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假如中國走上「日本之路」

[複製鏈接]

8

主題

11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aosuyouyou 發表於 2012-9-7 2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讀:中國已正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美知名經濟學家卻紛紛推測,中國可能要經歷與當年日本極為相似的「十年蕭條」 
  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趨勢和20年前的日本極為相似,隨著「房地產泡沫」的日漸破滅,當年發生在日本的「十年蕭條」可能會重現在中國大地上!日本政府當時用盡各種辦法,使國民收入的損失幾乎降到了最低!而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對「房地產」和「能源行業」的過分依賴正在把中國經濟一步步逼到懸崖邊上!中國怎麼辦?這個相當嚴肅的問題!
  目前,中國已正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諸如吳敬璉、John Makin等中美知名經濟學家卻紛紛推測,中國可能要經歷與當年日本極為相似的經濟低迷期——「十年蕭條」。鑒於中日兩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非常相似,所以當年日本的情況對於未來的中國經濟還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不過日本的經濟衰退對與人民和政府來說是個「循序漸退」的過程,而對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說,重蹈日本的覆轍將會帶來更大的痛苦。
  其實日本的「經濟蕭條期」在全國擴張之前,一些經濟學家就對其過分依賴「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危險模式提出了警告。毋庸置疑,日本在當代的東亞體制中具備先天的優勢,例如,西方體制中的政黨更迭經常會造成的政府決策缺乏遠見,而與此不同的是,日本自民黨的長期統治(自1955年至2009年)讓東京政府可以對決策進行深入探討和執行,再加上聰明、負責、勤勞的人民,使得日本可以進行必要的調整向「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來過渡。
  儘管「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並不想去複製任何模式,但與「日本之路」的相似之處確實非常明顯。正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一樣,中國政府也在逐步調整依靠「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轉而採取「拉動內需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政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極具「權力主義」的中國政府沒有為了短期的政治私利來犧牲國家的長期利益,而是集中精力推行這些政策。
  日本政府穩固的「國民制度」
  但是,和北京政府當初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採取的方式一樣(銀行貸款從08年的7500億美元飆升至09年的1.4萬億美元,), 中國正在用一種不可持續的方式來拉動經濟增長。「國內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例實際上是下降的,目前剛剛超過30%,這是近代經濟史上所有主流國家中最低的。其實這個數據一直在不斷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強降至世紀之交的40%,而在08年全球經濟下滑之前約為36%。
  相似的模式往往導致相似的問題,例如中國的人口問題就與日本極為相像,但更糟糕的是,兩個政治經濟體間的差異對中國來說應該不是個好兆頭。日本「經濟蕭條期」開始時,政府已經建立起一套穩固的制度(體系),包括法律、財產權和穩定的政治體系。雖然日本的發展模式一度被稱為是「國家主導型」,但「私營經濟」卻佔據著約四分之三的國有資本,這就意味著在「經濟增長期」國民可以大有賺頭,而即便在「經濟蕭條期」,大部分日本人仍然可以過上「好日子」——並且能在變老之前成為一個「富人」。
  與此相反,在長達30年的改革之後,這些制度在中國依然很不成熟,同時,中國的發展模式把「國家」的作用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儘管國有企業的產出只佔全部產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他們卻擁有75%以上的國家資本!在08年到09年的「貸款潮」中,國企「霸佔」了90%以上的國有資金,而私企卻只有不足5%。
  國企所擁有的巨大「偏向性優勢」(在引起民眾不滿后)導致第一個 「十年改革(1979到1989年)」的發生,但中國共產黨在1989年又通過種種手段(譯者註:和諧起見,此處省略——你懂的)重新奪回對經濟權力的把持。
  亞洲「國民收入」最不均衡的地區
  中國目前所存在的無可比擬的「國企一頭大」現象不僅會造成資金使用率低,並且會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國家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約12萬家國企(及其數不清的子公司)手中,只有那些有身份、有關係的「少數人」才會從中受益,而絕大多數人則被剝奪了致富的機會。
  例如,自2000年以來,家庭收入每年增長2%到3%,但國家相關部門的收入卻一直維持在兩位數的增幅上。雖然GDP的增長率引人矚目,但是卻有4億人的純收入在過去的十年裡有減無增。根據官方的數據,我國的「成年文盲」人數正在增加,從2000年的8500萬增至2005年的1.14億。而世界銀行在200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自2001年起,中國最貧窮的那10%人口的收入平均每年下降2.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年在GDP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同時,國內的貧富差距卻正在被逐漸拉大!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幾代人以來,在收入分配方面,中國已經從亞洲「收入最均衡」的國家(儘管當時的起點很低)「成功」演變成「最不均衡」的國家!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沒有嘗到經濟增長的甜頭,這個事實會對社會穩定乃至政治穩定產生嚴重的影響。2008年共發生了12.4萬起社會不穩定事件(官方數字),其增長率是GDP增長率的兩倍,而目前北京在「城市治安」方面的投入要高於「軍隊建設」。根據中共自身的推斷,中國的GDP必須保持8%的年增長率,才能保證該黨的執政地位。與日本的情況大相徑庭——中國人一樣會變老,但大部分永遠不會變富。而這些現象可能造成的結果是——社會上脆弱的力量正在悄然融合在一起,有朝一日會形成一股(可能威脅到執政黨地位的)力量。
  倘若中國能走上真正的「日本之路」,那應該是件好事!經濟萎靡最終導致「東京政權」的和平更迭,但如果指望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中國,恐怕過渡起來不會那樣順利。(作者John Lee,「獨立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員;華盛頓「哈德森研究所」交換學者;著有《中國會失敗么?》一書。)

8

主題

11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沙發
 樓主| chaosuyouyou 發表於 2012-9-7 21:4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現在依然變得很強大,絕對不是省油的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3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9-7 23:39 | 只看該作者
不一樣。日本有天皇,但沒有國家資本主義,中國沒天皇,但有國家資本主義。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