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媒:日本明治政府承認中國擁有釣魚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21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5月18日09:29新華網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近日主張,由東京都購買釣魚台列嶼(大陸稱釣魚島———本報注)的3座小島,以確立日方主權。國立政治大學邵漢儀投書《華爾街日報》,引據日本明治時期文件,駁斥日方提出的主權主張。

政大國際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邵漢儀這篇投書於3日刊登,文中首先指出,石原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言論與挑釁行為,無助於化解中國大陸和日本對釣魚台列嶼的主權爭議,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是由雙方回歸問題的癥結,也就是探究彼此法律主張的是非曲直。

日本官方宣稱,1885年以後,日本政府曾多次勘查釣魚台列嶼,並未發現中國控制的跡象。既然證實這些是無主之島,日本政府乃在1895年元月14日發布內閣決議,兼并釣魚台列嶼。

日本政府並稱,釣魚台也非台灣的一部分。當日本在二次大戰後根據1951年舊金山和約放棄台灣等原本由日本佔領地區的主權時,並未將釣魚台涵蓋在內。

日方稱,舊金山和約將釣魚台和琉球視為美國管轄下的日本領土,而此一管轄狀態在1971年終止。當時中國大陸當局並未對此安排表示異議,顯示大陸並不認為釣魚台是台灣的一部分。

然而邵漢儀研究發現,日方說法站不住腳。他在查閱日本政府檔案時,研讀1885-1895年間的明治政府40份以上公文書,顯示明治政府承認中國對釣魚台列嶼擁有主權。

在1885年10月的公文書中,日本外務大臣寫道,「近時中國報紙揭載我政府欲佔據台灣附近的中國屬島的傳聞,對我國抱以疑忌,並促中國政府予以注意。我政府若於此時遽爾公然建立國標,反易招致中國的疑忌」。接著這位外務大臣指示,此事「當以俟諸他日為宜」,且「均不必在官報及報紙揭載」。

1892年元月,沖繩知事在公文書中寫道,「再次踏查各島之時機尚未到來」。

1894年5月,內務省公文書中載明,「自1885年由琉球縣屬警部派出之調查以來,期間未再進行實地調查」。這是在1894年8月1日爆發甲午戰爭之前,最後一份相關的文件。

清廷在甲午戰爭開始受挫后,日本內務省1894年12月的秘密公文書宣稱,「今昔情況已殊」。明治政府於是依據1895年元月21日的內閣決議,將釣魚台兼并,當時戰事還在進行中。此事從未公布,也不為中國方面所知。

1896年9月,首次有一名日本人古賀辰四郎租用釣魚台列嶼。據此人傳記所載,他將日本擁有這座群島歸因於「皇國大捷之結果」。

邵漢儀指出,上述文件清楚顯示,釣魚台列嶼本為中國領土,因戰敗而遭日方佔領。中國方面並不否認,這座群島連同台灣在1895-1945年間屬日本所有,但隨二戰結束,釣魚台已恢復1895年之前的法律地位。

目前台海兩岸都主張,根據1943年《開羅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日本必須歸還所有自中國佔領的土地。

文章進一步指出,在全世界需要中、日兩國摒除歧見以攜手促進共同利益的此時,石原慎太郎的做法具挑釁性且不負責任。各國解決領土爭端有現成辦法,比如訴諸國際法庭。倘若日方對其領土主張有信心,大可任由是非曲直決定結果。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