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雜阿含351經》「有滅涅槃」之思想開演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3-1-3 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論究「有滅涅槃」對印順導師初期大乘菩薩觀之啟發性──



(釋開仁,福嚴佛學院 研究所)









【目次】:

一、前言

二、印順導師對《雜阿含351經》的重視

三、「有滅涅槃」在契經中的原義

四、關於「有滅涅槃」的意義

(一)論師對《雜阿含351經》「有滅涅槃」的詮釋

(二)「有滅涅槃」通於凡夫所修

五、辨析印順導師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根據

(一)《雜阿含351經》信等五相所引申的問題

(二)佛法中「頂位」的意義

(三)印順導師對「知滅而不證」的定位

六、結語






一、前言

  佛法起源於釋尊,從釋尊一生的教化事蹟中,印證了釋尊不忍眾生苦的理想,完成捨己為人的事實。其中,涅槃更是修行佛法的最終目的。因此,涅槃可說是聖人的境界,由此而脫離三界一切煩惱的繫縛。

  既然涅槃是聖人的境界,相對的,也表示這是凡夫無法體驗到的經驗。然而,具煩惱身的凡夫,難道就無法契入聖出世間的涅槃法了嗎?若是這樣,我想釋尊未成道前,也同樣無法契證涅槃。釋尊證悟到的涅槃境界,當然是言語所無法表詮的狀態,可是悲智圓滿的釋尊,將自己經歷觀察緣起法則所獲取的經驗,井然有序地開演了四十五年的佛法教說,為的就是令眾生入佛知見,契證與釋尊同樣的涅槃境界。

  本文欲探討的主題,並非是涅槃的涵義,而是想釐清《雜阿含351經》[1]中所言「有滅涅槃」的觀念。因為在近人印順導師的初期大乘菩薩觀當中,此經的「有滅涅槃(知見)」給了他頗為重要的啟發性,促使他以此「見井水喻」來形容菩薩「忍而不證」的精神。基於此,筆者欲透過契經本身,或是論師們對此經的判攝中,看出印順導師的用心所在,乃至由此了解此經在正統佛教中的定位與價值。
二、印順導師對《雜阿含351經》的重視

    《雜阿含351經》有對應的巴利版本,它收在《相應部經典二》(68)第八〈憍賞彌經〉,本經參與問答的有四位尊者,分別是那羅(NArada)、茂師羅(MusIla)、殊勝(SaviTTha)及阿難(Ananda)。兩個版本除參與討論的角色略有不同之外,經義是一致的。本經主要說明,除了(漢譯作「異」)「信、欲、聞、行覺想、見審諦忍」五項條件之外,還有一類被稱為有自覺得知見緣起,但雖知見緣起卻非得阿羅漢果。[2]如此的狀態,經中用諦觀井水而不身觸來作形容,也因此,一般亦會以「井水喻經」來描述本經要旨。

印順導師自稱是大乘行者,窮其一生遊心法海的目的,無非就是探尋佛法中究竟真實與現實世間的差距,乃至欲透過三藏的義理中,抉擇出佛教在發展中所施設的方便和善巧,繼而開創出契理又契機的人菩薩行,發揚釋尊悲懷人間,由人成佛的精神。也因為秉持著這項理念,印順導師在晚年的著作中(《空之探究》和《印度佛教思想史》),整理出其理想中有關初期大乘菩薩的模樣。《空之探究》在討論慧解脫和俱解脫之差異後,提出了這項說法:[3]

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略)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



有關上述初期大乘菩薩模樣的形容詞,筆者可以斷定此思想的起源,來自《雜阿含351經》。這部契經的具體內容,會在下一章作介紹。其實,印順導師對此「諦見井水」的譬喻,很早就有留意,因為他認為「忍而不證」的菩薩樣貌,正類似此種見到井水卻尚未嘗到一樣,如其於〈談佛法的宗教經驗〉一文中,有說:

我人自讀經,或自聽開示而得來的慧,(與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聞慧。對佛法絕對的真理,豁然啟悟,由豁然無礙而得貫通,所謂「大開圓解」。這種解慧,並不是證悟。試舉一個比喻:井中有水,已經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嘗到。對聞所成慧──正見,經裡有頌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4]」。[5]



這裡所談的「見井水喻」,其實就是《雜阿含351經》。這部經從上述的這段話看來,它和《雜阿含788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同樣為印順導師判定「聞慧」的經證,這是相當有意思的。

  我們不能說印順導師的菩薩觀,但從契經中來,因為這二部契經中並沒有闡明菩薩的內容,或許真的猶如印順導師所言,用此譬喻來描述菩薩的模樣,是取其「忍而不證」的能力,這點是值得留意之處。不過,在尚未辨析印順導師菩薩觀的依據時,還是按照傳統,先從契經本身,甚至於論師們的註釋中,了解這部經的真正內涵。
三、「有滅涅槃」在契經中的原義

此部契經,南北傳皆有傳誦,現將經文的關鍵處,列出如下:

(一)《相應部經典二》(68)第八〈憍賞彌〉

【27】:[6]

AJJatreva Avuso SaviTTha saddhAya aJJatra ruciyA aJJatra anussava aJJatra AkaraparivitakkA aJJatra diTThinijjhAnakhantiyA aham etaM jAnAmi aham etaM passAmi Bhavanirodho nibbAnam ti// [友,殊勝!除信、除欲、除傳說、除行相覺、除見審諦思,我知於此,我見於此,『有滅即涅槃。』]

【32-57】:

AJJatreva Avuso NArada saddhayA Aham etaM jaNAmi aham etam passAmi Bhavanirodho nibbAnanti// [友,那羅陀!除信……我知於此,我見於此,『此有滅即涅槃。』]

【58】:

TenAyasmA NArado arahaM khINAsavo ti// [然則,尊者那羅陀是阿羅漢,是漏盡者。]

【59】:

Bhavanirodho nibbAnanti kho me Avuso yathAbhUtaM sammapaJJAya sudiTThaM na camhi arahaM khINAsavo// [友!『有滅即涅槃』,我依正慧,如實善見。然則我尚非阿羅漢、漏盡者。]

【60】:

SeyyathApi Avuso kantAramagge udapAno// tatra nevassa rajjunA udakavArako// Atha puriso Agaccheyya ghammAbhitatto ghammapareto kilanto tasito pipAsito// so taM udapAnam olokeyya// tassa udakanti hi kho JANam assa na ca kAyena phusitvA vihareyya// [友!譬如於曠野之路上有井,然無繩、無罐,時有人為炎熱所燒,為炎熱所苦,疲勞困憊,乾渴此來。彼眺望其井,雖知為水,但身不能觸而住。[7]]

【61】:

Evam eva kho Avuso bhavanirodho nibbAnan ti yathAbhUtaM sammapaJJAya sudiTTham na camhi arahaM khINAsavoti// [友!同此,『有之滅即涅槃也,』如實以正慧善見,然我尚非阿羅漢、漏盡者。[8]]



(二)《雜阿含351經》

為了比照方便,以《相應部》的序號及對應文句為準:

【32-57】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見審諦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

【58】

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

【59】

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

【60】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接下一句)

【61】

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此經的關鍵詞有三:(1)「有滅涅槃(bhavanirodho nibbAnam)」,(2)「見審諦思(diTThinijjhAnakhantiyA)」,(3)「依正慧如實善見(yathAbhUtaM sammapaJJAya sudiTThaM)」。其中,漢譯《雜阿含351經》將(2)譯作「見審諦忍」,而(3)若對應漢譯則為「如實知見」,與巴利本有些微差異。

  從經中兩位尊者的問答過程中,似乎也無法確定此類「非阿羅漢」的形容詞,到底是屬於什麼階位的修行者?而印順導師則藉此經義,發揮其初期大乘菩薩的模樣,且強調說此類菩薩是「有『有滅涅槃』知見」的修行者。這裡的「有滅涅槃(bhavanirodho nibbAnam)」,成了印順導師連結其菩薩特色的關鍵處,須留意的是:「有(bhava)」是三有的有,而「有滅(bhavanirodha)」即「有」與「滅(nirodha)」的複合詞,若再加上後面「涅槃(nibbAna)」一詞的話,「即」表示生死的止息滅盡是涅槃[9];「生死的止息滅盡」與「涅槃」是平列的關係[10]。換句話說,印順導師認為的菩薩模樣,必須要具備此類對「生死止息滅盡即涅槃」的深刻體會,而且深刻到如親見井水一般,是能觸水而不願觸的堅持,因為內在有著悲願力的鼓動,使其念念眾生,不證實際。

  上述的bhavanirodho nibbAnam,元亨寺版的漢譯用語並不統一,如【27】【32-57】【59】譯為「有滅即涅槃」,而【61】則譯為「有之滅即涅槃」,這是翻譯上的問題,於此不多加辯解。

  除了上述所言的「有滅涅槃」一詞,還有「見審諦忍」及「如實知見」二詞值得討論,這裡筆者以漢譯的用語為討論對象。

第一是「見審諦忍(ditthinijjhAnakhanti)」。在《佛光阿含藏》之《雜阿含351經》的註腳中,將此解釋為「見解、審慮」;[11]而楊郁文先生對此名相,在〈以四部阿含為主綜論我與無我〉[12]一文中,則依巴利斷句為「見」「審諦」「忍」,解為見、審諦、忍無我正法。日本學者舟橋一哉則解為「見解,思慮,忍可」。[13]然而,從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的原典查正,此字可解作「忍耐錯誤的見解(forbearance with wrong views)」。[14]筆者以為,巴英辭典作wrong views的解釋,是有偏向負面的感覺,可是若就經義來說,它說是在思慮(或靜慮)所認可的見解,與舟橋一哉所說相同。

另外,在《雜阿含936經》出現了一個相近的用語──「審諦堪忍」,[15]其間是否有關係?不過,「審諦堪忍」在經中的描述乃是初果聖者的功德之一。

    其次,是「如實知見」一詞。印順導師會對此「見井水喻」說為「如實知見」,實源於漢譯經文的用詞;相對的,與《相應部》相當的用語是 「yathAbhUtaM sammapaJJAya sudiTThaM」,依《漢譯南傳大藏經》的解釋是「依正慧如實善見」,此與雲井昭善著《パーリ語佛教辭典》的解釋相當。[16]

其實,在《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對契經的註釋中,對此《雜阿含351經》的「如實知見」,說為「內聖慧眼自能觀見」[17],意即指示入流的聖者知見了。有關瑜伽師對此經之詮說,下面會再談。

這裡想順道一提的是覺音論師《清淨道論》中與「如實」有關有用語。在第十四章〈說蘊品〉中提到「等引(入定)之人而得如實知見(samAhito yathAbhUtaM jAnAti passati)」[18]。又第十八章〈說見清淨品〉說「作如是觀者(但見有情為名色)名為如實見(yathAbhUtadassanaM)」。[19]由此觀之,「見」可通用於passati 和 dassana,只是dassana無現在式的用法,故若涉及到現在式用法時,通常會用passati,兩者其實是名異義同,皆有「見到(to see)、了知(know)」等的意思。[20]另,第十九章〈說度疑清淨品〉在解說「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n)」的諸多定義當中,其中有「如實智(yathAbhUtaJANan)」的意義。[21]總而言之,「如實知見(yathAbhUtaM jAnAti passati)」與「如實智見(yathAbhUtam JANadassanam)」是不同的。依《清淨道論》的定位,確定名色為「如實見」,而建立緣起智(或法住智)為「如實智」。[22]

    另外,在《大毘婆沙論》卷28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經義解說何謂「厭、離染、解脫及涅槃」時,如此說到:

根律儀、戒律儀、無悔、歡喜、安樂、等持是修行地,如實智見是見地,厭是薄地,離染是離欲地,解脫是無學地,涅槃是諸地果。[23]



這裡的「如實智見」,論師有的定義為「見地」。換句話說,尊者迦多衍尼子認為有「如實智見」的人就是初果向聖者了。

不過,經論上的翻譯用語,有時兩者是互用的,如藤田正浩〈心解脫と慧解脫〉[24]一文所引用《毗奈耶﹙Vinaya﹚》的道次第看來,「如實知見」一詞,他也用 「yathAbhUtam JANadassanam」 來標示。道次第如下:



律→律儀→無悔恨→喜悅→喜→輕安→樂→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貪→解脫→解脫智見→無取著涅槃



  如果比照上面《大毘婆沙論》卷28尊者迦多衍尼子的「如實智見」,似乎兩者相通。然而,若以覺音論師的嚴謹態度視之,此處的翻譯用語值得商榷,因為其強調「知(jAnAti)」和「智(JANa)」是不同的意義。不過,從雲井昭善著的《パーリ語佛教辭典》來看,二詞在翻譯上確實可以互用。[25]

  印順導師說此「如實知見」的內容,依契經歸類,不外乎善知七處──苦、集、滅、道、味、患、離。而所觀察的方法,就是「無常、苦、無我(我所)」了。[26]

  現作一簡單歸納,「有滅涅槃」是生死止息滅盡即涅槃的意思,「見審諦忍」是在思慮(或靜慮)所認可的見解,而「如實知見」則應依《相應部》的解釋為依正慧如實善見。
四、關於「有滅涅槃」的意義
(一)論師對《雜阿含351經》「有滅涅槃」的詮釋

有關此經的註釋,論師們也有著墨不少。在優波底沙所著的《解脫道論》卷12中,談及「果正受」時,有引用此經為佐證,如說:

問:云何果正受?何故名果正受?誰修誰令起?何故修?云何修?云何作意?彼成就幾緣?幾緣住?幾緣為起?此正受世間耶?出世間耶?

答:云何果正受者,此沙門果心於泥洹安,此謂果正受。何故果正受者,非善、非不善、非事,[27]出世道果報所成,是故此果正受,阿羅漢及阿那含,於此定作滿。

復有說一切聖人得令起,如毘曇所說:為得須陀洹道,除生名性除,如是一切。

復(有)說一切聖人成就,於此定作滿,唯彼令起。如長老那羅陀說:諸比丘如是長老,於山林井,於彼無繩取水,爾時人來為日所曝,熱乏渴愛,彼人見井水知有水,彼不以身觸住,如是我長老有滅為泥洹,如實正智善見,我非阿羅漢漏盡。[28]

[問:]何故令起者?

答:為現見法樂住令起。如世尊教阿難,是時阿難如來不作意,一切諸相唯一受滅,無相心定令起住,是時阿難如來身成安隱。

[問:]云何以令起者?

答: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住或臥樂得果正受。作生滅見所,初觀諸行乃至性除智;性除智無間,於泥洹果正受令安。依其禪成修道是,是禪成所作,是名果正受。[29]



從上述的引文看來,《解說道論》有三個說法,其中優波底沙認為能滿分獲得「果正受(沙門果心於泥洹安)」的人,只有三果和四果聖者。然而,其後還有第二復說與第三復說,尤其第三復說特引井水喻經,由此可見此論以滅為所緣通一切聖者,非僅止於三、四果聖者。正巧所引的第一說法(唯三、四果具此定),於覺音的《清淨道論》有評破之,如〈第二十二說修慧的功德品〉說:

有人說:須陀洹及斯陀含亦不入定,唯上二位(阿那含及阿羅漢)入定。他們的理由,是說此等(阿那含及阿羅漢)是定的完成者。可是凡夫亦得於他們自己獲得了世間定入定,所以這是沒有理由的。[30]



覺音對此不予表同。在傳統上,三、四果被喻為「定的圓滿者」,因滅盡定唯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羅漢能入。大寺派的正義是:以「滅(涅槃)為所緣」的果等至是通於一切聖者的。

不過,對於井水喻經的定位,覺音論師於其著作《相應部註》中,明白的詮釋「有滅涅槃」為「三果道/向(anAgAmimagge)」聖者所擁有的經驗,不通「三果向」以下的聖者,如他在 「SaMyutta NikAya ATThakathA」(簡稱Spk)說:

Samma-ppaJJAya sudiTThanti, sammA vipassanAya maggam paJJAya suTThu diTTham. Na c』 amhi arahanti, anAgAmimagge ThitattA araham na homI ti dIpeti. YaM pan』 assa idaM bhavanirrodho nibbAnan ti JANam, taM ekUnavIsatiyA paccavekkhaNa-JANehi vimuttam paccavekkhaNa-JANam.[31]
我手寫我心!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沙發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3-1-3 19:39 | 只看該作者



此外,關於此經的註解,近人Bhikku Bodhi於其現代譯語之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大作中,同樣引用覺音論師的解說,如其英註(p.782註202)所說:

Spk: Clearly seen…with correct wisdom: clearly seen with path wisdom together with insight. I am not an arahant: he indicates this because he stands on the path of nonreturning. But his knowledge that 「NibbAna is the cessation of existence」 is a type of reviewing knowledge (paccavekkhaNaJANa) apart from the nineteen (regular) types of reviewing knowledge (see Vism 676; Ppn 22:19-21).



Bhikku Bodhi的 「on the path of nonreturning」 就是指三果向。覺音論師將此階段的智慧明白的指出是paccavekkhaNaJANa(觀察智),而Bhikku Bodhi則引出《清淨道論》有關此paccavekkhaNaJANa所帶出的十九種觀察智,也就是得初果後的觀察或審察智(reviewing knowledge),覺音《清淨道論》說初果至三果各有五種觀察智,第四果則但有四種,合為十九種觀察智。[32]

話雖如此,若約《解脫道論》的「復(有)說」來看,則此果正受為「一切聖人成就,於此定作滿,唯彼令起。」這讓筆者憶起《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對此經之註解,如卷94說:

諸學見跡,雖於有滅、寂靜、涅槃,不隨他信,內聖慧眼自能觀見,然猶未能於身觸證。譬如有人熱渴所逼,馳詣深井,雖以肉眼,現見井中離諸塵穢清冷美水,並給水器,而於此水身未觸證。如是有學,雖聖慧眼現見所求,後煩惱斷,最極寂靜,而於此斷身未觸證。[33]



瑜伽論主明白的指出這是「有學」的身未觸證,和《解脫道論》的第三復說相合,因為《解脫道論》說「一切聖人成就,於此定作滿」時引用了井水喻經,所以可以推斷其主張:以見滅為通一切聖者。也由此獲悉,雖非阿羅漢,但通性除智後一切須陀洹乃至阿那含聖者了。

  欲得「果正受」,《解脫道論》說先要有「性除智無間,於泥洹果正受令安」。[34]換句話說,要引生心住涅槃的話,則必須要性除智無間才行,性除智的內容又是什麼呢?其實,《解脫道論》在討論果正受時,之前已經交代過性除智的內容了,重點為:

問:云何義名性除?答:除凡夫法名性除,非凡夫法所除亦名性除,性者是泥洹。復次,種殖泥洹者名性除,如阿毘曇所說。除生名性除,度無生亦名性除。復除生因名性除,度無生無相名性除,於泥洹是初引路,從外起轉慧,此性除總語言。[35]



由此看來,能真正將涅槃種植於心者,起始於性除智。不過,若依森章司於《仏教教理の研究》比照《解脫道論》和《清淨道論》的相關用語看來,《解脫道論》的「性除智」即是《清淨道論》的「種姓智(GotrabhUJANa)」。[36]《清淨道論》對此「種姓智」有如此的敘述:

…種姓智。因為這是轉入於道之處,既非(屬於)行道智見清淨,亦非屬於智見清淨。但是中間的(就清淨道而論)無此名稱。然因入於觀之流故稱為觀。其次在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的四道智為智見清淨。[37]



由此看來,種姓智是介於世間與出世間道之間的地位,無所繫屬,其或可稱為非凡非聖的性質。[38]

    假如從覺音的角度來說,凡是到了種姓智的修行者,是無法不取證果位的。[39]也因為這樣,近人帕奧禪師所著《如實知見》一書中,則透露出要行菩薩道的修行者,依十六觀智的次第來說,不能超過「行捨智(SaGkhArupekkhAJANa)」,[40]這可能跟《清淨道論》對「行捨智」的詮釋有關,因為《清淨道論》有古師說:「初名欲解脫智,中名審察隨觀智,後達頂點而名行捨智。」[41]接著又說:「如是證得行捨的善男子的觀,是達於頂點而至出起。『達頂點觀』或『至出起觀』,這只是行捨等的三智之名而已。因這(觀)到達了頂點最上的狀態,所以是『達頂點(reached its culmination)』。」[42]然而,若相對《解脫道論》的話,則稱為「相似智」。[43]

如果說,依上述筆者所引述優波底沙的《解脫道論》、彌勒的《瑜伽師地論》、覺音論師的「SaMyutta NikAya ATThakathA」,以及Bhikku Bodhi的「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來看的話,縱使彼此所持的立場不一,可是對此「有滅涅槃」一詞,適用於入聖流的聖者,可說是一致的。

話又說回來,那印順導師所言的有「有滅涅槃」知見的菩薩,到底是異生還是聖者呢?我們可以試著從印順導師對菩薩的描述中,推論其所要表達的意思。如說:

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44]



印順導師在末句說阿毘達磨中的「忍是無間道」,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而以菩薩來說,最深徹的則名為「無生法忍」。其實,在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智是解脫道」。所謂無間道,間即礙或隔之義,謂觀真智理,不為惑所間礙(隔)。煩惱尚存,於後念得擇滅之理,故煩惱與擇滅間更無間隔,稱無間;由此至涅槃,故稱道。簡單說,正斷煩惱之位為無間道,斷後相續所得之智為解脫道。不過,無間道的「忍」,不但有「知」之意,而且亦有「斷」及「證」之意,如《大毘婆沙論》卷90說:

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續故;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正起故。諸解脫道唯名證滅,與離繫得,俱現前故。[45]



由此觀之,無間道在阿毘達磨的定義當中,是允許相同解脫道證滅的功能,這點值得留意。回到印順導師的說法來看,他理想中有「有滅涅槃」知見的菩薩,話雖說「如見井水而未身觸」的狀態,可是其強調此類「忍而不證」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言下之意,或許可以說若獲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擁有相似阿毘達磨中無間道的「忍」一樣,進入無間道即是獲得無漏智,也就是成為聖人了。由此觀之,印順導師認為「最深徹」的菩薩模樣,即是入「聖位」的大菩薩了。相反的,若不是「最深徹的忍」的話,會不會還是凡夫菩薩呢?有關於此,下一章有詳細論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3-1-4 05:00 | 只看該作者
(二)「有滅涅槃」通於凡夫所修

這裡想順道一提,就是有關「有滅涅槃」的知見,從上述《雜阿含351經》的考察看來,似乎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擁有的知見,然而,此類隨順「有滅涅槃」的修行方法,在佛法中是允許通於凡夫的,印順導師在說明此項修法時,引用了南傳《增支部》的兩部經,作為佐證。如《增支部》〈十一集,依止品〉說:

IdhAvuso Ananda bhikkhu evaMsaJJI hoti 『etaM santaM, etaM paNItaM, yad idaM sabbasaGkhArasamatho sabbUpadhipaTinissago taNhakkhayo virago nirodho nibbAnan』 ti. EvaM kho Avuso Ananda siyA bhikkhuno tathArUpo samAdhipaTilAbho, yathA neva paThaviyaM paThavIsaJJI assa…pe…yam p』idam diTThaM sutaM mutaM viJJAtaM pattaM pariyesitaM anuvicaritaM manasA, tatrApi na saJJI assa, saJJI ca oana assA ti.

[友阿難!此處,比丘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靜,此乃殊妙也,謂: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也」。友阿難!若能如是,比丘乃獲得如是之三昧,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意所尋亦無想,然有想也。][46]



印順導師認為,這類「作意於無相」,就是以涅槃為觀想的一種修行方法。這與說一切有部的滅諦四行相──「滅、靜、妙、離」相近。涅槃是這樣的微妙甚深,沒有地水火風等一切想相。所以除遣一切想,獲得與涅槃相契應的深定。不依一切而修定,伏一切想,是要以涅槃無相觀為方便的。

再者,印順導師又引了《增支部》〈十集,功德品〉說:

KiMsaJJI panAyasmA SAriputto tasmiM samaye ahosI』 ti? 『Bhavanirodho nibbAnaM, bhavanirodho nibbAnan ti kho me Avuso aJJA 『va saJJA uppajjati, aJJA 『va saJJA nirujjhati. SeyyathA pi Avuso sakalikaggissa jhAyamAnassa aJJA 『va acci uppajjati, aJJA 『va acci nirujjhati, evam eva kho me Avuso bhavanirodho nibbAnaM, bhavanirodho nibbAnan ti aJJA 『va saJJA uppajjati aJJA 『va saJJA nirujjhati, bhavanirodho nibbAnaM---saJJI ca panAhaM Avuso tasmiM samaye ahosin』 ti.

[具壽舍利弗,當時,以何為想耶?友!於我「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滅。友!譬如一團火燃燒之時,或焰生,或焰滅。…友!其時,我乃以「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為想。][47]



這類「不作意一切相」的方法,同樣是以涅槃為觀想的一類,導師認為這相同於法藏部的說法。修行者在修習時,要想「有滅涅槃,有滅涅槃」。「有」是生死,生死的止息滅盡是涅槃。「有滅涅槃」的觀想,如火燄一樣,想生,想滅。想生想滅,生滅不住,如想滅而不生,就契入無相的深定。法藏部等見滅諦得道[48],「無相三摩地能入正性離生」[49],依此經說而論,是相當正確的![50]

依上述導師的看法──「作意於無相」或「不作意一切相」的修法,其確實是凡夫位所能修習的,這與論師們註解《雜阿含351經》的「有滅涅槃」不通凡夫的說明,是不一樣的。

除了法藏部之外,分別說部的《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6也有提及以涅槃為所緣的「無相定」,如說:

何謂無相定?除空定。若餘定,以聖涅槃為境界,是名無相定。復次、無相定,行有相,涅槃無相。行有三相:生、住、滅。涅槃無三相:不生、不住、不滅。如是行有相,涅槃無相。涅槃是寂滅,是舍宅,是救護,是燈明,是依止,是不終沒,是歸趣,是無燋熱,是無憂惱,是無憂悲苦惱,及餘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無相定。[51]



無相定是「以聖涅槃為境界」來修習的定法。有生、住異、滅三相,是有為行;涅槃沒有三相 ──不生,不住異,不滅,所以思惟涅槃而得定的,稱為無相定。其中所說「涅槃無三相」的三相,是有部所說無十相[52]中的三相。因此,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也是同意「涅槃為所緣」的學說。

其實,這種體證滅諦的說法,有部的《大毘婆沙論》有記載著與外人詳細論究「見滅」的問題,如卷23說:

頗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耶?

答:應作四句。

(一)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諸隨眠滅。若諸聖者苦現觀時,見苦所斷諸隨眠滅;集現觀時,見集所斷諸隨眠滅;道現觀時,見道所斷諸隨眠滅;修道位中,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修所斷諸隨眠滅,若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得果及練根成時,所證已斷諸隨眠滅。

(二)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謂滅現觀時,見苦、集、道及修所斷諸隨眠滅;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除得果位,隨現所觀已斷、未斷諸隨眠滅,及餘一切異生、聖者不證擇滅而見滅時,即彼所見諸隨眠滅。

(三)有於隨眠滅身作證,慧亦見彼滅:謂滅現觀時,見滅所斷諸隨眠滅;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若以滅智練根成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

(四)有於隨眠滅身不作證,慧亦不見彼滅:謂除前相。[53]



筆者的解讀,第(二)類:「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狀況,論師還說到於「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除得果位,隨現所觀已斷、未斷諸隨眠滅,及餘一切異生、聖者不證擇滅而見滅時,即彼所見諸隨眠滅。」先來看這裡的異生,為什麼連異生亦可有「不證擇滅而見滅時,即彼所見諸隨眠滅」呢?是這樣的,因為「世俗智」是可以緣滅的,[54]且一樣可以獲得擇滅(*有部主張凡夫以世俗道亦可斷惑,故可證得擇滅)[55];這緣滅的範圍,非泛指一切,而實是指聞思修的過程中,以十六行相的「滅諦四行相」為所緣境,也就是共相觀的滅智四行相,其所得結果,有部認為異生同樣獲得見滅,只差別有無親身經驗而已。另一方面,若以聖者來說,也許即同於《解脫道論》等修果正受之聖者了,當然其一樣是「如見井水」,見滅而不證彼滅。

不過,還有一點值得留意,就是有關《增支部》〈十一集,依止品〉世尊教授阿難修行無相法門的這部契經,因為前面《解脫道論》在解說「果正受」時,末後有提及類似此契經之經文,如說:

如世尊教阿難,是時阿難如來不作意,一切諸相唯一受滅,無相心定令起住,是時阿難如來身成安隱。…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住或臥樂得果正受。[56]



這裡則明白地看出《解脫道論》以此經為得果正受之佐證。那到底印順導師與優波底沙之間,誰判斷錯誤呢?其實,無相三昧原來就有深淺的說法,如《大毘婆沙論》卷140說:

謂無相聲,說多種義:或於(1)空三摩地說無相聲,如是或於(2)見道,或於(3)不動心解脫,或於(4)非想非非想處,或即於(5)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57]



依深的無相三昧來說,是指阿羅漢的不動心解脫;淺的話,則有退墮的可能。所以,此節所談的「有滅涅槃」──「作意於無相」或「不作意一切相」的修法,是以無相三摩地的立場來說的。[58]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3-1-5 05: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3-1-4 16:54 編輯

(三)印順導師對「知滅而不證」的定位

印順導師在民國七十八年寫成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一書,其中第八章〈解脫道與慈悲心行〉有段與本文探討的主題有關的敘述,如說:

「初期大乘」是菩薩道。菩薩道的開展,來自釋尊的本生談;「知滅而不證」(等於無生忍的不證實際)的持行者,可說是給以最有力的動力。菩薩六度、四攝的大行,是在「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空」,「以無所得為方便」(空慧)而進行的。不離「佛法」的解脫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強些,多為眾生著想,不急求速證而已。[91]



從這裡可以明確的理解導師「知滅而不證」的定位,指的就是「無生忍」。這其實可以呼應《空之探究》所說的菩薩模樣,如說: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92]



從上述這段文看來,導師並非但依《雜阿含351經》之經義來開演其初期大乘的菩薩模樣,實是揉合了阿含、部派與初期大乘三個時期經論之精髓而成,如早期的阿含經,於此確實但以《雜阿含351經》為依據,不過,若約第二節導師於〈談佛法的宗教經驗〉一文中來看,不可忽略《雜阿含788經》的深義,另外《雜阿含347經》(或通稱《須深經》)亦有其相對性的比照價值。[93]

再者,導師對於部派時期的眾多異論中,則同情於法救論師之菩薩思想。[94]而初期大乘時期,導師則引用了《般若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華嚴經》、《維摩詰經》等。[95]由此觀之,導師的菩薩思想,非單純可以《雜阿含經》來考察所能得知其全貌的。

大乘的甚深義,從阿含與部派的涅槃而來。但在阿含與部派時期,見法涅槃的阿羅漢,是不受後有的,而菩薩所修的「空性勝解」,直到得無生忍,還是不證實際。基本上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無生法忍得到與涅槃同一內容的深悟(不過通達而不證入)。[96]

導師認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主要應該是為了闡明三乘共十地的「八人地」,因為從《大智度論》卷75與有部修行歷程的比照看來,此「八人地」相當於有部見道位的「十五心」,只要是處於見道位(或稱初果向),就非指初果位,可是,這八人地並非如有部見道位時但有十五個剎那,其或可如「法住無為」思想一般,將初果向的時間拉長。

然而,筆者有個疑惑就是,導師在《性空學探源》(頁220-221)所談的「法住無為」,「與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義相近」,也「有似於四加行中的頂位」,那這裡所指涉的頂位,是否就是有部的頂位呢?如果是的話,則與上述「『知滅而不證』(等於無生忍的不證實際)」的定義有出入。假如不是的話,筆者以為:這也許是有先後層次的不同,因為之前論述的「住頂不墮」,所指的應該還不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但此時「出凡夫法(柔順法忍),未入聖法(無生法忍)」的階位,確實已有超出凡夫的殊勝功德,居於菩薩之「頂位」。繼而學習「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直至體悟無生法忍。綜合來說,筆者認為「出柔順法忍,乃至得無生法忍」所有過程,都極為可能是導師「忍而不證」的涵義,只是其特別強調所謂最深徹的「忍」義,即是「無生法忍」;而如實諦見井水的菩薩,或有「有滅涅槃」知見的菩薩,最深徹的一類,當然就是指契入無生法忍的菩薩了。不過,在未契入無生法忍之前的「住頂」菩薩,應該也有相似的體會才對。「忍而不證」的意思,不是不證悟,只是證悟的是無生法性,卻不取證實際。

  順此筆者想一提導師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第十章〈向正確的目標邁進〉中的一段話:

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生的本領。……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菩提心),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97]



從上述可以知道,一位菩薩若要長期發願於生死中度化眾生,則必要學習一套不退墮的本領,才有辦法累積福慧資糧,完成佛道。而這項本領,導師說「除堅定信願(菩提心),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且緊接著說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那這與本文的「涅槃知見」有何關係呢?據筆者所了解,導師末句所謂「中觀與瑜伽的共義」,應該如龍樹的《十住毘婆沙論》及彌勒的《瑜伽師地論》所說的是相呼應,如《十住毘婆沙論》卷9說:

問曰:像菩薩法,云何可捨?答曰:若菩薩應修菩薩初行功德,是則能離像菩薩法。是故菩薩若欲離像菩薩法,如偈說:初行四功德,精勤令得生,生已令增長,增長已當護。何等為四?一者、信解空法,亦信業果報。二者、樂無我法,而於一切眾生,生大悲心。三者、心在涅槃,而行在生死。四者、布施為欲成就眾生,而不求果報。[98]



而《瑜伽師地論》卷36則說: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99]。雖於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100]



導師在《空之探究》曾說:「依教說,涅槃是三乘共通的,法空性是大乘不共的。如約理說,涅槃與一切法空性是相同的。」[101]由此觀之,有「有滅涅槃」的知見,與菩薩行相應於「一切法空性」的性質是一樣的,而且這是修習菩薩道所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


六、結語

  在讀印順導師晚年著作有關初期大乘的菩薩觀時,發現印順導師的思想乃是啟發於契經,而開演出不失大乘氣度的菩薩模樣。我想,從《空之探究》的內容鋪陳來看,不難有此發現。如印順導師說:

甚深(空)義,慧解脫聖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當然不會說。俱解脫聖者,有現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然也不會去闡揚。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也有適應世間的成分)。[102]



  也因此,筆者感覺說印順導師的初期大乘菩薩觀,是介於其論究的「慧解脫」和「俱解脫」之間,也就是說這類菩薩絕對已經獲得「法住智」,可是,卻同時擁有「涅槃(智)」的甚深知見,展現出適應時代的氣運!

  談到此,或許我們會質疑印順導師菩薩思想的架構,因為其立論的根據與古德諸論師的看法相異,尤其對此經的啟發和發揮──別於俱解脫和慧解脫的另一類有滅涅槃知見之菩薩!然而,眾周所知導師曾編輯《雜阿含經論會編》三大冊,不可能會疏忽《瑜伽師地論》對此經的詮釋觀點。其實,類似的問題筆者亦請問過導師,諸如《雜阿含788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之修行階位與定義[103],因這是導師菩薩思想的關鍵處,不過,當筆者將研究成果親自秉告導師時,導師看後簡單地說:「我對於《雜阿含788經》是取之『不墮惡趣』之正見特色;而《雜阿含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104]

由斯筆者才了解導師並非沒留意到契經之註解書,反而善巧地將二經關鍵之譬喻作結合,為菩薩闡明「不修深細定」、「非見審諦忍」、「不斷盡煩惱」、「不取證涅槃」等的殊勝處,同時也為「有滅涅槃知見」及「觀空不證空」的菩薩,作漂亮的連接工作!


全文完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