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濫觴與輝煌

[複製鏈接]

42

主題

68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utuo 發表於 2012-5-24 1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濫觴與輝煌

--談浙江大學排名和地位被質疑之歷史根源及浙江大學在台灣

南京大學  吳倩之
  

   台灣成功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都是浙大在台灣的友好結盟學校,這是為什麼呢?
  
  成功大學--目前台灣最好的工科大學,畢業生受到歡迎程度一直排第一(超過台大),其學生紮實求是,繼承了浙大的求是校風。49年台灣」國府「要求逃台浙大工學院部分直接注入台灣省立工專(都是「反動」教授師生),實力大增,后升級為大學,其它文理等學院人員一般都注入台大。
  
  中國文化大學--浙大史地系主任張其均因擔任浙大訓導長期間管過學生運動,人民解放軍進入杭州前辭別竺可楨校長連夜逃台(為此抄家並抓了不少人交待問題),后在台灣聯合浙大校友創辦了中國文化大學,目前校董事長是其子張鏡湖老先生,40年代他也是浙大史地系畢業。該校是台灣目前最大的大學,在校人數5萬以上。很好的貢獻於台灣社會和維護傳統的中華文化,也體現了浙大的求是精神,被譽為「台灣浙大」。
  
  另外有趣的是,許多逃台的浙大校友在逃台的工學院院長李熙謀(蔣介石、朱家曄和張靜江的紅人,唯一是國民黨黨員的院長)的帶領下,直接幫助甚至領導台灣交通大學復校,有了他們的努力,台灣交通大學才有今天。這是一個訪上海的浙大老校友親口說的。
  
   只要是校名不為地名的名牌大學在台灣都」復校「了,北大(對應台大),浙大(對應上述兩校),廈大等就沒有辦法了。浙大當年「反動的」浙江、江蘇、上海籍教師逃台、港、美、歐太多,留杭的如束星北、胡剛復、顧谷宜等人天天罵共產黨也顯然對新政府來說是不可靠的,49年解放后就解聘了100餘位教師,包括胡剛復、朱正元、儲潤科等等,他們都失業在家或去中學教書。束星北本來要被抓,但是被浙大接收委員會的許良英保了,許做了許多左的「壞事"但這件事情倒是正確的。政府考慮到留下的浙大師生可能只是不方便或者來不及逃台(事實也是如此,解放軍進展神速,許多人拖家帶口來不及逃台,故只能留下觀望時局,那時候廣東和西部都還未定論),很可能天天盼著浙江籍的蔣幫打回來而作內應,必須把他們的大部分調離浙江前線,浙大還有一個直接通陳布雷和蔣介石的大教授陳之胞弟陳訓慈(后浙江圖書館館長),在增強學校發展力量和抗日西遷過程中他的渠道幫了浙大很多的忙。校長竺可楨和宋子文、宋美齡在美國留學時就很熟,也是常來常往。電影《開國大典》裡面有一句台詞,蔣介石說「不管怎樣,浙大校長竺可楨要帶走」。可見蔣對家鄉大學的重視。
  
  所以國立浙江大學和同樣情況的國立中央大學一樣必須被新中國政府假「院系調整」受到削弱處理。接受浙大和中央大學比接受復旦大學等民辦大學要複雜很多,新政府對這些人是有戒心的。
  
   浙大工學部分4系留守校園,本來被要求改名「浙江工學院」而徹底亡校(事實上中央大學已經在大陸改為南京大學后亡校了),但是被抵制,60年代前根本不是重點大學,屬於本地一般院校,學生一般也留在浙江,加上文革,77年開始才正兒八經的培養人才,夠慘的,就是工學4個系一直維持到現在全國第三的水平,非常不容易。這也造成過去國有大企業、重點建設工程和國家機關基本都沒有浙大的畢業生。培養的院士、領導和高水平的專家學者不多。由於50-70年代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是國家脊樑,政府機關幹部的來源。浙大沒有有力的參與這個共和國火熱建設的時代,是一個壓抑、無奈、負罪的旁觀者、配合者,是后媽養的,在這場建設中「失位」。而清華、天大、哈工、華工、西交、南工等是共和國建設的主力,他們的學生大展宏圖,社會氣勢很旺,得到人民的認可和喜愛。這一切直接影響了浙大在全國人民中的地位,我在幾個核工業重點工廠里長大,根本沒有浙大的老工程師(可能也是覺得政治上不可靠沒要過),人們都不知道有浙大的存在,長時間經常和杭大搞混。90年代以前浙大是沒有名氣的,高中生普遍不熱衷,可以說是寶玉埋沒了40年。這種看在眼睛里,口口相傳的實力很重要。浙大98年收回小部分系科,這些學院離浙大發展時間太長有些系科水平不高待繼續回爐大發展。而合併又成為人們質疑的借口,但實際上共和國早年建設這幾十年缺少浙大的身影,是目前全國人民質疑浙大地位的根源,精確的講,是沒有經歷民國時代的人們質疑浙大目前排名和地位的根源。 我相信早程輝煌,中程壓抑,未來將更輝煌,真金一定會閃光。 

再來談談大學的精神,目前中國社會對大學有一種普遍的看法或評論,比如在網上可以看到:清華秀官、北大炫富、復旦崇洋、浙大求是、南大敬老等等。那麼對於中國大學的精神,我們真真該推崇什麼呢?

對於我們大學培養的學生又該是怎麼樣的期待呢?筆者注意到2012年3月23日浙大校友--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趙曉明教授應邀訪問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與該校董事長--浙大老校友張鏡湖先生談到浙大時稱:浙大學生應該------在精神上是豪邁的、氣質上是浪漫的、格調上是莊重的、學術上是嚴謹的、思想上是開放的。

對此希望和期待,筆者也深以為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