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進神秘的藏族文化―西藏的一妻多夫制(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4-11-4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要:
  
  (一)以性的關係,使男子顛倒。
  (二)以掌握衣食資糧之關係,使全群男性無形中受羈勒。
  (三)以乳哺嬰孩之關係,博全群愛護。
  
  [c]"東女國"和蘇毗王國 [/c]
  
   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地區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我國著名藏學家任乃強先生考證也稱,今昌都一帶為東女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此今日在昌都地區還可以看到吐蕃東女國和蘇毗王國文化的痕迹。
  
  在今天的藏區,仍然保存著「一妻多夫」及招贅女婿上門的婚姻制度,和「舅權」至上的婚姻禮俗;女性在家族中起著支配作用。

[c]扎壩一妻多夫實考[/c]

  "在扎壩,家庭的核心是母親,各種家務事及農活均由婦女完成;舅舅掌權,大小事情必須經舅舅同意或由舅舅做出決定,小孩子也由舅舅養。" 扎壩區工委主任澤仁彭措告訴我們,扎壩家庭人口眾多,關係複雜,連他也只了解了一個大概。

  這並非是這位當工委主任的不體察民情,工作疏忽,而是的確這家庭成員的關係有點複雜,甚至連家庭成員自己都不太清楚。扎拖鄉的阿夏拉就告訴我們,如此複雜的關係,他自己有時都會搞糊塗。至於,他在外面還有多少個兄弟和妹妹,"也許只有天知道"。"我們6個兄弟都在外面一妻多夫,家裡的5個侄兒侄女都是我三個妹妹一妻多夫的。"阿拉夏說。

  "我還好,至少還曉得我的父親嘛,好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父親是誰。"他指著他旁邊的舌本安克說,"他的幾個兄弟,好像都不是一個父親生的。

  [c]一妻多夫為哪般?為了保存家庭財產![/c]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作為扎壩地區最有知識的人,茨珠曲佩老人曾經在文革後期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上過大學,也曾是扎壩中心小學校的校長,現在是扎壩地區的文教幹事。在當地,他很受人尊敬。
  
    在解釋為什麼有一妻多夫現象時,他認為,在這個貧窮而閉塞的峽谷地區,由於土地和耕地面積少,一個家庭就不能無限的分裂。通過"一妻多夫"的方式,可以杜絕家裡財產的外流。"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都各自娶妻生子 ,勢必會重新組建家庭,重新修建碉樓,置辦生活用具,這是這個地區的人所無法承受的"。"母親在家裡的絕對權威不容更改,如果引進另外人家的一個女子,勢必會改變這種格局。"茨珠老師同時認為,與這個地區尊敬母親,保留了一部分母系氏族傳統有關。 

[c]一妻多夫家庭的內部關係[/c]


  
  藏族傳統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極個別的父子共妻幾種形式。但在康區最主要、最普遍、占絕大多數的為兄弟共妻。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
  
  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

    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對父親的關係,從稱謂可見一斑。一種是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為叔叔。在芒康還有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的依次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則可稱二哥為爸爸。另一種則不加區別,幾個丈夫均被一概稱作爸爸,這兩種不同的稱呼方法,有時還共存於同一村莊,如丁青縣丁青村就是這樣。不同的稱呼方法僅僅是一種習慣,並不意味著子女真正是誰的。在昌都調查過的幾戶家庭的父親們沒有設想過子女中誰是自己的,誰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這個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樣,對父親們也一視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親是誰。子女的所屬,從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強調個人。這種習慣也有利於家庭的和睦。 

    藏族傳統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極個別的父子共妻幾種形式。但在康區最主要、最普遍、占絕大多數的為兄弟共妻。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一妻多夫家庭以而兄弟共妻為普遍,其次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極個別現象,在昌都丁青縣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妥壩鄉9戶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戶,佔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戶,分別佔11%。

[c]一妻多夫 如何娶親?[/c]

  康區藏族的婚姻既有娶妻婚,也有入婚。但一妻多夫家庭均為娶妻婚,尚未發現可幾兄弟入女方家的情況。其婚禮習俗與一夫一妻的娶妻婚相同。由於多夫,在提親時,有的要明確說明是幾兄弟娶妻,也有的不說明。舉行婚禮時,有三種不同的情況,較多的一種是一人為代表參加婚禮,這種情況大多是長兄為代表娶妻,以後弟弟們逐漸長到后,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從名譽上丈夫變成事實上的丈夫,完成共夫家庭。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代表者不一定長兄。如類烏齊縣有一戶兄弟共妻,哥哥是跛子,結婚時由弟弟代表婚禮。第二種為兄弟們均參加婚禮娶妻。如丁青縣丁青村的布吉兄弟倆,參加婚禮時兄弟並排坐在一起,妻子坐在旁邊。第三種為部分兄弟參加婚禮。如丁青宗色扎部落的澤丁扎巴結婚時,父親為他們三兄弟娶一妻,但他年齡還小,只有兩個哥哥參加了婚禮。結婚時究竟採取哪一種方式,主要視其具體情況而定,如兄弟的多少,兄弟間年齡大小的差異程度,長兄弟與新娘年齡差距,等等,而且同一家庭不同代的人之間也有差異。如布吉是兄弟兩參加婚禮,但他們的兒子當代表。

[c]一妻多夫 孩子如何叫爸爸?[/c]

  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對父親的關係,從稱謂可見一斑。一種是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為叔叔。在芒康還有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的依次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則可稱二哥為爸爸。另一種則不加區別,幾個丈夫均被一概稱作爸爸,這兩種不同的稱呼方法,有時還共存於同一村莊,如丁青縣丁青村就是這樣。不同的稱呼方法僅僅是一種習慣,並不意味著子女真正是誰的。在昌都調查過的幾戶家庭的父親們沒有設想過子女中誰是自己的,誰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這個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樣,對父親們也一視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親是誰。子女的所屬,從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強調個人。這種習慣也有利於家庭的和睦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作為扎壩地區最有知識的人,茨珠曲佩老人曾經在文革後期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上過大學,也曾是扎壩中心小學校的校長,現在是扎壩地區的文教幹事。在當地,他很受人尊敬。

  在解釋為什麼有一妻多夫現象時,他認為,在這個貧窮而閉塞的峽谷地區,由於土地和耕地面積少,一個家庭就不能無限的分裂。通過"一妻多夫"的方式,可以杜絕家裡財產的外流。"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都各自娶妻生子 ,勢必會重新組建家庭,重新修建碉樓,置辦生活用具,這是這個地區的人所無法承受的"。"母親在家裡的絕對權威不容更改,如果引進另外人家的一個女子,勢必會改變這種格局。"茨珠老師同時認為,與這個地區尊敬母親,保留了一部分母系氏族傳統有關。

  "從生產力上講,在扎壩,女性的工作量要比男性大得多。" 茨珠老師向我們介紹,當地女性除了要承擔全部的家務事外,整個家庭的農業種植、牲畜餵養和擠奶等工作都是由母親來完成。而男性主要從事副業,修房子、縫紉什麼的。

  四川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四川康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新建基本同意茨珠老師的觀點。他認為,母系氏族是人類在生產力還不發達的時候所必經的一個社會階段,是以直系血緣來維繫的家庭關係。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母系社會逐漸被父系社會所取代。但是,在一些生產力不很發達的地區,與外界交流幾乎隔絕的地區,有可能這種母系社會得以保存,"扎壩就是一個典型"。

  在其他實行一妻多夫制度的地方,例如昌都,農牧民對一妻多夫婚持肯定的態度,特別是在一妻多夫家庭較多的地區,大受人們的稱道。主要認為幾兄弟娶一個妻子,不但家庭財產不分散,而且家裡男人多,有的做生意,有的干農活,有的放牧,家裡會越來越興旺,越來越富裕。而且兄弟不分家,親人團聚,家人和睦相處,再好不過了。這樣的說法不僅在昌都,在玉樹甘孜也大致相同。基於這種說法,一些學者進一步分析,認為以前康區生產生活水平低下,財產積累不易,特別珍惜,加上勞役多,勞動力缺乏,因此實行多夫制。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也較少爭議。這裡還需強調,老百姓的這種看法十分重要,是這種婚姻家庭廣泛存在的基礎。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51

主題

2036

帖子

82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21
沙發
cywb 發表於 2004-11-4 08:49 | 只看該作者
近親結婚不可避免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
3
mmphoto00 發表於 2004-11-4 09:21 | 只看該作者
不好說,民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4

主題

2270

帖子

87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4
小黛 發表於 2004-11-5 07:23 | 只看該作者
能和平公處?不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026

帖子

20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9
5
人約黃昏后 發表於 2005-8-2 15:4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地方我不喜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365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2

積分
99
6
88pp 發表於 2005-8-3 04:46 | 只看該作者
ha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1580

帖子

88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3
7
dy6e 發表於 2005-8-3 09:05 | 只看該作者
藏傳佛教更接近密宗,對群婚是較寬容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8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30
8
lsb123 發表於 2005-8-4 10:59 | 只看該作者
世界真大,啥都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9
Hanxin 發表於 2005-8-7 16:13 | 只看該作者
做女人,好性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8
10
hill7012 發表於 2005-8-7 18:22 | 只看該作者
婚姻法在那兒有效嗎?是否構成重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newathens 發表於 2005-8-8 01:52 | 只看該作者
重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1613

帖子

84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40
12
武漢人在倫敦 發表於 2005-8-8 03:56 | 只看該作者
是否應該普及到全國?因為現在中國的男人比女人多很多,他們也有享受夫妻生活的權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471

帖子

19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2
13
chunbi 發表於 2005-8-8 13:57 | 只看該作者
法律對少數民族是有所保留的,這也是中國最成功的對各民族和睦相處的方法之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02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
14
yisuihan 發表於 2005-8-17 12:22 | 只看該作者
民族的,世界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