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鄒鴻鳴:全球市場分道揚鑣的開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樂 發表於 2012-7-4 0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7-04 旺報

(作者為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

     6月29日,歐元區成員國經過艱苦談判達成協議,同意讓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直接向陷入危機的成員國銀行注資,而前提是歐元區先建成單一的銀行業監管機制。6月30日,歐美股市即以暴漲回應。不過這樣的回應都不過分。

     移交金融監管權

     從美國股市來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此輪下跌有明顯的「陪太子讀書」的跡象——雖然美國股市時時受到一些自身經濟負面因素的影響,但是美國經濟的復甦勢頭也同樣明顯;而美國股市之所以自5月初見頂、開始一輪小幅下跌,或者是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或者只是因為市場認為股市有了連續半年的上漲,「應該」有所下跌。而美國股市近期的另一大特點,是納斯達克的表現要遠超道鍾斯指數和標普500的表現。這可能說明美國經濟的此輪復甦,很大程度上是技術創新所引領的。

     就歐洲而言,早在歐債危機之初,就有專家預言,歐債危機對歐洲可能也意味著機遇,可能會因此推進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許多歐洲國家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就已經將防衛權移交給集體安全防衛機制。後來這些歐洲國家移交了制訂關稅、貿易和農業政策的權力,再後來是貨幣發行的權力。6月29日的協議最重要的一點不在於救助基金本身,更在於要實現單一的銀行業監管機制。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又將移交金融監管的權力。那麼,歐洲各個國家的主權還剩什麼?下一步還會移交什麼權力?下一步就是移交一部分稅收和財政支出的權力。一旦歐洲開始有了統一的、聯盟一級的財政稅收體制,各個國家的主權政府就會越來越地方化,一個統一的歐洲國家就不再是夢想。而強化一體化的歐洲,會進一步促進合理流動和配置資本、勞動力等資源。這樣的一種效率提高,可能會成為解決危機的最終手段。

     一些國家是這樣應對危機:他們基於共同的價值觀不斷地重新塑造自身的社會形態,不斷促進位度的合理化,由此持續地實現技術進步、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依靠更廣闊的統一市場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另一些國家表面上並沒有陷於危機,並且儘可能使自己的社會不發生改變,是因為他們擁有某種自然資源得以依靠,無論這些資源是祖上掠奪來的還是完全承蒙上帝恩寵。這些資源給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收入,使他們實現財政收支的平衡。

     俄中資源難久恃

     有研究機構測算,如果俄羅斯「新」當選的總統要實現他許給選民的競選承諾,需要國際原油長期保持在前一時期的超高價位上。而如果國際原油保持在目前這樣一個水平,則這個國家可能無法實現財政平衡的目標,就可能導致上世紀80年代後期、低油價時代蘇聯發生過的事情重演。在技術進步以及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石油第一消耗大國美國,其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下降。如果美國經濟復甦、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退出,石油又能否維持那樣的高價呢?

     中國大陸也一直依賴這樣一種資源——中國人的生育能力所造就的源源不斷、幾乎無限的勞動力。正是這種資源的存在,使得中國大陸不僅獲得了巨大的貿易盈餘和外匯儲備,還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這個國家的財政收支和通貨膨脹水平。如今這資源也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再是以極低的成本就可以大量獲得了。

     金融危機以來,所謂新興市場國家一直作為歐美資金的避風港,其資本市場也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和歐美市場的關聯性和同步性。而6月30日不僅是2012年上半年與下半年的分野,更可能是兩個市場的分野。有一天,兩個世界定將從此分道揚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