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環球時報》:媒體應是國家利益的「看門狗」

[複製鏈接]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2-5-4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2-5-3 16:57 編輯

2012-02-10 08:22 環球時報
作者:沈逸 復旦大學學者


  4日,中俄就敘利亞問題投出否決票。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都不是什麼很新鮮的事情。


  但有意思的是,這在不少媒體尤其是以中國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領域激起巨大反響。在諸多意見中,相當部分的個體,尤其是具有媒體從業經歷的個體,從超越狹隘民族國家的地球人高度出發,對中俄兩國投反對票的行為進行深刻批判。各種批評和不滿的背後,基本都依託著「看門狗」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正義性。



  「看門狗」,是經典自由主義傳播學說對媒體的定位:秉持公正、客觀立場的媒體,是代表民眾監督政府行為的「看門狗」。20世紀70年代越戰正酣時,《紐約時報》刊發《美國的越南戰爭決策史》,構成最終迫使美國政府停止越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被看成是「看門狗」履行職能的典型體現,更為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諸多媒體奉為經典案例。而自從有了微博這樣能夠自組織的新媒體后,諸多媒體達人非常自覺地以此自居。


  但隨著時間演進,事態發生了微妙變化。從2003年開始,在「看門狗」故鄉之一的美國,至少發生了兩件讓「看門狗」非常尷尬的事情:一是2003年美國違背聯合國決議入侵伊拉克,理由是伊拉克涉嫌隱藏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入侵前,美國政府提供大量「證據」,美國主流媒體毫不遲疑地進行了傳播和報道。但這些「證據」存在巨大瑕疵,甚至有造假嫌疑,媒體從「看門狗」變成「哈巴狗」。第二件事是2010年的「維基解密」網站系列爆料事件。根據事件的主人公阿桑奇自述,想通過披露美國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文件以及國務院內部電報的方式,披露美軍造成的平民死傷,進而對結束伊拉克戰爭做出貢獻。拿到材料后,《紐約時報》駐華盛頓辦公室主任、1名高級編輯和2名記者直接去了白宮,商量從何種角度進行報道。看上去似乎媒體又成了「哈巴狗」。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在實踐「看門狗」職能時,西方尤其是美國媒體,嚴格遵循著一條潛在紅線:政治正確。這包含一個基本取向,即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外星人的角度。另一方面,同樣作為美國拓展自身國家利益的一種主要工具,美國媒體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誘導關鍵受眾自覺接納美國價值標準,將美國國家利益當作地球的公共利益,置於「狹隘的本國利益」之上。


  要識別這種誘導的效果並不困難,讓我們回到聯合國安理會表決的問題上來。美國總共行使否決權76次,其中53次都是單獨一票否決,2004年美國連續三次行使否決權,否決有關中東局勢包括巴勒斯坦問題的三份決議草案;2011年,就在「阿拉伯之春」如火如荼之際,美國依然一票否決中東局勢包括巴勒斯坦問題的草案。對比中俄投下否決票之後的情況,當初各類持自由主義立場的非美國媒體、自媒體,如果沒有以常理認可的同等程度對美國無視巴勒斯坦人權狀況,按照一己私利偏袒以色列的做法進行譴責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就體現了對於美國國家利益標準的內化,以及政治認同的紊亂。


  這是美國長期戰略安排、布局與實踐之後的結果;但與此同時,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也在不斷用實際行為,推翻自己試圖傳達給其他國家的價值理念,迫使那些還保持著獨立思考與自我糾錯能力的個體去反思,在網路空間發出基於獨立思考的聲音。在可見的未來,為促進這種積極變化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將成為各主權國家所追求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是復旦大學學者)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受到警告 沙發
 樓主|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2-5-4 05:56 | 只看該作者
五毛總部都提倡做「狗」了,小五毛們要努力做「狗」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