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菲律賓侵佔黃岩島過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5-10 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易探索      2012-05-02

  1898年《美西巴黎條約》、1900年《美西華盛頓條約》和1930年《英美條約》等明確規定了菲領土界限西限以東經118度為界,黃岩島在此範圍之外。1935年菲憲法、1947年美菲一般關係條約、1952年菲美軍事同盟條約、1961年6月17日菲關於領海基線第3046號法令和1968年菲關於領海基線的修正令等都先後重申了三個條約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確定了菲領土範圍,菲領海基點和基線均未包括黃岩島。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圖也都將黃岩島標繪在菲領土界限之外。上述事實充分證明,黃岩島處於菲領土範圍之外,根本不是菲領土。

  菲在1997年以前從未對中國政府對黃岩島行使主權管轄和開發利用提出過任何異議,並且還多次表示黃岩島在菲領土範圍之外。菲駐德國大使比安弗吉尼在其1990年2月5日致德國無線電愛好者迪特的信中,明確表示「據菲國家地圖和資源信息部,黃岩島不在菲領土主權範圍以內」。在1994年10月18日菲國家地圖和資源信息部及1994年11月18日菲業餘無線電協會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出具的文件中,均確認「菲領土邊界和主權是由1898年12月10日巴黎條約第三款所規定,黃岩島位於菲領土邊界之外」。

  50年代初,駐菲蘇比克灣的美國軍隊無視中國主權,擅自將黃岩島開闢成為靶場。


中國留學生在菲駐聯合國代表團前示威


  1977年10月、1978年6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隊還登上島進行考察活動。

  1980年後,菲律賓政府將黃岩島劃在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但由於當時黃岩島由駐菲美軍實際控制,菲律賓並未提出主權要求。

  從1997年開始,菲方多次出動軍艦和軍用飛機在黃岩島及其附近海域對民間組織的無線電探險活動進行跟蹤、監視和干擾。4月30日,菲國兩位眾議員公然搭乘海軍艦艇登上黃岩島,他們在島上豎旗立碑,並對中方人員進行攔堵和恫嚇。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專屬經濟區的法規頒布實施后,菲律賓政府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為理由,宣稱對黃岩島擁有海洋管轄權,後來又改為對黃岩島擁有主權。

  1997年4月30日,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組織的中美日無線電探險隊登上黃岩島進行無線電探險活動期間菲律賓多次出動軍艦和軍用飛機對此進行跟蹤、監視和干擾。

  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賓海軍巡邏艇在黃岩島外11千米處拘捕了一艘準備航行到馬紹爾群島的中國漁船,拘留了21位中國漁民。

  1997年8月5日,菲律賓和美國聯合在黃岩島附近舉行飛機和戰艦的實戰演習。

  1998年1—3月,來自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的瓊海00473和00372號以及中遠漁313和311號四艘漁船在兩個月時間內,相繼在黃岩島海域被菲海軍攔截,51位漁民同樣遭到「非法入境」的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時間。

  1999年5月23日,中國一艘漁船在黃岩島遭菲軍艦追擊並被撞沉,導致11名漁民落水。據報道,菲海軍在追趕漁船時,曾使用機槍掃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此向菲提出嚴正抗議和交涉。

  1999年6月,菲律賓教育部在新版地圖中將黃岩島,連同整個南沙群島列入版圖。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島是菲律賓領土」列為修憲的內容,試圖以法律的形式進行領土擴張。

  1999年11月3日,菲海軍一艘艦艇在黃岩島巡邏時擱淺。菲宣稱軍艦是在參加救援時發生故障,經中國多次交涉后,仍不將船隻拖走。

  2000年1月6日,菲海軍又在黃岩島公然驅逐中國正常作業的六艘漁船。1997年以來,菲海軍在黃岩島抓捕好幾批中國漁民,都以「非法入境」、「非法捕撈」等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漁民們大都經歷了漫長的司法過程,甚至是鐵窗之苦,其間所受的折磨一言難盡。

  2000年5月28日,菲海軍開槍射殺一名中國漁船船長。

  2009年1月28日,菲律賓參議院三讀(即最後一讀)通過了2699號法案,即「制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該法案將中國所有的兩處島嶼劃為菲律賓所屬島嶼。

  2009年3月10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不顧中國的反對,正式簽署「領海基線法」,將中國的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岩島划入菲領土。中國駐菲大使館11日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和嚴正抗議。接下來,這一法案將被提交聯合國審議。但中菲學者都認為,聯合國是絕不會採納這一法案的。中國學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主權問題不容置疑,如果菲律賓在這個問題上繼續一意孤行,勢必造成雙方更多衝突。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