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環球時報》奇談: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 民眾應理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31 0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於 2012-05-28



    針對中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因腐敗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說,中國無法「根治」腐敗,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反腐敗需要依靠「發展」。社評列舉了允許官員腐敗適度的種種理由,要求民眾理解。

    鐵道部原部長、黨組書記劉志軍昨天被宣布開除黨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這一消息再次觸動了公眾關於腐敗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從全國範圍看,腐敗官員落馬的消息的確不斷冒出,給人貪腐者「前赴後繼」之感。沒少抓,但像是抓不完。這究竟怎麼回事?

    中國顯然處於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目前不具備。有人說,只要「民主」了,腐敗問題就可迎刃而解。然而這種看法是天真的。亞洲有很多「民主國家」,如印尼、菲律賓、印度等,腐敗都比中國嚴重得多。但中國很可能是當前亞洲「腐敗痛苦感」最突出的國家。

    這跟中國「為人民服務」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會深入人心有關。但現實是,市場經濟衝擊了它的落實,敷衍甚至背叛它的官員從各種制度的縫隙中不斷漏出。中國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國家,發達國家廉潔的高標準已被中國公眾見識,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條件下的信息強行壓縮在中國輿論場上,痛苦和糾結因此無法釋懷。

    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對中國來說尤其困難。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實行高薪養廉,美國的參選者很多是富人,一般人當了官后積累名望和人脈,卸官后可以通過各種「旋轉門」把這些積累全變成現金撈回來。而這些路在中國都是死的。

    給官員大規模提薪,中國輿論斷不會接受。官員退下來后一轉身利用影響和人脈賺大錢,制度就不允許。讓富豪們去當官,更讓人覺得「變味」。中國官員的法定工資很低,一些地方官員的福利常常通過「潛規則」實現。

    整個中國社會現在都有些「潛規則化」,醫生、教師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業也在流行「潛規則」,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

    哪裡是「潛規則」的邊界,這點並不清楚。這也是當前腐敗案較多,而且有些是「窩案」的原因之一。民間流行「法不責眾」的說法,一旦有哪個官員相信了此說,並且以為「別人和自己一樣」時,他就已經十分危險了。

    必須對腐敗分子進行嚴厲查處,決不姑息,這可以極大增加腐敗的風險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懾作用。官方必須以減少腐敗作為吏治的最大目標。

    民間須堅決加強輿論監督,提高官方推進反腐敗的動力。但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不舉國一起墜入痛苦的迷茫。

    寫這些話,決不意味著我們認為反腐敗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們認為反腐敗確應成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所要解決的頭號問題,它也是整個國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我們認為,反腐敗不完全是能夠「反」出來的,也不完全是能夠「改」出來的,它同時需要「發展」幫助解決。它既是腐敗官員自身的問題,也是制度的問題,但又不僅僅是。它還是中國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的問題。

    反腐敗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攻堅戰,但它的勝利同時取決於其他戰場上對各種障礙的肅清。中國不會是其他方面很落後,唯獨官員們很清廉的國家。即使一時是,也持久不了。反腐敗是中國的突破口,但這個國家最終只能「綜合前進」。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9: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