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輕鬆增長的時期即將結束

[複製鏈接]

2140

主題

2399

帖子

324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分析人士說,中國要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會很難。他們說,對於被外界認為能夠隨意對經濟進行微調的中國決策者來說,一次現實檢驗可能即將到來。
  
  分析人士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久前有助於促進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很多條件如今卻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這預示著將會有較長一段時間的疲弱增長期。
  
  瑞信(Credit Suisse)周一說,它認為中國目前正步入一場結構性低迷,它指出有六個因素顯示中國的增長前景不容樂觀,其中兩個因素是樓市出現的重要變化,以及看起來已經不再被低估的人民幣。
  
  分析人士給出的原因還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外界普遍認為,在21世紀頭10年中入世幫助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增長。但在全球經濟增長趨弱的時期,入世帶來的幫助可能會小很多。
  
  他們說,類似地,佔中國經濟很大一塊的投資此前被視為有助於促進經濟活動,但在如今產能過剩的行業格局下,投資看起來卻會帶來問題。
  
  瑞信說,上周五公布的兩項中國製造業調查數據表現疲弱,這凸顯了該機構提出的中國經濟基本面脆弱的觀點,這一點可以從最近的貨幣統計數據中看出來。
  
  他們說,中國今年4月向經濟注入更多信貸,但中國決策者的這一舉措看起來難以刺激消費。當月數據顯示,雖然金融主管部門取消了限制銀行向地方政府放貸的禁令,貸款卻只出現了小幅增長。
  
  瑞信說,中國國內銀行持有的存款增長放緩,這也是一個重大警告信號。瑞信指出,貸款增速已下降至歷史新低。
  
  瑞信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說,這表明存款的實際成本還得上升,從而導致資本的實際成本繼續上升。
  
  艱巨的目標
  
  3月份,中國領導人改變了自2005年以來一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將今年的目標從8%下調至7.5%。
  
  玫瑰石顧問公司(Rosetta Stone Capital)董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甚至連實現調低后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都存在困難。
  
  謝國忠周一在財新網撰文說,輕鬆實現經濟增長的日子已經結束,這意味著政府必須應對與低家庭收入和投資過剩有關的問題。
  
  謝國忠認為,中國經濟將面臨重重問題,因為這次中國幾乎不能採取什麼措施來扭轉局面。他說,通過投資和其他形式的刺激來促進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像在2009年和2010年那樣獲得支持。
  
  謝國忠說,和2008年推出一攬子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以拯救經濟的時候不同,目前在經過長時間的信貸高增長之後,基本上沒有必要再掀起新的投資浪潮。
  
  他說,中國已經投資過多。
  
  另一個問題在於,再推經濟刺激的話,乘數效應將不及以往,因為勞動力市場已經趨緊,新的投資項目面臨著成本和其它一些壓力。
  
  但謝國忠承認,一定量的投資可能有助於避免中國經濟過快減速。
  
  與此同時,瑞信表示,中資銀行並沒有像2008年那樣開展新一輪大規模信貸投放的條件。2008年的信貸增長幫助中國為當時的基礎設施建設浪潮提供了資金支持,從而為中國經濟抵擋了全球出口銳降帶來的衝擊。
  
  經濟刺激即將到來
  
  預計政府還是會推出某種形式的刺激措施,雖然這不一定會對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瑞信說,北京可能會推出1萬億元到2萬億元(合1,570億美元到3,14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但由於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比2008年增加了60%,刺激措施的凈效應將會大大減弱。
  
  瑞信說,如果刺激規模為預計範圍底端的1萬億元,按經濟規模增量調整之後,其凈效應將為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的十分之一左右。
  
  另一個問題在於,經濟刺激方案可能會因為今年晚些時候的高層領導人換屆而被推遲。
  
  瑞信說,我們擔心政治家可能想要結構性地降低增長速度,而在領導人被任命之前,推出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也沒有什麼意義。
  
  與此同時,最新數據繼續顯示出中國經濟的疲態。
  
  滙豐銀行(HSBC)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服務業以19個月以來最快速度擴張。該行發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4月份的54.1上升到了54.7。
  
  但滙豐銀行說,這一結果仍然低於56.7的長期趨勢水平。
  
  官方周一公布的服務業PMI為55.2,略高於滙豐銀行指數,但總體數據顯示5月份弱於4月份水平。
  
  一些分析人士說,滙豐銀行PMI顯現的改善趨勢可能有誤導作用,因為它剔除了中國經濟中受打擊最重的一些部門。
  
  美資券商Piper Jaffray駐香港的銷售交易員蘇利文(Andrew Sullivan)說,兩個指數呈現出中國經濟的不同面貌,官方指數包含了近期大幅放緩的建築業。
  
  相比之下,滙豐銀行的PMI覆蓋420家公司,約為官方PMI覆蓋數量1,200家的三分之一。它還剔除了建築業,並包含了官方PMI沒有包含的銀行和金融企業。
  
  在此之前,上周五還有製造業PMI調查結果發布,一個來自政府,另一個來自滙豐,都顯示了中國工廠活動在惡化。
  
  本文作者Chris Oliver是MarketWatch駐香港的亞洲首席記者。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