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注意自己的身口意

[複製鏈接]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7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管其人主觀意圖如何, 客觀上, 其所作所為, 已經嚴重干擾這個版面的學佛環境, 並對初學者, 造成極大困惑。

作為網友, 你去與之爭辯, 是沒有用處的。 因為此人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人。 他巴不得把這裡攪翻天, 越亂越好。
你主觀願望是好, 但是, 客觀上染惡業。 他造業, 你也跟著造。 加上你自己定力有限, 呵呵, 也許造的更厲害。

作為版主, 別看你不出聲,惡業也一點少不了你的。 他誹謗大乘經文, 誹謗佛門法師, 會觸動法界的護法神,所謂人神共憤。 你有意也好, 無意也罷, 結果是一樣染惡業。 他每貼一惡貼, 你就跟著也染一次。 時辰一到, 每個人自己去受報吧。


你們要注意反觀自己的身口意, 不要忘記自己曾經發過菩提心。

你到此發帖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你來這個網站的目的是什麼?

最後, 建議大家多交流一些實修當中的經歷, 遇到的問題。

比如, 自己每天的修行計劃, 時間安排, 日常生活中逢緣對境都是怎麼依照佛法處理的, 等等。

假如你從數息入手, 你是具體經歷如何? 你是如何細明色、受、想、行、識? 什麼是細明?

假如你修凈土, 那你是如何念佛? 思想,念頭是如何控制的?

把自己的一些經驗介紹給大家分享。  這樣, 對於初學者, 有很多幫助。

至少比跟不講道理的人吵架要強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37

主題

66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沙發
啟明 發表於 2012-12-7 2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啟明 於 2012-12-8 00:16 編輯

講的很有道理,讚歎!我不會再去和他爭辯了,今後會多談實修方法,實修問題,實修經驗。。怎麼樣契入本心,怎麼樣保任本心,怎麼樣讓摩訶般若完完全全的展開。。。雖然大家還在路上,但每個階段師兄們都有很好的經驗體會,很值得交流探討。願我們一起精進努力,來完成生命的凈化。感恩一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3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8 00:47 | 只看該作者
佛度不了無緣人,一點沒錯。心識是什麼樣,世界就是什麼樣。不是靠說理能理解的,包括對佛理的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4
metrotown 發表於 2012-12-8 01: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etrotown 於 2012-12-7 10:16 編輯

有明眼人說了下面一段話,我覺得非常在理,就拿了過來:



有一種佛門敗類,叫做「倒引鬼」!倒引者,「倒」謂反善,「引」謂與行人接近,能令人不覺,是佛門之大魔。

倒引鬼之引人,有其次第。

於初學者,則為不信三寶之倒引。
  
若於稍有善根者,教之不信三寶。教之不成,則誘其先不信一種。

如有言說:「佛法固是應皈敬處,僧寶中持戒修行者亦應皈敬,但犯戒無行者,何必敬之。」此語乍聽似極有理。人聞此說之後,每見出家人,即起一觀察過失之心,是即壞三寶之初步。


後有說言:「某種佛法好應學,某種不應學。」是即壞法寶。有說此語而後覺悟痛悔者,也有不及悔而遂死者,多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7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5
-ND- 發表於 2012-12-8 03:45 | 只看該作者
有意思,有意思,

圓宇妙心,從開始來這裡,就一直發表這樣的言論,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論調;
反觀與他相辨的人,大概都是自認為有些佛法修為的,但到最後還是起了點無明;

哈哈。這真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6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8 05:00 | 只看該作者
-ND- 發表於 2012-12-7 14:45
有意思,有意思,

圓宇妙心,從開始來這裡,就一直發表這樣的言論,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論調;

這隻能說明自己的修為還有待提高。 好在他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修行的好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7
SPZ 發表於 2012-12-8 06:22 | 只看該作者
作為版主, 別看你不出聲,惡業也一點少不了你的。 他誹謗大乘經文, 誹謗佛門法師, 會觸動法界的護法神,所謂人神共憤。 你有意也好, 無意也罷, 結果是一樣染惡業。 他每貼一惡貼, 你就跟著也染一次。 時辰一到, 每個人自己去受報吧。


圓宇妙心這樣的行為, 版主不聞不問,這就是我一再質疑版主任版主的動機. 這裹並不是南傳的專板, 即使是其他佛法論壇的南傳的專板,人家雖然不認同大乘,也不會如圓宇妙心這般不畏因果的惡搞, 以下借 M 兄之言 :


有一種佛門敗類,叫做「倒引鬼」!倒引者,「倒」謂反善,「引」謂與行人接近,能令人不覺,是佛門之大魔。

倒引鬼之引人,有其次第。

於初學者,則為不信三寶之倒引。
  
若於稍有善根者,教之不信三寶。教之不成,則誘其先不信一種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8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8 12:1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正邪不分,大有人在啊

三三 諸比丘!譬如有飲水器,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亦以毒混入。爾時有人,為炎熱所燒,為炎熱所苦,疲勞困憊,為渴而來。對此時有人曰:『可愛者!此飲水器皿,色具足,香具足,味具足,但混有其毒,若汝欲者自可飲,飲之雖愛好其色、香、味,然因此至死或受至死之苦。』

三四 諸比丘!爾時,彼人作是念:『我此刻極渴,得依飲料而克服,或依生蘇予克服,或依含鹽分之乳精予克服,或以酸粥予克服。然而我於此長夜不為我之利益,因此而決不飲此苦物。』彼思慮之再,而不飲其飲水器皿物,予捨棄、彼即因此而不至死,不至近死之苦。【南傳相應部】第12經 因緣篇.因緣相應

引用一位善知識的話來表達:

末法之中兇險異常,邪師遍地,似是而非的不凈說法泛如波濤,稍有不慎即入魔道而不自知。數年來,目睹凈土宗內異端迭起,邪說紛飛,而眾人趨之若鶩,卻不肯自己加以辨析,如矮人觀場,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我等佛子,豈能於邪說橫行袖手旁觀、等閑視之?孟子曰:予豈好辯?予不得已也!

  在《正法念處經》中說:「不贊邪見。嫌賤毀惡。常說邪見正見相對二業果報。不令眾生住於邪見。一切世間愚痴凡夫根本系縛。所謂邪見。一切眾生。以邪見故。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彼善男子。舍離邪見。具足當得無量善法。」
  在《大般若經》中說:「乃至自不行邪見亦教他人不行邪見。讚歎不邪見法。歡喜讚歎不邪見者。」
  在《佛藏經》中說:「能知邪見者即是正見。」
  在《中阿含經》中說:「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也就是說,教化千人對修習佛法產生信心,與摧壞清除一個人的深重邪見是一樣的。
  佛在《藏經》中說:「若有教令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為菩薩惡知識。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自所宣說轉教他人。復為他人廣示魔業及魔過失。勸令覺了覺已復令遠離。又復勸令不離諸佛。須菩提當知。是人被大乘鎧大乘莊嚴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9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8 12: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2-8 12:21 編輯
metrotown 發表於 2012-12-8 01:57
有明眼人說了下面一段話,我覺得非常在理,就拿了過來:


呵呵,請問如果李x志穿上袈裟,你該如何啊,不去也追隨去無間地獄吧

引用一位善知識的文章:

其實,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和批判邪見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而維護邪師的人往往分不清甚至將批判邪見的討論等同於打罵出家人,用在家人不要說出家人過失的護身符保護邪見。
  下述為引用宗舜法師所言:
     「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破見之事。所謂過,就是過失、罪過,泛指一切犯戒行為。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初篇說過戒第六中解釋說過的六種情況云:
  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凈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
  此段的意思是說,有六種情況,就算犯了說四眾過戒:第一,見到登地菩薩(初地以上)為了度化眾生,方便示現種種犯戒之象,如濟公之飲酒吃肉,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二,見地前菩薩(三賢菩薩即位居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在登初地之前)及證得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聖人有輕微的過失,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三,講說自己的親教師(和上)、教授師(阿闍梨)的過失。第四,講說傳法人(如上師)、住持人(過去的住持多為領眾修學者,如禪宗的叢林,住持往往為開悟的善知識)的過失。第五,講說同受凈戒的戒兄弟的過失。第六,講說破戒人、無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體者)的過失。這六種情況中,說前面的比說後面的要嚴重。」
  濟群法師說: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說四眾過是指犯戒的事,若是四眾弟子有對佛法見解上的錯誤,放心大膽指出,這是沒話好說的。」
  最著名的邪師莫過於佛在世時的提婆達多,他是不是出家的法師?我們可不可以批駁他的邪說?佛陀當時那些佛弟子們對提婆達多的批評也是犯「說四眾過」?也來看看佛陀是怎麼做的吧,難道作為表率的佛陀也犯「說四眾過」?
  在《增壹阿含經》中佛說:「我不見提婆達多有毫釐之善法。以是故。記彼提婆達多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多愚痴。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諸比丘。頗有見提婆達多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多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毫釐之善可稱記者。以是之故。我今說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有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無有一凈處。」
  在《五分律》中佛說:「在舍利弗。汝往調達﹝提婆達多﹞眾中。作是唱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為不見佛法僧。」
  佛陀也殷殷教導我們要破除邪見。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也就是說,教化千人對修習佛法產生信心,與摧壞清除一個人的深重邪見是一樣的。
  佛在《藏經》中說:「若有教令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為菩薩惡知識。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自所宣說轉教他人。復為他人廣示魔業及魔過失。勸令覺了覺已復令遠離。又復勸令不離諸佛。須菩提當知。是人被大乘鎧大乘莊嚴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除了凈空邪師和清海無上師之外,還有很多現出家相的邪師,難道我等佛子眼看著佛陀教法遭到破壞、邪說肆意泛濫橫行而贊僧或者靜默?比如,海空「上師」和傳中華崑崙女神功的妙航邪師等,妙航邪師竟然說出下述昏話,難道不應該指出來以使眾生警惕?
  妙航邪師說:「釋迦出生不久,其母去世,他長大后決定出家探索生死的奧秘。他先苦修了六年瑜伽功,能量已達4.4級,眉輪具足明亮的秋月,又在樹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達4.9級,把秋月煉成摩尼珠。隨後去林中打坐入定48天,能量達7.4級。女神功的修持法,實際就是釋佛的修法。女神功系列功法,先講三部聖典,就是先把理搞明,傳出九陰功,就是要把摩尼珠煉出來,然後再煉九陽功,就是解決大顛和尚五步行中的后三步。這種一步一步朝前走,刻苦實修的精神,貫穿在女神功整個的修持過程之中。」
  如果李x志先出家披上袈裟再傳播邪說,是不是也不能駁斥他的邪見了呢?!邪師們可以肆意傳播邪見,別人卻不可以指出嗎?可見,即使出家人有邪見,作為在家人也不能駁斥的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維護佛法,而實際上卻是在變相地敗壞佛法,嚴重地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依法不依人的諄諄教誨。
  在佛經中不僅有維摩詰白衣居士經常呵責、制止出家眾的種種不正確的見解的經典案例(其中被斥責的大比丘很多,被斥為邪說外道的例子也不少),甚至還有經典記載,佛在世時生地某寺院的當家主持因為是個煩惱增勝的惡性比丘,故而被在家佛弟子不僅強行趕出了其所在寺院,而且還不允許他停留在生地的所有其他寺院。
  譬如:「生地諸優婆塞聞此生地尊者曇彌(比丘)。生地尊長。作佛圖主。為人所宗。凶暴急弊。極為粗惡。罵詈責數於諸比丘。因此故生地諸比丘皆舍離去。不樂住此。生地諸優婆塞(居士)聞已。即共往詣尊者曇彌所。驅逐曇彌。令出生地諸寺中去。」《中阿含經》
  顯然,僧絕對不是不能議,而是怎麼議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0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8 12:27 | 只看該作者
-ND- 發表於 2012-12-8 03:45
有意思,有意思,

圓宇妙心,從開始來這裡,就一直發表這樣的言論,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論調;


呵呵,邪見總是存在,卻有盲者不分辨,所以總是要指出。可悲的是愚者的無動於衷。

引用一位善知識的文章來表達,:

依法揭露、批駁邪見邪說不違佛陀教誨

  下述為引用宗舜法師所言:
    「由於相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對於佛法的破壞,往往難以估量,所以摧滅相似正法,是菩薩應行之正業。《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云:
  四者,菩薩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護持如來妙正法眼,令得久住。於能隱沒如來聖教像似正法,能知、能顯、能正除滅,當知是名善入如來密意言義勝利之業。
  這就是說,菩薩應該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對於能夠隱沒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能了知,不為邪說迷惑(能知)。
  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眾生(能顯)。
  第三,能如法摧滅,消除其對佛陀正法的破壞力(能正除滅)。
  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來密意、語言、法義的最為殊勝的行為!
  愛恚贊毀戒。《瑜伽菩薩戒本》云: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恚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為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凈信者發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增長。(第39條)
  此戒即明,如果菩薩以貪慾煩惱之心(染愛心)、嗔恨憤怒之心(嗔恚心),讚歎自己,斥責他人,即為違犯。毀,並不完全是指誹謗(毀謗),也有詆毀、詈罵的意思,更有指責,攻擊的涵義(可參見《漢語大詞典》第6卷1496頁的解釋)。這一條戒和四重戒的第1條贊己毀他的區別,即在第1條側重於以不實之辭毀人的誹謗,而第39條側重於對他人進行斥責、攻擊。菩薩斥責乃至攻擊他人,而不犯菩薩戒的情況有四種:
  第一:為了摧伏邪見外道。
  第二:為了維護聖教,住持正法。
  第三:為了調伏對方的煩惱,如馬爾巴大師之於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為了令未對佛法生起凈信者生起凈信,已經生起者凈信增長。
  可見,斥責的目的、對象,是考察有沒有違犯菩薩戒的關鍵。佛教講慈悲,但慈悲不是沒有原則的調和。不簡擇內外道的差異的和稀泥,有破失三歸依戒體的危險。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對於相似菩薩對佛法的破壞,菩薩戒中是十分警惕的。」

  作為佛弟子,為維護正法,對於壞正見、滅法眼的內、外道論斷的破斥是合乎菩薩戒戒條和菩薩戒精神的。也就是說,不論廣說不廣說,都不違背菩薩戒。至於要不要廣說,那就要看某種邪說的影響範圍。菩薩畏因,不等於菩薩怕邪。因果不是拿來嚇唬人、不許人開口的。只要持之有據,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來講,何嘗不是在積集成道資糧呢。如果斤斤計較於個人的得失利害,不以聖教三寶為念,聽任邪說橫行,根基既毀,大廈何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1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8 12:33 | 只看該作者
奉勸想發言想探討的網友要依法依律,不要憑著自己的妄想心來說話,那就背道而馳了。也違背討論的規則,因為任何正確的知見和認知都要和佛法相應才能稱為正確,想一想自己每天的想法千萬條,哪句符合佛法啊,所以千萬不要認幻為真。正思維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2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8 12:33 | 只看該作者
奉勸想發言想探討的網友要依法依律,不要憑著自己的妄想心來說話,那就背道而馳了。也違背討論的規則,因為任何正確的知見和認知都要和佛法相應才能稱為正確,想一想自己每天的想法千萬條,哪句符合佛法啊,所以千萬不要認幻為真。正思維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3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9 06: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2-9 06:08 編輯
-ND- 發表於 2012-12-8 03:45
有意思,有意思,

圓宇妙心,從開始來這裡,就一直發表這樣的言論,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論調;


這點不符合事實。
1.這裡多數人都沒有自認為有佛學修為。倒是這位圓宇妙心又是動不動就說別人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引用大量經典不過是用於作為裝潢,不是證據,用於耗掉別人的時間,我猜這裡很多人都沒有那麼多時間,而時間正是這位圓宇妙心的長處。你看這個論壇幾乎成了她自己的論壇便可知。動不動就要別人讀經去,好像只有她讀經。而且還言語間好像自己已證法住智和涅磐智。她的口氣大得很,儼然一副已通曉佛經,證得聖果的姿勢。我很奇怪你為何沒有看到她的這些情況,反而卻說其他人自認有修為。有點顛倒黑白的嫌疑。
2.大家都是凡夫,無明都有,也不只是與他相辯論的人。而你卻沒看到這點,單獨指出與他辯論的人。
真懷疑你的動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4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9 19:36 | 只看該作者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9 06:02
這點不符合事實。
1.這裡多數人都沒有自認為有佛學修為。倒是這位圓宇妙心又是動不動就說別人錯,說不出 ...

如果那裡不贊同,要出示佛經,最基本的規則了,搞誅心之論徒造業,受害的只有用自己。如果您看不懂佛經,那就待機緣成熟吧

不要把你和別人混為一談,自己錯了何必要了拉別人呢?離間可不是好行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5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10 22:33 | 只看該作者
啟明 發表於 2012-12-7 10:53
講的很有道理,讚歎!我不會再去和他爭辯了,今後會多談實修方法,實修問題,實修經驗。。怎麼樣契入本心, ...

他是在搞宣傳, 破環這裡學佛的氣氛, 攻擊大乘佛法以及佛門法師。

而他所推薦的悲智本人是搞宣傳的, 為政府反邪教。 呵呵, 也許此人就是悲智本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6
chico 發表於 2012-12-11 03:40 | 只看該作者
-ND- 發表於 2012-12-8 03:45
有意思,有意思,

圓宇妙心,從開始來這裡,就一直發表這樣的言論,到現在還是這樣的論調;


仁兄過獎了。 本人從來就是個貪塵痴慢俱全的凡夫,從來不認為自己邁進了佛門,無非是消遣佛法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66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17
啟明 發表於 2012-12-11 06:32 | 只看該作者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10 22:33
他是在搞宣傳, 破環這裡學佛的氣氛, 攻擊大乘佛法以及佛門法師。

而他所推薦的悲智本人是搞宣傳的,  ...

哦,原來這樣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8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21 21:30 | 只看該作者
啟明 發表於 2012-12-10 17:32
哦,原來這樣啊。

你認真看他的帖子, 就會發現, 他的目的性很強。

比如, 他說某某論是偽。 但是卻根本沒有證其偽的證據。 只是胡亂貼一些 QQ 群的對話,

然後就開始說, 證據已經給了等等的話。 呵呵, 大家可以拿此人修心性啊。 多難的的機會啊?

為不要認為反駁此人的觀點而去查經文浪費時間。

關鍵點在於, 你是以一個什麼心態去應對外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9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2-21 21:50 | 只看該作者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2-8 17:02
這點不符合事實。
1.這裡多數人都沒有自認為有佛學修為。倒是這位圓宇妙心又是動不動就說別人錯,說不出 ...

為了防止初學被其帶壞,把道理解釋清楚是應該的。只是要時時關照好自己的念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