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戰最後一戰:琉球-沖繩戰役真相--美軍遭遇毀滅性慘敗

[複製鏈接]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pan1975 發表於 2012-8-31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gpan1975 於 2012-8-31 21:18 編輯

受本版某篇真相文(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 ... &extra=page%3D1)的啟發,我也挖掘出一些真相,與真相黨同仁共勉。

美國出版的很多歷史書籍在提到太平洋戰爭的時候,都是以自豪的口吻宣稱在停戰協定簽訂之前,美軍在琉球-沖繩大敗日軍,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戰爭。其中的精彩戰例例如戰旗插上硫磺島,更是以「好萊塢」的形式廣為流傳。

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筆者在中學的時候對這些記載也是深信不疑,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筆者逐漸對金城戰役的說法產生了懷疑。一開始,筆者的懷疑來自下面兩個問題:

1 既然琉球-沖繩戰役大敗日軍,以美軍對軍事勝利的強烈追求,為什麼不進一步打下去?
2 根據《麥克阿瑟自述》,當時美軍在西太平洋準備發動新的戰役,以徹底登陸日本本土,戰役準備已經就緒,可是為什麼沒有打響就簽訂了停戰協定?

帶著這些疑問,筆者進行了多年的考證和調出,終於弄清了琉球-沖繩戰役的真像:這次戰役並不象宣傳的那樣是一場對日軍的偉大勝利,而是一場慘敗,貨真價實的毀滅性慘敗!

下面,就讓我帶領大家一點一點撥開歷史的迷霧,揭穿這次戰役的真像吧。

為了方便敘述,我將分硫磺島和沖繩兩個戰場來分析美軍在琉球-沖繩戰役裡面的經歷。

1 硫磺島戰役:  


平心而論,美軍最出彩的地方在於戰旗插上硫磺島。歷史書里的具體過程大家很容易從網上找到。但是這些書裡面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以下問題:

A 中尉哈羅德·G·斯瑞爾(Harold G. Schrier)率領6人小分隊在山頂插上星條旗后,訓練有素的日軍迫擊炮排轟擊了這隻小分隊,而且炸死了哈倫·布洛克(Harlon Block)和邁可·史達蘭克(Michael Strank)。是小分隊後繼的一個美軍加強營解救了他們(以上過 程見於《太平洋戰爭史》第5卷。大家如果去找此書的英文版閱讀,是絕對找不到以上內容的;你需要去找到該書的日文原版;至於原因嘛,嗯,你懂得的)。

B 斯瑞爾小分隊雖然在山頂插上星條旗,但是沒打死一個敵人。折缽山在遭到插旗后,折缽山獨立守備隊,日軍第312大隊和速射炮第10大隊成功地突圍,而且迅速跟下屬的部隊建立了聯繫恢復了指揮。這就象歷史書里大談特談諾曼底戰役裡面第1師的一個團如何搶灘登陸奧馬哈,卻不提352師很快就恢復了通信和指揮。這樣的半截話,無非就是要誇大斯瑞爾小分 隊的戰果而已。

當然,硫磺島美軍打得還算不錯,小笠原兵團和混成第2旅團受到了不小的損失,栗林忠道中將也陣亡了。可是美軍的代價非常大。光是負責助攻任務的海軍就傷亡了26,000人,其中戰死6,821人。(見1956年版《美軍中太平洋艦隊史》第820頁)。負責主攻任務陸軍的傷亡就可想而知了。



2 沖繩戰役:

這個方向上的主要戰鬥是美國陸軍第10軍團的5個師對沖繩島的攻擊。《太平洋戰爭史》第3卷裡面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第5陸戰團第1營攻佔首里,然後就大書特書美軍士兵是戰地記者恩利·派爾,如何被日軍機槍掃射殺死的。為什麼不寫戰鬥的具體過程而大談某一個戰地記者的英雄事迹(當然我們對這位英勇的戰士是非常崇敬的)?因為不敢。

幸好我想辦法接觸到了一些內部資料,才了解到這次攻堅戰觸目驚心的慘烈。 根據《Battle of Okinawa: The Bloodiest Battle of the Pacific War》記載,美軍在整個戰鬥中因激烈戰鬥而遭受有史以來的最高百分之四十八的傷亡率,其中約14 000名士兵因神經衰弱而退役。巴克納將軍於視察他在前線的部隊時不幸被日軍炮火殺死。他是在戰爭期間陣亡的最高級別美國軍官。翌日,另一位將領,克勞迪烏斯·米伊斯利准將,不幸被機槍射殺。

盟軍在海上有368艘(其中包括120艘兩棲艦艇)被損壞,而另外36艘,包括15艘兩棲艦艇和12艘驅逐艦在沖繩的行動中被擊沉。美國海軍的死亡人數超過了受傷人數,有4,907人死亡及4,874人受傷。

也許你會說,美軍雖然傷亡很大,還陣亡了一個中將、一個準將。但是畢竟奪取了陣地,還是可以算是慘勝。但是請注意,美軍的一貫宗旨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怎麼放到沖繩戰役里,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決定勝負了呢?

事 實上,日軍的傷亡並不大,根據《太平洋戰爭史》第5卷(再一次懇請您去讀日文原版),日軍27輛坦克和743門大炮(包括迫擊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其中一些是由於海軍和空軍的轟炸而被擊毀。有一項統計,日軍大約有107,000名戰鬥人員死亡及7,400人被俘。有些士兵實行切腹自殺或簡單的引爆身上的手榴彈。


所以,我們對沖繩戰役的結論就是:美軍在日軍堅固的陣地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付出了差不多10倍於日軍的代價(用一個軍打一個師已經是以大欺小了,最後結果竟然是這個軍垮了,還陣亡了兩個將軍。而這個師略有損失,真是美國軍史上的奇恥大辱!)。




這,也就解釋了筆者開頭的兩個問題:

1. 為什麼不在太平洋繼續打下去?很簡單,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已經完全失去戰鬥力了,能保住奪權的島嶼就不錯了,還怎麼可能奢望進一步的發展?

2.  美軍停止日本本土的攻勢,一方面是看到琉球-沖繩戰役的巨大失敗,知道進攻日本本土的日軍更沒有好果子吃,另一方面是希望趕緊停戰,好保住琉球-沖繩方向奪取的地盤(日軍一旦大規模反攻,琉球-沖繩島嶼上的美軍恐怕連原來的戰線都扛不住)。事實上,美軍方面也緊急動用了國內僅有的兩顆原子彈,以穩住陣腳。

根據以上的詳細論證,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這場「最後的勝利」其實是場「最慘的失敗」。美軍方面是在恥辱中籤訂了停戰協定,儘管在宣傳里是從勝利走向勝利,是高奏凱歌走近的東京灣。可惜,事實的真相終究會被揭穿,皇帝的新衣也終究會被熱愛真理的小孩子看清楚的。

50

主題

654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沙發
NOVAYORK 發表於 2012-8-31 13:25 | 只看該作者
    沒文化,真可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0

帖子

44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5
3
楓橡園主 發表於 2012-8-31 20:24 | 只看該作者
美軍當時不是慘敗,而是慘勝。奪島的代價是傷亡慘重,當然日本人死的更多。因此扔下原子彈以求速勝。
歷史並沒有過去太久,何況美國當時還是中國的盟國,不必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1357

帖子

98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4
4
millermin 發表於 2012-9-2 09:54 | 只看該作者
sb 樓主。問題沒有邏輯性。美軍打了四年太平洋海戰,每次奪島都是動用了比日軍更多的人參戰,當然消滅日軍大大多於自己的損失,可是美軍的傷亡也相當大,勝利而沒有喜悅,而且都是非常小的島,最大的島也才10萬守軍。面對幾乎全民皆兵,大了幾乎幾百倍,成千萬的民兵,美軍確實沒有勇氣登錄日本島。他們估計需要損失美軍過百萬。所以才使用原子彈。這個蘇軍完全不同,民主國家嘛。蘇軍是後方用機槍趕士兵衝鋒抵擋德軍的衝鋒槍。不懂歷史,還裝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5
 樓主| gpan1975 發表於 2012-9-2 21: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gpan1975 於 2012-9-2 23:34 編輯
millermin 發表於 2012-9-2 09:54
sb 樓主。問題沒有邏輯性。美軍打了四年太平洋海戰,每次奪島都是動用了比日軍更多的人參戰,當然消滅日軍 ...


sb 4樓,顯然沒有看懂本樓主的用意。本文是諷刺這篇網文的。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 ... &extra=page%3D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2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