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桂 林 山 水

[複製鏈接]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桂 林 山 水 甲 天 下[/c]

[c]桂林市內-象山(桂林的城徽)[/c]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遠在三億多年前,桂林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由於地殼運動,桂林逐漸上升為陸地。后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和雨水溶蝕,發育了典型的岩溶地貌,逐漸形成了形態奇特的峰林石叢和幽深瑰麗的溶洞,並與秀麗的灕江融為一體,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贏得了「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己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從那時起,桂林就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南疆重鎮。兩千多年來,桂林先後成為郡、州、府、縣治所在地,曾長期是廣西的省府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漫長的歷史,在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孕育了豐饒的文化,多姿的風情和璀燦的古迹。從數萬年前桂林的寶積山和甄皮岩的史前人類遺址,到秦代的興安靈渠和明代靖江王城及其龐大的陵墓群;從歷代遷客騷人大量吟詠讚美桂林山水的詩文詞賦,到遍布桂林山岩洞壁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從桂西北龍勝高近千米、上下數百級的龍脊梯田奇觀,到獨具風情的壯、瑤、苗、侗少數民族及其山寨、鼓樓等,無一不與桂林的自然山水融為一體,使桂林山水增添了人文異彩。


地理位置  
   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華僑旅遊經濟區六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
人口和民族
  桂林市現有總人口476萬人,市區人口62萬人。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居有壯、瑤、回、苗、侗等幾十個民族,共有少數民族68萬人。漢族人口最多,占人口總數85.22%。
自然條件:
  地形條件: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氣候條件:桂林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b, 氣候條件十分優越。 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  年平均氣溫1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8℃,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也不過是28℃。這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曾經得到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的盛讚。它使桂林一年四季都可以遊覽。
   
   桂林山水依據地理位置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各景區: 市內景區,灕江景區,陽朔景區,龍勝景區,興安景區,資源景區,靈川景區,臨桂景區,荔浦景區,恭城景區,全州景區,灌陽景區,平樂景區,永福景區。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沙發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35 | 只看該作者
[c]漓 江 景 區[/c]

灕江沿途各景點如下:

上游景區:

訾  洲  在象鼻山對岸,為灕江和支流間的沙洲。煙雨空濛之時,訾洲如蓋皺紗。「訾洲煙雨」為「桂林八景」之一。唐朝桂曾觀察使斐行立,在洲上修築亭台樓閣,營造風景,盛極一時。文學家柳宗元應請作《訾家洲亭記》,對桂林之山作了生動的描寫:「桂州多錄山,歲地峭豎,林立田野。」
鬥雞山  灕江東岸的穿山與西岸的龜山,形如隔江相鬥的兩隻雄雞,合稱鬥雞山。觀賞鬥雞山,須待遊船行過,回首觀望。
凈瓶山   灕江右岸一山,像半邊古式瓷瓶,倒卧江中,被江水洗濯十分潔凈,固名凈瓶山。春夏水漲,倒映江中,山影相接,渾然一體,古樸雅緻。
衛家渡  在灕江東岸,原為主要渡頭,公路橋建成后漸廢。衛家渡土地肥沃,土質鬆軟,宜種馬蹄。品格最高的,色紅、形扁、蒂短、皮薄、味甜、汁多、無渣,可生吃也可熟吃,遠銷世界各地。「桂林馬蹄」名聞遐邇,主要產地在衛家渡。 
父子岩  在灕江與良豐江匯流處有一山,名父子岩,洞中有塊巨石,像光頭老人的是父親,洞口一小石似小孩的是兒子,傳說他們父子不願為財主造船,躲避洞中,日久化為石化。
奇峰鎮  鎮外奇峰林立;劍戟千重,詩云:「奇峰鎮外看奇峰,萬點尖峰鎖碧空,」群峰之中,高峰上有一個透明大洞,是傳說中伏波將軍「一箭穿三山」所射穿的第二個洞,像是月亮掛在山上,稱為奇峰掛月。
黃牛峽  船往下行,迎面九個山峰像九頭黃牛,此處名黃牛峽。這些山峰,像給雷劈去了半邊,故又叫雷劈山;再看這些雷劈似的山峰,又若展翅欲飛的蝙蝠。因此亦叫蝙蝠山。從這裡開始,兩岸石山連綿,峰巒聳峙。
大圩古鎮  灕江左岸的大圩,是座古鎮。這在明代,靈川大圩與賓陽蘆圩、蒼梧戎圩、貴縣橋圩合稱「廣西四大古鎮」。大圩對面江中的茅洲島,里樹成林,濃郁蒼翠。

中游景區:   

望夫石  望夫石右岸山上有兩個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著孩子在望丈夫,名望夫石。傳說是一對船家夫妻,行船到此,水枯擱淺,船上斗來吃完,上山看有無船來好求救,結果沒有等到,雙雙化為石頭。
草  坪  船到草坪,但見兩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蔥翠。在灕江的整個遊程中,這裡算得是觀景高潮的「序幕」。遊船前行,但見兩岸疏林如畫,山村炊煙處處,風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遠山,有如淡墨渾揮,化入天際,沉入水中。船浪過處,又如捲動的山水畫卷。若逢陰雨天氣,「 煙雲繞萬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冠  岩  冠岩景區是桂林市新開闢的遊覽區。位於桂林市南29公里處,灕江東岸的草坪鄉,因山形如帝王的紫金冠而得名,冠岩是一個巨型地下河溶洞,全長12公里,發源於桂林東面的海洋山。目前以開發靠近灕江的一段,有地下旱河和旱洞兩部分,長約1.7公里.從桂林乘車經大圩古鎮,可直達冠岩景區。也可乘船在遊覽灕江中途停靠冠岩碼頭,遊覽冠岩景區。景區中的百草樂苑、桃李園林、大象雜耍、民間工藝、水車磨坊、鯉魚池釁、農家村舍、田園風光和民俗風情美不勝收;人間仙境,讓人覺得清朴悠閑、留戀忘返。而在建設中的輕軌火車將與冠岩碼頭、雲霧山莊、冠岩地下河遊覽區及草坪古鎮購物區相連接。
冠岩古洞  距桂林市區29公里的灕江中段,有一個千年人文歷史的古洞,名叫「冠岩」,它因其山形似古代帝王的紫金冠,而得名。桂林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志《桂林風土記》中就曾記載了冠岩,這是唐代邑人莫休符所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因此冠岩是桂林諸岩最早出名的觀賞岩洞之一。
鄉吧島  順冠岩而下約500多米的灕江上有一座神奇而美麗的小島,名叫浪洲島。民間美譽「六月秋」。據村裡老人說「宋代詩人到此曾作詩一首,其中一句是『六月來游儼若秋』特別上口,後人就因此傳開了。」也有人說,浪洲島楓葉在農曆六月就開始變紅,而且特別漂亮,象徵著桂林的秋天快到了,因此有了「六月秋」的說法。不管怎麼說,島上宜人的氣候是村裡人的驕傲。村與島之間有一條秀美的內河,其實是灕江的支流。島上面積三百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百餘畝的樟森林和大片的柚樹木、桃花林,加上秋天的紅葉,構成了一片樹的海洋,花的世界。站在島上不同的方位,可以欣賞到灕江中段的「八景奇觀」,真是人在荊關畫里游。
鯉魚掛壁  在楊堤看前方懸崖,下方大石壁上,有條紅鯉魚的圖形,巨鯉像在溯江而上,名鯉魚掛壁。
仙人推磨  在海豹山旁邊,有座小山,頂上的岸石,形似人在推磨,稱為仙人推磨。
半邊渡    右岸峭壁如削,無法築路,人們在岸邊擺渡往來。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垂河渡半邊。
桃源賞月  右岸桃源村,前擁翠竹,后立青松,三月桃李爭艷。村后月亮山頂有個大圓洞,如月掛山頭,富有詩情畫意,此景名桃源賞月。這便是偉說中伏波將軍「一箭穿三山」射穿的第三個洞。
鼓椎山    左岸邊有兩塊圓形巨石,大者曰鑼,小者曰鼓;右岸兩座挺拔的小山,一名鑼錘山,一名鼓棍山。此處叫鑼鼓灘。
楊   堤    村后一山兩峰,形似倒掛的羊蹄,當地諧其音,地名稱為楊堤。楊堤景色很美,為鄉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遊人登船的碼頭
雞籠山    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圓,像是南方的竹編雞籠。還開有一個門,名雞籠山。左岸石壁上,有一排小石洞,好像是一群小雞往回趕。
童子拜觀音  左前方有許多山峰,中間一個尖峰,形似觀音菩薩,名觀音峰;在觀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對觀音低頭朝拜。
九馬畫山   左前方九峰相連,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黃、灰、黑等色,色彩斑斕,呈現出馬的畫像,名畫山;馬圖最多可見九匹,又名九馬畫山。仔細端詳,畫面出現各種形態的駿馬,有靜靜佇立的,有低頭飲水的,有昂首嘶鳴的,有揚蹄奔跑的。正上方那一匹大馬,在低頭飲水,尾巴高翹,有人認為尾巴像馬頭,正在向前奔跑。一般人可見三、四匹,要看出九匹來,可不容易。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傳說畫山九馬來自天宮,當年孫悟空不願當弼馬溫,反下天宮后,神馬走脫在此,不願離去。畫山奇麗,清徐《畫山》詩云:「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青峰倒影  船過畫山,江面開闊,水平如鏡,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勝收,「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在煙霧中,像披上輕紗,層次分明,詩情畫意,到處是天然的水墨圖景。
烏龜爬山    左岸山頭上,有塊岩石似只烏龜,當遊船前行時,這龜徐徐上移,彷彿向頂上爬,名烏龜爬山。
駱駝過江    右岸三座山峰相連,像一隻縮著頸子的雙峰駱駝,似向江邊走來,名駱駝過江。
尼姑和尚鬥嘴  回首看,對岸羅漢山上兩峰,一峰肥大,一峰瘦小,傳說肥大的是和尚,瘦小的是尼姑,兩人在對面吵架,稱為尼姑和尚鬥嘴。
興坪佳境    左岸的興坪鎮,是隋唐以前古熙平縣縣治所在地,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坪依山面水,奇峰環繞,興坪河在此匯流灕江,景色薈萃,古有」陽朔山水在興坪「之說,是灕江風景的佳絕處。
七仙女下凡   布灘與豬皮灘之間,有一段江面波平如鏡,船家稱為」黃布紋水「。右岸七個山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皇大帝的七個女下凡到此,留戀美景,不願返回天宮,化成了七座秀麗的山峰,名七仙女下凡。
狗熊望天  往後看,左岸一個山頭,像躺著的大狗熊,四腳朝天,名狗熊望天。
蘋果山  往遠方看,有一圓形小山峰,中間凹進去,很像一隻大蘋果,叫做蘋果山。
朝板山  左岸臨水處,有一座平整的小山,形似舊時大臣朝見皇帝時手中所捧的朝板。

下游景區:

美女照鏡  向螺螄山右邊望去,有一前一後兩座小山,後山峰上有塊圓圓的地方沒有長草,象姑娘的臉,眼睛、鼻子、嘴巴可風,前山象一面支起的鏡子,姑娘披著長發,正在對鏡梳妝呢,名美女照鏡,也叫對鏡梳妝。
書童山  過碧蓮峰,穿行陽朔大橋(觀蓮橋),便見書童山,挺拔于田家河與灕江匯合處,似一個嫻靜端莊的少女,婷婷玉立,倒影江中,清奇無比。半山處,有一塊夾縫矗石,高丈余,似捧書誦讀的書童,因名書童山。
天水寨  與鯉魚山隔河相望的是天水寨,山上有古寨,設有五門,寨子里有小盆地,可容千人,還有一泉,各夏不柘,可供千人飲用,因名天水寨。
秀才看榜  從書童山下行不遠,可見靈人山中峰,有一石聳立,似身著寬衣、頭戴紗帽的古人,面朝對岸的白肚山,好象舉子對榜沉思,因名秀才看榜。
螺螄山  正前方岸上,一山上尖下圓,山上有圈圈螺紋,活象大海螺,名螺螄山。
魚村幽景  左岸是漁村,竹木蔥鬱,村后峰巒起伏重疊,天水寨的殘垣門牆,清晰可見。漁村一帶,奇峰壁立,蘚苔掛滿石壁及鐘乳石。遊船到此,頓感清涼爽快。壁紋奇形怪狀,有如古樹老乾,有似花邊圖案。右岸的筆架山,三峰並列如筆架。沙灣洲白沙
雪獅嶺  過秀才看榜,有個木山村,村左右各有一嶺。左嶺長滿米錐、蜜柚等樹,青蔥茂綠,遠看如獅子伏卧江濱;村右一嶺,依江而起,草木叢山,名雪獅嶺。二嶺合稱」雪嶺雙獅「,或」雙獅搶球「。是陽朔縣城附近的覽勝佳地,有「要看好風景,登上雪獅嶺」之說。
獅子騎鯉魚  過螺螄山,前面有座大山,象條鯉魚,有頭有尾,白白的魚肚子,背上長著魚鰭,名鯉魚山。魚鰭又象騎在魚背上的獅子,稱為獅子騎鯉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3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36 | 只看該作者
[c]灕江-黃布倒影[/c]
[c]灕江-畫山秀色[/c]
[c]灕江-千峰惹絮[/c]
[c]灕江-灕水繞奇峰[/c]
[c]灕江-江作青羅帶[/c]
[c]灕江-冠  岩[/c]
[c]灕江-雲蒸霞蔚[/c]
[c]灕江-削壁垂江[/c]
[c]灕江-清江倒影[/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4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37 | 只看該作者
[c]桂 林 市 內 景 區[/c]
在桂林市內有許多景點, 詳見下圖:


[c]象 山 景 區[/c]
      象山又名象鼻山,它位於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被人們引作桂林市的城徽。山體前部水月洞,彎如滿月,空透山體,清澈的江水從洞中空鼻而過,波光洞影,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為桂林山水景觀一絕。
    從濱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覽象山全景,「象汲長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園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萬年左右,地殼抬升,灕江水面由2千米寬度不斷縮小,江水在山體東麓沖刷溶蝕出一個長17米,寬9.5米,高12米,位於象鼻與象之間通透圓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穿洞而過,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詩讚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蔥蔥,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5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38 | 只看該作者
[c]七 星 景 區[/c]
     七星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134.7公頃,因有七星山,七星岩而得名,是桂林市最大、歷史最悠久、景點最多的綜合性公園。
  七星山七峰並峙,宛如北斗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稱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稱月牙山。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山腹,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千姿百態、蔚為奇觀。桂林山水的精品「三山兩洞一條江」,其中「兩洞」即是指七星岩、蘆笛岩。七星景區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觀,它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於一體,歷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棲霞真境」、「月牙虹影」、「駝峰赤霞」、「龍隱奇迹」等名勝。園內樹木花果成片,每當金秋時節,滿園桂花涌金流銀,芳香馥郁,茂樹修竹,金桂丹楓,芳草綠茵,繁花似錦,使奇山秀水更加絢麗多姿。











[c]蘆 笛 岩 景 區[/c]
蘆笛岩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7公里,原是一條古老的地下河道,東西長240米,南北寬50-90米,約形成於60萬年以前,下層河道仍在發育中。
  蘆笛岩呈馬蹄形,洞口高于山下平地26米,洞深240米,最高處18米,最寬處93米,遊覽路程500米,洞底面積1.49公頃。   
  蘆笛岩以玲瓏、瑰麗、虛幻、雄偉著稱。洞中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玄妙無窮,變化多姿,景物密集,曲折縈迴,洞天高闊,氣勢雄奇,極造化之神妙,素有「大自然藝術之宮」的盛譽。有詩讚曰:「天生蘆笛久塵封,盛世明時始露容。獅嶺朝霞迷客眼,高峽飛瀑嘆神工;回望山城如畫美,此身宛在水晶宮。」
  蘆笛岩原來入口狹小,1959年後重新發現,經精心設計,裝了色彩繽紛的燈光,1962 年正式開放。洞內著名景點獅嶺朝霞、塔松傲雪、高峽飛瀑、原始森林、盤龍寶塔、簾外雲山 。遠望山城、雲台攬勝、紅羅幔帳、幽景聽笛、雙柱擎天、雄獅送客等數十處。岩內存有唐宋元明乃至民國初年壁書70餘件,是研究桂林古代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





[c]漓 江 民 俗 風 情 園 景 區[/c]
桂林灕江民俗風情園集中了廣西四個主要少數民族壯、侗、 苗、瑤的民族建築、民俗風情和民間藝術。杉木青瓦、屋檐層 疊、古樸典雅的民族寨樓、鼓樓和風雨橋;極富民俗色彩的圖 騰柱群;醇香的過寨酒,獨特的民族婚禮「背新娘」;壯族的板 鞋舞,苗族的蘆笙踩堂,侗族的多耶等參與性節目:鬥雞、斗 馬、上刀山、射弩等民族遊樂活動充滿刺激和奇趣。綜合演藝 廳每晚都有一台濃郁少數民族地方色彩的歌舞表演,硬氣功、絕技表演和民族服飾展示。風情園現已榮獲首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樸純厚的民俗風情,風情園正以無窮的魅力,盛情歡迎海內外的客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6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0 | 只看該作者
[c]疊 彩 山 景 區[/c]
疊彩山由四望山、于越山、仙鶴山、明月峰組成,是風景薈萃之地,自古就有 「江山會景處」的稱譽。因山石層層橫斷,酷似一匹匹錦緞重疊而得名。這裡群巒擁翠,林木茂密,山麓有木龍古渡,山上建有疊彩亭、于越亭、疊彩瓊樓、仰止堂等。風洞口上鐫有陳毅元帥「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的題刻,洞中有眾多歷代詩文題刻和摩崖造像19龕80餘尊。登上明月峰頂,極目遠眺,桂林城景盡收眼底。








[c]伏 波 山 景 區[/c]
伏波山瀕臨灕江,孤峰雄峙,東枕灕江,遏阻洄瀾,山故以為名。建有迴廊高閣。布局得體,山麓有還珠洞,又名伏波岩,洞境玲瓏通透,中多旁洞。洞中有著名的景觀試劍石,有唐代摩崖造像的千佛岩。洞壁上石刻甚多,最著名的有宋代書畫家米芾的自畫像和詩人范成大的題詩,可稱珍品。 登上山頂,晨觀堯山日出,霧眺訾州煙雨,遠望老人山神態,景色分外迷人。







[c]靖 江 王 城 景 區[/c]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在獨秀峰南面修造王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獨秀峰周圍修築王城,襲14代,歷270餘年。
王府城呈長方形,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55.5米,牆高7.92米,厚5.5米。內外均以巨型石灰岩長方石砌築,澆灌灰漿,中填夯土。辟南北東西4門,序名端禮、廣智、體仁、遵義,城門為方石砌壁,青磚券拱。端禮門為正門,系3券拱石門,中門高5米,寬5.4米,深22.4米。城內為王府,中軸線上布局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及御花園月牙池,前三大建築均聳立於須彌石座之上,等級森嚴。圍繞宮殿等主體建築,還廣建樓堂廳館、亭閣軒室及宗廟、社稷,構成了大式歇山頂、紅牆碧瓦、金碧輝煌的建築群。獨秀峰(原名紫金山)位於王城之內,獨秀峰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官廟、三神祠,山北開鑿有月牙池,專供王族遊樂。
清順治七年(1650年),明朝降將孔有德攻陷桂林,被清廷封為定南王,將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府,盤踞王城。順治九年(1652年),農民起義軍將領李定國攻克桂林,孔有德兵敗自焚、王府隋之燒毀,但仍較完整保存王城以及王府中的承運門,承運殿玉陛、雲階。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王府舊址興建貢院。民國十年(1921年)為孫中山北伐大本營,民國14年王城群為中山公園,建有仰止亭,亭前建有中山紀念塔。民國22年公園改為省政府。解放后,從1953年至今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址。








[c]靖 江 王 陵 景 區[/c]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封在靖江(桂林)歷代諸王的陵園,它位於桂林市東郊,山西麓,距市區約5公里。整個陵園氣勢磅礴,素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稱靖江王陵背靠山,氣勢雄偉,左右兩側群峰林立,錯落有致。正前方奇峰對峙,山峰之間形成陵口,一望無際。由於明朝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王室墓葬于山,因此構成了一個方圓百里,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靖江王陵。現在的靖江王陵,可謂「奇峰秀色美如畫,松柏交映翠夾陵」。
  靖江王共十三個,有十一個葬於桂林。現在可供游者遊覽的是近年修復的第三王莊簡王朱佐敬與王妃之合葬墓。陵園佔地八十七畝,分外園和內宮兩大部分。進入陵門,有三條磚墁神道,中為王徑,左右為陪徑。神道兩旁對列著既顯示了明代的規制,又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的石作。由神道進入內宮可登享殿,此殿高大宏偉,富麗堂皇,是祭祀的主要場地。殿後即「寶城」是死者的「寢宮」。墓的左右是兩條帶狀丘陵,遍植蒼松翠柏,與紅色圍牆,朱漆殿宇交相輝映,歷史古迹與自然景緻融為一體。







[c]堯 山 景 區[/c]
     堯山位於桂林市東郊,海拔909.3米,距市區約10公里,是桂林境內的最高峰,因周唐時在堯山上建有帝廟而得名。
堯山以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四時景緻而聞名。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奼紫嫣紅;夏天,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堯山川競秀,鬱鬱蔥蔥;秋天,楓紅柏紫,野菊遍地,金黃映碧綠;冬天,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情趣。站在山頂極目四望,堯山前水田如境,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野,一水穿城的景色必會使你心中生出「一覽眾山水」的豪情。堯山是全國著名的名勝古迹,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規模宏大輝煌。
  新建的索道全套引進奧地利DOPPE LMATYR索道公司的先進技術設備,乘索道由山下直達山之巔,極目遠眺,峰海山濤、去水煙雨的桂林山水風光盡收眼底。滑道全套引進德國WIGAND滑道公司的技術及設備,全長1000米,設彎道18個,高差150,米,平均坡度75,最高時速可達80/小時,上站設在靖江王陵旁,坐滑道順山而下,行駛在茂密的森林中,沿途奇松怪石、名花異草、清泉水溪等自然景觀,使你在驚險刺激的現代享受中飲覽山風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7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1 | 只看該作者
[c]桂林 兩江 四湖 景區[/c]
   灕江、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謂之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景區遍植名樹、名花、名草,造榕樹、銀杏、雪松、水杉、木蘭、棕櫚諸園,以改善桂林中心城之生態;架設名橋19座,以增加江湖之靈氣;恢復、修建古之名樓、名塔、名亭萬餘平方米,以增桂林城市之亮點;發掘、修繕文物古迹50餘處,以昭然桂林之歷史文化。












[c]虞 山 景 區[/c]

虞山公園位於桂林市城北,因其園美廟靈、山奇洞幽,是桂林山水遊覽的開山地和桂林歷史的淵源地。園內虞山、皇澤潭、韶音洞素有仙山、仙河、仙洞之名。四千多年前,華夏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這裡,秦人立廟紀念,延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古往今來,祭祀帝者絡繹不絕,使虞山和虞帝廟附麗著濃郁的儒宗文化色彩,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c]西 山 景 區[/c]
西山公園位於桂林城西,距城很近,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因長期隱伏於古時的西湖中,故名,包括西山和隱山。
西山在唐代曾為佛門聖地,建有西慶林寺,為當時南方五大禪林之一。今山壁上尚存佛龕90餘座,造像200餘尊。明清以前,西山東南麓曾有一片佔地700畝的西湖,荷塘月色,煙波裊裊,湖中一玲瓏小山若隱若現,是名隱山。后無人疏浚,遂遭淤沒。今僅開出湖面74畝,荷塘25畝。現園內主要景點有隱山六洞、西峰、觀音峰 、龍頭峰、千山及巴布希金墓、桂林博物館、桂林熊本友誼館、隱山法藏寺、西湖、九曲橋和亭台樓閣等,現已成為桂林第二大的綜合性公園。





[c]穿 山  景 區[/c]     
  穿山公園主要景點有穿山、月岩、穿北亭、穿山岩、塔山等。
穿山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桂州通判胡燦諮疑咸飪獺霸卵搖薄翱彰魃健保侄茨媳倍源視寫┒粗揭慘蚨炊┥健
月岩   是穿山最富特色的景觀,月岩在空明峰頭,洞高9米,寬13.3米,長31米,底面積412平方米,底部高出小東江39米。岩洞底部持平,宜歌宜舞,賞景娛樂的人絡繹不絕。洞壁猶存宋代摩崖石刻5件。
穿山岩   可在岩中觀賞到天鵝灣、水簾洞、連心石盾、龍鱗壁、古樹坪、捲曲石、空心石、金剛寶劍、珍珠龜等25處燦爛多姿的自然景觀。穿山岩中的石枝、石管、石花不僅是稀世奇景,也是研究乳石成因的天然材料。穿山岩有白玉石、鵝管、石頭開花、石頭長毛四奇觀。
塔山    因山上有明代壽佛塔,故山名寶塔山、塔山。徐霞客《粵西日記》說:「若岐若合,亭亭夾立,蓋以脆薄飛揚為奇。」






[c]南 溪 山 景 區[/c]
南溪山,在市區南面的南溪邊,東臨灕江,雙峰並列,峭立挺拔,雨後新晴,陽光映照,山石潔白如玉,故稱「南溪玉屏」。北麓和山腰岩洞甚多,北面有著名的白龍洞,其洞口上方有石鐘乳下垂,形似龍頭。由白龍洞口處稍上,即到元岩。元岩內左右兩道:右道穿透山腹,通山南的穿雲岩;左道蜿蜒曲折,通山半的龍脊坳。龍脊坳上建有龍脊亭,憑欄眺望,市區景色,山水風光,盡收眼底。





[c]桂林劉三姐景觀園[/c]
廣西桂林劉三姐景觀園於2002年10月正式開園。進入景觀園中,舉目便可見一尊高大的白色劉三姐塑像,她頭戴斗笠,身穿少數民族服裝,矗立在中心廣場,讓遊人一進園中,便自然而然地想起電影《劉三姐》。  
  劉三姐景觀園佔地100多畝,總投資5000多萬元,是一個以劉三姐文化精華為主題,集觀賞、娛樂、科普為一體的休閒遊樂場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8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2 | 只看該作者
[c]陽 朔 景 區[/c]
陽朔位於廣西東北部,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縣城距桂林市陸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全縣面積140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岩洞地貌;灕江流經縣內的63公里河段是灕江風光最精萃部分,在全縣範圍內,遍布著奇山秀水、美石異洞構成的自然景觀,由各類傳統文化遺跡構成的民俗景觀......融合成了一道天下獨有的立體風景。
  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陽朔縣城陽朔鎮是全縣旅遊主要集散地,是全縣旅遊接待的中心。錯落其間的奇峰、古色古香的街貌,幽靜雅緻的環境,使整個縣城猶如一座大公園。
   「陽朔山水甲桂林」是人們對於陽朔風光的由衷讚美,灕江流經陽朔境內的69公里是灕江風景的最佳處。


[c]西 街[/c]
西街位於陽朔老城區之中,街道既充滿鄉土氣息,又洋溢著濃郁的異國情調。約1千米的長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中式店鋪,招牌均用外文書寫,店老闆都是陽朔本地人,卻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語,與外國遊客自由交流。西街商品琳琅滿目,有民族服飾、工藝品、古玩等等。 路邊的餐館也是中西合璧,許多外國遊客都喜歡來這裡喝酒品茗,興緻來了還親自下廚掌勺。古樸的街道和中式的南方小城傳統建築構成的西街,每天徜徉著無數外國遊客,成為陽朔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建築規模,但卻顯現著國際情調的人文景觀。這裡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語招牌,工藝品書畫店、飯店、酒吧的服務員、普通居民以至於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就給西街染上了一筆異域色彩。










[c]遇 龍 河[/c]
遇龍河發源於臨桂縣,全長42.5公里,其中以遇龍橋到青厄渡這一段風景最佳。主要景點有:犀牛塘、水厄風光、五指山、朝陽寨、仙桂橋、遇龍橋、歸義古城遺址、漢墓群、東暈岩、八仙過海等近20處。遇龍河,這條流著一江風情,一江靈氣的「小灕江」。








[c]印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9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2 | 只看該作者
[c]世 外 桃 源[/c]
世外桃源景區位於桂林市南郊39公里,陽朔北郊15公里的桂陽公路邊。本景區在湖光山色的自然佳景中展示出廣西少數民族的建築、文化、民俗、風貌,是與純樸秀美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的遊覽勝地。
壯、侗、苗、瑤四民族的村寨部落,景色宜人。景區中展示的微縮景觀逼真的將原形地貌集於盆中,能使你親臨其境。劉三姐家園,古榕樹下的壯家歌圩,以歌代言,秀球閣前,綵球飛舞,一片歡歌。水鄉的民部傳統工藝作坊一條街,你將領略到古老的製作工藝。悠揚的蘆笙,歡慶的歌舞、樸實的山歌,魚翁的號子,善歌善舞的壯妹、侗姑,身著艷麗服裝伴隨你乘船飽覽。九曲徊腸的燕子湖,水如明鏡,山巒疊翠,碧波深潭,溶洞奇觀,怪石嶙峋,垂柳蓮篷,你好象置身於西子湖畔,旖旎的風光,車水轔轔。侗寨的風雨橋,如一花龍靜卧湖面,鼓樓聳立與山比美,真是水天一色。高高聳立的圖騰群,是古老民族的結晶。深入景區又是一方天地,古老的原始部落,會使你有一番古時期的感受。寧靜的山莊桃林遍野,讓您宛若進入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中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c]大榕樹與月亮山[/c]
大榕樹景區位於陽朔縣城南7.5公里高田鄉金寶河畔。景區中心,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樹齡的大榕樹,樹高17米,樹圍7米,樹陰覆蓋面積達100多平方米,相傳是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與情人阿牛哥的定情處,著名的音樂電影《劉三姐》部分外景畫面就在此拍攝,相信看過電影《劉三姐》的人不會忘記那古榕樹下動聽的情歌,還有火熱的繡球……
    距大榕樹1000米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月亮山風景區。月亮山因其月形隨視角變化而變化,引人無限遐思。距大榕樹不遠處有一蝴蝶泉





[c]愚 自 樂 園[/c]
愚自樂園位於桂林與陽朔之間的雁山區大埠鄉,是一座以當代雕塑和洞窟藝術為主的大型地景藝術公園。園區內陳列多年來由世界著名雕塑家創作的大量作品,其深刻的人文啟發、藝術睿智的表現,給周圍的自然山水焊接上一道厚重的文化板塊,自然藝術與人文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讓每個步入這裡的人情不自禁地感受藝術的震撼,令人沉思,或令人開懷。











[c]陽 朔 山 水 園[/c]
陽朔山水園位於陽朔縣城東南面,碧蓮峰東麓,是陽朔風景線上的一顆明珠。漫步古木參天的風景道,可俯看繞山而過的灕江流水,登迎江閣,更可盡賞幽美景緻。山水園有大量石刻古迹,較具代表性的是鑒真和尚五次東渡時駐足的鑒山寺,有一個字里包含「一帶山河、舉世無雙、少年努力、萬古流芳」筆意的「帶」字石刻,字高6米,寬3米。園中還有奇石館、盆景園、叢鳥園、書畫館等。從縣城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
入園后,沿風景道觀賞沿路石刻,可在「帶」字石刻下留影。上迎江閣,再到鑒山寺,進奇石館、叢鳥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10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2 | 只看該作者
[c]龍 勝 景 區[/c]

[c]龍 脊 梯 田[/c]
龍脊梯田位於和平鄉龍脊村,距龍勝各族自治縣城22.5公里路程,距桂林市103公里路程,是廣西22個一級景點之一,也是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海拔最高880米,最低380米,垂直高差500米。
梯田開造於元代,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插下兩三行禾苗,形成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如鏈如帶的梯田大觀園。梯田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其壯觀被藝術家們讚歎為「神奇的韻律,優美的線條」。在龍脊,遊人可以領略到悅耳的山歌,香醇的水酒,多姿的服飾和特異的風情。










[c]龍 勝 溫 泉[/c]
龍勝溫泉 位於桂林西北部龍勝縣城東北32公里的矮嶺溪邊。溫泉由地下1200米深處岩層湧出,水溫在45°C-58°C之間,水中含有鋰、鍶、鐵、鋅、銅等十幾種於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質經國家的地礦部、輕工部、衛生部有關專家鑒定為:超低鈉低礦化度的偏硅酸重碳酸鈣鎂型天然飲用礦泉水。淋浴溫泉對心血管病、神經痛、關節炎、糖尿病、痛風、皮膚病、婦科病等均有很好的理療、治療及保健作用,經常飲用溫泉水還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血管老化,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溫泉地處幽谷,四周碧峰林立,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是旅遊、療養、保健、消閑、避署的勝地,被譽為「世外桃園」、「人間仙境」、「天上人間」。龍勝溫泉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已形成規模,是華南地區最著名的溫泉。




[c]興 安 景 區[/c]

[c]樂滿地休閑世界[/c]
集觀光、休閑、旅遊、度假於一體的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位於桂林興安縣,佔地面積6000多畝,是迄今國中最大的旅遊休閑世界。樂滿地堪稱現代旅遊休閑頂峰之作,宏大、親切、美妙、天人合一;現代科技與神工山水的絕紗融合;規模之宏偉規劃之完整、設施之完整、意境之曼妙、堪稱中國之最。它亦零點亦幻的主題樂園,忠於原味的森林度假村,園內最具特色的18洞美式陵高爾夫球場,卧擁山林的度假酒店等,令每一位樂而忘返的遊人可、以流連其間,在原始的山光水色中得到現代的舒適享受。
共包含森林度假村、高爾夫俱樂部、度假酒店、主題樂園。












[c]靈 渠[/c]
靈渠 在桂林市東北六十六公里的興安縣城邊,全長三十四公里,建於秦始皇執政時期,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它連接湘江和灕江,勾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對嶺南地區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而它設計的科學,結構的靈巧,工藝的精當,對今天的水利工程,仍有參考價值。
  本景區包括分水塘、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北二渠、三將軍墓、秦堤、飛來石、四賢祠等。





[c]貓 兒 山[/c]
貓兒山位於興安縣西北部,距興安縣55公里路程,離桂林市區81公里路程。跨興安、資源2縣,面積5.3萬公頃。系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僅是廣西第一峰,也是華南第一峰。因山頂峰形似蹲伏的貓兒而得名。1990年陸定一在老山界題碑讚譽貓兒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嵋之秀」。
  貓兒山為高山風景地,有112種珍稀動物,1436種野生植物,其中杜鵑花達36種,著名的鐵杉樹是冰河時期孑遺下來的珍貴樹種,與水杉、銀杏一道被稱為植物王國的「活化石」。另有著名的第三紀殘遺植物,木蘭科中最有代表的原始種類――鵝掌楸,在貓兒山西北溝谷中保存有一定的數量。此外還有木通科原始種類的代表貓兒屎,廣西新記錄植物紅葉木姜子、鴉椿衛矛、長蕊杜鵑、嚙蝕狀莢蓮、異葉敗醬等20種珍稀品種。









[c]資 源 景 區[/c]

[c]五排河漂流[/c]
位於桂林市西北部的資源縣,華南第一峰貓兒西南麓,發源於海拔1883米的金紫山,是資源縣境內第二大河,車田至河口這一30餘公里的河段。峽深谷幽,灘險流急,山高石奇,兩岸風光優美,民俗風情濃郁,給來五排河漂流探險的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乘竹筏或橡皮船漂流五排河,簡直就是置身於幽谷探秘。彎多,山陡、林深、谷幽,一切塵世間的喧囂頓然銷聲匿跡,江流把人帶進了一個古樸、原始的純自然境界。




[c]寶 鼎 瀑 布[/c]
地處延東鄉同禾村境內,距資源縣城僅10餘公里,位於資源第二峰,海拔1924米的寶鼎山腰。
  一波九折的瀑布從山頂驟然噴涌而出,沿陡峭的石壁鋪天蓋地而下。抬首仰望,如白練懸空,飄抖翻飛,如珠迸玉濺,飛花疊彩,氣勢恢宏,頗為壯觀。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親臨實地考察后,描繪寶鼎瀑布"懸崖飛濺,長如布,轉如傾,勻成簾"。






[c]八 角 寨[/c]
又名雲台山,位於資源縣東北部梅溪鄉大坨村,主峰海拔814米。雲台山因雲涌峰浮而名,巔具八角故又名八角寨。雄奇險幽的八角寨,為丹霞地貌風景區。景區中的眼睛石、神鷹石、人蔘石、群螺仰天、大象迎賓、古堡殘垣莫不形神畢肖,令游者和文人騷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百卉生態景園 是資源縣資江漂流最精華地段,其方圓10公里,山形峻秀,岩壑爭奇,源於典型的丹霞地貌,有三十八岩、十九澗、二潭、八石等。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百葯谷匯天下本草於一地;神龍山莊因勢就形,布局靈活,高低錯落,自然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在海拔630米的神仙寨頂有方圓56畝的原始森林,屬國內罕見。
其它還有「天脊」、「一線天」、「天鼠下凡」、「忘憂泉」、「桃花島」等20多處絕好佳景,匯聚成一個美若仙界的景觀群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11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2 | 只看該作者
[c]靈 川 景 區[/c]

[c]大 圩 古 鎮[/c]
大圩古鎮 在灕江東岸,父子岩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古鎮始建於公元前200年,曾是廣西四大圩鎮之首(桂林大圩、賓陽蘆圩、蒼梧的戎圩、貴港的橋圩)。
  大圩還是歷史悠久的古鎮:始建於明的單拱石橋萬壽橋,仍雄跨鎮南;清代建築的高祖廟、漢皇廟和廣東、湖南、江西會館等,以及長達5里的青石板路,兩旁擠滿了青磚青瓦樓房,都成為古老圩鎮的見證。大圩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盤山,鎮西毛洲,四面環水。大圩是盛產柑桔橙柚的大果園,風景優美,田園如畫。



[c]青 獅 潭[/c]
青獅潭位於灕江上游,距桂林市區28公里,與靈川縣城相距19公里,景區由東湖、西湖和公平湖組成,總面積170平方公里,湖水面積約30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41.7平方公里,湖水容量6億立方米,號稱「華南第一湖」。是離桂林市最近,最大的原始生態自然保護區。
  青獅潭因湖畔一座酷似獅子的青山而得名。湖水清澈如碧,二十餘種魚類嬉戲其中,湖內小島星羅棋布,乘船遊覽湖面,碧波萬傾,一望無際;峽谷幽深,曲折迂迴。湖區內的原始森林,藤蔓纏繞,萬傾竹海,蒼翠欲滴,三十餘種野生動物出沒其間,原始生態保護良好。湖畔散落著苗族、瑤族、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村寨,民風淳樸,習俗迥異,風情萬種。是水上遊樂,周邊度假、休閑避暑、生態旅遊之勝地。



[c]海洋銀杏林[/c]
海洋銀杏林位於桂林靈川縣海洋鄉境內。林區有銀杏樹100萬株,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植於秀麗的田園間或村莊舍旁,林區面積4平方公里,樹齡一般為30-50年,林冠平均高度13米,樹榦直徑0.5米,其中有50多萬株年代久遠的銀杏樹,最古老的一株已有500多年歷史,百年以上的便有1.7萬多株,最大的「白果王」樹高達30米,樹榦需6人合抱。每到深秋季節,微風輕拂,落葉繽紛,樹上的、樹下的,一片片落葉就象一片片黃金,和著林下拾葉子的老人或孩童,構成一幅幅別有意味的秋意圖。象這樣成片成林的銀杏林景區全國罕見,廣西更是絕無僅有,眾多的銀杏樹為桂林山水添光增彩,是大桂林旅遊圈最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c]臨 桂 景 區[/c]

雄森熊虎山莊
 投資3億多元的桂林雄森熊虎山莊座落在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路沙塘大圓盤處。佔地面積50多萬平米,集世界瀕臨滅絕僅有的四個虎種。現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白老虎共300多頭,黑熊400多頭,獅子100多頭及豹、蛇、猴、鳥等世界一級保護動物,為世界最大的黑熊、老虎科研、繁殖、野化、觀賞、遊樂基地,也是中國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學科研基地和中國廣西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研究中心,貓科動物繁育基地。自1993年成立至今,通過10多名動物專家8年的努力,共繁殖了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白虎190多頭,黑熊200多頭,非洲獅80多頭,成活率達到93%。



李宗仁故居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宗仁(1891年~1969年),臨桂縣兩江鎮頭村人。官至國民黨政府副總統,代總統等職,抗日戰爭時曾成功地指揮了台兒庄戰役。
    李宗仁故居坐落於臨桂縣兩江鎮頭村馬鞍山東麓,桂林至泗頂公路旁。故居系桂北民居風格的莊園式建築。大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佔地4550平方米。四周以清水牆高垣屏護,高9.57米,厚45厘米,頂蓋硬山式雙坡青瓦頭,牆頭「金包鐵」砌法(即內外青砌包泥磚),對角設置兩炮樓。內分安東第、將軍第、學館及三進客廳等四大院落,均為兩層,全木結構,以重重券門相聯,通高8.68米,建築面積4361平方米。





[c]灌 陽 景 區[/c]
文市石林
    文市石林發育在灌陽縣文市鎮周圍鱗次櫛比的岩溶丘陵上,它是一種比雲南路南石林更典型的劍狀岩溶地貌。佔地約二平方公里,奇石羅列,形態各異,峻峭無比。各種果樹點綴其間,春花秋實,果香四溢,令人陶醉,雲南的路南石林以面積廣,規模大而舉世聞名。但由於桂林的雨熱氣候條件優於路南,文市石林的劍狀岩溶特徵更加典型和普通。並擁有比世界其它熱帶地區的劍狀岩溶地貌具有更複雜的發育歷史,它的觀賞性、科學性、美學性和人類社會、文化進步的共關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具有頂級的旅遊開發和觀賞、科學考察價值。

 

月嶺古民居
       月嶺原名望月嶺,位於灌陽縣文市鎮以東約2.5公里。是一個古建築保存完整、民風純樸,居有470多戶、1500多人的村莊。
  月嶺村民房建築排列井然有序,全村原為6個大院組成,院名為「翠德堂」、「宏遠堂」、「繼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錫嘏堂」。6個大院均用一色磚瓦建成,工匠們各施巧技,石刻、木雕、壁繪各呈異彩。每個大院均有水井、石磨、碓等日常生活設施,基本能做到無緊要事或其他農活可以足不出院。此外,村內通道全部用石板鋪就,歷經久遠愈見光潔平滑。
  月嶺文物古迹甚多,如文昌閣、節孝坊、凌雲塔、催官塔、將軍廟、古炮樓等。尤其是節孝坊造型精美,無論工藝、書畫堪稱苦心孤詣。
  月嶺三面倚山,村後有白駒岩直通灌江,岩中有洞,洞洞相通,縱橫可達十餘里,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或挺立、或倒掛,千姿百態,令人嘆為奇觀。村莊前面有數百畝的田垌,由於水土保持良好,水旱無憂,年年豐收。月嶺還是有名的長棗、石榴生產基地,以量多質優蜚聲縣內外。
  古老的月嶺村,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不少遊人遠客在此流連忘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12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2 07:43 | 只看該作者
[c]全 州 景 區[/c]
湘山寺
  素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建,宋朝四位皇帝先後五次加封,鼎盛時期寺內建築面積達18000平方米。湘山寺作為全區最古老的宗教旅遊勝地,吸引著海內外遊客,特別是三在佛教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龍岩洞
龍岩洞位於越城嶺支脈的東瓜源,距全州縣城5公里,古為邑中八景之一。龍岩洞洞內有一圓形巨石,砥於中流,為泉水所沖,發出巨響,岩壁回蕩,似龍磨之聲,故名龍岩。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將岩洞擴寬填平,建造了兵工廠。196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此籌建醫院,再削整岩洞擴建成全國最大的地下醫院,也是全軍唯一的山洞醫院。洞內建有五層高樓(局部六層)、禮堂、餐廳、廣場及發電站等,總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採用全空調裝置。  后洞形似喇叭口,有如巨龍張嘴大吼。洞口斜向天空,高約40米,寬30米,崖壁上綴滿石乳、石幔、瀑布飛簾。洞后古木參天,原始森林鬱鬱蔥蔥,峽谷長約1000米,泉水汩汩,幽雅清新,仿若世外桃源。



[c]荔 浦 景 區[/c]

銀子岩
國家3A級景區。位於荔浦縣馬嶺鎮北3公里的小青山屯,距荔浦縣城15公里。
銀子岩洞內有豐富的化學沉積物,因其沉積物晶瑩潔白,呈銀白色,故名「銀子岩」。洞內石鐘乳、石筍、石柱十分發育、景色優美。銀子岩與荔枝岩、通天岩、干糯岩等相連接,長度在1公里以上。洞內有天然水池、清流澈見底。
  銀子岩洞外有千畝桃花林。景觀十分優美。





[c]恭 城 景 區[/c]

恭城瑤族自治縣,距桂林市108公里,境內民風古樸,文物古迹甚多。有明、清代修建的全國四大孔廟之一的恭城孔廟、巍峨壯觀的武廟和建築精巧、頗具瑤族特色的古建築---周渭祠、湖南會館。此外,恭城瑤族風情多姿多彩每逢瑤族傳統節日,瑤胞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唱山歌,搶花炮,大鼓吹神,場面熱鬧非凡。
文廟    即孔廟,又稱學宮,是祭祀孔子的祠廟。位於桂林市恭城縣西山南麓,是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一。



武廟(關帝廟)   是紀念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於明萬曆癸卯年(16O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咸豐四年(1854年)毀於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


周渭祠   即周王廟,位於恭城縣城東,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廟。


大嶺山桃園  位於恭城西嶺鄉大嶺山屯,該鄉水果種植歷史悠久,果質優良,大嶺山桃園成為了一個生態旅遊觀光景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271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2

積分
64
13
紅顏已老 發表於 2004-10-27 18:22 | 只看該作者
漂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14
小魔女 發表於 2004-10-27 21:48 | 只看該作者
如此全面的桂林風光,足以成為以後大家去桂林的最全面的參考資料。謝謝znz609的好帖!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3

主題

8754

帖子

671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11
15
一壺清茶 發表於 2004-10-28 00:5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還真沒去過桂林,這麼漂亮啊,有機會一定去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16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28 08:52 | 只看該作者

總算有人回貼了

好幾天都沒人回貼哦, 要知道發貼也不容易的啊. 事前有去徵求圖片鏈接許可, 另外有些東西沒有現成的,不是隨便可以貼上來的. 比如: MP03,  原地圖是由幾十張小圖拼成的,我是花了一番工夫處理, 上傳到網站, 才能貼到這讓大家參考的.

本貼算不上全面,我有些虎頭蛇尾了. 其實還有不少東西沒有介紹, 如: 更多的景點, 當地土特產,旅遊紀念品,  風味小吃, 及特色游等.
本想補充一些, 但轉念一想, 我想還是只在這裡拋磚引玉吧, 更多的東西遊客親臨其境去體會為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17
小魔女 發表於 2004-10-28 09:23 | 只看該作者
你的辛勤勞動我們都有目共睹,再次感謝你的辛勤勞動帶來的作品!請znz609查看悄悄!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3

主題

8754

帖子

671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11
18
一壺清茶 發表於 2004-10-28 09:3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謝謝分享,樓主辛苦了,還有好圖啊,接著貼啊,好讓我們足不出戶也

能詳細領略桂林的美好風光~~~~
人生苦短,笑比哭好。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3

主題

8754

帖子

671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11
19
一壺清茶 發表於 2004-10-28 09:3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我對這首歌是深有體會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8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20
 樓主| znz609 發表於 2004-10-30 07:43 | 只看該作者
今天登陸進來, 發現問題:

可能系統出錯,

只有桂林部分的風光可以顯示, 其他的諸如(陽 朔 景 區,龍 勝 景 區,興 安 景 區,資 源 景 區等都沒有內容,只顯示正在編輯中.) 剛開始我還以為那許多的內容都被系統誤刪, 後來從新登陸, 顯示才正常.

所以我想可能也有別的網友看到與我一樣的結果, 即:能看到的只是我發貼內容的一半, 其他顯示正在編輯中, 而誤以為貼子沒發完,  其實本貼全文結束於10月21日.

若是網友遇到上述情況, 請從新登陸, 或者改天登陸看看.

你登陸的網頁應是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s ... amp;threadid=1076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