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本省人眼中的外省人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3-1-30 0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廖信忠

1949年,中國又發生一次大遷徙,有來自大陸各省將近150萬的人口,他們隨著國民黨的腳步,從東北關外、黃河兩岸、長江南北、滇桂邊陲、蘇浙兩廣,在饑饉恐怖或槍林彈雨中,來到東南沿海的台灣,這個對許多人來說從來沒聽說過的小海島。

在當年的台灣社會中,就突然出現了很多「外省人」。台灣人都知道自從脫離日本統治之後,台灣就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有別於台灣本省這些開台幾百年來陸續移入的閩南、客家等漢人族群,還有原本就居住在台灣的少數民族,這些1949年大批湧入台灣的族群,就是「外省人」。與其說「外省人」,不如說是「陌生人」,這些陌生來自他們與本省人講不一樣的語言,想不一樣的事情,做不一樣的工作等方面。但有一點倒是一致,就是在這幾十年台灣由窮變富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家都在想辦法努力生存下去。

這幾十年來的台灣社會,很大一部分就是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融合、互相理解、一起努力的過程。

國民黨在內戰失利后,一路用「共軍」追趕不及的神速轉進了台灣,很多人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小島,也有人覺得台灣根本就是個蠻荒之地。可是不管他們爽不爽,願不願意,已經沒地方去了,只好暫時待在台灣。

人跟人之間總是因為陌生而產生誤解,一不小心又變成衝突。外省人從1945年台灣光復后就陸續來到台灣,很多事情都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比如說,台灣才剛結束51年的日本殖民統治,雖然當時也是高高興興地歡迎祖國的接收,一心覺得終於可以當個中國人揚眉吐氣,可畢竟這51年養成的很多社會風氣、生活習慣不是那麼容易一下就改掉的。這些國民「政府」接收大員,還有些外省人,由於自己的歷史生活經驗常常就會有些心態,覺得台灣人怎麼看都像皇民,老子好不容易打了8年仗,把鬼子趕跑,結果來到台灣又見到一堆「二鬼子」,這怎麼受得了。在心態上常常一開始就有偏差,再加上有些外省人的心態就是覺得台灣需要被教化,需要被管,就會產生老大心態,看不起台灣本省人。

台灣本省人對這些陸續移入台灣的外省人也有些意見。台灣光復以後,接收台灣的「國軍」開始來到台灣,在很多書中都提到,在碼頭歡迎「國軍」的台灣民眾無法相信他們眼前看到的,一群挑著鍋碗瓢盆,踩著草鞋,穿得破爛隨便,毫無行進次序的「國軍」,跟丐幫大遊行沒什麼兩樣,有別於旁邊儀錶堂堂、精神抖擻的受降日軍。不知道是誰打勝仗誰打敗仗,歡迎的民眾看了當場呆掉,於是有人替「國軍」找借口啦,「那麼差的條件還能打贏日本人,更應該敬佩啦!」可是再多的借口,也掩蓋不了接踵而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

日本殖民台灣時期,一直想把台灣打造成樣板殖民地,至少在比較大一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做得還不錯,偏偏很多來到台灣的兵和接收人員,素質不一,鬧出很多笑話,比如說不知道香蕉要剝皮吃,一起吃下去還嫌難吃。有些兵看到水龍頭流出水,以為只要買個水龍頭往牆上一裝就有水流出來……這些舉動,也成為當時台灣人茶餘飯後的嘲笑話題。

還有些兵痞,一副佔領者的姿態,惡行惡狀,報紙上越來越多這些人的負面新聞。而接收官員呢?國民黨在大陸時就已經很腐敗了,派來接收的人常常也只是想趁機撈一筆,公務就這樣慢慢地荒廢了。社會運作方面,螺絲慢慢鬆掉,這當然不是傑克搞的,本來在從日本投降到「國府」來台接收這段空窗期,台灣本省人自己尚且能維持社會運作,結果這些無法、無知、無能的「三無」人員一來,社會開始失序,感受最深的台灣本地居民自然都看在眼裡。台灣民間有一句俗諺叫做「狗去豬來」,就是講日本人戰敗后,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台灣人覺得日本人是狗,但狗起碼忠心,還會看門,而國民黨政府是豬,豬只會吃。族群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心結大抵從這個時候就已經產生。

幾千年中國歷史,亂世中人口流動不是新鮮事,很多時候也比1949年這一次規模更大,但對於這個台灣小島來說,本來只有600萬人,一下子又湧進了150萬人,突然增加四分之一的人口,因此改變了台灣的歷史和社會結構,當然,還有那些亂世里不足以掛齒的個人命運。

在這些離鄉背井的人裡面,主要是國民政府公職人員、軍人和他們的家眷,最多的是單身的軍人。大部分的單身軍人是基層士官兵,有人打仗,大半輩子覺得部隊轉移是家常便飯。有人比較敏感,知道在亂離之世,一到台灣就命運未卜。還有一種人,就是被國民黨拉來的壯丁。和平的時候做再大的事日子還是那樣過,亂世之中就算是最瑣碎的決定都能影響命運發展,不對!那時候連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逃難,沒的吃,沒的穿,有人拿東西給他們吃,又給衣服穿,要他們在一些名冊上畫押簽字,說是為了領饅頭,這樣就糊裡糊塗地成了軍人。有些人在耕田,國民黨的部隊一經過,就順手帶了幾個走,連回家告別的機會都沒有。還有些人,洞房花燭夜到了一半,抓壯丁的隊伍沖了進來,當場軟屌,在新娘的哭哭啼啼聲中變成了兵。「國軍」被「共軍」打得不成樣,要在上海、廣州重新整編,就抓了些難民來當人頭充數……太多人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拉進部隊並來到台灣,那是一個出去打醬油都會改變命運的時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6: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