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試論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的抗戰策略

[複製鏈接]

10

主題

93

帖子

7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木有昵稱 發表於 2012-7-7 1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自:《福建黨史月刊》2008年08期,作者:張桂東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軍隊悍然向北平西南部的盧溝橋發動進攻,揭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中華民族陷入了亡國的危機。面對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中國共產黨制定並實施了正確的方針政策,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從而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推動了全面抗戰高潮的形成。

一、積極發動全國各族人民,號召實行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對於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直主張發動全國各族人民,實行全民族抗戰,對日軍進行堅決不妥協的抵抗。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立即通電全國疾呼:「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佔平津和華北的危險,已經放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面前,」「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機!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通電號召,「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國共產黨的通電,表明了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堅定立場和鮮明態度,大大激發了全國人民特別是華北人民的抗戰決心,抗日活動風起雲湧般地開展起來。

對於七七事變后的形勢和黨的任務,1937年8月召開的洛川會議作了準確的認識,「7月7日盧溝橋的抗戰,已經成了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中國的政治形勢從此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就是實行抗戰的階段」,這一階段,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會議指出:「今天爭取抗戰勝利,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才能使抗戰得到最後的勝利。」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中國共產黨為發動全國各族人民,實行全面抗戰,制定並實施了具體而正確的方針。

在軍事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國軍事的總動員的方針,「動員全國陸海空軍,實行全國抗戰。反對單純防禦的消極的作戰方針,採取獨立自主的積極的作戰方針。設立經常的國防會議,討論和決定國防計劃和作戰方針。武裝人民,發展抗日的游擊戰爭,配合主力軍作戰。改革軍隊的政治工作,使指揮員和戰鬥員團結一致。軍隊和人民團結一致,發揚軍隊的積極性。援助東北抗日聯軍,破壞敵人的後方。實現一切抗戰軍隊的平等待遇。建立全國各地軍區,動員全民族參戰,以便逐步從雇傭兵役制轉變為義務兵役制」。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奮起抗日,中國共產黨實行了解放人民、發動人民、武裝人民的方針政策。「全國人民除漢奸外,都有抗日救國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武裝抗敵的自由。廢除一切束縛人民愛國運動的舊法令,頒布革命的新法令。釋放一切愛國的革命的政治犯,開放黨禁。全中國人民動員起來,武裝起來,參加抗戰,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動員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數民族,在民族自決和自治的原則下,共同抗日」。中國共產黨還在改善人民生活和抗日的教育政策上做了工作,通過減免苛捐雜稅、減少地租、取消高利貸等措施改善農民、工人、士兵的生活條件。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的教育制度和課程,提高廣大人民的抗日熱情和自覺性。這些措施對於發動群眾積極抗戰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對日軍的侵略進行了堅決的抵抗,通過各種手段宣傳抗日救國方針,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實行全民族抗戰,反對任何的對日妥協和投降,努力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

二、努力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促成國共兩黨合作,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應對七七事變的方針之一,並且為此做了巨大的努力。

七七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即發表通電,呼籲「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這既貫徹了中共的一貫抗日政策,也是在充分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已經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中華民族面臨著極其嚴重的亡國危機的基礎上所作出的最具震撼力的吶喊。

二十九軍對日軍侵略的英勇抵抗及國民黨愛國將領的抗戰決心使中共更加明確了同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面對日軍侵略的不斷擴大,中國共產黨呼籲「立刻實現國共兩黨的親密合作,以國共兩黨的合作為基礎,團結一切抗日救國的黨派,創立鞏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實現真正的精誠團結,共赴國難的方針」。為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共產黨積極溝通國民黨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上,不計本黨的地位高低,多次致電蔣介石,表示「紅軍將士,咸願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同時致電冀察軍長官宋哲元,表示「紅軍將士,義憤填胸,準備隨時調動,追隨貴軍,與日寇決一死戰」,以團結國民黨軍隊,共同抵抗日軍的瘋狂進攻,挽救民族危機。
中國共產黨為了表達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一致抵抗日軍侵略的誠意,在宣言中,還詳細說明了與國民黨的合作中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及為維護合作局面而採取的措施,「為著取消敵人的陰謀之借口,為著解除一切善意的懷疑者之誤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有披瀝自己對於民族解放事業的赤誠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鄭重向全國宣言: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並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為了「求得與國民黨的精誠團結,鞏固全國的和平統一,實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戰爭,我們準備把這些諾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實行的部分,如蘇區取消、紅軍改編等,立即實行,以便用統一團結的全國力量,抵抗外敵的侵略」。為保證國共合作抗日的順利,團結局面的穩定,中共願意「轉變一切工作方式與方法以適應目前的新形勢」,並「參加國民黨所發起的一切合法團體與活動(如抗敵後援會等),擴大它們的群眾基礎與組織內部的民主,使之成為公開的廣泛的統一戰線的組織。同時不放棄利用一切公開的可能,獨立的進行發動、組織與教育群眾的工作。造成推動南京政府的力量,而不是與之對立」。在合作抗戰過程中,中共同時還注意杜絕某些錯誤傾向,「民族資產階級的影響,在部分『左』傾領袖及黨員中是在增長,主要表現在對於國民黨的投降,只知同國民黨統一,處處遷就他的要求,而不知同他的錯誤政策作鬥爭」。中國共產黨在合作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不得出現危害抗日合作局面的行為,「堅持同國民黨合作的方針,發揚其每個進步,批評其動搖和妥協。反對急躁病,不斷推動它前進,逼它前進。另一方面,合作並不是投降,反對滿足、遷就的投降傾向」,「民族統一戰線不但不取消對於國民黨的錯誤政策進行批評與鬥爭,而且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使統一戰線充實鞏固起來,使之繼續前進」。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經過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號召「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終於得以建立,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戰浪潮。

三、組織抗日隊伍,準備進行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認真分析了當時的戰爭形勢和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確定在當時的環境下,游擊戰爭是反抗日軍侵略最切合實際也是最有效的鬥爭形式。為此,中共採取多種方式,在各個地區組織抗日隊伍,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游擊戰爭。

由於中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戰略上是內線作戰,處在敵人後方和側翼作戰,外面的補充和接濟很困難,再加上器械和軍事技術方面與日軍的差距,因此「在整個戰略方針下執行獨立自主的分散作戰的游擊戰爭,而不是陣地戰,也不是集中作戰,因此不能在戰役戰術上受束縛。只有如此才能發揮紅軍特長,給日寇以相當打擊」。1937年9月25日,毛澤東指示周恩來、劉少奇以及負責北方局工作的楊尚昆:「整個華北工作,應以游擊戰爭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民運、統一戰線等等,應環繞於游擊戰爭」,「要告訴全黨,今後沒有別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擊戰爭。」游擊戰爭要有根據地,沒有根據地就不能長期堅持。中國共產黨支持人民自由組織抗日武裝隊伍,主張讓人民武裝起來,發給人民槍支,幫助人民武裝,不斷壯大抗日隊伍,「應令河北黨注全力於游擊戰爭,借著紅軍抗戰的聲威,發動全華北黨(包括山東在內)動員群眾,收編散兵散槍,普遍地但是有計劃地組成游擊隊」。「八路軍要以一個師為單位,這樣便於擴大,便於在戰爭中組織許多附屬的游擊隊,並且使這些游擊隊又擴大起來,創造許多根據地。八路軍要展開起來在各地其核心的作用,依靠軍隊來開闢根據地,即抗日戰爭中的據點」。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廣泛組織並不斷壯大抗日游擊隊伍,在敵人的後方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抗日游擊根據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四、實行抗日的積極外交,擁護國際和平陣線七七事變爆發后,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儘管中國政府在事變爆發後向「國際聯盟」的申訴遭到了英、美等國的擱置、阻撓,但中國的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開始就得到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堅決支持和廣泛同情。

中國共產黨從抗戰的一開始就注意實行積極的抗戰外交,擁護國際和平陣線。「立刻實現抗日的積極外交,擁護國際和平陣線,反對法西斯侵略陣線,同英、美、法、蘇等國訂立各種有利於抗日救國的協定」。「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範圍內,和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定。擁護國際和平陣線,反對德日意侵略陣線。聯合朝鮮台灣和日本國內的工農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爭取國際上反法西斯國家和組織的支持和援助,中共制定了積極的外交方針,「爭取國際的援助,加強抗戰的力量。(一)加強國際宣傳(電影、畫冊、報章、共同宣言、代表團等),取得各國的同情援助,抵制日貨,不賣軍火給日本而賣給我們。(二)同各和平陣線國家英、美、法等進一步地靠攏,利用國際間的矛盾」,發展壯大中國的抗日戰爭。

由於中國共產黨實行了抗戰的積極外交,使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有力支援。一般說來,國際形勢有利於中國,而日本比較孤立。這一事實表明,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是正義的,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必定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最後的勝利必定屬於正義的人民。

七七事變的爆發既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中國共產黨及時準確地制定了抗戰的方針政策,團結國內外一切支持抗日的力量,建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不僅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15

主題

901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3107
沙發
總裁判 發表於 2012-7-8 09:39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證明中共的抗日宣傳,而把抗日的行動給了國民黨去表現。這是一篇只有口號而沒有統計數的勝利總結報告。
說真話,毛主席萬歲是假,毛澤東萬碎是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568

帖子

93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4
3
眼過留聲 發表於 2012-7-10 11:02 | 只看該作者
總裁判 發表於 2012-7-8 09:39
這篇文章證明中共的抗日宣傳,而把抗日的行動給了國民黨去表現。這是一篇只有口號而沒有統計數的勝利總結報 ...

行動很簡單,國民黨在半年時間退出了大半個中國,共產黨在大半年時間建立了大片敵後根據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901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3107
4
總裁判 發表於 2012-7-10 21:01 | 只看該作者
做了點啥,根據地是共黨乘機搶地盤,打了多少日軍,連個數字都是假的,他們自己都沒一致的說法,隨便說。
說真話,毛主席萬歲是假,毛澤東萬碎是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93

帖子

7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5
5
 樓主| 木有昵稱 發表於 2012-7-27 08:5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這是轉帖,現在大陸也在慢慢地重視正面抗日戰場的宣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