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強勢介入東北亞,中朝關係何去何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3 1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5-22 22:51:46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飛翔的長城龍


世界上」惟一永恆不變的東西是變化的必然性」-------------尼克松。

分析國際關係就是要尋找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變動因素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國家關係中沒有任何一種約定關係會永恆到一承不變,中朝關係也不例外。回想當年中蘇之間海誓山盟的「同志加兄弟」的情意綿綿,不也在赫魯曉夫欲對華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的政治陰謀下恩斷意決?溫情脈脈的友情在殘酷的政治鬥爭面前猶如柔弱花蕾在狂風暴雨的恣虐下顯得無計可施。

重視中朝政治外交發展過程中的微小變化,好比中醫看病,「問、聞、望、切」意在探本求源方可藥到病除。中醫下藥講究「增減補調」,意思是根據病情發展對配藥進行相應調整。病在變化,葯也要相應變化。倘若「病」指中朝政治外交關係中的困惑,那麼「葯「就是我們的政治智商。「病」在不斷變化,政治智商的「葯」難道不應該調整嗎?面對中朝關係中的些許變化,找准「病因」才不至於固步自封到墨守成規的思路。

抗美援朝之後,兩國之間簽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條約》曾將兩國政治互信提升到歷史從未有過的高度,維繫著中朝友情走過了風雨60載。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調整大國外交戰略意在平衡半島關係,中朝之間的關係就變得不在單純。朝核問題則將美俄日韓的政治混水倒入中朝之間原本清潔的湖面之上,「六方會談」變成了六國政治利益之爭的拳擊台。2011年奧巴馬強勢介入亞洲戰略,東北亞局勢風起去涌,前景變得撲朔迷離。美國強勢的新亞洲戰略的衝擊波自然會撞擊中朝政治關係基礎,但目前來看,尚不會對《條約》造成致命損傷。

以上歷史簡略回顧,旨在揭示兩國關係的微妙變化,掌握了這些變化就等於切准了兩國政治外交的脈動。

5月8日中國漁民被朝方扣押,各大論調沸沸揚揚,觀點對峙不絕於耳。上篇貼子我曾斷言,該事件會通過兩國低層次外交得到妥善解決,不該小題大做。朝鮮此舉有醉翁不在酒之意,金正恩是在向中國政府表達某種政治訴求。扣押中方漁民事件可以通過低層次外交輕易解決,而留給高層政治人物的則是對兩國未來關係的深深思索。誰要言美國東北亞的戰略衝擊波和中國大國外交戰略的調整不會對中朝關係產生任何影響,絕對是自欺欺人。這樣的波動實際上已經在中國精英階層和民間造成了影響,一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就曾以公開信的名義發表廢除《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的聲明,甚至有些國內政治人物也在韓國發表過類似言論,可見中朝關係並沒有想的那麼單純。面對美國亞洲戰略的衝擊力,東北亞局勢的變化,中朝關係何去何從?這需要兩國政治人物共同面對,稍有不慎必會導致兩國外交陷入更深的困局,造成的區域戰略失衡對雙方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

我始終認為朝鮮的外交策略是在中美俄之間走鋼絲(原因在上篇貼子中淺談過),所以朝鮮曾試圖尋找於美國單獨談判的機會。但朝鮮尋找與美國的談判機會並不意味著金正恩準備投入奧巴馬的懷抱而背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原因如下:1、只要韓、日對朝的實質性威協還存在,朝鮮就不可能無視中國的存在。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局面不可能得到化解;2、伊拉克薩達姆和利比亞卡扎菲的悲劇式命運金正恩不會不警覺,一旦投入美國懷抱金氏政權定會在美國人權和民主的重鎚下被擊垮。那麼當年金正日尋找與美國談判的目的是什麼?當中美俄三個大國在東北亞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力的時候,朝鮮最好的選擇就是平衡三國關係。利用中朝《條約》來保障它的安全,利用與美國的關係拓寬他的外交空間,利用俄羅斯化解中美對它的影響力。但核武問題始終是美朝之間無法翻越的牆,因此,目前為止朝鮮的目的並未達到。

中朝關係在新的形勢下如何發展,不僅僅取決於中國的努力,朝鮮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跟進,朝鮮應少做類似中國漁民被扣的事件。雖不至於影響兩國的政治基石,但長期以往,政治互信難免影響。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加強與中國的溝通,通過正常的渠道表達政治上的訴求。《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不僅僅是保障朝鮮的安全,更是安定東北亞戰略平衡的寶劍,希望中朝之間都能珍惜!!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