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阿毗達摩》系偽論的探討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19 1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19 10:50 編輯

                          「如實知見」QQ群聊天記錄之本群學習《阿毗達摩》嗎?


2012-8-10 20:55:03 五蘊無常(286326996)

阿毗達摩本群學習否


2012-8-10 20:55:40 阿蘭若(52760577)

不學習


2012-8-10 20:55:50 五蘊無常(286326996)

為何


2012-8-10 20:56:03 碧雲天(1843314339)

先把阿含經學習明白了吧


2012-8-10 21:16:06 夏雨清涼(110915788)

阿毗達摩中無比複雜的名相早就把人搞暈了,還想在名相中離相,純粹是背道而馳

……(因與本專題所涉問題無關,中略)

2012-8-10 22:23:16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清涼(110915788)  22:12:35

本群但依佛說,禁止搞阿毗達摩那種混亂人心的事----夏雨賢友,我不是來群爭奪你的群友的。請放心,我是來群學習的。

2012-8-10 22:23:49 夏雨清涼(110915788)

誅心之論不可要


2012-8-10 22:23:54 億兒(45628216)

經律論都可以學習的,不是嗎


2012-8-10 22:24:07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賢友,從今天你的發言看,可能不是你本人。那我就不計較你的發言了。

2012-8-10 22:24:32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宗旨是依佛陀正法律,想學習論的話請到其他群


2012-8-10 22:25:57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是來學習經的。


2012-8-10 22:26:04 碧雲天(1843314339)

末學以為 在沒有通達阿含經的道理之前 盡量少學其他的 東西為好


2012-8-10 22:26:30 碧雲天(1843314339)

學 得多了 有時候自己就亂了


2012-8-10 22:26:28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從沒提到論。是夏雨賢友一再提到阿毗達摩論的。


2012-8-10 22:26:48 夏雨清涼(110915788)

對啊,是我提的啊

2012-8-10 22:27:05 夏雨清涼(110915788)

阿毗達摩論混亂了諸多學人,不得不提


2012-8-10 22:27:12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問的就是經中觀禪 的方法。為何夏雨賢友提到論去了呢。


2012-8-10 22:27:4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是因為阿毗達摩論在這一點上混亂了諸多學人,故而不得不提


2012-8-10 22:27:50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清涼(110915788)  22:27:05

阿毗達摩論混亂了諸多學人,不得不提---紅外線賢友們都看不到,但不能否認紅外線不存在。


2012-8-10 22:27:5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我以為你知道呢

2012-8-10 22:28:09 夏雨清涼(110915788)

沒想到你還不知道,那就更應該提了


2012-8-10 22:28:21 剛果(499527241)

五蘊無常(286326996) 20:55:03

阿毗達摩本群學習否


2012-8-10 22:28:36 夏雨清涼(110915788)

火星人賢友們都看不到,但不能否認火星人不存在。


2012-8-10 22:29:37 過世界邊(859968)

整個的討論不就是從五蘊無常的阿毗達摩問開始的嗎


2012-8-10 22:29:51 夏雨清涼(110915788)

五蘊無常真應該經常提一提這個論如何混亂


2012-8-10 22:30:57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從沒提到論。是夏雨賢友一再提到阿毗達摩論的。---論中的內容我不曾提到,問的都是經的方法。這不是事實么。


2012-8-10 22:31:09 夏雨清涼(110915788)

呵呵

2012-8-10 22:32:23 夏雨清涼(110915788)

好吧,過去的就過去了,五蘊無常法友好好依法依律吧


2012-8-10 22:32:34 五蘊無常(286326996)

過世界邊(859968)  22:29:37

整個的討論不就是從五蘊無常的阿毗達摩問開始的嗎----五蘊無常(286326996) 20:56:14

那請問賢友們一個問題

五蘊無常(286326996) 20:56:23

如何觀色法?

----------整個討論的起點是我的這個提問。而且就局限這個提問,我不曾講解阿毗達摩的內容哦。



2012-8-10 22:33:23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但是我很清楚阿毗達摩如何混亂,你根本沒機會講解阿毗達摩的內容呢


2012-8-10 22:35:39 夏雨清涼(110915788)

晚安,大家該上坐去觀五蘊無常了


2012-8-10 22:35:58 剛果(499527241)

我正好想聽聽阿毗達摩怎麼樣,這下清楚了


2012-8-10 22:36:16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清涼(110915788)  22:33:24

但是我很清楚阿毗達摩如何混亂,你根本沒機會講解阿毗達摩的內容呢-----第一、因為群主今天換了一個新群,我就進來了。我開始問是不是阿毗達摩群,然後說不是。第二、我就沒問阿毗達摩的內容。只問經的內容。至始至終就討論經文中如何教導觀禪的方法。第三、阿毗達摩不是賢友說的混亂。而是對經的詳細註解。


2012-8-10 22:37:14 夏雨清涼(110915788)

嗯,佛陀沒說清楚的詳細註解一下,佛陀沒說的也詳細編造一下


2012-8-10 22:37:18 五蘊無常(286326996)

好了,已經解釋了。


2012-8-10 22:37:39 五蘊無常(286326996)

繼續第一個問題


2012-8-21 17:05:22 夏雨清涼(110915788)

誰這麼無聊給「識」起了這麼多的名字:「死亡心」「結生心」啊?


2012-8-21 17:05:38 五蘊無常(286326996)

結生,輪迴,這是客觀事實。但儘管如此,佛陀已經滅盡煩惱。這也是事實哦。


2012-8-21 17:06:13 夏雨清涼(110915788)

結者,結束也。結生,難道是最後一生結束了?

2012-8-21 17:06:17 五蘊無常(286326996)

這是阿毗達摩裡面的名字。


2012-8-21 17:06:37 夏雨清涼(110915788)

誰在阿毗達摩里這麼無聊給「識」起了這麼多的名字:「死亡心」「結生心」啊?


2012-8-21 17:06:42 五蘊無常(286326996)

結生,你都不懂,就別亂解釋。


2012-8-21 17:06:56 夏雨清涼(110915788)

誰在阿毗達摩里這麼無聊給「識」起了這麼多的名字:「死亡心」「結生心」啊?


2012-8-21 17:07:19 五蘊無常(286326996)

阿毗達摩是佛陀說的,你說這些話是不是要謹慎一點呢。


2012-8-21 17:08:18 剛果(499527241)

阿毗達摩不是論嗎,也是佛陀說的?


2012-8-21 17:07:40 夏雨清涼(110915788)

徒增混亂嘛


2012-8-21 17:07:52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你說的阿毗達摩是佛陀說的吧


2012-8-21 17:07:56 五蘊無常(286326996)

那我問問夏雨賢友。


2012-8-21 17:08:36 夏雨清涼(110915788)

請你不要在這個群討論和宣傳經律以外的任何東西


2012-8-21 17:08:57 夏雨清涼(110915788)

不要編造一大堆名相混亂學人!!!!


2012-8-21 17:09:3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早就提醒過你了


2012-8-21 17:09:52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沒宣言《經》《論》以外的東西。有賢友問識是什麼?我用《論》的內容回答符合《經》的12因緣,為何不可


2012-8-21 17:10:0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不可

2012-8-21 17:10:3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一直明確說只是學習佛說經律


2012-8-21 17:10:50 夏雨清涼(110915788)

其他增加混亂的一概不學


2012-8-21 17:10:50 五蘊無常(286326996)

那我問你哦,我已經給你提出證據阿毗達摩是佛說,你怎麼個態度。


2012-8-21 17:11:0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一直明確說只是學習佛說經律


2012-8-21 17:11:09 夏雨清涼(110915788)

其他增加混亂的一概不學


2012-8-21 17:11:22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你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


2012-8-21 17:12:53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賢友,你承認經么?


2012-8-21 17:15:01 五蘊無常(286326996)

雜阿含經1249經,夏雨賢友請好好讀讀。


2012-8-21 17:15:53 五蘊無常(286326996)

在《雜阿含經》1249經中,明確記載,佛陀所說提到阿毗曇。這就是阿毗達摩。


2012-8-21 17:16:57 夏雨清涼(110915788)

呵呵,此阿毗曇就是彼阿毗曇?


2012-8-21 17:17:14 五蘊無常(286326996)

《雜阿含經》1249經:「云何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毗尼.阿毗曇。不隨時往到其所。咨問請受。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法為勝非惡。於隱密法不能開發。於顯露法不能廣問。於甚深句義自所知者。不能廣宣顯示。是名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


2012-8-21 17:17:25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佛陀還提到經呢,所以那些名為「經」的都是佛說?


2012-8-21 17:17:45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一直明確說只是學習佛說經律

其他增加混亂的一概不學

你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


2012-8-21 17:18:00 五蘊無常(286326996)

這是雜阿含經記載的。賢友想否定雜阿含經么?


2012-8-21 17:18:13 夏雨清涼(110915788)

什麼亂七八糟的


2012-8-21 17:18:38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你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


2012-8-21 17:18:44 夏雨清涼(110915788)

請你自重


2012-8-21 17:20:26 五蘊無常(286326996)

依據在經文中已經非常清楚,請夏雨賢友不要不承認。否則,可能你不認可雜阿含經。


2012-8-21 17:20:36 五蘊無常(286326996)

根據《中部*三十三 牧牛者大經(Mahagopalakasuttam)》為依據,阿毗達摩最早以論母的形式被僧團持誦的依據。經文:諸比丘!云何比丘不知渡處?諸比丘!    言此比丘彼等多聞而通阿含2、持法、持律、持智母3之比丘,


2012-8-21 17:20:55 夏雨清涼(110915788)

請你自重


2012-8-21 17:21:11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你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你看不到嗎?


2012-8-21 17:23:47 五蘊無常(286326996)

第四七日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踟趺坐,詳察導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毗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毗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這是佛陀成佛后,在「第四個七日」佛陀省察「阿毗達摩」。這是「阿毗達摩」是佛陀說的依據。佛陀證悟第四個七日,就省察阿毗達摩藏。七論。


2012-8-21 17:24:11 五蘊無常(286326996)

第四七日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踟趺坐,詳察導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毗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毗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這是佛陀成佛后,在「第四個七日」佛陀省察「阿毗達摩」。這是「阿毗達摩」是佛陀說的依據。佛陀證悟第四個七日,就省察阿毗達摩藏。七論。 引自:小部經典六。


2012-8-21 17:25:46 五蘊無常(286326996)

這些經文都能佐證,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為何夏雨賢友公然否定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呢。


2012-8-21 17:26:20 剛果(499527241)

五蘊還是別貼了,把你的想法放在心裡吧,這裡不便宣揚


2012-8-21 17:27:07 剛果(499527241)

如果賢友還想在群里學習一下的話


2012-8-21 17:28:08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沒宣揚阿毗達摩。我只是求教賢友夏雨。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還有南傳小部經典,都記載阿毗達摩的出處源於佛經,為何夏雨賢友否定經文的記載呢?我質疑的是夏雨賢友是否真心的 認可經文。


2012-8-21 17:28:46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大家總要事實求實吧。


2012-8-21 17:28:58 五蘊無常(286326996)

我並沒有無理取鬧。


2012-8-21 17:29:09 剛果(499527241)

雜,中,小部里佛並沒有說這個阿毗達摩是佛說的經啊


2012-8-21 17:29:35 剛果(499527241)

如果是佛說的經,為什麼阿含里沒有呢


2012-8-21 17:30:26 五蘊無常(286326996)

依據給出了。如果夏雨賢友覺得我的觀點是謬誤,可以證明。那麼請證明我的觀點錯了。如此,我會認錯。但先拿出論證依據,才能服眾。對不。


2012-8-21 17:31:24 五蘊無常(286326996)

剛果(499527241)  17:29:35

如果是佛說的經,為什麼阿含里沒有呢---阿毗達摩是論,不是經。當時集結時被編入小部經典。


2012-8-21 17:33:00 剛果(499527241)

論,是佛說的嗎


2012-8-21 17:33:15 五蘊無常(286326996)

剛果(499527241)  17:29:10

雜,中,小部里佛並沒有說這個阿毗達摩是佛說的經啊----佛法三藏是: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分開記述的。


2012-8-21 17:34:28 五蘊無常(286326996)

剛果(499527241)  17:33:00

論,是佛說的嗎---賢友,我引用了三個經文來佐證阿毗達摩是佛說的。請賢友對照經文判斷。雜阿含經12490經,中部阿含33經,小部經典六。


2012-8-21 17:34:48 神刀刀(100710512)

佛陀只是說有人不知道有修多羅.毗尼.阿毗曇,五蘊無常卻非要解釋為佛陀說的修多羅.毗尼.阿毗曇。


2012-8-21 17:36:08 神刀刀(100710512)

五蘊無常(286326996)  17:17:14

《雜阿含經》1249經:「云何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毗尼.阿毗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012-8-21 17:36:22 五蘊無常(286326996)

剛果(499527241)  17:33:00

論,是佛說的嗎---賢友,我引用了三個經文來佐證阿毗達摩是佛說的。請賢友對照經文判斷。雜阿含經12490經,中部阿含33經,小部經典六。

論據一:《雜阿含經》1249經:「云何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毗尼.阿毗曇。不隨時往到其所。咨問請受。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法為勝非惡。於隱密法不能開發。於顯露法不能廣問。於甚深句義自所知者。不能廣宣顯示。是名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

論據二:根據《中部*三十三 牧牛者大經(Mahagopalakasuttam)》為依據,阿毗達摩最早以論母的形式被僧團持誦的依據。經文:諸比丘!云何比丘不知渡處?諸比丘!    言此比丘彼等多聞而通阿含2、持法、持律、持智母3之比丘,

論據三:第四七日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踟趺坐,詳察導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毗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毗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這是佛陀成佛后,在「第四個七日」佛陀省察「阿毗達摩」。這是「阿毗達摩」是佛陀說的依據。佛陀證悟第四個七日,就省察阿毗達摩藏。七論。 引自:小部經典六。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沙發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19 10: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19 10:37 編輯

2012-8-21 17:36:49 剛果(499527241)

大藏經裡面的論可多了去了,後世一直在增加


2012-8-21 17:39:21 潤物細無聲(2472020784)

怎麼這裡也探討佛說非佛說[表情][表情]


2012-8-21 17:39:22 五蘊無常(286326996)

《雜阿含經》1249經:「云何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毗尼.阿毗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經文大意是:「為何不知渡過生死去彼岸之法,是因為不知道經律論(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


2012-8-21 17:39:56 神刀刀(100710512)

「為何不知渡過生死去彼岸之法,是因為不知道經律論(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佛陀在哪裡指出論是佛陀親口說的了?


2012-8-21 17:40:00 夏雨清涼(110915788)

五蘊無常,你若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你看不到嗎?


2012-8-21 17:40:35 夏雨清涼(110915788)

這裡沒時間糾纏這些徒增混亂的東西


2012-8-21 17:40:55 五蘊無常(286326996)

剛果(499527241)  17:36:50

大藏經裡面的論可多了去了,後世一直在增加----後人依據佛說的論而增加的,叫註疏、義注。是依照佛陀一開始講解的阿毗達摩做的解釋。後世論師的解釋嚴格來說不能叫論,只能叫註疏義注。


2012-8-21 17:41:30 夏雨清涼(110915788)

五蘊無常,你若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你看不到嗎?


2012-8-21 17:41:38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清涼(110915788)  17:40:00

五蘊無常,你若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你看不到嗎?---賢友,我是自己在學習。但你不要否認雜阿含經的記載。好吧。


2012-8-21 17:42:07 夏雨清涼(110915788)

本群有本群的宗旨,不討論這些問題


2012-8-21 17:42:18 夏雨清涼(110915788)

你若認為阿毗達摩是佛說你自己去學好了


2012-8-21 17:43:12 五蘊無常(286326996)

神刀刀 (100710512)  17:39:56

「為何不知渡過生死去彼岸之法,是因為不知道經律論(修多羅(經).毗尼(律).阿毗曇(論)。)----佛陀在哪裡指出論是佛陀親口說的了?----佛陀說不知道:修多羅.毗尼.阿毗曇。這就是佛說啊。

2012-8-21 17:43:36 五蘊無常(286326996)

夏雨清涼(110915788)  17:42:07

本群有本群的宗旨,不討論這些問題-----我沒在討論阿毗達摩論。


2012-8-21 17:44:02 夏雨清涼(110915788)

請你不要在此糾纏任何與論有關的問題


2012-8-21 17:44:13 夏雨清涼(110915788)

多無聊啊


2012-8-21 17:45:08 恆河沙(110915787)

是啊,有這時間都讀段經文了


2012-8-21 17:45:19 恆河沙(110915787)

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很重要


2012-8-23 20:19:57 般若行者(1903201379)

佛陀在三十三天界所說的法叫做《阿毗達摩》


2012-8-23 20:24:03 法雨(187099935)

佛陀講的經怎麼變成論了?不要混淆是非

本群一直明確說只是學習佛說經律


2012-8-23 20:34:51 法雨(187099935)

最基本的佛法知識吧


2012-8-23 20:35:38 般若行者(1903201379)

佛陀在成正自覺后的第七個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坐在珊瑚樹下的黃色石座上,用(相當於人間)三個月的時間,向來自一萬個輪圍世界的諸天人及梵天人開示「阿毗達摩」當時主要的聽眾是佛陀已經去世而投生到都西答天的母親馬哈馬亞摩耶夫人,她已經是一位男性天子。


2012-8-23 20:39:04 三山(1067907131)

那地藏經是不承認的對吧


2012-8-23 20:41:17 法雨(187099935)

看《阿含經》吧,如何修學講的很清楚


2012-8-23 20:42:09 尋古道(294591843)

有誰能說說佛法的業報觀呢?



2012-8-23 20:48:58 法雨(187099935)

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2012-8-23 21:01:02 法雨(187099935)


為何將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五)

安上「阿毗達摩」的名字?冒名頂替!



2012-8-23 21:04:25 般若行者(1903201379)

第一次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入滅三個月後,公元前544年佛歷2550年佛陀入滅那天是陽曆5月的月圓日,也就是現在的韋薩卡節,在馬嘎塔國的首都王舍城,由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聚集500位i大阿拉漢,都是具足四無礙解智,先由伍巴離尊者誦出《律臧》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臧》


2012-8-23 21:08:56 般若行者(1903201379)

緬甸、泰國、斯里南卡這些國家無人不曉《阿毗達摩》


2012-8-23 21:09:18 神刀刀(100710512)

這裡只討論經與律。謝謝


2012-10-7 20:11:15 法雨(187099935)

《阿毗達摩論》很有爭議,不適合作為禪修指導書


2012-10-7 20:48:19 塵土(541790958)

阿毗達摩再有爭議,也比你說的深細精神要準確具體的多[表情]

2012-10-7 20:49:20 夏雨清涼(110915788)

阿毗達摩明顯偽造,請不要再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3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19 14:14 | 只看該作者
偽論已經偏離了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chico 發表於 2012-12-19 23:23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19 14:14
偽論已經偏離了佛法!


南傳上座部百科

什麼是阿毗達摩

    主條目:論教法和論藏

阿毗(abhi)的意為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摩(dhamma)的意思是法。這裡的「法」是指究竟真實的教法,特別是指佛陀所教導的教法。阿毗達摩有時指論教法,有時指《論藏》。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或者南傳七論,它們依次是:《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
阿毗達摩的特點

(一)系統地分析諸法

    阿毗達摩將諸法進行分門別類,把《經藏》里佛陀所講的錯綜複雜的諸法很有系統地統合起來,條理清晰。阿毗達摩把諸究竟法分為四大類:心法(citta)、心所法(cetasika)、色法(rūpa)、涅槃(nibbāna)。

(二)把一切法分析至最基本的單位

    阿毗達摩把一切法、把名法和色法分析到最小單位。

(三)整理諸經中的各種佛學術語

    在《經藏》中,佛陀會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同樣的含義,但是在阿毗達摩里把它們進行整理,並用一個精準定義的術語來表達。

(四)用二十四緣統攝一切法

    《論藏》七部論中的最後一部論《發趣論》列出了二十四緣: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相互緣等等,用組織法把被分解到最小單位的諸法進行組合、統攝,找出它們之間的互相關係,把所有的究竟法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學習阿毗達摩的意義

第一、學習「阿毗達摩」可以系統地了解佛陀的教法。因為「阿毗達摩」非常系統地組合、分析、整理佛陀的教法。學習「阿毗達摩」就可以達到完整、系統地了解佛陀的教法。

第二、「阿毗達摩」超越一切世間的科學。

第三、學習「阿毗達摩」幫助是明辨善惡是非與正邪。「阿毗達摩」很清楚地把善惡的標準告訴你,不會似是而非,不會含糊。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阿毗達摩」會告訴你,業果的法則,也就是因果律。我們可以說,從世俗的角度上來說,善惡的衡量標準會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有所差別,這只是世俗的標準。但是,如果我們再分析心理,從「阿毗達摩」的角度來說,或者我們換一句話,從內在的動機上來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它不會含糊。

第四、學習「阿毗達摩」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內看。「阿毗達摩」直接指向我們身心的深處,就好象一把利刀,直接捅到我們的煩惱,而且一捅就捅到煩惱的最深處。當我們對「阿毗達摩」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後,我們再去看,在社會上流行的各種各樣的打著佛法旗號,或者打著佛教旗號的那些歪門邪道,或者附法外道,我們將會很清楚了,那個時候我們也不會人云亦云,不會落於迷信,也不會搞個人崇拜了。

第五、學習「阿毗達摩」的意義是培育觀智。雖然學習「阿毗達摩」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上培育善心,可以學習如理作意,但佛陀教導「阿毗達摩」不是讓我們改善生活,而是讓我們超越生死。佛陀教導「阿毗達摩」,最終是要讓我們斷除一切煩惱,讓我們滅盡一切諸苦。要斷煩惱唯有通過道智,也就是聖道才能斷煩惱;要斷除煩惱必須得要修行,必須得修 vipassana,維巴沙那(毗婆舍那)。要修觀,培育觀智。佛陀教導「阿毗達摩」並不是只是讓我們去明白、去了解,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去觀照它,然後再去超越它。[1]

你把南傳上座部 7部論藏誣衊成「偽論「是褻瀆聖者,誹謗佛法的惡行。你是邪還是正,大家都非常清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0 10:48 | 只看該作者
根據一些無聊的「QQ群聊天記錄」去判斷一部歷史的巨論為"偽論"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
chico 發表於 2012-12-20 12:40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0 10:48
根據一些無聊的「QQ群聊天記錄」去判斷一部歷史的巨論為"偽論"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

何況這些論基本上是南傳三藏的論藏。推崇南傳佛教的人,竟然否定南傳的論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7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0 20:0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2-12-19 23:40
何況這些論基本上是南傳三藏的論藏。推崇南傳佛教的人,竟然否定南傳的論藏。 ...

「菩提樹下」快要變成「肯德雞」的廚房----烏煙瘴氣。子曰:-吾不欲觀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8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1 10:34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0 10:48
根據一些無聊的「QQ群聊天記錄」去判斷一部歷史的巨論為"偽論"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

群討論是真正實修人依法依律的探討問題,是值得各位認真思考的問題。關於阿毗達摩偽論的錯謬已經說明了,恕不重複了。數量多,篇幅長都不是衡量標準。一切依法依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9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1 10:36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0 20:05
「菩提樹下」快要變成「肯德雞」的廚房----烏煙瘴氣。子曰:-吾不欲觀矣! ...


對於正法視而不見,對於真正的討論問題加以誹謗,是盲無目者,缺乏正見的表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0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1 10:3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2-12-20 12:40
何況這些論基本上是南傳三藏的論藏。推崇南傳佛教的人,竟然否定南傳的論藏。 ...

解釋一下,在下從來沒有標榜自己是南傳學人,我再次聲明:原始純正佛陀教法,實際內觀禪修。認識遠離末法流變,遠離無益言論,或共說法,或聖默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12-12-21 10:54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1 10:38
解釋一下,在下從來沒有標榜自己是南傳學人,我再次聲明:原始純正佛陀教法,實際內觀禪修。認識遠離末法 ...

你不要再誹謗南傳佛教論藏就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2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21 11:1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2-12-21 10:54
你不要再誹謗南傳佛教論藏就好。

這種很隨便對待佛法的人,真不值得花時間去反駁。只是提醒不幸看到她的貼的人就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3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1 18:09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0 21:38
解釋一下,在下從來沒有標榜自己是南傳學人,我再次聲明:原始純正佛陀教法,實際內觀禪修。認識遠離末法 ...

正法是根據 經,律,論,少一不可,如何把一論藏列為「偽論」必須由自己修行中
體驗出來,因為論與律都是由經藏而出,你發現有「偽點」必須拿出證據,不然,
這就是順口開河,自毀慧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4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1 18:11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20 21:34
群討論是真正實修人依法依律的探討問題,是值得各位認真思考的問題。關於阿毗達摩偽論的錯謬已經說明了, ...

正法是根據 經,律,論,少一不可,如何把一論藏列為「偽論」必須由自己修行中
體驗出來,因為論與律都是由經藏而出,你發現有「偽點」必須拿出證據,不然,
這就是順口開河,自毀慧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5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21 22:02 | 只看該作者
呵呵,你們的論證好有特點啊?內容是"我們不討論",然後的結論就是某某論是偽。

按照你們的這個邏輯,你們悲智一伙人也會把六祖壇經也說成是偽經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6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3 00: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12-22 11:38 編輯
剛果 發表於 2012-12-22 05:45
《六祖壇經》本來就不是佛說的。

這裡不妨引用一位南傳學者的認識:


請仁兄你指出「阿毗達摩",那一段那一章有記載」二無心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7
Djogchen 發表於 2012-12-25 21: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12-25 08:26 編輯
剛果 發表於 2012-12-25 03:32
網上就有,仁者只須百度搜"第七無心定證,所謂無心定是指無想定和滅盡定,在此二定中,前六識暫滅而不起作用 ...


網上的紅色字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分不開心與心所之間的區別,簡單來說:心
是沒有特定目標,而心所是特定目標的,無想定是五十二心所之「想心所」亦即是
想蘊在一個暫不起作用的狀態,「滅盡定」,是在所有心與心所在一個暫不起作用的狀態,六識
不起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並不等於「無心」, 在"阿毗達摩》"所記載是還有一個「有分心」在生
滅不停,只有阿那含和阿羅漢才可證得「滅盡定」,這與凡夫熟睡無夢的狀態是相
同,阿羅漢在某種因緣之下也須要出定,如果無心如何出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