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安:保釣只需要一個「馬占島」!

[複製鏈接]

78

主題

83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個冊錄 發表於 2012-9-18 1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主義思維與實踐:保釣只需要一個「馬占島」!

吉安
2012年9月14日

先解釋「馬占島」。

話說1931年9月18日,即「9.18事變」之後,面對日本侵略東三省的兇猛態勢,蔣介石多次向張學良下達「不抵抗」的死命令,關於這個問題,吉安曾寫過專論-[辨析楊天石為蔣介石之「不抵抗」翻案之荒謬],嚴厲批駁楊天石為蔣介石「不抵抗」行為翻案的觀點(附后),這裡,僅列舉幾個天下共睹的鐵證:

鐵證一:

1931年8月16日,蔣介石給張學良發電:「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

此為史上有名的「銑電」。

張學良將這個「銑電」轉知東北各軍事負責長官一體遵守。

(吉安註:蔣介石命令張學良「不抵抗」的「銑電」,是在9.18事變發生之前的第33天。)

鐵證二:

1931年9月11日,蔣介石電張學良,避免與日本衝突。

(吉安註:1,此為國民黨編寫的【民國史】所記載;2,蔣介石發此電給張學良的時間,是在9.18事變發生之前的第7天;3,避免與日本衝突=不抵抗日本。)

鐵證三:

1931年9月12日,日本人要在東北動手了。蔣介石考慮到張學良年輕氣盛而又爭強好勝,擔心他事到臨頭,為報殺父之仇而「逞一時之憤」,特地把正在北平協和醫院養病的張學良召到石家莊,向張學良鄭重面諭:「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凡遇日軍進攻,一律不準抵抗。」

張學良也鄭重請示:「日軍若是攻無休止呢?」

「可以提請國際聯盟和平解決。如果我們回擊了,事情就不好辦了。明明是日軍先開釁的,他們可以硬說是我們先打他。他們的嘴大,我們的嘴小,到那時就分辯不清了。」蔣介石十分鄭重而又嚴肅地接下去說:「我為什麼擱下繁忙的公務來這裡約見你,並嚴令所部,無論日軍如何尋釁,務必不抵抗。」

(吉安註:1,在上述兩電之後,蔣介石仍然擔心他的「不抵抗」命令得不到張學良貫徹之保證,以致面諭張學良,嚴令「不抵抗」;2,此番當面再次下達「不抵抗」命令,是在9.18事變發生之前的第6天。)

鐵證4:

1931年9月19日,張學良向全國和南京政府發表通電聲明:

據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報告,日本軍隊9月18日晚10點突然向我駐紮在北大營的士兵開火。我們堅持不抵抗政策,沒有還擊。但是日本繳了中國士兵的械,還放火燒了北大營,這些情況已經向有關當局做了報告……。

(吉安註:1,張學良在9.18事變當時,找不到蔣介石,不得不向全國和南京政府發表通電聲明,如此,便為他自己,也為中國人留下了一個明確無誤的歷史註腳;2,請注意此電中的「不抵抗政策」這5個字,和「已經向有關當局做了報告」。很明顯,「不抵抗」不是出自他張學良,是當局決定的,他張學良堅持當局的「不抵抗政策」,且特向當局作此報告。換言之,對張學良而言,「不抵抗」是當局交待他辦的一項差事,張學良辦了「不抵抗」的差事,就要向當局交差。)

鐵證五:

1931年9月19日,在北平的張學良,首先得到的是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發來的複電:

令張學良嚴飾東北軍駐瀋陽的將軍王以哲、榮臻等絕對不準抵抗,違者以軍法從事。並令駐遼寧的陸空軍繼續後撤,以不與日軍接觸為原則。瀋陽事件聽候中央處置。


(吉安註:1,請注意此電之中「不抵抗」,進一步成為「絕對不準抵抗」,且「違者以軍法從事」。「並令駐遼寧的陸空軍繼續後撤」;2,發電者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請問楊天石,請問天下人,誰有權向身為副總司令的張學良發出這樣的電報?當然是總司令蔣介石,當然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蔣介石。)

鐵證六:

1931年9月19日,收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發來的複電之後,張學良於當天接著又收到由專機送到北平的蔣介石給張稱兄道弟的親筆信,其主要內容:

1.現國際形勢對我不利,英日有盟約在先,美法等強國又利用日本防犯赤俄,均不願援華抗日。
2.國內局勢不穩,西南滇(龍雲)、桂(李、白)、粵(陳濟棠)等要聯合反對中央,而共匪受赤俄援助,到處流竄,同時今年長江又發大水,天災人禍,造成國困民貧,財政奇絀,武器不足,怎能抗擊兇狠頑強的日寇侵略軍?我們要忍辱含垢,卧薪嘗膽,內求穩定,外謀友國,積極籌購武器,充實戰備力量,以待國際局勢演變。當前只要退讓,訴諸國際聯盟,爭取美法蘇英等列強同情和援助,以「九國非戰公約」來遏制日寇的侵略,云云。


(吉安註:蔣介石這封信,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電報,同天到達,構成「絕對不準抵抗」 是直接來自蔣介石的命令,兩者可以互為印證的鐵證,並使蔣介石下達「不抵抗」命令之各項證據鏈條及其連接十分清楚。

以上所列舉的6項,構成蔣介石「不抵抗」的鐵證。蔣介石「不抵抗」,是從9.18之前就開始講,一直講到9.18發生之後。蔣介石「不抵抗」,發電報講過,當面講過,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名義講過,用專機送親筆信講過。吉安還可以列舉更多的客觀事實,證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1937年的7.7事變。)

本文列舉這些鐵證,就是要使讀者明白,倒退回去81年,在蔣介石「不抵抗」的死命令之下,中國的抗戰面臨著怎樣的困難。張學良手下的幾十萬精良的東北軍,被迫一槍未放,將東北三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全部讓給了日本。而日本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地接著南下,打上海,攻南京……,幾乎滅亡整個中國。

這就是當年面對日本進攻的初期,中國政府不抵抗,中國政府的首腦不抵抗的當然而然的結果。

然而,就在日本那樣拚命侵略,蔣介石那樣拚命不抵抗的極端惡劣的形勢之下,在日本進攻中國的初期,在中國的東北,中國出了一個民族大英雄,他不顧蔣介石「不抵抗」的死命令,不顧張學良下令東北軍全軍撤退的局勢,不顧個人的安危,簡而言之,不顧其它一切,唯顧中國的利益,唯顧中華民族的利益,唯顧中國人民的利益,於1931年10月16日,斷然而然地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

他的名字叫做馬占山


圖-馬占山,又名秀芳,(1885-1950),抗日英雄,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祖籍河北豐潤。綠林出身,精於騎射。
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黑龍江省救國軍總司令。
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兼黑龍江省陸軍步兵第三旅旅長。




圖-馬占山駐榆時手書「還我河山」


眾所周知,以當時中國與日本對比國力,軍力,經濟力等等客觀條件,中國遠不如日本。而就馬占山個人以及他所能指揮的極少的兵力而言,與幾十萬精良的日本關東軍對抗,用以卵擊石形容之,毫不為過。然而,在明知失敗,甚至將是慘敗的形勢之下,馬占山與他的部下,卻義不容辭地,毫不猶豫地,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向日本侵略者開了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可歌可泣的,彪炳史冊的「江橋抗戰」, 1931年10月16日-11月20日。


圖- 1931年11月,進犯黑龍江的日軍在嫩江橋遭到黑龍江步兵第3旅旅長馬占山部頑強抵抗


圖-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的馬占山部隊



圖-11月6日,在江橋抗戰中犧牲的馬占山部士兵


而馬占山敢於違抗蔣介石「不抵抗」的死命令,敢於以少抗多,以少抗強的事迹,卻贏得了全中國人民的無可比擬的至高至崇的尊敬,和極大的支持。


圖-九一八日本佔領東北后,上海大學生街頭組織抗日演講大會。上海青年300多人組成的「赴東北援馬抗日團」。圖為張少傑團長在火車站向歡送人群致訣別詞:「除非我們死,我們決不回來!」


江橋抗擊日軍的消息在全國傳開以後,國內外愛國人士和全國各地學生紛紛通電、匯款支持馬占山。教育家陶行知在《敬贈馬占山主席》一詩中,盛讚馬占山

「神武將軍天上來,
浩然正氣系興衰,
手拋日球歸常軌,
十二金牌召不回」。


一時間,江橋戰役和馬占山的名字在全國叫響。社會各界通過不同方式向黑龍江抗日前線將士發出慰問電。一時間,馬占山成了名人。當時,上海有一家福昌煙草公司還專門生產出了「馬占山將軍牌」香煙,並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說「願人人都學馬將軍」。馬占山將軍牌香煙上市之後,上海人爭先先購買,一時間,出現了馬占山將軍牌香煙供不應求的局面,一些不吸煙的人也買回幾包留作紀念。


圖-當年申報「馬占山將軍牌」香煙的廣告


而馬占山與其他以後的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抗日英雄們編織成了整個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篇章。

環顧現在的中國與日本,對比國力,軍力,經濟力,再對比81年前中國所面臨的險惡形勢,面對日本侵佔中國的領土釣魚島的現實,中國還有人要說什麼,中國的軍事準備還不足,等等,以為當今「不抵抗」的理由,在馬占山的英魂面前,是否應該慚愧?

100年來的歷史清楚地告訴我們,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唯一的出路,就是拚命抵抗,不抵抗,必然只有死路一條!

中國的民間保釣,就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釣魚島的英勇行為。

而近次兩岸四地保釣人士,成功地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的全過程,也清楚地說明了日本的色厲內荏。

吉安一直講,保釣要靠中國人民。當年的馬占山,不代表蔣介石,不代表中國政府,恰相反,他違抗了蔣介石不抵抗的死命令,但他代表的是中國人民。當年的抗戰靠中國人民自己,現在的保釣還是靠中國人民自己。

81年前,中國在那樣貧弱的局面下,靠一個馬占山,頓時就點燃了抗日戰爭的烽火和高昂的民族士氣。今天,中國在這樣富足的局面下,吉安可以講,保釣只需要一個「馬占島」!

怎麼講?

中國只要站出來馬占山那樣的人,去佔住釣魚島,保釣就可大功告成。試問,這,又有何難?不過只需要幾隻大船而已。

吉安看好一個人,陳游標。

可惜他至今尚未領悟正道。搞慈善,搞到日本去過;保釣,又給美國的媒體送去大把的金錢,登些什麼廢話的廣告。 殊不知,美國人只看得懂9.11。

希望有朋友,能把吉安這篇文章轉給他。他的錢,如果用在正道之上,何愁保釣不成咧。

錢多嘛,一,多買或多租三五條大噸位的船,8000頓-10000噸的,能與日本的巡邏船對撞,且一定撞得過,並且可以與大陸之間不斷來回形成鏈接就成;二,大船上面備三五架直升機,三五十艘摩托艇,搶灘用,以及來回運送人員和物質,多備食物飲水,多備些電腦攝像通訊雷達設備,搭建房屋的材料,這個,蓋房拆房,他是行家;三,多找些水性好,功夫好的後生們;四,組織成攝影攝像,新聞報道,搶灘登島,後勤保障,醫療救護,建房蓋房,修建碼頭等小組,各行其職;五,配合觀光旅遊;六,遠期可以規劃建起小型機場,或直升機機場。主要就這幾條。夠強行登島,並夠堅持長期居住的起碼條件就成,只要登島,並堅持住一月以上,全國釣魚島旅遊熱便會風升水起,以旅遊養保釣便可大功告成。這個養字,可不單單就是講一個錢字,大家自己可以想像出來,養字的全部涵義。

那個時候,中國政府說,釣魚島要收歸國有,陳游標們變高高興興地交給政府便是了。

現在,早已不是蔣介石時代,也沒有不抵抗的死命令。所以,如果中國出一個馬占島,必定比81年前的馬占山的日子,要好過得多得多!

故,吉安完全可以講,保釣只需要一個「馬占島」!

再過4天,又是9.18。希望明年的9.18,不再有什麼保釣不保釣的問題了。

「神武富豪天上來,
浩然正氣系興衰,
力挽小島歸常軌,
十二金牌召不回」。


吉安今改陶詩,不知游標敢接否,或哪個富豪敢接?

附:

中國主義思維與實踐:辨析楊天石為蔣介石之「不抵抗」翻案之荒謬

吉安

2011年1月8日星期六

編輯【中國抗日戰爭編年史】,為核實有關資料,碰巧看到楊天石為蔣介石之「不抵抗」翻案的言論和文字。

楊天石在《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一書中指出,「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命令出自張學良,而非如教科書上一貫所言是蔣介石的指示,事實上,「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蔣介石根本就不知道瀋陽的戰事。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6/13/c_12217951.htm

楊天石說:「關於九•一八蔣介石是不是提出過不抵抗主義,張學良自己已經表態,9月18日晚,是張學良自己本人下的命令不抵抗,他講得很清楚,不抵抗是我張學良自己下的,和蔣介石無關。當天晚上,蔣介石在從南京去江西的軍艦上,蔣介石不知道東北出了事,而是於9月19日晚在從上海知道東北出事了,九•一八不抵抗不是蔣介石下的命令,但當時南京的態度,默認張學良的不抵抗,當時採取的是向國際聯盟申訴,希望國際聯盟來支持中國。後來證明這是一個幻想。」- 楊天石講於燕山大講堂實錄
http://view.news.qq.com/a/20100915/000044_5.htm


81期燕山大講堂現場
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231/215/626/40760706.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