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男大女,轉角處可能遇到愛何不繼續等待

[複製鏈接]

3

主題

21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鈺 發表於 2013-2-26 0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男大女:轉角處可能遇到愛何不繼續等待? 2011-11-23 上午9:21



    儘管神八已經上天,天宮一號已經對接成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社會的傳統、人們的觀念,總還有一小部分跟不上新時代。比如對大齡男女的某種偏見。

    一個男人,如果35歲后還不結婚,在他的家鄉,就會發生這樣的事——剛開始,大家都會問他的父母:「抱孫子還是抱孫女了?」後來只有親朋好友才問:「這小子到底什麼時候結婚? 」再後來,就像戰場上突然的無線電靜默,再也沒有人問了,大家對他的父母只能行注目禮。

    大齡女子的待遇更差。只要她過了32歲,父母親朋就開始惶恐,一般都會被安排去相親。於是,她捧著她的希望,他帶著他的憧憬,他們在人民廣場相見。她查看他的指標,他檢驗她的參數,搖搖頭擦肩而過,帶著染色體游回水泥盒子。達爾文萬歲,自然界又完成了一次高貴的物種選擇。

    對於很多剩男剩女來說,單身真的不是他們故意的。他們也糾結過,她們也努力過。我在杭州有個朋友,十多年以前就開始相親了,一直相到現在,還沒有成。總而言之,無非兩種情況:不是他不願意,就是女方不願意。

    我給他算了一筆賬。以我朋友的年齡來看,適合他的人年齡應在28-35歲之間,杭州目前這類女青年約38萬人;但可能要除去在桐廬、建德等偏遠地區的10萬左右,還剩28萬;倒不是我們看不起勞動婦女,正如我們一再強調的,焦大不會愛上林妹妹,如果希望另一半至少能和你談談賈樟柯之類的小情調,那大專以上的文化水平還是必要的。根據杭州市的社會狀況來看,這28萬人能有8萬大專文化程度就很好了;不過別忘了,這8萬人里肯定少不了已婚的,那麼就算還剩4萬人吧;根據規律,總有一些人特別漂亮,也總有一些人特別不漂亮;漂亮的可能不挑你,而特別不漂亮的可能你也不能接受,那了不起還剩下1萬多人;再刨去一些同性戀,就算還剩1萬。

    這樣的話,找到另一半的幾率還是蠻高的,至少是萬里挑一呀,怎麼會找不到老婆呢?

    朋友的父母也非常納悶。他們無法理解的是,在一個找媳婦比找工作要容易得多的時代,在一個70歲男鄰居可以續弦40歲農村婦女的時代,為什麼他們的兒子,居然無法娶到一個適齡的老婆?

    我朋友一語問破了天機:為什麼我已經很妥協了,對方還那麼挑剔呢?

    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在戀愛和婚姻的角斗場上,最怕的是 「妥協」二字。妥協就是放鬆了要求,妥協就是放棄了掙扎,妥協就是投降,比不行動還要壞。其實,找老公、找老婆這件事,就像等公共汽車,最初的15分鐘是最難熬的,因為你無法確定是繼續等下去,還是換個站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尤其是過了半小時之後,那還不如望穿秋水地等下去算了。

    等待並不意味著不作為,當然也不意味著亂作為。有時候寧可向茫茫人海發出遼遠的呼喚,也不要去參加相親——寧可堅守底線,不可迷信相親。最近有兩個有趣的人,分別發起了徵婚。一位是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宣布 「這是我最好的時候,來遇見你」;一位是女攝影師鹿童,寫了《給未來老伴的一封信》,同樣真摯感人。早應該如此,有了美好的渴求,就要清晰地說出來,並且說的時候足夠響亮。

    所以,既然是剩男剩女到現在,就更應當堅持到底,背水一戰,求仁得仁,追愛得愛,你找的人就會在下一秒,下一個街角出現。

(作者為知名文化評論人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