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政部長說加國擬降關稅拉平加美物價

[複製鏈接]

29

主題

29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聯邦財政部長費拉逖19日在對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為了縮小加拿大與美國商品零售價之間的差價,他準備設法削減關稅和運用非正式說服權(informal persuasive powers),以讓加拿大消費者享受到強勁加元帶來的實惠。

  他強調,這麽做不是為了顯示一下姿態,而是要達成他一直想做到的讓加拿大消費者享受到加元匯率上升帶來的實在好處。他對參議院的財政委員會說∶「如果財政委員會建議我們改變這項關稅或是那項關稅,我們將非常認真地研究可行性。」

  費拉逖在其簡短作證中又說∶「我們業已削減、取消很多關稅,它們是屬於保護主義的東西,我們推崇自由貿易。」 這位財政部長還稱,他還有其它方式可運用,如說服零售商降低售價,「我們還可以透過稅制鼓勵商人作出良好表現。」

  聯邦財政部長費拉逖19日在參院作證時表示,為了縮小加拿大與美國商品零售價之間的差價,他準備設法削減關稅。(加通社)

  儘管加元幣值今年大部份時間裡超越美元,目前也只是略低於美元,為何同樣的商品,加拿大仍舊要比美國貴那麽多,費拉逖說他也不知道答案。加元19日以1加元兌98.02美分收盤。

  4月價差約20%

  根據滿地可銀行副首席經濟師波特今年4月進行的研究,同樣的消費品,在加拿大仍比在美國貴約20%,而且這樣的差距是隨著加元相對美元升值不斷擴大的。

  波特當時說∶「當我們上一次2009年夏季比較兩國消費品價格時,差距還只是不到7%。基本上是價格差距隨著匯率上升擴展。換一種說法便是,兩國同樣商品價格未變動,但與此同時加元持續相對美元升值。」

  預期將在今秋作證的加拿大零售業者協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抱怨,加拿大商品售價長期居高不下與進口關稅高很大關係,有些進口商品關稅稅率高達18%。

  可是,財政部經濟暨財政政策處負責人哈利作證說,加拿大90%的進口商品是零關稅,以2010年為例,總共進口商品4000億元,其中3600億元是零關稅。 聯邦政府官員又指出,即使徵收關稅,關稅也是在進口商品到岸價基礎上徵收的,而非在零售價上徵收,因此對商品售價影響非常微小。

  涉及訂價歧視?

  這些政府官員補充說,加拿大商品售價較高的問題十分複雜,可能還涉及製造或者供應商在訂價方面歧視政策,亦即向規模較小的市場索取較高的價格,同時優待競爭激烈的大規模市場。

  這種說法與零售業者協會以前列舉的理由一致。零售業者曾辯解,造成加元升值,商品價格卻不相應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供應商那裡,因為製造商拚命想守住他們在美國承受更大競爭壓力、規模也大很多的市場,因此供應商寧願給予美國零售商更大幅度的折扣,然後設法在加拿大和歐洲市場把在美國市場損失的錢賺回來。

  此次參議院舉行商品售價問題聽證會,是應費拉逖的請求。他上月初致函參議院表示,他對加拿大商品售價大大高此美國的現象感到氣憤,雖然在過去五年中,加元日益強勢,但同樣的商品,加拿大依然比美國貴不少。

  費拉逖寫道,加元變得強勁給加拿大的製造業者、出口業者和總的經濟帶來了挑戰,然而加拿大消費者卻未享受到進口商品價格相應下降的充分好處,消費者感到氣憤,「我同樣感到氣憤。」

  他說∶「當他們(消費者)在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時,他們理應支付的是能反映加拿大經濟強勢的價格。」

  汽車貴逾4000元

  居住在加美邊界附近的新布朗士維克省參議員林格特說,她對為何一些同樣的商品加拿大要比美國貴一大截,另一些則差不多價錢感到百思不解。她以 Camaro和Dodge Charger這兩款汽車售價為例,在加拿大車行里,就是要分別比美國貴4000和4600元。可是她又發現,有些汽車的價格則在邊界兩側都差不多。

  這項聽證會將會持續數周,在此期間將調查關稅、運輸成本和市場規模對商品訂價的影響等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4 0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