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兩性人:誰能辨我是雄雌(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11-9 0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1月08日 09:25 果殼網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辭》

  有一則新聞說,一個25歲的美女一直沒有月經,經B超檢查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兩性人....。。實際上,對於沒有仔細觀察過兔子的人來說,即便它們安安靜靜的待在眼前,也很難分清兔子的性別,因為我們並不熟悉兔子。但對人類自己,我們又有多熟悉呢?弄錯他人甚至自己的性別,可能是源於太過自信了。

  多數人看來,男和女,就像火星與金星,隔著十萬八千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讓人操心的問題就是性別。產科大夫提著我們的腳端詳一下,向世界宣告:「小茶壺嘴嘴!恭喜恭喜,大胖小子!」或者相反,於是我們便按照這個宣告各自奔向不同「星球」。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按照不同的研究統計,每一百名新生兒中,總有一到兩個孩子讓產科大夫犯難;每一千名新生兒里就有一到兩個孩子長大后要面臨巨大的困惑:「我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男孩與女孩,原本是一樣

  何以至此?這還要從精卵相遇那一刻說起。當受精卵形成時,來自精子和卵子的各23條染色體配對成23對,其中一對叫做性染色體——來自卵子的X和來自精子的X或者Y,它們將決定這個孩子的性別。不過先不著急,它們的作用要等到妊娠第七周才能表現出來。在此之前,胚胎是沒有性別的,它們體內都有一對生殖腺,兩副導管,而體表上將來發育成外生殖器管的地方只有一個疙瘩,一個褶皺和一個突起。就是在第七周,Y染色體(如果有的話)上一個叫做SRY的基因開始發揮作用,它將誘導睾丸的形成;如果沒有SRY,第十到十一周,卵巢就會開始發育。

  一旦卵巢和睾丸形成,它們便開始產生不同的性激素,對於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將促使一副叫做繆勒氏管(Müllerian ducts)的管道發育成輸卵管、子宮和陰道的上部,而那個「疙瘩」將變成陰蒂,褶皺變成小陰唇,突起變成大陰唇。對於男性,強勢的雄激素將抑制繆勒氏管的發育,轉而使另一副管道——伍爾夫管(Wolffian ducts)發育,形成附睾、輸精管和射精管,小「疙瘩」和褶皺合二為一變成小茶壺嘴嘴,而突起則會變成陰囊,等待日後睾丸跋涉至此安家。

  兩性人,激素/基因出了錯

  由此看來,男人與女人的界限並非那麼涇渭分明。在奇迹般的胎兒期,發育過程中的一些細微改變都會影響性別的區分。那些無法按照傳統的男女標準界定性別的人,就是所謂「兩性人」。很多情況可以導致兩性人的出現,其中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腎上腺素增生征CAH(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這種情況下,一個遺傳上的女孩,在胎兒期腎上腺反常的增生,產生大量的男性激素,結果導致男性化的外生殖器。而內里,她們是女人,並很有可能保留生育能力。另一種搗亂的傢伙是黃體酮,這是一種過去常用的保胎葯,黃體酮的效用與雄性激素相似,因此使用它往往會導致女嬰男性化的問題。

  與前兩種情況相反,一個XY胚胎如果患有男性激素不敏感綜合征AIS(androgen isensitivity syndrome),由於機體組織對睾丸激素不敏感,出生時,他將會有女性的外觀,但他的體內有一對睾丸,並且沒有子宮。新聞中的女孩就屬於這一類。

  

  克林菲爾特綜合征,其性染色體為XXY。圖片來自www.health-reply.com

  還有一些著名的病徵,比如特納氏綜合征(Tunner』s syndrome),患者的性染色體比一般人少一個,只有一個X,這種病人會表現為發育不良,女性特徵不明顯;與之對應的克林菲爾特綜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則是一個XXY的男性,會表現出部分的女性特徵。更罕見的情況是一個人體內既有卵巢也有睾丸,數種遺傳問題可以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第三性,可以嗎?

  兩性人絕非一個小的群體,隨便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就可以看到許多不同類型的兩性人的報道,其中不乏名人,比如台灣藝人利菁(根據描述,她是一個AIS的患者)和以給黛安娜王妃寫傳記聞名的科琳 坎貝爾Collin Campbell。

  雖然各種文明的神話傳說中常見陰陽合體的角色,比如女媧,但現實生活中的兩性人卻往往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在我的家鄉,方言里代表兩性人的那個詞是最惡毒的髒話之一。不過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藉助整形手術,兩性人可以選擇變成「男人」或者「女人」。著名性學家馬尼(John Money)曾在上世紀60年代制定了一套治療方案,根據這套方案,兩性人在出生后18個月內必須接受矯正手術,然後接受後續激素治療,就可以成功歸屬於一種性別。

  然而最近的跟蹤研究發現,很多接受馬尼方案的人生活並不美好,他們在性別認同和生活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這些人質問:「對於一個無法知情的嬰兒,可以決定ta的未來命運嗎?」他們甚至認為兩性人應該作為這個社會的「第三性」存在。這並不是烏托邦式的想法,因為根據麥金利(Joan Imperato-McGinley)的研究,多明尼加的一個地區廣泛存在一種叫做5-α還原酶綜合征的遺傳病,這種人遺傳上屬於男性,但出生時有女性特徵。當地人稱這種人為隱性人,從未覺得是一種問題。

  對此,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最新的兒科醫生操作準則,規定了如何護理這些無法判定性別的新生兒,包括了如何確診原因,如何決定養育過程中的性別取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公眾了解這一併不為人知的人群,並寬容的接納他們。

  不過看到春節晚會上笑星們仍然拿著性別認同作為笑點,就可以知道,前面的路還有很長,而且很坎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