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巴利藏經看佛陀的一生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 0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髻智比庫 Bhikkhu Nanamoli 著(節選) --


        2011-12-28 17:13
人物角色
敘述者:為現時代的一位註釋者或其同事,負責介紹其他人。他具備一般性的常識,對論及的事件秉持旁觀者客觀的態度來說明。
註釋者:為一位註釋者,負責提供歷史或有關中古時期巴利語論著的傳統資料(主要是第五世紀覺音長老所著)。他的作用是提供最基本的訊息,以達到澄清歷史的作用,他偶爾也會將藏經的記載作摘要性的簡報。
阿難長老(ānanda):即角色一,他是佛陀的弟子與侍者,也是佛陀滅度三個月後,在王舍城舉行的第一次結集會上,背誦經典(或經藏)的人。
    伍巴離長老(Upāli  古音譯:優波離,優婆離):即角色二,他是佛陀的弟子,也是第一次結集會上背誦戒律(或律藏)的人。
敘事比庫:即角色三,這位背誦者所敘述的事情,實際上發生於第一次結集期間與結集之後。他僅出現於第十六章,也代表出席佛滅度一百年後所舉辦的第二次結集。
唱誦者:聖典中某些偈的朗誦者。這些短詩或讚美詩形式的偈,未被阿難尊者以傳統「如是我聞」的方式介紹出來,也未收錄於律藏中。


︱第一章︳
誕生與早年
引言
不用於其他的傳記,本書對佛陀生平的記述完全取材於巴利三藏,而記述的形式又大多是藏經中的原文。從本章中,我們可讀到佛陀親口所述的生平故事,也可看到其中某些情節在阿難復誦后,佛陀親自予以印證與補充。這些特點不但增強了故事的可靠性,也排除了採納後人所增補事迹的任何可能。例如作者髻智比庫透過「敘述者」的身分在本章中指出,三藏中對佛陀早年的記載寥寥無幾,不外乎身為王子時對老、病、死的省思,以及在閻浮樹下觀父王耕田兩件事。此外,作者還在本章中簡略地提供了佛陀出生時的歷史背景,以及佛經實為印度首部歷史文獻,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事實。
本章中引用《中部》與《長部》經文。在這些經文中,阿難尊者記錄他在佛陀與眾比庫面前複述佛陀所講的出生故事。其中包括佛陀前生住於都西答天,來人間投胎與降生時的種種瑞相,以及剛出生時向東、西、南、北各方踱七步,又口出豪語的著名故事。而阿私陀仙人到釋迦村印證佛身的情節,為佛陀的出世提供了第三者觀察的角度。本章中也談到佛陀身為王子,養尊處優之中卻能對老、病、死作出反思的早年故事,為佛陀放棄王位而出家的后話埋下伏筆。

敘述者:印度的歷史事實上是從釋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開始的,更準確地說,對佛陀的記載是印度歷史從史料取代考古與傳說的起點。因為佛陀的一生與其教法的文獻——印度最早符合歷史的文獻——揭示一個高度發展與穩定的文明社會,它肯定是經過很長的時期才醞釀成熟。佛陀證得無上正覺的伍盧韋喇村(Uruvelā)位於恆河平原,這地方在當時稱為「中國」(Middle Country)。按照印度人對距離的判斷,此處距聖城巴拉納西(Benares)不遠。佛陀為了獲得無上正覺前後奮鬥了六年,到三十五歲才完成目標。在那之後的四十五年裡,佛陀在中印度行腳,從一地走到另外一地,不斷地傳播他所發現的真理——四聖諦。佛陀最後的大般涅槃,根據近代歐洲學者的計算,發生在西元前四八三年(傳統上說是在五月的月圓日)。佛陀在世的那段歲月,世道太平,政府組織嚴密,社會穩定,與前後的年代形成鮮明的對比。

註釋者:佛陀涅槃三個月之後,他的資深弟子召集了一個由五百位比庫組成的會議,以決定如何把大師的教法傳留給後代。這五百位比庫都是證悟者,其中伍巴離(Upāli)長老被公認是僧團戒法方面的權威,這些戒法合稱為「毗奈耶」(Vinaya,律)。他在家時是位理髮師,與佛陀的堂弟阿難及其他人一同出家,他被指派在結集大會中背誦戒律與制戒因緣。律藏的主要部分即是由伍巴離的背誦所集成。
當他誦完之後,阿難長老受邀背誦經教。佛陀在世的最後二十四年裡,阿難一直是佛陀的侍者。他稟賦超凡的記憶力,經教的主要部分——經藏的大部分,即根據阿難的背誦而集成。伍巴離長老在背誦中總以「那時」開頭,阿難長老則是在每部經前以「如是我聞」(我聽到佛陀這樣說)開頭,並加上地點與在場的人物。

敘述者:佛陀的生平取材於上述的律藏與經藏。至於它們是如何保存下來的,我們在後文另述,在此先說明佛陀的最後一生。這個說明是佛陀親口所述,後由阿難長老在大會中誦出。這些實際上是以佛陀的母語,亦即現今所謂的巴利語所誦出。

釋迦王子對老、病、死的思惟
敘述者:雖然後來的文獻提供了許多佛陀早年的生活細節,但在三藏里卻少有提及。事實上,三藏里僅提到二件事,一件是根據註釋書的記載,佛陀回憶當年他父親在春耕季節開始時主持王耕典禮,他在閻浮樹下打坐的情景(我們後面會談及此事);另一件事是關於「三個思惟」的說明,也就是過去維巴西佛(Buddha Vipassī)對於三個「報信者」(老、病、死)所作的思惟。(D.14)
阿難:我很嬌貴,非常地嬌貴,極為嬌貴。在父王的宮殿里,蓮花池特地為我而設。一處植青蓮花,一處植白蓮花,一處植紅蓮花。我絕不用非巴拉納西城的旃檀香,頭巾、袍子、下裙與外衣全是由巴拉納西城的布所裁製。為確保我不受冷、熱、塵、砂或露水的侵擾,一頂白傘蓋不分晝夜地舉在我的頭頂上。
我有三個宮殿:一個供冬季使用,一個供夏季,另一個則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宮殿里,有清一色的女性為我歌舞作樂。在這四個月里,我從來不下樓到別的殿去。一般家庭的僕人與家臣吃的是碎米配豆子湯,在我父王的宮殿里,他們吃的是白米與肉。
雖然我有這般勢力與福報,我仍然想到:「一個未受教的普通人,終會衰老,無法避免衰老,當看到他人衰老時,他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因為他忘了自己同樣也會衰老,無法避免衰老。而我有一天也會衰老,避免不了衰老,所以在看到其他人衰老時,我不應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當我如此思惟時,就徹底地祛除了青春所帶給我的驕逸。
我想到:「一個未受教的普通人,終會生病,無法避免生病,當看到其他人生病時,他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因為他忘了自己同樣也會生病,無法避免生病。而我有一天也會生病,無法避免生病,所以在看到其他人生病時,我不應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當我如此思惟時,就徹底地祛除了健康所帶給我的驕逸。
我想到:「一個未受教的普通人,終會死亡,無法避免死亡,當看到其他人死亡時,他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因為他忘了自己同樣也會死亡,無法避免死亡。而我有一天也會死亡,無法避免死亡,所以在看到其他人死亡時,我不應感到震驚、羞恥與厭惡。」當我如此思惟時,就徹底地祛除了活著所帶給我的驕逸。(A.3:38)


︱第二章︳
覺悟前的精進
引  言

這一章記述了佛陀從出家到成道的艱苦歷程。這些故事說明,即使是佛陀,成道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最終的覺悟唯以堅毅的決心,不斷的精進之後才可能達到。而佛陀本人的歷程,為人類追求真理樹立了歷史上無人超越的榜樣。
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佛陀嘗試苦行所表現出的毅力,甚至把自己摧殘到骨瘦如柴的地步。佛陀在那時的形象,後來以繪畫和雕塑的形式在佛教藝術中有許多的呈現,成為激勵人們修行的源泉。在本章里,讀者也可找到佛陀在尼連禪河畔識破魔軍一事的原貌,同時也可看到佛陀成道所覺悟的內容。

敘述者:在三藏經典中,對佛陀出家的記載,其樸實的程度令人驚訝。一如佛陀的誕生及早年的記載那樣,完全沒有後期記述中所呈現的詳盡細節。下面的記述,便是擷取自佛陀為不同的人所做的幾個開示。
遠離欲樂,追求解脫
阿難:在我覺悟之前,當還是個未覺悟的菩薩時,我自身受制於生、老、病、死、憂傷與煩惱,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於這些事物。我後來想:「為何自己受制於生、老、病、死、憂傷與煩惱,卻還要去追逐受制於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於這些事物,現在看到它們的過患,我應當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憂、無惱的最上解脫——涅槃。(M.26)
在我覺悟之前,當還是個未覺悟的菩薩時,我想:「在家的生活雜亂、不潔;出家的生活寬廣無羈。在家要修如光輝真珠般圓滿清凈的梵行,談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鬚髮,著袈裟,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呢?」(M.36,100)
後來,當我仍年輕,有著一頭黑髮,充滿青春氣息,剛剛步入人生的第一階段時,於父母不贊成,並為此而悲傷流淚之中,我剃除鬚髮,著袈裟,出家而過無家的生活。(M.26,36,85,100)


拜師修苦行,未得解脫
阿難:現在我出家過無家的生活,為追求最善的——追求無上寂靜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去找阿羅邏迦羅摩(A ḷāraKālāma),對他說:「吾友,迦羅摩!我想以此法與律而修梵行。」
當我說完后,阿羅邏迦羅摩告訴我:「尊者!你可以住下來。在此的教法,無須很長的時間,智者便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此教法,這就是他老師所了知的一切。」
我很快學習完那些教法,我可以聲言,就僅僅以嘴唇複述,以及背誦他的教法而論,我能以智與信心來述說。而且我知道也見到,除了我之外,還有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如此。
我思惟:「阿羅邏迦羅摩並非單憑信心而宣說教法,因為他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此教法。可以肯定地說,他透過親身的知與見而安住於此教法中。」
我於是去見阿羅邏迦羅摩,對他說:「吾友,迦羅摩!你自稱透過證智,而獲得、證知此教法,是到何種程度?」
此話說完,他聲稱所達到的是無所有處。我於是想到:「並非唯有阿羅邏迦羅摩具足信、精進、念、定、慧五根,我自己也具足。假如我也努力,去證知他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的教法,結果會如何呢?」
我很快就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於是去見阿羅邏迦羅摩,對他說:「吾友,迦羅摩!你自稱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此教法,就是這個程度嗎?」他告訴我的確如此。
「吾友!我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此教法,也是這個程度。」
「我們是有福的,朋友!在梵行的生活里,我們值遇如此尊貴的同行者,實在真是幸運。我宣說透過證智而獲得、證知的教法,你也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與證知它。再者,你透過證智而獲得、安住、證知的教法,正是我宣說透過證智而獲得、證知的教法。所以,你了知的教法,我也了知;我了知的教法,你也了知。我是如此,你也是如此;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來!朋友,讓我們共同領導這個團體吧!」之後,我的老師阿羅邏迦羅摩,就把我這個學生擺在與他同等的地位,給予我最高的崇敬。
我想:「這一教法無法把人導向離欲、離貪、滅盡、寂靜、證智、覺悟與涅槃,而僅僅導向無所有處。」我不滿意這教法,於是離開它而繼續自己的探索。

為追求最善的——追求無上寂靜的最高境界,我找到郁陀迦羅摩子(Uddaka Rāmaputta),對他說:「朋友!我想以此法與律而修梵行。」(M.26,36,85,100)


敘述者:佛陀在郁陀迦羅摩子指導下的修行經歷,與前述相同,除了成就較高的定——非想亦非非想處定,以及郁陀迦羅摩子讓他獨挑該團體的領導之責,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住於密林,不怖不驚
阿難:我想:「這一教法無法把人導向離欲、離貪、滅盡、寂靜、證智、覺悟與涅槃,而僅僅導向非想非非想處定。」我不滿意這教法,於是離開它而繼續自己的探索。
「為追求最善的——追求無上寂靜的最高境界,我行腳游化於馬嘎塔國(magadha,古音譯:摩揭陀,摩羯陀,默竭陀),最後抵達伍盧韋喇村附近的將軍村(Senānigama)。在那裡,我看到一片令人愉悅、喜愛的大地與樹林,一條有著舒適平滑河岸的清澈河流,附近還有一個村落可作為乞食的據點。我想:「對一個想要精進的人而言,這是個適合精進的好地方。」(M.26,36,85,100)
在我覺悟之前,當還是個未覺悟的菩薩時,我想:「住在偏遠的密林中令人難以忍受,遠離又很難實現,獨處令人感到不樂。有人會想,比庫若無定力,在那樣的密林中修行肯定會發瘋。」
我想:「假如一個沙門或婆羅門身、語、意不清凈,在謀生當中貪圖他人所有,耽染感官的享樂,被瞋恨吞沒,被昏沉纏繞,內心掉舉,多疑不信,自贊毀他,戰慄畏縮,貪求利養名聞,懈怠不精進,失念不正知,無有定力,內心困惑,愚鈍暗昧——像這樣的沙門或婆羅門,若住於偏遠的密林中,由於自身的那些染污,便會招致不善的怖畏與驚懼。但我住於偏遠的密林時,並非那樣的人。我沒有任何上述的染污,聖者解脫了那些染污,我是住於偏遠密林的聖者之一。」看到自己解脫了那些染污,住在森林中的我感到十分自在。
我想:「在每月十四、十五、初八日等特殊神聖之日的夜晚,若我那時刻意到令人怖畏之處過夜,例如去果神廟、林神廟、樹神廟等令人毛髮直豎之處,或許我會碰到那種怖畏與驚懼?」
之後,在每月十四、十五與初八日等特殊神聖之日的夜晚,我就去到那些令人怖畏之處,例如去果神廟、林神廟、樹神廟等令人毛髮直豎之處,當我住在那裡時,一隻鹿可能向我靠近,一隻孔雀可能碰斷一根樹枝,或一陣風可能吹得樹葉沙沙作響。然後,我想;「現在生起的肯定就是怖畏與驚懼吧!」
我又想到:「為何我老期盼著怖畏與驚懼呢?當它們出現時,為何我不去克服它們,同時保持當時的姿勢呢?」
當我行走而感到怖畏與驚懼時,我便不站立、不坐下,也不躺卧,直到克服它們。當我站立而感到怖畏與驚懼時,我便不行走、不坐下,也不躺卧,直到克服它們。當我端坐而感到怖畏與驚懼時,我便不行走、不站立,也不躺卧,直到克服它們。當我躺卧而感到怖畏與驚懼時,我便不行走、不站立,也不坐下,直到克服它們。」(M.4)


棄捨渴愛,精進於苦行
心中自然想起三個從未聽聞過的譬喻。
譬如有一塊浸在水裡濕潤、多汁的生木,有人拿著一個上面的取火木鑽走來,心想:「我想生火,我想取暖。」你認為如何?此人是否會用木鑽去磨擦那塊浸水而濕潤、多汁的生木,生火併取暖呢?」——「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塊生木本身既濕潤又多汁,且它又浸在水裡。所以那個人只會徒勞與失望。」——同樣地,當一個沙門或婆羅門身心都尚未遠離感官的慾望,當他尚未棄捨乃至平息對感官慾望的貪慾、喜好、熱愛、渴求與痴迷,那麼,不論這善良的沙門或婆羅門,是否經歷痛苦的、折磨的與刺穿的感受,在任何一個情況下,他都不能獲得智、見與無上正覺。這是我從未聽聞過,第一個在心中自然生起的譬喻。
然後,譬如有一塊離於水而置於乾地的濕潤、多汁的生木,有人拿著一個上面的取火木鑽走來,心想:「我想生火,我想取暖。」你認為如何?此人是否會用木鑽,去摩擦那塊離於水而置於乾地的濕潤、多汁的生木,生火併取暖呢?——「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塊生木雖已在乾地上,遠離水面,但它本身仍是濕潤、多汁的。所以,那個人只會徒勞與失望。」——同樣地,當一個沙門或婆羅門身心都尚未遠離感官的慾望,當他尚未棄捨乃至平息對感官慾望的貪慾、喜好、熱愛、渴求與痴迷,那麼,不論這善良的沙門或婆羅門,是否經歷痛苦的、折磨的與刺穿的感受,在任何一個情況下,他都不能獲得智、見與無上正覺。這是我從未聽聞過,第二個在心中自然生起的譬喻。
然後,再次假設有一塊離於水而置於乾地的乾燥枯木,有人拿著一個上面的取火木鑽走來,心想:「我想生火,我想取暖。」你認為如何?此人是否會用木鑽,去摩擦那塊離於水而置於乾地的乾燥枯木,生火併取暖呢?」——「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是塊乾燥的枯木,且又離於水而置於乾地上。」——同樣地,當一個沙門或婆羅門身心都尚未遠離感官的慾望,當他尚未棄捨乃至平息對感官慾望的貪慾、喜好、熱愛、渴求與痴迷,那麼,不論這善良的沙門或婆羅門,是否經歷痛苦的、折磨的與刺穿的感受,在任何一個情況下,他都不能獲得智、見與無上正覺。這是我從未聽聞過,第三個在心中自然生起的譬喻。
我又想:「假如我咬緊牙根,舌頭頂住上顎,以自己的心去打擊、箝制、壓迫自己的心,那會如何呢?」然後,猶如強壯者抓著弱小者的頭與肩膀,打擊、箝制、壓迫他,我咬緊牙根,舌頭頂住上顎,以自己的心去打擊、箝制、壓迫自己的心。當如此做時,汗水從我的腋下流了下來。
雖然我生起不疲厭的精進,也建立起不斷的正念,然而身體變得勞動過度且不平靜,因為這痛苦的精進讓我感到筋疲力盡。不過,如此痛苦的感受對我的心完全沒有影響。
我又想:「假如我修習止息禪,那會如何呢?」我於是停止用口、鼻呼吸。當如此做時,我聽到很大的風聲由耳而出,有如鐵匠鼓動風箱時所發出的吵聲一般。
我停止用口、鼻與耳朵吸呼。當如此做時,強風撕絞著我的頭,我的頸彷彿被一個壯漢用利劍劈開。然後便是劇烈的頭痛,彷彿有個壯漢正使勁地勒緊箍在我頭上的皮條。接著,強風割開我的腹部,彷彿一個熟稔的屠夫或其學徒用利刀切開公牛的肚子。之後,我感到劇烈灼人的腹痛,彷彿有兩個壯漢抓住一個疲弱的人的兩個胳膊,把他放在一堆煤火上燒烤。
雖然我生起不疲厭的精進,也建立起不斷的正念,然而身體變得勞動過度且不平靜,因為這痛苦的精進讓我感到筋疲力盡。不過,如此痛苦的感受對我的心完全沒有影響。
那時,當諸天見到我,他們會說:「沙門果德瑪死了。」其他天人會說:「沙門果德瑪還沒死,不過已在死亡邊緣。」更有別的天人會說:「沙門果德瑪既未死,也不在死亡邊緣:沙門果德瑪是個阿拉漢、聖人,因為聖人之道就是如此。」
我又想:「假如我絕食,那會如何呢?」不久,諸天來到這裡並說:「善男子!別完全絕食,若你如此做的話,我們將把天人的食物注入你的毛孔,讓它維持你的生命。」我想:「既然我宣稱要徹底絕食,而這些諸天卻把天人的食物注入我的毛孔,讓它維持我的生命,那麼我就打妄語了。」我說:「沒有必要。」於是便遣走了他們。
我又想:「假如我吃很少的食物,例如每次只喝少量的豆子汁、扁豆汁或豌豆汁,那會如何呢?」於是我便這樣做了。當如此做時,我的身體變得骨瘦如柴,四肢變得像接合在一起的藤條或竹節,只因為我吃得太少。我的臀部變得像駱駝的蹄;隆起的脊椎骨,猶如串起的珠子;肋骨瘦削突出,猶如舊穀倉屋雜亂無章的椽木;眼光深陷入眼窩,猶如深井中映現的水光;頭皮皺縮,猶如因風吹日晒而皺縮凋萎的綠葫蘆。若觸摸肚皮,就能摸到脊柱;觸摸脊柱,就能摸到肚皮。大小便時,頭會向前倒去。當以手搓揉四肢以放鬆身體時,身上的毛髮因根部爛壞而紛紛脫落,只因為我吃得太少。
當人們看到我時,他們會說:「沙門果德瑪是黑皮膚的人。」其他人說:「沙門果德瑪不是黑皮膚,而是棕色皮膚的人。」更有別的人說:「沙門果德瑪既不是黑皮膚,也不是棕色皮膚,而是白皮膚的人。」由於我吃得太少,清凈、皎潔的膚色因而損壞了。
我手寫我心!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 07: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樓 的帖子

我又想:「假如我修習止息禪,那會如何呢?」我於是停止用口、鼻呼吸。當如此做時,我聽到很大的風聲由耳而出,有如鐵匠鼓動風箱時所發出的吵聲一般。

佛陀出家之初,修過多種苦行,文中所說的「止息禪」就是密教的寶瓶氣。佛陀嚐試錯誤,走了不少冤枉路;這說明了證果之前的佛陀是一個凡夫,並不是等覺菩薩或幾地菩薩。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12-3-2 0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樓 的帖子

老兄你還得通讀阿含經。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 0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2樓 的帖子


我估計密教的」寶瓶氣「也是來自」婆羅門教的東東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2-3-2 08:47 | 只看該作者
沒必要將佛教和婆羅門教完全割裂開來看,任何事物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用佛教的說法就是「緣起」,婆羅門教和當時的社會、政治形態就是佛教產生的基礎。佛陀以及後來證果的很多阿羅漢都是從學習婆羅門教義起步的,實際上在俱舍吠陀中已經有比較精深的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6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5樓 的帖子

同意你的說法,奧義書里的「因果律」也是他們共識的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 1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4樓 的帖子

瑜伽裡就有許多控制呼吸的技法,練達者能將止息的時間隨意拉長,梵語稱為 Kevala Kumbhaka(完美的瓶氣)。在印度,偶而有瑜伽士表演埋入土中數月不死,一般都屬於控制呼吸的技術,與佛法的正定了不相干。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8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3 1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7樓 的帖子


你講的會否是調理身心的「哈達瑜珈」?這個是完全和佛法無關的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3 1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8樓 的帖子

如果你把 Hatha Yoga Pradipika 一書讀過,就會明白哈達瑜伽並不只是調理身心,而是勝王瑜伽的一部分。哈達瑜伽的一些技法也與軍荼利瑜伽(拙火瑜伽)有關。在印度傳統上,寶瓶氣的修習,必須在上師的指導下進行,嚴禁自行練習。

有些瑜伽士能埋入土中數月不死,但他們不能自行回復常態,必須由別人將他們挖出來,以溫水擦洗身軀,為他們活動肢體,然後他們才能醒過來。這只是一種無想定的功夫罷了,佛陀出身瑜伽學派,曾師事兩位外道仙人,向他們學習禪定,而且成就「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但佛陀出定並不需要別人的協助,可見瑜伽若學習得法,也能通達四禪八定,未必就只能墮入無想定。不過,禪定只是一個工具,若沒有「正觀」,還是不能解脫。

禪定的修習很不容易,主觀條件、客觀環境都要兼顧,要做不少準備工作。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1 0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9樓 的帖子

這本書(The Hatha Yoga Pradipika)是在15世紀出版的,該時代佛教應該已在印度消
失了吧?以下是我所查到Wiki的:--以我所看它代表印度教的「梵我精神」多一些。


The Hatha Yoga Pradipika (Sanskrit: Hat.hayoga Pradi-pika-, ?? ??? ?????????)
is a classic Sanskrit manual on hatha yoga, written by Svami Svatmarama,
a disciple of Swami Gorakhnath. Said to be the oldest surviving text on
the hatha yoga, it is one of the three classic texts of hatha yoga, the
other two being the Gheranda Samhita and the Shiva Samhita.

The text was written in 15th century CE. The work is derived from older
Sanskrit texts and Swami Svatamarama's own yogic experiences. Many moder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ext are available.

The book consists four Upades'as (chapters) which include information about
asanas, pranayama, chakras, kundalini, bandhas, kriyas, shakti, nadis and
mudras among other topics. It runs in the line of Hindu yoga (to distinguish from Buddhist and Jain yoga) and is dedicated to Lord Adinatha, a name for Lord Shiva (the Hindu god of destruction and renewal), who is believed to have imparted the secret of hatha yoga to his divine consort Parvati.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1 12:55 | 只看該作者
Hatha Yoga Pradipika 一書集瑜伽的大成,對於氣、脈、心均有著墨;它在技法上談得較多,較少論及其見量。原書的體材是偈頌的形式,印度比哈爾瑜伽學校出版了一本附有詳細註解的版本,大約有七百頁。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2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1 1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1樓 的帖子

以我所知有另一本關於瑜珈的書籍是談及見量的,那是「帕丹伽利的瑜珈經」(Patanjails
Yoga Sutra),它是被收於「印度教的聖書」(The sacred Books Of The Hindus Allabad)

在佛教中證得初果一定是可以證得初禪,但證得初禪未必一定證得初果,因為欠缺
了「慧解脫」,所以我認為印度教有著的某種瑜珈是與「慧解脫」有不可分離的關
系,不知Pala兄你認為如何?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1 21: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21 21:39 編輯

回復 Djogchen 12樓 的帖子

即使四禪八定都證得,也未必證得初果。至於說證得初果就一定能證得初禪,這一點似無經證可憑,我持保留態度。禪定是一種技術,必須按部就班地學習。

Yoga Sutras 共有196偈,原典的篇幅很小,但加入註解後,分量就增加不少。它對於禪定的部分談得較多。瑜伽中的一些冥想或禪思的技術,各宗派的修行人都可用,其實不能算是印度教的東西。就我所知,瑜伽能讓你學會止禪,但學不到觀禪。沒有觀禪的功夫,不可能成就慧解脫。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4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1 2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3樓 的帖子

但是佛陀在證道之前,是修習了不少瑜珈的功夫,這個不可否認,雖然他那時仍然是
凡夫一名,但這是否成為他成道的踏腳石?這篇文章里,他自己也有略提及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2-3-21 23:45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21 08:35
回復 Djogchen 12樓 的帖子

即使四禪八定都證得,也未必證得初果。至於說證得初果就一定能證得初禪,這一 ...



我應該是說三果,因為初禪與三果都是斷欲界愛。斷我見得初果,斷我見再加上斷欲
界愛,證得三果。所以說: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得初禪的三果人,當然更
不會有不證初禪的阿羅漢。另以初禪來說,現在大部分的學人,不是很明白這方面
的教證,每天雖然努力的攝心打坐,用功修行;可是初禪始終不發起,就是因為不
了解證初禪是依斷欲界愛,而不求自得的。如果只是讓自己每天一直保持在,常寂
常照的境界當中,(不斷欲界五欲的貪愛)初禪永不現起。然而(一般人)就算是
發起了初禪,也還只是佛法中的凡夫;因為聲聞果位的判定首先就要以斷我見,作
為先決的條件。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5 1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