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收藏過程中值得書寫的還有二項。1909年清廷特使唐紹儀(為1874年來美留學幼童,屆時14歲)贈送1728年銅板活字印刷《古今圖書集成》一套五千零四十冊。這是為感謝美國退還一千兩百七十八萬五千銀兩的庚子賠款。另一項是美國政府各部會委員會(U.S. Government Interdepartmental Committee)收購的1938年至1945年在重慶,成都,雲南等地大後方生活紀錄,包括文學,藝術,戲劇,歌謠,政治,經濟等五千種。這批圖書是研究中國抗戰時期最為的珍貴史料。
今天,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浙江大學這兩個不同文化的思想寶庫在華盛頓國會上相會,演繹出一場激動人心的文明交會,屆時國會圖書館將展示其收藏的浙江大學百餘年發展的圖書圖片展、邀請浙大校長楊衛博士演講 「中國大學教育發展的百年道路:以浙江大學為例」(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Exemplifi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由美國國家民俗中心採訪到訪的三位浙大正副校長,特別記錄浙江大學115年發展歷程中為中華民族文明科學進步和傳統文化繼承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