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對華戰略驚天轉變:白宮已決意滅掉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3-9 2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3-8 12:06:02    來源  軍事007


中國戰略太嚇人:美國發狠要在20年內滅掉中國!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部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已被美國看穿,再給中國20年機會和平發展,超級計算機所給出的運算結果是:中美的實力對比將由現在的1:3變化為4:1,美國就徹底淪為二流國家,再也翻不起大浪了,整個西方世界也將因首領的衰落而分崩離析。

  這樣的結果是美國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中國領導人的「韜光養晦」不可能矇騙擁有現代計算技術的美國領導人,戰國時期的哪些技巧對掌握全球最先進科技的美國人來說,實在是小兒科的把戲。

  新全球戰國的對抗,將使中國歷史上的縱橫家顯得過於初級和愚笨,那是低智商時代的精粹,根本不值得誇耀,而現代的大國博弈,將開啟人類歷史上沒有前例的國家智慧。

  這也許將是人類歷史上最精彩的一頁,但誰笑到最後,並不能預測,各種力量都在伺機而變,誰能制人而不制於人,盡在智斗之中。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勝負將在從今往後的10-20年決出。

  絕對不能允許中國再和平發展20年,這是關係到美國生死存亡的戰略選擇,那麼,美國的戰略意圖將是什麼呢?

  美國對華戰略已發生驚天轉變!

  在過去的30年中,美國的對華戰略遊走在遏制與合作、利用和打壓的彷徨搖擺中,先是在削弱前蘇聯時需要中國的合作,繼而在反恐戰爭中需要中國的配合,同時這並不妨礙美國將遏制中國當作政策主軸的立場。

  只不過在美國看來,中國還算不上能對其霸權地位構成威脅的對手,充其量只是一個眼中的沙子,當下還顧不上,但遲早是要吃掉的棋子罷了,因此,也就放任了中國的和平發展。  

  但是,當美國為了弄垮前蘇聯和進行反恐戰爭忙活了20年多后,突然發現,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悄然先後超越了英、法、德、日等發達國家,直逼自己的霸主坐席,各國政要和媒體都在驚呼:美國世紀即將過去,中國時代即將來臨時,這使美國政要猛然間嚇出了一身冷汗,方如夢初醒。

  自奧巴馬上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宣布從伊拉克、阿富汗分批撤軍,繼而宣布重返亞洲。表面上是美國已經為戰爭的消耗拖累不起,而實際上,是美國的全球戰略已經改弦更張。

  二次大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看起來千頭萬緒,實質上只貫穿著一個核心:打擊和消滅最接近自己的對手。

  先後用了4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對以前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的瓦解,其間又用了10年的時間把灼灼逼人的經濟動物日本打入地獄,然後陷入了失去目標的迷茫,911事件使美國人終於找到了對手——伊斯蘭極端勢力,於是就有了10年的反恐戰爭。

  但是,中國的快速崛起把美國政要的腦袋一巴掌搧醒了,他們突然明白:比前蘇聯更可怕的威脅來自中國!

  靠和平競賽、軍備競賽就可將前蘇聯拖垮,但這一招對中國卻不靈了,美國根本不敢和中國開展和平競賽和軍備競賽,因為那將是美國必敗的不歸路,現在的地球如果按照慣性再轉20年,就會有一條中國巨龍聳立在面前,相形之下,美國充其量也只是一隻沙皮狗——這才是美國的惡夢。

  於是,美國的全球戰略在奧巴馬手中開始重新規劃,就是:以中國為目標,絕對不能允許中國強大到超越美國的時刻到來,必須在這之前將中國幹掉——這就是美國今後的戰略核心!  

  這實際上是一次精心策劃的預演,有組織的謠言散布正在渙散大眾對消息的判斷力,使官方信息發布失去權威性。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3-9 20:09 | 只看該作者
而我國的那些漢奸精英賣國者為什麼還要崇霉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