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奇號首次拍攝火星表面夜景圖像(圖)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3-2-4 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2月01日 08:04  晨風

  

  這張照片是使用好奇號LED白光光源照明拍攝的夜間圖像。圖像拍攝於1月22日,即好奇號著陸火星后的第165天。這塊岩石位於蓋爾隕石坑內部的「黃刀」區域,圖像覆蓋視野大小約為3.4厘米X2.5厘米。照明光源來自手持成像儀配備的兩組白色LED燈中的一組,這種照明條件可以讓物體留下陰影從而反映出其中的一些紋理細節

  

  這是好奇號白光光源照明條件下的手持相機校準目標照片。為了顯示大小比例,在校準板上有一枚美元硬幣,其直徑為3/4英寸(19毫米)。這張照片的拍攝距離約為10厘米,圖像拍攝於1月22日

  北京時間2月1日消息,在科學家們的指揮下,好奇號火星車使用其手持成像儀(MAHLI)首次對一塊名為「Sayunei」的裸露基岩進行了近距離成像。在接下來幾周內,好奇號還打算使用鑽探工具對這塊岩石進行鑽探考察。1月22日,好奇號分別對這塊岩石和用於手持成像儀的校準目標進行了成像並在23日將圖像發回地球。為了在夜間成像,手持成像儀設備自身具有LED照明設備,可以用普通光源和紫外光等不同光源照射拍攝物體。

  手持成像儀設備的首席科學家,馬林空間系統的肯·艾吉特(Ken Edgett)表示:「使用紫外線照明的目的是獲取這塊岩石中礦物成分的熒光圖像。這些數據傳回之後科學小組將對其進行分析,如果這些礦物在紫外光下呈現綠色,黃色,橘色或紅色,這將是熒光現象的明證。」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項目旨在使用火星車考察在著陸區所在的蓋爾隕坑內部是否曾經存在過可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的宜居環境條件。設在加州理工學院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整個項目的管理運作。(晨風)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448

主題

92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名譽教授

Rank: 6Rank: 6

積分
50472
沙發
前兆 發表於 2013-2-5 00:07 | 只看該作者
好奇號LED白光光源與太陽光的光譜成分可能並不一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