他的教法時,並不僅僅要我們理解生命和世界,而是指出他所發現的真理是正確而實際的解脫之道。





佛陀原始的教義,包括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諦。佛教的開創是紮根於佛陀的教義(佛法)。



佛陀的教義並非專門為佛教而編製,而是為了整個人類的文明。佛陀的教義成為文化的主流,走進歷史,成為許多國家的文化。他在文學、藝術、哲學、倫理和文明的建設都取得輝煌的成就。在過去的好幾個世紀,無數的國家、社會和教育都和佛教扯上關係。在這些國家的歷史中,都光榮的記載了佛教友善和友愛。佛教徒信仰和實踐佛陀的教義,他們遠離物質生活,享有實際和科學的宗教生活,他們的靈性獲得充份的發展。在佛法的指引下,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佛教對文明的衝擊:




今天,佛教已形成了文明的主流。這股主流的文明喚醒了無數自大和自我的人們。以心靈的發展喚醒了人類對權力的執著,提升人類的素質,使他們獲得宗教的自 由,擁有銳利和純凈的思想,放棄了狹隘的國家和種族的觀點。佛教徒理解「我執」是一種自我欺騙,他們致力於發展自己的洞察力「觀禪」以求獲得最高的境界。二千多年來,佛教滿足了超過三分之一人口對心靈的需求。今天的佛教比以往還要來得強大。佛陀的教義使人類獲得心靈的慰藉和發展。佛陀的人生觀普遍的被接受,佛陀的人生觀也使人類獲得超凡脫俗的成果。





佛教也令人了解這世間和生命的真正意義。佛教不鼓勵人類生活在愚痴的天堂,指示他們遠離畏懼和幻覺。佛教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宇宙觀,指引我們如何獲得真正的和平、平等和幸福的解脫之道。





人類的今天,依然從宗教中獲得道德標準。佛教是最有效的舟乘。佛教是屬於人類的宗教,人類從佛陀的教義中獲得生活的定律。當一個人成就於成功地控制物質領域時,他會回想他是如何的克服種種困難而獲得這一切,而最難克服的就是他自己。一個現代人,很容易的就能在佛法里找到各種問題的答案和解決自己所有疑慮的方法。





今天,佛教受到西方文明社會的歡迎,就是因為透明度高,充滿科學性和心靈性。他倡導放棄「我執」和一切不善的行為,符合了現代人的科學觀。佛教指出正確的人生,不在於自我造作和自我幻想的境界里。而脫離這一切,就是佛陀的本懷。佛陀那慈悲、關懷與和平的信息,引導著數以百萬計的愚痴人類,帶領他們走向宗教生活的康庄大道。





佛教對人類的貢獻:佛教給予人類美好的希望和鼓舞。他孕育了社會組織中最值得稱頌的生活方式,以及心靈的和平與滿足的社區精神。它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祉。





即使在政治上,佛教也留下了許多有意義的突破。包括了平等的對待一切生命,民主程序和基本的道德價值觀等等。佛教賦予東方國家一種光輝的特色。佛教為人類提供精緻和道德性的基本人際概念。





事實上,對於那些只擷取部分佛教教義的人來說,佛教巨大的潛力一點也沒有體現出來。個人和一般的潛力已被佛教藝術和文學所隱蔽。佛教最大的潛力奠基於它對理性的實踐。理性卻經常被人們的嗔恚心所排除。理性是屬於人類的,理性可以為人類帶來文明。不管理性如何被人類的情緒所蒙蔽,理性還是最大的力量。如果佛教的價值觀要獲得重新的肯定和再發揮,也絕對不是透過世俗的權威或超自然的神祇啟示,佛教本身就具備了自我復興的種子。





佛陀對社會和人類精神領域的進步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佛陀的信息傳遍了亞洲許多國家。贏得無數人的愛和感情的奉獻。佛陀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




究竟的真理





究竟的真理,可以在佛陀的教義中發現。




佛教承認兩種真理的存在──普遍性的真理和究竟的真理。究竟的真理不是理論性或推測性的,唯有透過觀禪的訓練才能獲得。





佛陀的教義是這世間最究竟的真理。佛教不是一種天啟或有組織的宗教。他是人類首創以純粹科學探究終極存在的本質的例子。這種超時空的教義,是佛陀不經任何外在因素所發現的。這教義強而有力,足以面對任何挑戰,而不需要改變其基本原則來適應種種的變遷。許多宗教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而被迫更改或放棄原有的教義,這是因為他們的宗教缺乏固定的基礎和究竟的真理。在目前世界困難普遍存在 的情況下,佛教還是能夠照樣的保存佛陀原始的教義。





佛陀不曾介紹過與道德或宗教無關的個人或世間修持。對佛陀來說,這些修持都是沒有價值的。有些時候,我們必須區別佛陀所說的佛法和一般人所說的佛法,以及利用佛陀名義的修持方法是些什麼?





所有宗教的弘法,並非由創始人獨立完成的。有時候,弘法的任務也交由素質較高的弟子來執行。而宗教的創始人,也未曾制訂弘法章程或教育方案。但是後來的宗教領袖卻制定了種種方案來防止信徒的叛離。就算在今天,佛教在形式上也已經和早期不同了。經過了數世紀的傳播,緬甸、泰國、中國、西藏、斯里蘭卡和日本的佛教,就已呈現不同。但是,這並沒有引起混亂,因為佛陀所教誨的究竟是真理。這究竟的真理體現,可以根據不同的生活方式顯示出來。








佛陀入滅后數百年,他的信徒們開始將他的教義組織起來,形成了宗教。他們摻雜了其它信仰,各種奇迹、神秘、占卜、符咒、靈符、壇場、禱告和各種儀軌。這些未曾出現在原始佛陀的教義里。當這些外來的宗教信仰被納入佛教體系中,很多人忽略了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製、道德的陶冶和心靈的發展。人們不再修持佛陀原來的教義,反而花費大部分的精力去向邪惡的神靈尋求庇護和追尋財富及運氣。漸漸的,他們對佛教失去了興趣,變成只是一昧追尋占卜、魔法,或擺脫惡運、晦氣或病魔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宗教的修行與信仰,就局限於一般的、世俗的追求了。即使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他們能夠通過外來的力量而擺脫他們種種的困擾。只要人們繼續追求這種信仰,他們就無法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智慧與學識,以及其它有關人類的優良本質。換句話說,人們開始利用佛教的名義, 濫用人類的智慧與學識去追求仰仗外力的信仰。他們也因此污染了原本純凈的佛陀教義。





我們可以在許多國家裡找到這些現代的宗教,這是因為人類所居住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不同的關係。即使把佛教當作宗教,它也不是一開始就從天掉下來的,而是經過很長的歷史,和在誕生的過程中加以發展的。在它演化的過程中,人們開始拋開佛陀原始的教義,而創立了許多不同於佛陀教義的新宗派。其它的宗教也面對同樣的問題。







我們不應該只觀察到那些掛著佛教名義的盲目信仰,就驟然給宗教下了一個不好的結論。要了解一個宗教的本質,必須研究和考據這個宗教創始者的原始教義。





現在我們面對後期佛教所發展的各種不同的宗派和思想。我們有必要回到正確和究竟的佛法。不管人們信仰和實踐的是什麼樣的佛教,佛陀原始的教義完完整整的保存在經典里。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
我手寫我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