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在中國新聞界,花錢就能買到最佳報道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4-10 06: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4-09 09:10 環球網

美國《紐約時報》4月3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新聞界,花錢能買到最佳報道。以下是文章內容摘編。


外界都知道中國會審查政治敏感的新聞報道。但它很樂意讓吹捧西方和亞洲企業的新聞出現在印刷和廣播媒體上,只要價格合適。

想要讓你們公司首席執行官的介紹出現在中國版《時尚先生》上嗎?每塊版面需要2萬美元。需要讓你們公司的高管上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嗎?每分鐘4000美元……儘管中國法律法規禁止有償新聞,這種行為卻廣泛存在,許多報社和廣播公司甚至還製作了報價單,標明新聞銷售價格。儘管西方公司和許多中國記者都不願討論此事,但公關機構和廣告公司有時卻令人驚訝地坦白自己作為購買宣傳報道的中間人角色,在中國這被稱為「軟新聞」或「有償新聞」。

某知名全球公關公司承認,會向中國媒體付錢以購買對某些客戶的報道。該公司負責人對有償新聞一事頗為坦白,「如果你想增加媒體曝光率,很簡單。我們有很多渠道,能讓你的公司出現在電視節目、頂級雜誌和報紙上。」某時尚雜誌經理表示,他們定期刊登軟新聞專題,實質就是偽裝成新聞的廣告。

媒體專家及中國新聞工作者痛斥遍布媒體的有償新聞現象。有學者表示,腐敗已成為當今中國的一種生活方式。但這種行為發生在新聞界要比其他領域惡劣得多,因為人們會感到沒什麼值得相信了。

當然,並非中國媒體上出現的所有公司介紹都是花錢植入的。即便如此,在接受新聞報道源款項的規定方面,中國媒體機構比許多西方主流媒體寬鬆得多。

模糊邊界的不單是中國,歐洲、日本、拉美甚至美國的媒體也冒險進入灰色地帶,鼓勵企業支付記者旅費或為正面報道埋單,或用廣告換取新聞報道。但其他國家都不像中國這樣普遍和猛烈。這也讓中國的企業高管們感到沮喪。上海一名投資者說:「假如我的公司得到了治療癌症藥方,若沒大紅包的承諾,我仍請不到任何記者來參加新聞發布會。」

對美國的跨國公司而言,如果直接給中國記者、編輯或製片人錢,而非購買(廣告)版面或節目時間,就可能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這種行為同樣違反中國法律。但分析人士說圍繞這一領域的資金太多,且相關法律在中國鮮有執行。政府只是偶爾發布警告,但通常會被忽視。(伊文譯)

註: 轉自四月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0: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