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寧要不完美改革?去你媽的西奴私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33 編輯

更新時間: 2012-02-25   來源  西奴揭秘


                                                                                                     論改革之虛,求毀樓之實

目錄

    • 編者按
    • 人民日報談改革:寧要微詞 不要危機
    • 「改革」為啥突然有了火藥味?
    • 對改革的共識是什麼,爭議是什麼
    • 改革為何要如此血腥氣?
    • 人民日報何以如此歇斯底里?
    • 張宏良:駭人聽聞的政治謊言
    • 逢君惡:對人民日報評論部評論的評論
    • 人民日報弄「寧要不要」因為玩權貴鬧劇


編者按

扯虎皮做大旗掩飾心虛,一味無視當前對改革爭議所在,試圖簡單化的黑白敘事,將反對者直接抹黑,迴避爭議關鍵議題,如此作為,「改革幌子教」不要臉。

對這種把「改革」幌子當尚方寶劍,拚命往裡面塞私貨,誰質疑下就要扣帽子的二逼作風,從而侮辱操弄真正改革的行徑,深惡痛絕。

論改革之虛,求毀樓之實論改革之虛,求毀樓之實

去你媽的改革,你全家都改革。

【堅持本位基本原則和改革是一體兩面】任何時代都要堅持本位,任何時代都要致力於改善進步改革優化。沒有改革的原則會僵化,沒有原則的「改革」是作惡。有些人不認真做好改革,而把「改革」當兜售私貨的幌子,甚至把「改革」神化成不許人們質疑的蒙昧神教,這就無恥了點 http://weibo.com/1926039314/y5zZ8zVhE

@張宏良 新浪個人認證 : 今天人民日報發表長篇文章紀念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認為「鄧小平南方講話的核心思想,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完全否定了「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核心是不改革就死路一條」的說法,人民日報此時發文是在提醒人們,不講黨的基本路線的所謂改革,就是賣國的同義語。

張宏良: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部文章,一字不留地否定了17大以來三個最重要的政治概念: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民生路線。人民日報這樣做,是17大以來第一次。天又要變了。

進步社 vip : 誰也沒反對改革,關鍵是改革怎麼改?為了誰而改?不要危機,如果改革改出了危機怎麼辦?

李亞軍: 現在問題是,不是大家拒絕改革的問題,而是有人非要把中國朝八十年代末的蘇聯方向去改革,拒絕那種改革,就要被污衊為拒絕改革。這種狗屎改革模式,純粹是找死。從過去六十多年情況看,跟世界各國發展相比,中國相當成功了,這時候要當個不浮躁的保守主義者,有繼承的漸進改善,這才是正道


人民日報談改革:寧要微詞 不要危機

2012年02月23日 04:3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部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

(人民觀點·深化改革認識論①)

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自1978年至今,中國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開闊的行進空間,也面臨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挑戰。

發展起來的問題、公平正義的焦慮、路徑鎖定的憂嘆……在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人們對改革的普遍關切,標註著30多年來以開放為先導的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方位。

衝破思想藩籬、觸動現實利益,改革從一開始就挑戰著既定格局,也無可避免地伴隨著「不同聲音」。無論當年的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的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從經濟領域到社會政治領域,改革越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複雜,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迴避也無法迴避。

改革就會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煩」,改革也很難十全十美。30多年後,身處深水區和攻堅期,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在改革進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現實中,或是囿於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裡,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餘而「積極」不足。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莫不與此有關。

然而,「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對於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說,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鬆、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誡:「不要怕冒一點風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崩潰邊緣,到南方談話前的歷史徘徊,我們黨正是著眼於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於抓住主要矛盾、勇於直面風險考驗,才能化危為機,推動改革開放巨輪劈波斬浪,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有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面對全新的改革歷史方位,當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所要求的,「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如此,我們就一定能把風險化解在當下,讓發展乘勢而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23 編輯


「改革」為啥突然有了火藥味?

作者: 江山風雨情

最近,看到有人大肆呼喊「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但究竟是為多數人的利益而改革,還是為少數人利益而改革?沒說,就說改革的成果將會得而復失,現代化的目標難以實現。這種論調給人一種雲山霧罩的感覺,改革改了30多年,幾千萬職工下崗,連汽車發動機都沒有自主權,科技領域基本就是毛主席留下的老底,這說明什麼?說明恰恰是改革導致兩極分化,是改革導致現代化目標原地踏步,但此人無論走哪裡,都是就改革談改革,火藥味挺濃,彷彿改革的阻力相當大,必須予以爆破拆除。因為他所談的「改革」究竟要「改」啥,要「革」啥,一點都沒說清楚,所以火藥爆破拆除的目標也看不出來。

改革在中國是一個很動聽的辭彙,並且改革即可擋矛,又可當盾。當矛可以攻擊,當盾可以防禦。但無論把改革當矛還是當盾,都掩蓋不了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過改革要達到啥目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就中國目前的情形來說,改革的目的應該是強國富民,特別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一條老一輩革命家早就講過了,也是黨的宗旨,更是現實的迫切要求。中國貧富差距已經到了危害社會穩定的程度。古人尚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有人把改革的目標定在將自己的親屬子女安排到有權有錢的顯赫位置上;把中國的要害企業、產業鏈「改開」給外資,任憑外資控制;把中國的稀有資源不加限制地出賣,以滿足發達國家的需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有機農業改成風險重重的轉基因農業,這樣的改革不是太可怕了嗎?黨會答應嗎?人民會答應嗎?當然不會。因為這種「改開」必然會把中國引向死路,把中華民族引向死路,這樣的「改開」怎麼可能行得通呢?

有人惟改革馬首是瞻,以改革打人,以改革壓人。其實改革不是衡量的標準,民意才是衡量的標準。不是民意要服從改革,而是改革要服從民意。改革只有服從民意,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才是正確的,可行的。違背民意,損害人民利益的改革,人民必然反對,這樣的改革早晚都要失敗。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共產黨打天下,靠的是為人民服務,坐天下同樣要靠為人民服務。離開人民的利益,背離人民的利益,這樣的改革無論怎樣粉飾,人民都不可能擁護,叫得再響,再以勢壓人也沒有用。

衡量改革還有一條標準是強國。毫無疑問,改革應該以民族工業、農業、軍事方方面面強大為目標,以國家強大為目標,絕不能以外國資本進入和控制中國企業和產業鏈為目標,更不能以削弱國力,任憑國家命脈被他國企業財團控制為目標。打著改革的旗號對個人甚至對外輸送利益,公然貪腐賣國,不但不得人心,而且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審判。

改革作為手段,必須服從強國富民的目的。這個順序不容顛倒。不能離開強國富民的目的講改革,更不能把改革凌駕於強國富民之上,不能讓強國富民去服從改革,以犧牲強國富民去迎合改革,這是本末倒置,是絕不能允許的。

改革要把話說清楚。到底是何種改革?為誰的改革?是為強國富民的改革,還是為少數富人為外資的改革?是改革人民痛恨的種種弊端,還是以改革的名義繼續擴大弊端?所謂的死路一條,究竟是誰的死路一條?是國家和人民的?還是某個人或外資的?是愛國者的?還是賣國者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24 編輯


對改革的共識是什麼,爭議是什麼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2:34 環球時報

對改革的共識是什麼,爭議是什麼

改革的話題最近很熱。我們想通過此文釐清中國社會圍繞改革的共識是什麼,爭議是什麼,未來改革的可能情形是什麼。

圍繞改革的最大共識,是「必須改革」這個判斷。該判斷來源於中國過去30多年改革帶來的好處,也來自其他一些國家拒絕改革或改晚了導致「革命」甚至國家解體的教訓。

對「必須改革」中「必須」的含義,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目前「面臨危機」,所以「必須改革」。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現在談「必須改革」與 1978年時的語境完全不同,現在不是經歷了大災難、大危機后的「非改不可」,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把國家帶向夢想了一個多世紀的民族復興,「必須改革」 是中國繼續強勁發展的內在邏輯。

對「改什麼」和「怎樣改」,中國社會都有爭議。圍繞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爭議都很具體。這當中有對 「利益集團」的批判,有對不公平的指責,有對政府調控不力的抱怨。但總體看,這些爭議大體屬於「就事論事」,而且被看成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的政治化程度較低,沒有對改革的節奏形成挑戰。

最大的爭議簇擁在政治體制改革周圍。對什麼是政治體制改革,爭議就很大。官方只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概念,具體闡述很少。一些學者認為,中國不斷推進的行政體制改革,就是政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國的政改一直在推進中。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政改的核心應當是改變權力的生成機制,政改就是不斷推進票選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它的終極目標是在中國實現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

還有相當多的人,對政治體制改革沒有做過思辨,但大體認為「發展民主」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改革屬於政改。對他們來說,政府接受更多的監督,對官員問責制的建立,輿論多元化逐漸成型,都或多或少跟政改有關。

當前圍繞「改不改革」的爭議,主題經常搞串。對政改的爭議,會影響對經濟及社會領域改革的感受。比如因為認為「政改不足」,就籠統評價說整個改革都「停滯不前」。

雖然具體爭議很多,但對改革大方向,即中國應該建設有中國政治特色的現代國家,還是應當在政治上西方化,走模仿美歐之路,社會已在形成選擇前者的主流意見。這個主流的內涵是:包括中國的大多數人,包括中國大多數政治和經濟精英,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

主張中國徹底西化的人,在知識精英中所佔的比例,比在其他群體中占的比例相對最大。

對於未來改革的情形,或者說未來改革的根本方法,同樣存在不同看法,但主流意見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支持漸進式改革,不支持激進改革。這種集體意見的形成,主要是中國人看到了自己漸進改革與前蘇聯激進改革的不同結果,而近年來的各種「革命」迄今並未讓世人看到多少好處。

中國公眾對改革還有其他困惑。比如一些人搞不清國家目前是否仍在改革中,因為輿論中批評「改革停滯」的聲音很高。此外很多人知道中國的國情不允許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但對「中國特色」究竟是什麼心裡沒底。

中國發展很快,但顯然未來不能是現在的原樣放大,資源上肯定不行,經濟模式上大概也不行,外交上同樣不行。政改是必須的,光推理就夠了。但怎麼改,的確是篇驚天動地的大文章。

有一些道理肯定不會錯:改革應促進新共識。政改不是為改而改,不是為了獲得西方的掌聲。它應是為了給中國其他改革創造更大空間,為了解決腐敗等中國迫切的政治難題。同時,它也是為了在複雜的全球化競爭中凝聚更多的中國國內團結。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4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26 編輯


改革為何要如此血腥氣?

http://weibo.com/2601690847/y766yigI7

張宏良

改革為何要如此血腥氣?深圳特區報標題《改革,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南方都市報標題《再殺出一條血路》;南方日報標題《深化改革仍須殺出一條血路》;時代周報標題《廣東,殺出一條血路》文中說「汪洋號召各級領導發揚「殺開一條血路」的精神」……難道改革就是要鮮血和屍體塞滿大街?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5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27 編輯


人民日報何以如此歇斯底里?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202/295381.html

taihangbuyi

人民日報刊登一篇《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文章,其核心觀點有兩點:

其一是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兩個「寧要」「不要」的句式,難免讓人想起當年走資派是如何抓住所謂的 「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觀點橫加批判的。如今為了宣揚自己的觀點,只好套用這樣的句式嚇唬人了。這也說明一個問題,走資派為了走資本主義道路,是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即便是身敗名裂也在所不辭。這種霸道的作風,與當年不爭論的發明者一樣,與其說怕爭論耽誤發展,不如說怕爭論讓他們現出原形,怕人民群眾看清他們的本質。與其說不怕擔風險,不如說心中發虛。在堵嘴不讓人民群眾和左派說話的同時,資改派們自己卻充分利用掌控的輿論工具,大肆篡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決意拋棄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假社會主義塗脂抹粉,為走資本主義道路鳴鑼開道。  

其二是改革就會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煩」,改革也很難十全十美。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我們不得不為所謂的「改革者」無恥到極點的言行感到震驚。三十多年來,他們不厭其煩地攻擊毛澤東時代,污衊毛澤東時代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否認毛澤東時代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偉大精神,創造了連外國敵對勢力都不得不承認的偉大成就。指責毛澤東時代這也不行那也不是,把毛澤東時代批得體無完膚。然而輪到他們自己,卻以招惹是非、自找麻煩、很難十全十美、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總會引起一些非議為由,粉飾改革開放犯下的錯誤,掩蓋改革開放方向路線完全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背道而馳,徹底摒棄了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以無恥地出賣國家珍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犧牲民生幸福為代價,去換去所謂的「偉大經濟成就」,給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造成空前絕後災難的罪責。走資派們很健忘,三十多年來,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攻擊毛澤東時代,從來不提毛澤東的創新之路也是招惹是非、自找麻煩、很難十全十美、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總會引起一些非議。輪到他們自己頭上,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要求人民群眾不要求全責備,聲稱改革無法達到十全十美,自我吹噓方案周密、智慧高超,自我安慰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同樣的問題,同樣的改革,毛澤東時代「罪惡滔天」,「特別是」年代功勞無限。殊不知,沒有毛澤東時代留下的社會主義基業,走資派們的改革對象找誰去?眾多的國企,堅實的經濟基礎,強大的國防軍工,完備科學研究體系,充實的農業現代化基礎,哪一個不是毛澤東時代留下的,「特別是」年代吃完了毛澤東時代留下的本錢,卻給子孫後代留下了毒化的土地,污染的水源,渾濁的空氣,光禿禿的山川。「特別是」年代寅吃卯糧,把中華民族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資源吃光吃凈,又毫不吝嗇地送給美國萬億美元的發展資本。至於自己的子民那就顧不上了,只好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住不起房、養不起老。之所以這樣做,據說是害怕高福利養人民群眾這樣的「懶漢」。為此,我在這裡也套用他們的句式,來描述他們聲稱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寧要美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不要中華屁民享清福;寧要精英治國,不要大眾民主;寧要資本主義剝削者,不要社會主義勞動者;寧要外國資本欺行霸市,不要國營企業做大做強;寧要貪官污吏橫行,不要老百姓」誹謗」「公僕」;寧要官國思想,不要民本思想;寧要毒品泛濫,不要食品安全;寧要娼妓嫖客,不要民風淳樸;寧要黑社會殺人放火猖獗,不要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寧要奴顏婢膝跪著生——敢當奴才,不要揚眉吐氣站著活——誓做主人。總而言之,寧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  

然而,該文始終沒有說清楚誰是既得利益者?誰佔據著優勢話語權?他們為什麼要阻礙改革開放?該文還有一個問題始終含含糊糊,那就是出現不同的聲音為什麼改革戛然而止?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的不同聲音使得「改革者」倡導的改革戛然而止?他們還記得共產黨的執政的根基到底是什麼嗎?該文說不清楚危機來自何處何個群體?是什麼原因導致改革出現了危機,難以形成共識?該文更不敢說清楚要衝破誰的思想藩籬?推崇誰的思想理論?該文污衊社會主義是烏托邦,指責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苛求改革,這也說明走資派已經意識到走資本主義道路不得人心,遭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抵制。

該文甚是得意走資派三十多年來的傑作:無論當年的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的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並使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就是隻字不提新三座大山壓得老百姓喘不過起來、物價飛漲等民生疾苦問題,隻字不提外國資本壟斷和控制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導致中國正在變成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附庸等事關民族存亡問題。  

該文扯起虎皮做大旗,拿起鄧小平某些形而上學的話嚇唬人,卻唯獨不提鄧小平關於改革的「十個如果」的警告。該文鼓吹如果中國共產黨不按照他們設計的改革道路走下去,就會有衰落的危險。但是該文始終指明沒有當前腐敗泛濫的根源在哪裡?企圖掩蓋改革開放是導致中國腐敗泛濫的根源所在。

該文對於深化他們期望的改革方向具有歇斯底里的瘋狂,請看他們的宣示: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他們決心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不要怕這怕那、趑趄不前,不要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處理棘手問題,否則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鬆、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我真弄不清楚,改革者指誰?某些利益又被誰周全?改革者真如他們所期盼的那樣,能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嗎?能做到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嗎?他們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無非是為了徹底摒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製造輿論罷了,然而我覺得還應該告訴他們這樣一個經過歷史檢驗得出的真理:資本主義不足法。由此看來,為了實現他們期望的改革方向和路線,他們準備鋌而走險,既要賊心還要賊膽,來個魚死網破。  

然而,該文還是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始終沒有說清楚改革開放到底是為了誰,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還是為了少數人先富起來,這是兩條改革開放方向路線的根本區別所在。撇開方向路線不談,妄談深化改革開放有價值嗎?難道說他們還認為如今的中國人民群眾還會像當年那樣容易上當受騙嗎?  

十八大召開之際,中國出現如此之多的怪現象,真可謂風雲滾滾,黑雲壓頂。涌動的暗流衝擊著每一個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過多的選擇。正如該文所說,迴避矛盾和鬥爭是沒有用的。那麼我們就乾脆挺身而出,與資產階級來一個你死我活的鬥爭。用筆做武器,揭穿他們篡黨奪權的陰謀詭計。同時我們必須動員千千萬萬工農階級,與先進的知識分子一起,在黨內左派等健康力量的領導下,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團結起來,把妄圖奪取黨政大權的資產階級代理人打下馬,為中國恢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為中國恢復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2012.02.23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6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28 編輯


張宏良:駭人聽聞的政治謊言

——評《人民日報:寧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機》

就在強制瓜分最後123家大型國有企業50萬億經營性資產以及金融業100萬億金融資產的決定發出之時,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表駭人聽聞的文章《寧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這篇完全用謊言編造的文章,既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瓜分國有資產運動的宣言,又是占人口1%的極少數精英集團向99%人民大眾的宣戰。是對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徹底否定,是對全體人民要求共享發展成果的徹底否定,是對剛剛誕生的中國民生路線的徹底否定,是對人民大眾渴望共同富裕的反攻倒算。

當今中國的確面臨各種危機,諸如貧富兩極分化的危機,官權極端泛濫的危機,道德崩潰和民族文化傳承的危機,日本佔領東海和美國割讓南海的危機,共產黨和共和國的道義合法性被否定的危機,以及剛剛興起的瓜分國有資產大躍進的危機等等……但是,只要不是完全喪盡天良的人,只要還有哪怕是一絲一毫人性的人,都十分清楚這些危機究竟是「改革」本身形成的,還是所謂「不改革」形成的。中國改革的搶劫性質,已經把原本十分神聖的改革,變成了當今政治詞典上最讓老百姓恐怖的名詞。相反,那些腐敗官員、不法奸商、流氓惡霸、買辦漢奸、分裂分子和帝國主義分子等,又無一不是高舉雙手讚頌改革。改革異化到今天這種災難地步,難道還僅僅是一句「不完美」這樣簡單嗎?

人民日報這篇文章是專門談論改革和危機的,卻唯獨對改革和危機沒有哪怕是一個字的解釋,為什麼不解釋?因為他們現在呼籲的改革,就是瓜分最後123家大型國有企業的同義語。文中所謂「無論當年的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的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其中,前半句是顛倒黑白,後半句是包藏禍心。

所謂「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根本就不是當年改革的主要內容,當年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打著產權改革的幌子,把數百萬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劃歸極少數官員和親友所有,造成九千萬工人下崗,數百萬婦女被逼良為娼;是打著房地產改革的幌子,把從農民那裡幾塊錢一平米強佔的土地,蓋成房子再以幾萬元一平米賣給市民;是打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幌子,把外國人和富人幾毛錢和一兩塊錢購買的股票,與普通股民十幾元錢購買的股票,強制在一個市場上按照一個價格買賣,讓極少數富豪從上億股民賬戶上直接划走了十幾萬億現金資產;是打著法制改革的幌子,宣布下崗工人、拆遷戶和股民不受法律保護,法院拒絕接受這三類人的訴訟……如此改革,不僅人間有「爭議乃至非議」,甚至連鬼神都感到震驚和憤怒,真正達到了人神共憤、天怒人怨的極端地步。

再看後半句所謂當今「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首先是所謂「官員財產公示」,此項改革包藏的最大禍心,就是把「官員家庭財產公示」變成了「官員財產共識」。由於官員的財產都是家庭財產,去掉了家庭財產,官員個人財產共識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不僅沒有任何意義,還會成為發展家族資本的保護傘。正是憑此信心,才會有老子制訂什麼政策,兒子就玩什麼行業的現象;老子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兒子就玩投資基金;老子發展創業板市場,兒子就玩企業基金;老子目光轉向大型國有企業,兒子也出現在大型國有企業……這就是去掉「家庭」二字的奧妙。

其次是所謂「壟斷行業改革」,也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瓜分國有資產大躍進運動。最初瓜分上百萬中小型國有企業的理由,是所謂國有企業經營虧損;現在剩下這123家大型央企和1萬多家地方國企;不僅不再虧損,甚至發展成為擁有50萬億經營性資產的世界大企業,按說沒有了繼續瓜分的理由,可是新的瓜分理由又來了——壟斷。本來,作為全國人民共同擁有的國有企業,根本就不存在壟斷問題,作為大股東的國家一句話就能夠把價格降下來,如何能夠壟斷?所謂壟斷完全是管理資本主義私人企業的概念,用在中國大型國有企業身上,完全是狗戴嚼子——胡嘞。中國國有企業的問題,是人民共同擁有的企業,卻缺乏民主管理和人民監督的問題,與所謂壟斷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現在所謂「壟斷行業改革」,完全是打著反壟斷的旗號瓜分50萬億國有資產。與九十年代瓜分中小型國有企業不同的是,那次的瓜分者主要是國內官員和老闆,而這次瓜分123家大型央企(地方國企還戴不上壟斷的帽子,只能另外找別的借口瓜分)的,則主要是外資。當今中國國有企業經營性資產是50萬億,金融資產是100萬億,按照中國3億多家庭計算,平均每個家庭近50萬元。這就是目前有人一提改革就要死要活的根本原因。畢竟國有企業這頭豬太肥了。

最後是所謂「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把建國以來事業單位的官員待遇變成工人待遇。改革之前,中國退休是雙軌制,官員和知識分子一個待遇,工人一個待遇;改革之後,變成了官員、知識分子和工人三個待遇;現在所謂改革,就是把知識分子從官員中剝離出來,和工人享有同樣待遇,理由是減少財政負擔和體現公平,讓知識分子和勞動者相結合。只是請注意,此項改革不是把工人待遇提高到知識分子水平,而是相反,把知識分子待遇降低到工人水平。知識分子降低待遇節餘下來的錢,自然用來提高官員待遇,至於提高多少則完全保密,改革把中國變成了全世界官員待遇保密的唯一國家。這就是所謂「事業單位改革」,這也是多年來只殃及知識分子而沒有禍及百姓的極少數改革之一。

人民日報這篇文章最顛倒黑白的地方,就在於把深受其害的廣大弱勢群體稱為是「既得利益者」,如此喪盡天良簡直超出了人性底線。文中說「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當今中國的既得利益者,無一不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根本不可能阻礙改革,唯一阻礙和反對悖逆天理人倫改革的,是遭受搶劫和剝奪的廣大弱勢群體,是被暴力強佔土地的農民,是被趕出工廠大門的數千萬下崗工人,是出賣和傷害自己身體還被押著遊街的小姐,是一輩子血汗積蓄都被搶劫一空的股民,是用雙手建造了一座座城市卻連一平米房屋都買不起的民工,是還富有良知和人性的那些知識分子、公務員、企業家……就是不可能有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至於所謂反對改革的人「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則更是顛倒黑白和喪盡天良。當今中國改革教幾乎壟斷了社會全部媒體資源,把當今中國變成全世界沒有任何左翼報刊的唯一國家,代表99%人民大眾的中國左翼力量,莫說是沒有什麼「優勢話語權」,甚至連雞鴨貓狗的鳴放權都沒有,當今中國除了網路之外,人們可以聽到媒體上有雞鴨貓狗的聲音,卻絕然聽不到有左翼力量的聲音。改革改到如此專制地步,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還說什麼對方「話語優勢權」,到底還要不要臉!雖然說政治是骯髒的,但也不能骯髒到如此齷蹉不堪的地步。其實,這些人真正想說而又不敢說出來的「話語優勢權」,是指網路上的話語優勢,網路重新恢復了人民群眾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權利,衝破了精英統治的話語封鎖,粉碎了改革教的各種謊言,揭露了改革教的真實嘴臉,結束了利用話語壟斷而偽造人民意願的時代,無論對著電視鏡頭怎樣表演,人民也不再相信鱷魚的眼淚。由此產生了他們對「話語優勢權」的抱怨和仇恨,實際上仇恨的不是「話語優勢權」,而是人民的發言權。

說什麼「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真是人有多麼不要臉,說謊就有多大膽。請問,當今世界有哪個大黨大國的衰落,是根源於改革只修修補補而沒有大刀闊斧?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的改革,有比蘇聯戈爾巴喬夫的「休克療法」更加大刀闊斧的?不正是這個大刀闊斧的「休克療法」把蘇聯送上亡黨亡國道路的嗎?莫說是什麼大黨大國,即便算上那些小黨小國,又有哪個國家不是因為大刀闊斧改革而陷入劫難的?此前我們曾經多次指出,改革已經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顛覆其它國家的主要手段,只要走上改革道路的國家不被顛覆,改革就不會停止,什麼時候這些國家被顛覆了,改革也就停止了。無論是蘇聯東歐還是中東北非,被顛覆之前天天喊改革,被顛覆之後再也沒有人喊改革了。今天中共中央黨校和人民日報所做的,恰恰就是當初蘇共中央黨校和蘇共中央機關報所做的,當時最賣力把蘇聯推上亡黨亡國改革道路的,就是蘇共中央黨校的教授和蘇共中央機關報的記者,推翻蘇聯共產黨的所有重大活動,幾乎都是這兩撥人策劃和推動的,蘇聯亡黨亡國后,流浪街頭下場最慘的,也是這兩撥人,咬死主人的狗是所有人都鄙視的狗,所以這兩撥人最後既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朋友。或許當今中國這些教授和記者,已經在太平洋彼岸安排好了後路,不會象蘇聯那些教授和記者一樣成為流浪狗,但是希望共產黨要警惕,蘇聯本來就是許多國家的聯盟,解體之後照樣生活,可是中國不同,一旦解體,將血流成河。

相信許多善良的人們並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大地突然風雲變換、形勢逆轉,由民生路線突然轉向改革,掀起了瓜分國有資產的衝天狂潮。本來,民生路線就是對兩極分化改革的糾偏,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現,123個大型國有企業,既是落實民生路線的經濟基礎,又是胡錦濤這屆黨中央留下的能夠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經驗的發展成果,沒有任何理由突然轉向,要把這一切毀於一旦。怎奈禍起蕭牆,重慶轉變發展方式和民生路線的成功探索,意味著中國依靠內需和全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道路已經打開,依靠內需和全民共享發展成果既是中美之間利益關係的根本調整,更是國內精英階級與人民大眾之間利益關係的根本調整,這是美國資本集團和國內精英集團無論如何不能答應的,18大之後紅二代接班的基本格局,又不知道會如何演變,於是便選擇了最後一年向人民宣戰,採用倒排時間表的極端方法,在18大之前就把壟斷行業——123個大型國有企業中121個(只有2個沒納入壟斷行業)——解決掉,只要最後100多個大型國有企業落入外資和私人手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無論18大怎麼變化,都將永遠是資本的天下。

就這樣,改革的號角突然吹響,精英集團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向人民宣戰,並且是帶著深刻仇恨的宣戰,文中說,「我們黨正是著眼於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 這裡所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主義,既不是我們黨的歷史選擇,更不是什麼改革精神,把北宋時期王安石這句話放在此處,完全是表達對人民的極端蔑視和仇恨。暫且不論改朝換代的「天變」是否「足畏」,馬克思和東方文化這兩個「祖宗」是否「足法」,單就王安石的「人言不足恤」來說,當時王安石強調堅決不予理會的「人言」,是指在劫富濟貧的改革過程中,不要理會和憐憫那些土地被剝奪的大地主的申訴和哀號,而人民日報此篇文章所呼籲的改革則相反,完全是劫貧濟富的改革,是把農民的土地強行划給開發商,是把工人的企業強行划給中外老闆,是把股民的金錢強行划給莊家,由此陷入申訴和哀號悲慘境地的,是那些土地被強佔、房屋被強拆、股票被強騙的弱勢群體,以及那些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的貧困百姓,如果還有哪怕是絲毫人性,如果不是對人民懷有刻骨仇恨,是斷然不會對這些弱勢群體實行「人言不足恤」的。胡錦濤主席提出的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剛剛在重慶探索出一條道路,中國人民剛剛看到一點兒希望,就被精英集團反攻倒算的改革徹底打斷了,「人言不足恤」的改革性質,意味著中國老百姓將陷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望境地。

細讀人民日報這篇文章就會發現,雖然只有短短千把字,卻在政治布局和人物篩選上極富心機。文章主題是精心編造的所謂「三不主義改革精神」,把斷章取義和故意歪曲的鄧小平和胡錦濤主席講話用做陪襯,又把毛主席和江澤民兩位領導人悄悄刪去,採用如此烘雲托月的高妙手法,既可以突出需要的政治人物,又可以不露絲毫痕迹,至少抓不住政治把柄,若非專事政論的大內高手,絕然做不出這種政治排列。這種政治排列也恰恰符合美國對當今中國政治人物的評價。稍微關注時政的人都知道,當初鄧小平說的風險與此篇文章所說的風險完全不同,鄧小平所說的風險,是指「摸著石頭過河」的風險,是指發生兩極分化、改革走上邪路的風險,而絕不是極少數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瓜分國有資產的風險;胡錦濤主席講的改革與此文中所講改革更是含義迥異,胡錦濤主席所講的改革,是指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改革,是指讓全中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改革,而絕不是讓社會主義自我完蛋的改革,更不是讓發展成果絕大部分落入外資手中的改革。這種改革無論表面上多麼氣勢洶洶,都註定是不得人心、見不得天日的。

昨天,瓜分國有資產大躍進運動的相關報道,在一天之內形成兩個極端的反常變化,也反映了此次所謂改革的偷雞摸狗和不得人心。白天,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版首頁幾乎全都是有關壟斷行業民營化和重組兼并國有企業的相關報道,鋪天蓋地佔滿了整個版面,完全是一幅瓜分國有資產的大躍進運動;可是當天晚上,此類消息便從各大網站財經版首頁消失得乾乾淨淨,甚至連一個字的痕迹都沒有留下,全都蒸發了。顯然,這絕非只是避免引起網民的注意,而是要避免引起那些有能力「阻礙改革」的人們注意,避免重演去年瓜分國有資產失敗的悲劇。去年瓜分大型國有企業的圖謀,就是在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等領導同志的直接干預下被挫敗的。

從瓜分國有資產的極端心虛和鬼鬼祟祟可以看出,眼下避免50萬億國有資產被外資和私人瓜分的唯一途徑,就是大力宣傳這件足以毀掉國家和人民未來的天大事情,儘可能讓從上到下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盡全力阻止這一巨大災難的發生。要知道,我們這50萬億國有資產,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血汗換來的,更是用我們子孫後代的生存資源換來的,一旦喪失,莫說絕不會有什麼「黨和國家光明的未來」,甚至連中華民族的種族延續都會遭受到巨大威脅,真的如同國歌所唱的那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從此篇文章可以看出,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民生路線,這些17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概念,在實際推行不過三、四年之後,被否定得乾乾淨淨,沒有留下一個字的痕迹,人民日報是黨中央機關報,如此不留一字地全盤否定黨中央現行路線,不能不說是政治形勢發生全面逆轉的重大標誌,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篇文章都是富人對窮人的宣戰,是精英階級對人民大眾的宣戰,是改革教對民生路線的反攻倒算。

2012年將是中國人民異常艱難的一年,從設局王立軍事件否定重慶民生路線,到兩岸三地分裂勢力聯手鬧事,到美國宣布強行割讓中國南海,再到45個部委按照倒推時間表強行瓜分大型央企,以及眼下人民日報一字不留地全盤否定中央民生路線和科學發展觀……整個中國已經到處瀰漫著「4.12」前夕的火藥味,富人對窮人的全面鎮壓,或許又要開始了。

2012-2-23
逢君惡:對人民日報評論部評論的評論編輯本段回目錄

http://**/s/blog_637780100102dyie.html

早起看到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各大網站以《人民日報: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為標題紛紛轉載,在網上引起熱議。我看了,也心有所感,寫在這裡,與評論員同志商榷。水平有限,說得不對的、不中聽的地方,湊合著聽吧。

「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這語式,與30多年前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何其相似乃爾,都是一種強硬表態,一種「近乎偏激」的決心。只是苗啊草啊的論調早被「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大膽試,大膽闖」「不爭論」給否了,湮沒在了荒塵古道和歷史天空中,而前者才剛剛提起。歷史有時真的是驚人的相似,走了一圈,似乎又回來了。呵呵。

文章還有一句很經典:「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令人想起人們常說的「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作為中共黨員的我,當然不希望亡黨,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兩害相權,孰取輕重?

《寧要》一文精華在這裡: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逢君惡註:此乃一慣用的雄辯式的句型,老夫來個依樣畫葫蘆,也通:無論方案多麼粗疏,智慧多麼淺薄,(只要有利於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總會得到這些人的附和。呵呵】: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逢君惡註:「又」字多餘,好象民意中有流言似的】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逢君惡註:與「殺出一條血路」一個意思。勇氣是你的,不假;可「擔當」……你當不起,也從來沒當過,一切「失誤」,一切代價到頭來都是由老百姓買單】。

這裡面提到了「三種人」,逢君惡就就這三種人簡評一下:

一、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

逢老夫等網民評論時事,好用「既得利益者」一詞,為什麼?因為這個詞中性,沒明指是誰(儘管大家心照不宣),不致惹麻煩。可作為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用這麼一個似是而非的詞,不合適吧?起碼是不嚴密:既然有既得利益者,就一定有「未得利益者」,甚至還有「失去原來利益者」了。難道改開了好幾十年,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好了,老逢是厚道人,不帶著「挑剔」的「目光」來「審視」你這有難言之隱的詞了,點到為止。

小平當年講「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所謂既得利益者,不言而喻,是部分先富了。可他們都是些什麼人吶?又是如何富起來的呢?他們的先富,讓國家和人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吶?在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他們扮演了並繼續扮演著什麼角色吶?不多說了,兩會就要召開了,我們就看那些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是些什麼人就知道了,這些改革的先驅者、中堅力量啊!鬼相信由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左右的改革,會損害既得利益者自己的利益。逢老夫等網民不擔心「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恰恰相反,擔心的是既得利益者用優勢話語權以深化改革的名義把改革引向絕路。

二、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

「媒體公眾」,把媒體和公眾連在一起,連個頓號也不加,直言二者用「挑剔目光」來審視改革,令人費解,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對改革橫挑鼻子豎挑眼可以理解(比如追求新聞效果呀,受雇於某種勢力呀),公眾怎麼就「挑剔」了?——一群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傢伙?既然公眾這麼混蛋,你們還這麼不顧罵名為他們赴湯蹈火衝鋒陷陣幹個啥子喲,不成了傻子了么。

逢老夫以並不是榆木做的也並沒有被灌了水的腦袋,翻來覆去絞盡腦汁怎麼也想不明白中國公眾怎麼挑剔了。逢老夫嚴重贊同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話: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逢老夫以為,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寬容的,最通情達理的,你搞點特權啦,搞點腐敗啦,只要別太過分,只要不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不把人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一般是不會反抗的。而你只要為老百姓作了點事,哪怕只是一丁點,且是你本應該做的,他們就山呼萬歲了(因此中國的官是最好當的。這些年,官員跳樓前赴後繼,官方口徑驚人一致,都說是工作壓力大,逢老夫就不明白他們壓力大到哪兒了,那麼大壓力,還拼著命削尖腦袋往裡鑽做什麼。中國官員因為工作壓力而跳樓,那美帝等資本主義為家的官員工作壓力更大哩,處處得接受人民的監督,出了點差錯就遭彈劾,那個憋屈,還不得集體自殺呀)。

不知道《寧要》一文的作者,你所謂的「挑剔」到底是什麼!莫非——

農民們要求征地得到合理補償,拒絕被請上樓是挑剔?

工人們反對退休雙軌制,要求提高養老金是挑剔?

網民們質疑三公,敦促官員財產公示,聲討裸官是挑剔?

質疑百分之九十的財產集中到百分之零點四的人手裡,是挑剔?

老百姓哀嘆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是挑剔?

如果這些弱熱勢群體,對這些嚴重不公的社會現象,只這麼弱弱地問兩句,就成了「挑剔」,那,那些上訪者豈不都成了流氓惡棍了?宜乎其被截被拘被打被精神病也。

三、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

這「一些人」沒有明指,但強調「烏托邦思維」,當然是指那些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的人啦,莫非是執著如強壇大於、老陶同志、寒江春夢之類的極左?逢老夫不認識他們,只是通過文章感覺到,這幾個老傢伙,你說他們迂腐也罷,不識時務也罷,卻都是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是不是共產主義信念現在已經淪為烏托邦思維啦?

值得注意的是,《寧要》一文,皇皇大論,引經據典,「摸著石頭過河」呀,「頂層設計」呀,「天變不足畏」,「不畏浮雲遮望眼」呀,卻唯獨沒有提到「社會主義」四個字。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的我,有點糊塗了,改革還要不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要不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7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30 編輯


逢君惡:對人民日報評論部評論的評論

http://**/s/blog_637780100102dyie.html

早起看到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各大網站以《人民日報: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為標題紛紛轉載,在網上引起熱議。我看了,也心有所感,寫在這裡,與評論員同志商榷。水平有限,說得不對的、不中聽的地方,湊合著聽吧。

「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這語式,與30多年前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何其相似乃爾,都是一種強硬表態,一種「近乎偏激」的決心。只是苗啊草啊的論調早被「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大膽試,大膽闖」「不爭論」給否了,湮沒在了荒塵古道和歷史天空中,而前者才剛剛提起。歷史有時真的是驚人的相似,走了一圈,似乎又回來了。呵呵。

文章還有一句很經典:「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令人想起人們常說的「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作為中共黨員的我,當然不希望亡黨,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兩害相權,孰取輕重?

《寧要》一文精華在這裡: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逢君惡註:此乃一慣用的雄辯式的句型,老夫來個依樣畫葫蘆,也通:無論方案多麼粗疏,智慧多麼淺薄,(只要有利於一小撮既得利益者)總會得到這些人的附和。呵呵】: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逢君惡註:「又」字多餘,好象民意中有流言似的】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逢君惡註:與「殺出一條血路」一個意思。勇氣是你的,不假;可「擔當」……你當不起,也從來沒當過,一切「失誤」,一切代價到頭來都是由老百姓買單】。

這裡面提到了「三種人」,逢君惡就就這三種人簡評一下:

一、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

逢老夫等網民評論時事,好用「既得利益者」一詞,為什麼?因為這個詞中性,沒明指是誰(儘管大家心照不宣),不致惹麻煩。可作為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用這麼一個似是而非的詞,不合適吧?起碼是不嚴密:既然有既得利益者,就一定有「未得利益者」,甚至還有「失去原來利益者」了。難道改開了好幾十年,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好了,老逢是厚道人,不帶著「挑剔」的「目光」來「審視」你這有難言之隱的詞了,點到為止。

小平當年講「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所謂既得利益者,不言而喻,是部分先富了。可他們都是些什麼人吶?又是如何富起來的呢?他們的先富,讓國家和人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吶?在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中,他們扮演了並繼續扮演著什麼角色吶?不多說了,兩會就要召開了,我們就看那些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是些什麼人就知道了,這些改革的先驅者、中堅力量啊!鬼相信由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左右的改革,會損害既得利益者自己的利益。逢老夫等網民不擔心「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恰恰相反,擔心的是既得利益者用優勢話語權以深化改革的名義把改革引向絕路。

二、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

「媒體公眾」,把媒體和公眾連在一起,連個頓號也不加,直言二者用「挑剔目光」來審視改革,令人費解,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對改革橫挑鼻子豎挑眼可以理解(比如追求新聞效果呀,受雇於某種勢力呀),公眾怎麼就「挑剔」了?——一群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傢伙?既然公眾這麼混蛋,你們還這麼不顧罵名為他們赴湯蹈火衝鋒陷陣幹個啥子喲,不成了傻子了么。

逢老夫以並不是榆木做的也並沒有被灌了水的腦袋,翻來覆去絞盡腦汁怎麼也想不明白中國公眾怎麼挑剔了。逢老夫嚴重贊同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話: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逢老夫以為,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寬容的,最通情達理的,你搞點特權啦,搞點腐敗啦,只要別太過分,只要不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不把人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一般是不會反抗的。而你只要為老百姓作了點事,哪怕只是一丁點,且是你本應該做的,他們就山呼萬歲了(因此中國的官是最好當的。這些年,官員跳樓前赴後繼,官方口徑驚人一致,都說是工作壓力大,逢老夫就不明白他們壓力大到哪兒了,那麼大壓力,還拼著命削尖腦袋往裡鑽做什麼。中國官員因為工作壓力而跳樓,那美帝等資本主義為家的官員工作壓力更大哩,處處得接受人民的監督,出了點差錯就遭彈劾,那個憋屈,還不得集體自殺呀)。

不知道《寧要》一文的作者,你所謂的「挑剔」到底是什麼!莫非——

農民們要求征地得到合理補償,拒絕被請上樓是挑剔?

工人們反對退休雙軌制,要求提高養老金是挑剔?

網民們質疑三公,敦促官員財產公示,聲討裸官是挑剔?

質疑百分之九十的財產集中到百分之零點四的人手裡,是挑剔?

老百姓哀嘆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是挑剔?

如果這些弱熱勢群體,對這些嚴重不公的社會現象,只這麼弱弱地問兩句,就成了「挑剔」,那,那些上訪者豈不都成了流氓惡棍了?宜乎其被截被拘被打被精神病也。

三、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

這「一些人」沒有明指,但強調「烏托邦思維」,當然是指那些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的人啦,莫非是執著如強壇大於、老陶同志、寒江春夢之類的極左?逢老夫不認識他們,只是通過文章感覺到,這幾個老傢伙,你說他們迂腐也罷,不識時務也罷,卻都是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是不是共產主義信念現在已經淪為烏托邦思維啦?

值得注意的是,《寧要》一文,皇皇大論,引經據典,「摸著石頭過河」呀,「頂層設計」呀,「天變不足畏」,「不畏浮雲遮望眼」呀,卻唯獨沒有提到「社會主義」四個字。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的我,有點糊塗了,改革還要不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要不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8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4: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2-2-26 04:31 編輯


人民日報弄「寧要不要」因為玩權貴鬧劇

溫暖陽光

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文章為極右改革向民眾喊話,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其實就是一些自相矛盾的笑話和鬧劇:極右改革代表人民的聲音,反對者代表既得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堅持市場化方針不動搖,堅決反對不改革;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我的政策就是改革,反對我的政策就等於反對改革;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動改革;以無私的精神推動改革,有些人為了局部利益危害改革。有人會問,這些觀點有什麼可笑的?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下這些觀點為啥可笑。  

這篇文章代表人民的聲音,反對者代表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集團肯定是因執政者支持才得到既得利益的,所以既得利益集團肯定能在執政者的黨報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而反對既得利益集團的人民群眾肯定不能在執政權貴的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現在這篇支持改革的文章發表在人民日報上,反駁者的文章卻不能刊登在人民日報,說明這篇文章就是代表既得利益集團的聲音,反對這篇文章的人可能代表人民的聲音。  

南方系和逗士精蠅說GCD沒有人監督不可能為百姓說話,按照他們的邏輯,人民日報這篇支持改革的文章肯定不代表人民。他們沒有監督,多數普通百姓也沒錢給他們,他們的改革能為人民?  

呵呵!他們自己打臉多好笑呀!  

既得利益集團用強勢話語權阻礙改革?既得利益集團才能在有權有勢的人民日報上發文,這篇支持改革的文章發在人民日報上,而反對的文章卻不能上人民日報,那不正說明既得利益集團利用強勢話語權支持改革嗎?看看,這篇文章又鬧笑話了!  

早些時候政府某大官疾呼政改、各省領導堅決擁護改革、腐敗分子郭京毅堅決擁護改革、腐敗分子陳紹基擁護改革、侵吞國企的那些人大都支持改革、房地產商擁護改革秦曉這些國企總經理支持改革、大資本家支持改革、人民日報支持改革、政府學者吳敬璉等人支持改革、大律師支持政改、美國政府支持中國政改,以上這些勢力就是現在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明明都支持改革,這說明既得利益集團支持改革。既得利益集團明明支持改革,這篇文章還繼續撒謊?  
把自己臉都打紅了還不可笑?  

堅持市場化不動搖還能改革?改革的意思是:現有的政策對人民沒好處,我們為了人民利益改變現在的政策,總之改革肯定是對現行政策的改變。現在的主要政策是改革開放、市場化、國企改制、自由貿易,改革就要改變這些政策,但人民日報說的改革就是要堅持這些政策不動搖,這不自相矛盾嗎?一面說要改革,一面要堅持市場化路線不動搖,這還如何改革?其實人民日報所謂的改革就是不讓改變現有的極右路線,這明顯是反改革的。一面說改革,一面說不動搖,左右開弓把自己臉打得又紅又腫!笑死人!  

說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就會有危險。大多數人都知道美國、多數中國公知逗士都希望共產黨有危險,既然不改革能讓共產黨有危險,那應該美國和多數中國公知逗士為了讓中國共產黨有危險就肯定會支持不改革的,可是,為什麼現在美國和中國公知逗士卻拚命支持改革?難道改革才能讓共產黨有危險?看看這臉打的都快爛了!  

反對你們的政策是反改革?人民日報這篇文章等於是把所有反對他們極右政策人說成反改革,他們的意思就等於說他們自己的路線就是改革,誰反對他們的政策就是反改革。改革的意思大概是是為多數人的利益改變現行的政策。請問,為什麼只有你們極右政策是改革,別人要改變現行的極右政策就是反改革?你們不讓改變現行政策不是反改革?這簡直是強盜邏輯!  

這篇文章說,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這意思是說:不管誰反對我們的政策,我們都不能停止,因為出現反對聲音就停止是可怕的。這句話沒說反對聲音是從誰嘴裡發出的,這就有問題了,如果是人民發出的,你們也不停止?執政者的權利是人民給的,如果人民發出反改革的聲音,他們也不停止,那他們的改革就是推翻人民的政變。如果聽到人民發出反對的聲音也不停止,那不成了反人民?大家想,如果是人民支持他們的改革,少數人反對改革,那他們肯定明確的說出是誰反對改革,現在他們不說是誰發出反對聲音,那應該不是少數人反對,可能是人民反對他們。  
可怕不可怕是相對的,毒販子認為,一聽到反對販毒的聲音就停止販毒是可怕的,而緝毒警察覺得聽到反對販毒的聲音就停止販毒是可喜的;一出現人民對改革的不同聲音就停止改革,對官僚資本家來說是可怕的,而對人民來說是可喜的;比如侵吞國企的人覺得一聽到反對國企改制的聲音就停止是很可怕的,而下崗工人覺得是可喜的。所以對不同階級來說停止改革的感覺是不一樣,一個覺得可怕,一個覺得可喜。請問,是誰覺得停止改革很可怕?人民日報這篇文章不做階級分析,沒告訴我們什麼階級覺得停止極右改革可怕!  

打臉打的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  

這文章還咒罵反對極右改革的人是烏托邦。現在進行的是新自由主義改革,新自由主義完全市場化在全世界沒成功過,(俄國人均壽命下降、拉美躲過差點破產)這不說明極右改革的方向就是烏托邦?  

小崗村是改革的標兵和方向,小崗村現在靠全國人民出錢養著卻很窮;南街和華西不符合改革的方向,他們被黨報南方周末攻擊,他們卻富有。所以和極右改革相反的方向是現實的富裕,而極右改革的小崗村好像是烏托邦。  

難道他們自己罵自己?  

這篇文章說說: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動改革。這話是王安石說的,王安石的改革因為得罪地主官僚集團失敗了,王安石是因為要把地主官僚集團掌握的財富分給老百姓一些才失敗的,總之王安石的改革是分散財富;而我們的改革是把全民的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所以跟王安石的改革比起來我們現在所鼓吹的改革是反改革。比王安石,那是不知羞恥!  

天邊不足懼?看變誰的天了,如果把多數人的天變成資本家的天,那就是反動的,人民一定要跟你對抗到底。  

祖宗不足法?改革的祖宗是鄧小平同志,說祖宗不足法,為什麼還說要按照鄧小平同志的方向改革?這不是自相矛盾?解放思想就是不被主流思想束縛隨便想,現在主流思想是市場經濟好、階級鬥爭壞、文革壞,那必須人民日報能刊登和這些主流思想相反的文章才算解放思想。是這樣嗎?  

人言不足恤?說要傾聽民意、民主,而人言不足恤就等於不把老百姓聲音當回事。一面說傾聽民意,一面說不當民意是回事,這也太搞笑了吧?  

這篇文章說「以無私的精神推動改革,不能為局部利益危害改革」的意思是:改革代表多數人,有的人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危害改革。改革到現在,生產資料和其它財富都掌握在少數官僚和中外大資本家利益,這說明改革就是為了少數人的局部利益危害多數人的利益。總之這篇文章就是用謊言忽悠普通百姓。  
國企改制就是把屬於全國人民的生產資料分給中外大資本家和官僚,這能說明改革是無私的?改革天天宣傳人是自私的,如果說人是無私的,那不是反改革嗎?改革的理論就是用人是自私的來否定社會主義,改革精英說讓人無私不可能,那現在說「用無私的精神改革」不是忽悠嗎?公開暴露自己的改革是欺騙,這也太丟臉了!  

他們說的政治體制改革代表多數人的利益?改革以來,一些人打著共產黨黨章和紅色憲法的牌子(黨章憲法規定全民企業屬於老百姓,這等於我們房產證)卻不執行黨章憲法的路線,他們執行的是極右新自由主義市場化政策,並且他們通過極右新自由主義國企改制和私有化搶劫了普通百姓的全民企業和其它財富(等於搶劫了你的房);這些搶劫的全民企業和其它財富在紅色憲法和黨章下無法合法,為了他們搶劫的財富能完全合法化,他們要推翻已經不執行的黨章和憲法,(等於燒了你的房產證)所以吳他們的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共產黨高層的既得利益者和大資本家通過推翻紅色憲法和黨章使權貴搶劫的非法財富合法化。政治體制改革完全是為了少數人的搶劫成果合法化,這就是他們改革的根本目的。這篇文章所說的改革完全是為了少數權貴的利益。  

呼籲改革的人都掌握著大權,如果真的是人民希望改革,少數人危害改革,那這些有大權的人還有人民支持,改革為啥進行不下去了?掌握大權的人肯定支持改革,如果是多數人支持他們的國企私有化,那為什麼他們不敢把國企改制私有化的國企拿出來讓普通百姓公決一下?如果真的是人民支持他們的國企改制,那為啥通鋼事件卻是政府官員和資本家支持改制,工人和網民中的多數反對改制?其實這篇文章就是一個笑話!  

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就是某些人赤膊上陣給我們表演的鬧劇和笑話。把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當作笑話來忽悠普通百姓就是政治流氓的行為,所以這篇文章也算是政治流氓的宣言!這篇文章就等於政治流氓公開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向人民喊話,我們一定要用毛澤東思想和反人民的極右改制鬥爭到底。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9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2-26 0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樓 的帖子

改革怎麼成了強盜打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10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掏光養賄 9樓 的帖子
改革怎麼成了強盜打劫???

還沒有撈夠的賊心不死哈,都想爭首富嘛。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11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2-26 0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0樓 的帖子
還沒有撈夠的賊心不死哈,都想爭首富嘛。

Read more: 寧要不完美改革?去你媽的西奴私貨 - 熱貼文摘 - 貝殼村 -


——老百姓要「共同富裕」,他們說要先「做大蛋糕」。

做來做去,大「蛋糕」都瓜分到他們幾個家裡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12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6 17: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掏光養賄 11樓 的帖子
——老百姓要「共同富裕」,他們說要先「做大蛋糕」。

做來做去,大「蛋糕」都瓜分到他們幾個家裡去了!!!

所以改革開放使老百姓得益比較少,財富都流到既得利益者那裡去了,現在要公平分蛋糕了,先富者們捨得嗎?願意嗎?鄧小平看走眼了,以為先富者們,會像當年的共產黨員那樣,為中國人民的幸福而奮鬥,會繼續流著共產主義思想的道德血液,事實上他們已被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思想浸爛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13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2-27 0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2樓 的帖子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

Read more: 寧要不完美改革?去你媽的西奴私貨 - 熱貼文摘 - 貝殼村 -


勞動大眾說:

寧要不完美的大多數人追求的社會主義,不要少數人的資本主義「天堂」!
   
寧要不完美的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男女平等的分配製度,不要分配不公、擴大差距、兩極分化的改革!
   
寧要不完美的人人有福利住房、有免費醫療、有低學費的時代,不要大多數人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的「盛世」!
   
寧要不完美的「雷鋒精神」、「焦裕祿式的幹部」,不要夸夸其談、口是心非、追名逐利的「精英」!
   
寧要不完美的土生土長的五穀雜糧,不要危害中華民族生存的轉基因農產品!
   
寧要不完美的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五項原則」的外交路線,不要喪權辱國的「韜光養晦」的投降路線!
   
寧要不完美的維護社會治安的「武裝民兵」組織,不要截訪、強拆、黑監獄、管制刀具等措施的「維穩」!
   
寧要不完美的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不要苟且偷生、祟洋媚外的秦檜、汪精衛等賣國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14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7 05:09 | 只看該作者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15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2-27 0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4樓 的帖子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16
fansfan 發表於 2012-2-27 17:08 | 只看該作者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2-27 04:38
回復 weihua99 12樓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17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2-2-28 1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8: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