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試解「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複製鏈接]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5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2-26 03:20 編輯

試解「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對於「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文化水平低點的人,如批林批孔時的老農民,有不少誤解,為準確傳承我中華5000年燦爛官場文化,不可不予以澄清。

首先,大家往往只知道「學而優則仕」,不知道「仕而優則學」,而且「仕而優則學」在前,是「學而優則仕」的前提條件;其次,「優」不是優秀的優,是優裕的優,按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豐饒,富裕,充足」的意思,絕不是考試得100分,或者科舉鄉試中舉,和范進似的, 就能當官,鄉試中舉后發瘋還可以,真要當官,那還得殿試及地,被天子喜歡了,當上天子門生了,才能授個翰林院學士啥的。。。

扯遠了,書歸正傳。「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意思,我才疏學淺,試解如下:先要當官,這是第一步,沒有這,啥都談不到,當官有了政績了,政務駕輕就熟了,政敵都消滅了,沒多少事可幹了,就可以送黨校進修,或者自學成才噹噹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甚至書法家了,在當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甚至書法家,仍然時間、精力「豐饒,富裕,充足」,就可以在仕途上更上層樓了。

這麼看來,「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其實說的是,咱們經常見到的一些風雅別緻的官員,就像咱們的「詩人中的將軍、將軍中的詩人」陳毅元帥,文物收藏家兼書法家康生政治局常委,仰望星空的溫家寶總理,以及最近人氣頗旺的王立軍副市長。

陳毅元帥在戎馬倥傯的空閑里,詩詞寫得那叫絕,「泰山積雪,沂水堅冰。衝破黑夜,奮迅行軍。殺敵氣壯,萬眾同心。擒賊擒王,共祝新春。」,下里巴人,白描速寫,疙疙瘩瘩,鏗鏹頓錯,水平都快趕上替他收拾戰場敗局的粟裕將軍的軍事指揮藝術了。

康生政治局常委,在文革中,唆使一幫不識貨的孩子破「四舊」抄家后,就把他們抄來的「四舊」據為己有,加蓋「大公無私」私章,並且臨驀「四舊」,書法水平一日千里,閑暇之時,潑墨恭獻飽受更年期綜合症折磨的江青同志一副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世無古賢」,這豈是一般的諛吏媚臣做得來的?

溫家寶總理雖然百忙之中,也喜歡撥冗謅幾句一般人得google一下才明白的死人說過的詞句,但總體來說更新派一些,不僅客串表演,也玩起「自由化」的詩,「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星空都「莊嚴」、「聖潔」、「凜然」、「正義」得讓總理大人「熱愛」、「敬畏」了,以至於總理大人可能跟趙本山學了段二人轉,跑到澳門街頭,獻藝表演,親民娛眾,手把紅扇,翩翩起舞,有詩讚曰:

宰相親民舞紅扇,
風姿未曾輸戲子。
作態無須甩水袖,
忸捏遙把蘭花指。

還要幫助其愛子,在平安保險上大撈一把后,最近又當上了衛星通訊公司的董事長,同時呼籲那些只關心房地產、不「敬畏」星空的商人們,「血管里流淌道德的血液」,更恫嚇同僚「停滯和倒退。。。違背人民的意志,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

王立軍副市長,在掃惡打黑、消滅政敵之餘,敏而好學,發明了數以百計的專利,當上了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這數以百計的專利發明、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可是貨真價實、一點不含糊,咱們從來就沒聽說方舟子之流質疑過。學海無涯,王副市長可能是想學習咱們,也來米國鍍鍍金,跑到米國成都領事館申辦簽證,不成想領事一個電話打到哈佛大學一個法學博士那裡,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說在法學打黑專業,米國水平差遠了,王副市長沒必要負笈萬里漂洋求學。人才難得,不可流失,重慶政府急發裝甲摩托部隊,兵困米國領事館,逼迫米國佬放人,可惜黃雀在後,朝庭更是惜才如金,寧願與洋人共同開發東海、南海,送米國、歐洲金錢幫其度過經濟危機,也不能人才外流、自毀長城,一架飛機就把王副市長帶到北京,令其交代平生所學、刑訊高招。

想我天朝,王立軍副市長才是個博導,就鬧得中央、地方撕破臉皮爭打起來,真是俊才日少,一蟹不如一蟹,天朝是越來越缺乏,像陳毅元帥那樣孔夫子佩劍又文又武的人才了。對了,陳毅元帥還有詞句:「兩闋新詞,毛唱柳和,誦之意飄。。。政暇論文,文余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絕代風騷」,不僅直抒「皇上風騷、微臣傾心」之意,「政暇論文,文余問政」八個字更把論語里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解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妙句拈來著眼高」,的確是「絕代風騷」,當今之世,溫、王之流,豈可望其項背乎?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0
沙發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2-25 22:30 | 只看該作者
先頂一下。再慢慢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12-2-26 00:33 | 只看該作者
優, 康熙字典的解釋,和例句:

又【說文】饒也。又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又有餘力也。【論語】仕而優則學。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4
柏桐 發表於 2012-2-26 01:25 | 只看該作者
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仕而優則學」新編


★文/田玉秀
    如果說「學而優則仕」眾所周知,「仕而優則學」眾所略知,那麼「優」之真義則罕為眾知,現如今對後者的「實踐」則更為眾所不知了。

  眾所周知,「學而優則仕」。但很少人能準確理解「優」之真義,反而常常誤解為「優秀」,以為是「學習好了就去當官」。而知道「仕而優則學」的人就更微乎其微了。殊不知,「仕而優則學」還在「學而優則仕」之先呢!
  「仕而優則學」一語出自《論語》,其《子張第十九》中,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說:從政有餘力就去學習,學習有餘力就去從政;優者,非「優秀、優異」也,是「有餘力、時間」也。
  這本來談的是「從政」與「修學」、「為官」與「為學」的關係,應該說是很經典的聖言賢語。但知學而為官者眾,曉政而修學者寡說明,後人我輩已經將「學」庸俗化到了什麼地步。
  如果說,因為後人的無知對先人的猜測,認為學習好了就去當官,或者學習好了才能當官,或者只有當官才能證明學習好,是可笑可憐的話,那麼現如今,一些當上官的就去拿文憑,尤其是靠權力靠關係靠金錢混文憑,演繹了現代的「仕而優則學」,就是可惡可憎的了。
  事實上,現代版的「仕而優則學」已經蔚然成風。更可怕的是,本來是官場的腐敗,現在與教育和學術腐敗到了一起,「權學交易」、「學錢交易」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筆者認識一個高學歷政界熟人,憑著自己的「人脈」和「能量」,給他的官場朋友聯繫學校、導師,甚至不惜時間和精力,給朋友代寫論文幫著發表,回報當然是讓他的這位朋友用行政力量介紹資源,說到底,還是錢;而他的學界朋友,當然也少不了錢的回報,於是,互助互惠,互利多贏,皆大歡喜。
  筆者也親自參加過一個在職博士朋友的畢業典禮發現,同學幾乎都是政界不大不小的官員和商界不大不小的老闆,他們大多都為畢業學校和院系做出了「重要貢獻」,至於上課,半年還沒有一次,至於論文,更有人捉刀,但畢業時是不能不來的,博士帽一戴,學位證一發,合影照一拍—一切OK,中國又多了一群「博士」。
  據不久前新華社記者對天津的高校調查發現,「學權、學錢交易」有恃無恐,學歷學位文憑管理極度混亂,突出表現在先進課程班,提前拿學位;假考試獲取真文憑;借捐錢撥款變相販賣文憑;博士點粗製濫造,更有甚者,為了拿到贊助費,導師竟然為學生代寫畢業論文。
  本來先儒聖賢主張的「學而仕」和「仕而學」,是要我們解決一個學與用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問題,對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極為重要,但好經卻被念歪了。這除了往臉上塗粉製造「面子工程」外,還有什麼用呢?
  我們當然希望的是,湯顯祖主張的「不讀盡天下之書,不能相天下之士……」那樣的「做官求知論」,王安石「馬上、廁上、枕上」、鄭板橋「三根燈火五更天」;韓愈「手不停披於六藝之書,口不絕吟於百家之編」那樣的「在職進修」精神,而不是今天有些為官者的「文憑學經」。
  如果說,過去仕而優則「牌」,仕而優則「舞」,仕而優則「酒」,後來還出現了仕而優則「商」等等,現在已經發展到仕而優則「學」的更高層次了;而這個層次危害恐怕比前者還要大,因為它破壞的不僅僅是政風,還有學風;不僅破壞社會公平,而且影響未來的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周刊》 (2004年 第四十一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5
柏桐 發表於 2012-2-26 01:29 | 只看該作者
橫讀豎看就一個"官"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0
6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2-26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柏桐 5樓 的帖子

哈哈,木頭橫放豎看還是木頭~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7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6 03:11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2-2-26 00:33
優, 康熙字典的解釋,和例句:

又【說文】饒也。又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又有餘力也。【論語】 ...

康熙字典說的準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8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6 03:12 | 只看該作者
柏桐 發表於 2012-2-26 01:25
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仕而優則學」新編

人民網說的深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9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6 03:14 | 只看該作者
柏桐 發表於 2012-2-26 01:29
橫讀豎看就一個"官"字.

歲寒后凋, 有鳳來儀, 橫讀豎看就一個"木"字, 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0
10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2-26 13: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2-2-26 00:55 編輯

子曰:"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當時只有仕才可以有固定奉祿。孔子的這句話比子夏的"學而優則仕"說得更為露骨。東漢的鄭玄先生是一代解經大師,遍注儒書,他是這樣解釋這兩句話的:"古者大夫士,年七十致事,則設教於其鄉,大夫為大師,士為少師,是為仕而優則學也。學至大成乃仕,是為學而優則仕也。" 把這兩亇優字均解為優渥有餘力的,始於朱熹。不過鄭玄比朱熹離孔子時代近得多,應該理解得更準確。另外從現實來看,只有做官做膩了可以去學習,哪見過學習的業餘時間想做官就做官的?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1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6 13: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2-26 13:57 編輯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2-26 13:27
子曰:"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當時只有仕才可以有固定奉祿。孔子的這句話比子夏的"學而 ...


呵呵, 看來我和很多人都讓朱熹老小子給蒙了. 謝謝!

我沒有訓詁學的根底, 只是人云亦云.

狗到一篇文章, 似乎很有參考價值, 不妨一讀, 只是有些長.

何以解「優」?
   ——「學而優則仕」新解
  
   「學而優則仕」, 是《論語》中引用得最為廣泛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篇》:「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短短的兩句話,一共就那麼五個字,但在解釋上,自古迄今,卻是歧義叢生,關鍵在於對「優」這個字的理解。一種解釋「優」為「有餘力」,如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對這兩句的語譯:「做官了,有餘力便去學習;學習了,有餘力便去做官。」另一種解釋「優」為「優秀」,「好」,如李澤厚《論語今讀》;「官做好了去求學,學問好了去做官。」誰是誰非?
   《論語》一書,在表現形式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語錄體」,許多話,都是以單句散章的方式表達,突如其來,沒有前言后語,沒有因果關係,沒有提供相應的語境,這就不可避免的給後來人的理解造成歧義。可是,無可奈何,我們不能起古人於地下,要求他們來給我們解釋,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語句,去分析,去探尋,去猜測古人的原意,至於哪種解釋符合古人的原意,這是見仁見智的事。 關於「學」與「仕」
   具體到這句話,要想準確解釋「優」的含義,不能就「優」論「優」,而必須聯繫全句。全句五個字中,有兩個虛字「而」、「則」,我們可以暫不涉及,而對「學」與「仕」卻不能置之不理,只有對這兩個字作出比準確的理解,則「優」字的含義也就豁然開朗了。
   對這兩個字語義,我們按語言使用中約定俗成的原則,解釋為學習、從政(做官),而不再從訓詁學的角度去追本溯源。我們要探討的是,對孔子及其弟子來說,學什麼?為什麼學?
   「在貴族教育中真正廣泛用於教學而作為課本的,一般地說,主要只是當時被稱為『六藝』,後來被尊稱為『六經』的六種典籍。『六藝』古代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貴族必須學的初級的禮、樂、御、射、書、數等六種技藝,一是指貴族必須學的高級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種典籍。」(匡亞明《孔子評傳》)
   為什麼要學習禮、樂、射、御等六藝呢?「當時貴族生活中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有所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但是,因為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他們是以禮樂和射御為主的。」(楊寬《我國古代大學的特點及其起源》)楊氏還認為,西周大學是以軍事訓練為主,其目的在於培養貴族軍隊的骨幹。(參見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17頁)
   為什麼要學習《詩》、《書》等六種典籍呢?還是聽聽孔子自己怎麼說吧! 「不學禮,無以立。」(《季氏》)「不學詩,無以言。」(《季氏》)他對學詩是十分重視的,他說:「小子和莫夫學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
   由此可見,孔門弟子學習的內容,都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而孔子之所以安排這樣些課程,並不是為了培養一些文化學者,而主要是為了培養政治人材,即為了「仕」。「孔子辦學的目的,就是培養這樣的(即可以充當『賢臣』的)士和君子,就是希望通過這些士、君子的從政(仕)而影響和掌握國家的命運,實現仁政、德治,達到小康的境界。」是「培養實現仁政德治的優秀人才」(匡亞明《孔子評傳》)。 關於「優」
   如果這樣的理解大致不差的話,我們再來看一看對「優」的解釋有沒有問題。
   第一種解釋,即「有餘力」,有訓詁學上的依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優,饒也,食部,『饒』下曰:飽也。引伸之凡有餘皆曰饒。」近來有學者著文指出,先秦典籍中,「優」字,只有「饒」與「俳優」二義,因此,將「優」解作「饒」,又引伸為「有餘力」,從語義學上說,是言之有據了。
  與許慎同時而稍後的古文經學家馬融解釋此句曰:「仕優則學,行有餘力,可以學文也。」馬融的這句話,其實來源於孔子:「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細察孔子的意思,他談的是實踐與學習的關係,比起「學」來, 他更看重的是「行」。孝、悌、信、愛、仁,是孔子制定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行為規範標準,這標準本身已經含有「優(秀)」的意思。他認為,只有思想和行動上達到這種境界和標準,而後「有餘力」,方可以「學文」。楊伯峻對「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是這樣語譯的:「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孔子所說的這「行」,可以是「仕」,但也並不就等同「仕」,而是包括了「做官」與「做人」兩方面。馬融將子夏的話與孔子的話連在一起,以孔子的話來解釋子夏的話,那麼,它的完整的意思應當是:仕而達到孝、悌、信、愛、仁的標準,如果還有餘力,則可以學習文獻。這已經含有「優秀」的意思了。只是由於馬融的話十分含糊,後世的人遂認為他是以「行有餘力」來解釋「優」,這是在是一種誤讀。而且他只解釋了前半句,由於馬融的著作已佚,對關鍵性的後半句的解釋則告闕如。所以才引發了持續兩千餘年的這場筆墨官司。
   他的學生,另一位經學大家鄭玄對全句都做了解釋,而且比他的老師要詳細:「古者大夫士,年七十致事,則設教於其鄉,大夫為大師,士為少師,是仕而優則學也。學至大成乃仕,是學而優則仕也。」按鄭玄的解釋,所謂「仕而優則學」,是說做官的人,到退休后(致事,即致仕,古代官員,七十退休)回到家鄉,興辦學校,他們自己出任老師。按這樣的解釋,所謂「優」就不是 「餘力」,變成為「余年」;所謂「學」,變成了「教」,與他老師的解釋有明顯的差異。「學至大成」四個字, 是對「學而優」中「優」的解釋,這裡,「優」不具有「有餘力」的含義,而是十分明確的釋義為「優秀」,試問,學問達到「大成」,難道還不優秀嗎?
   此後諸家解釋,一直頗為紛紜。如南朝(齊)的皇侃《論語義疏》, 對前半句的「優」,解釋為「力有優余,則更可研學先王訓典也」,與馬融的解釋大致相同;對後半句的「優」,解釋為「學業優足,則必仕進也」,這個「學業優足」,與「有餘力」大概沾不上邊,而與鄭玄的「學至大城」倒有些相近。
   宋人邢昺在《論語註疏》中,對前半句的「優」解釋為「言人之仕官行己職而優,間有餘力,則以學先王之遺文也」,這話模稜兩可,所謂「行己職而優」,就是完成的自己的職責,而且很出色,這個「優」就有了「優秀」的意思了,但他又加上句「間有餘力」,照應了馬融的那句話,兩邊都占著;對後半句「優」的解釋是「若學而德業優長者,則當仕進以行君臣之義也」,「德業優長」則分明是「優秀」的意思了。
   這樣一來,就出了個問題,同一個「優」,在同一本書中同一個人的同一句話中,前後的解釋各不相同,這從文理上似乎說不過去,這一點,金人王若虛發現了,他說:「舊說以『仕優為優閑有餘力,學優為德進優長』,豈有一字二義,不若皆訓為有餘力也。」( 王若虛:《論語辨惑》)
   這樣一刀切的辦法,當然痛快。南宋的儒學大師朱熹也是這麼辦的,他在他的那部鼎鼎大名的《論語集注》中,這樣解釋這句話:「優,有餘力也。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他只是從義理上解釋這句話,而從語義、文法上,也是含糊其辭。他的這部書,在後來被欽定為科舉的教科書,由於的他地位,事情似乎就這樣一錘定音。此後的學者,包括楊伯峻先生在內的當代眾多的《論語》譯本,對這句話的語譯,大多沿襲這種解釋。
   但是,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有餘力」何所指?是指有多餘的財力?精力?體力?還是多餘的時間?語義不詳。二是於事理上也有難以說通的地方。朱熹將「有餘力」明確解釋為「有餘暇」,《朱子語類》:「問仕而優則學。曰:『此為世族弟子而設。有少年而仕者元不曾學,故職事之暇可以學。』」宋代另一個《論語》專家金履祥也持同樣見解:「此章先言仕,本為仕而不學者設。當時多是世族,子弟有未學而仕者,亦有學未成為貧而仕者,如所謂抱關委吏之類。優謂盡其事而有餘暇也。」(《論語集注考證》卷十)按照這種解釋,這句話的譯文應當是這樣;「做官者,有了剩餘的時間可以去學習;學習者,有了剩餘的時間可以去做官。」什麼是做官者的剩餘時間呢?主要當是下班以後;什麼是學習者的剩餘時間呢?主要當是下課以後,(孔子時代,似乎還沒有寒暑假)。這句話的更直白的譯文便是這樣:「做官者,下班以後可以去學習;學習者,下課以後可以去做官。」
   問題來了,做官的人,自然會可以用業餘的時間去學習;學習者,能利用課餘時間去做官嗎?查中國古代官制,從來都是職有專人,責有專守,一個蘿蔔一個坑,按部就班,筆者寡陋,還沒聽說過利用學習之餘的時間去做官的事情。以現在的形勢而言,部長、市長、書記等兼大學教授者有之,局長、廳長就讀在職碩士生、博士生者有之,還沒聽說有大學教授兼任部長、市長的,也沒聽說有在讀碩士生、博士生兼任廳、局長的,我想古代亦然。從孔子的經歷看, 他在51歲正式參政后,此後三年的任職期間,全力以赴,教書倒成為業餘的了;孔門弟子如子路、子貢、冉有的從政,似乎也都是專職而非兼職。因此,歷來以「有餘力」來解釋「優」者,該有多麼荒唐!所以他們大都迴避了後半句,這是他們的軟肋。
   《孔子批判》(古棣、戚文、周英著,時代文藝出版社)一書的作者,針對這句話,更是明確的說:「馬融註:『仕而優則學』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按:『優』的基本義項為『優良』,做官優良,自有餘力,可以學文;但『餘力』不可用以解釋『學而優則仕』。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優良,便可做官,做官優良,有餘力,便要學習。楊伯峻譯此句為……(略),后一句譯文大背於情理:只能是學習優秀可以做官,哪能是學習過程中有了餘力就利用餘力以做官的道理。」 按第二種解釋,即「優秀」,用來解釋後半句,則順理成章。從鄭玄以來,絕大部分學著文人,似乎都取這種解釋。如宋蘇軾《答試館職人啟》:「某官學優而仕,行浮於名,辭令從容,議論慷慨。」旅美華裔學著余英時先生在論及這句話時說:「 『學而優』是『仕』的主觀條件。主觀條件不具備是不應該『仕』的,所以孔子使漆彫開仕,漆彫開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聽了很高興。因為漆彫開度德量力,學而未優不肯就仕。」(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15頁)可見余先生也是將「優」解作「優秀」的。
   余先生引述的這件事,見於《論語•公冶長》:「子使漆彫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所謂「吾斯之未能信。」,就是我對做官還沒有信心。為什麼沒信心?根據孔安國的註解:「仕進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習也。」不是沒有「餘力」,而是「未能究習」,學習得還不夠深入、優秀,沒有能力。孔子為什麼高興呢?大約是由於漆彫開的自謙。
   類似的例子還有:子路讓年輕的子羔去費邑出任縣長,孔子反對, 說,「賊夫人之子」,這是害了這個年輕人,為什麼呢?後漢的包咸解釋說:「子羔所未熟悉而使為政,所以賊害人也。」(《論語章句》)而子路認為,只要有百姓、土地,就可以勝任,「何必讀書,然而為學?」為什麼一定要讀書才算是有學問呢?孔子對這種狡辯十分反感,說:「是故惡夫佞者。」這就是我厭惡巧言善辯的人的原因。
   由此可見,即使是孔子,「仕」的前提, 不是有沒有么「餘力」,而是學習是否達到一定的程度。
   從中國的政治歷史看,能否「仕」,與有沒有「餘力」無關係,而主要取決於你是否「學而優」,孔子的時代是如此,后孔子時代也是如此。從漢朝的「舉秀才」,到隋唐以後的科舉制度,更是從制度上將「學而優」定為「仕」的基本條件,幾千年來,這種觀念更成為我們民族的全民共識。如果談到所謂「國學」的話, 這才是真正的「國學」。罔顧這種事實,僅僅捻起「有餘力」這個古人自相矛盾的章句訓詁的皮毛,便自以為深諳「國學」的真諦,擺出一種莫測高深的面孔來教訓別人,實在不是為學者的應有之道。
   但是這種解釋,從訓詁學上說,似乎沒有依據;從事理上說,同樣也有難以說通之處。「官做好了去求學」,既然官做好了,為什麼還要去求學?二者之間沒有因果上的必然關係。 「優」字新解
   看來,「餘力」派也罷,「優秀」派也罷,都是各執一端,而未能兼顧全句。怎麼辦呢?我們還是從語義學的角度入手。《說文解字》(段玉裁注):「優,饒也,食部,『饒』下曰:飽也。引伸之凡有餘皆曰饒。《詩•瞻卬》傳曰:『優,涴也;箋云:寬也』;《周語》注曰:『優,饒也』;《魯語》注曰:『優,裕也』,其義一也。」段注的幾條例句,全用的是本義。
   1,《詩•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優也。」《辭源》在解「優」時,其第一義項,就是用的這條例句,釋義為「豐厚」。
   2,《周語》:「則享祀時至,而布施又有優裕也。」《辭源》注「優裕」為:豐饒、豐足。
   3,,《魯語》:「夫民求不匱於財,而神求優裕於享者也。」韋昭註:「裕,饒也;享,食也;民和年豐為優裕也。」
   可見,優的本義是富饒、豐厚、充足。但是,富饒等義只表示充分擁有,充分滿足需要,與「有餘」還是有差別的。優,饒也,饒,飽也,即使富饒等達到「飽和」,也不等於「有餘」,如我們說「礦藏富饒」,絕不意味著「礦藏有餘」。只有突破了飽和的極限,才可稱為「有餘」。段注沒有「有餘」的典型例句。
   而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歷來解釋解釋子夏的這「優」字的人,只用其引伸義,而將其本義置之不理。如果我們回到本義上,按照同義詞可以相互替代的原則,子夏的話可以變成這樣:「仕而饒則學,學而饒則仕」。
   那麼,什麼是「仕」的「饒」呢?當然是俸祿,而不是什麼「餘暇」;至於「學」的饒,不言而喻,自然是知識。於是,譯成語體,這句話便是:做官而俸祿優厚,便應當學習;學習而知識豐富,便可以做官。這樣,意思便豁然貫通了。這也許正是子夏的本意吧!
  

那麼,俸祿優厚,為什麼就要學習呢?如上所述,這裡的「仕」,主要是指依靠世卿世祿制度而繼承官位的人,他們一出生,便具有了「仕」的身份,享有豐厚的俸祿,但他們未必學習。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孔子終生最為痛心疾首的事情,便是所謂「禮壞樂崩」,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便在於「仕」而不學,而扭轉這種局面,使那些世卿世祿者回歸於禮樂,讓那些「學而優」者去維護禮樂,正是孔子辦學的主要目的。
   在孔子的弟子中,不乏「仕而優則學」之人。《左傳》昭公七年:
   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我若獲沒,必屬說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即何忌)與南宮敬叔(即說)師事仲尼。
   至於後世,「仕而優則學」,更是屢見不鮮:
   「是時,上方鄉文學,(張)湯決大獄,欲傅古義,乃請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
   ——《漢書•張湯傳》
   「(趙)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即《論語》二十篇也。」
   ——《宋史•趙普傳》
   這些都是「仕而優則學」的著名事例,帝制以後,皇帝為太子及諸皇子延聘師保,更是成為一種國家制度,子夏及孔子有知,當含笑於九泉矣。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english/1/138489.s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2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6 14:23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2-26 13:27
子曰:"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當時只有仕才可以有固定奉祿。孔子的這句話比子夏的"學而 ...
俸祿優厚,為什麼就要學習呢?如上所述,這裡的「仕」,主要是指依靠世卿世祿制度而繼承官位的人,他們一出生,便具有了「仕」的身份,享有豐厚的俸祿,但他們未必學習。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孔子終生最為痛心疾首的事情,便是所謂「禮壞樂崩」,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便在於「仕」而不學,而扭轉這種局面,使那些世卿世祿者回歸於禮樂,讓那些「學而優」者去維護禮樂,正是孔子辦學的主要目的。


又想了一下, 上面這一段也有不妥只處, 「仕」作動詞, 而非名詞, 在孔子時代, 士出生后不自然就有"仕"可做, 孔子本人就是個"栗子", 可以讓在美來舉一把,  呵呵,

子夏的意思恐怕是:"你們官老爺俸祿那麼優厚, 吃飽沒事要學習, 來我們老師這裡進修進修, 我們老師可以教給你們很多知識技能, 學費又不貴, 有了更多知識技能, 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了", 既充分體現了孔門愛管閑事, 以天下為己任, 又給老師做了廣告! 真是利國利民利老師, 不愧為孔子的好學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chico 發表於 2012-2-27 08:11 | 只看該作者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2-2-27 08: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在美一方 於 2012-2-27 08:25 編輯

掉書袋,俺的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5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7 15: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2-27 16:01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2-2-27 08:11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為了所謂"道", 孔夫子連飯都不"謀"; 為了所謂"禮", 子路連命都不要. 他們真是令人敬佩, 真割捨的了...

咱就想不通了, 你說他們能從維護當時的秩序, 周禮, 中得多大好處啊, 呵呵, 一點都不用別人來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6
chico 發表於 2012-2-27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am192837 15樓 的帖子

孔子及其弟子們得不到什麼好處。如果為諸侯爭霸服務,同他們聯手可能真有好處。搞下面那套,我看也是多餘。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7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8 01: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2-28 01:45 編輯
chico 發表於 2012-2-27 23:37
回復 iam192837 15樓 的帖子

孔子及其弟子們得不到什麼好處。如果為諸侯爭霸服務,同他們聯手可能真有好處 ...


「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真是個君子國,呵呵,比人民公社、公共食堂,還可耐?真要這麼干,那得比「三年自然災害」餓死更多人吧?

其實,孔夫子的想象力遠沒有超出柏拉圖、馬克思的水平,而在思辯能力、體系構建、路徑探索上,孔夫子相比柏拉圖、馬克思,簡直像是個低能弱智兒童。

孔夫子不僅在思想上,在實踐中更是低能弱智,荒唐可笑!你以為孔夫子「如果為諸侯爭霸服務,同他們聯手可能真有好處」?呵呵,他有那個視野,有那個見識,有那個能力嗎?秦國規定,戰場上割幾個首級,就給爵位,這主意孔夫子不僅做夢都想不出來,恐怕還要反對吧?他的治國方略不是沒試過,有晏子的評價為證。

孔夫子在實踐中維護的是當時最反動、最違反人性的政治勢力的利益,卻無恥地以最高道德自我標榜,這非常類似其N世孫孔三媽教授,維護的是當今世界最反動、最違反人性的政治勢力的利益(比如朝鮮金氏王朝),卻無恥地以最高道德--愛國、愛人民自我標榜。

其實,孔夫子、孔三媽教授都撈不到多少東西,孔夫子在春秋里的咬牙切齒、歇斯底里,孔三媽教授在電視里的謾罵表演丟人現眼,都是無能者自閹后的正常反應。

老兄可以這樣想象,有人不會打仗,不會經商,自己知道的那點東西過時或者無用(如禮儀),怎麼辦啊?如何能迅捷地讓自己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感覺高大起來?阻力較小的一條路徑是,揮刀自宮,徹底泯滅一切人性,找個對於投靠者的經世致用能力要求最低的有勢力者完全賣身投靠,這的確是能讓自己多少可以「借勢」(圍棋用語),但又能得多少「實地」呢?自己實在是百無一用,就是在自己投靠的有勢力者的麾下,孔夫子、孔三媽教授之流都是相對邊緣化的人,這種情形,使得孔夫子、孔三媽教授之流自閹者,因為沒有勇氣恢復人性,又不敢朝有勢力者發泄怨氣,甚至對於自己陣營的相對不那麼邊緣化的人也得畢恭畢敬,那個憋屈啊,呵呵,除非去學佛,絕對沒法化解,而孔夫子那個時代,似乎佛教還沒有傳到「我們這兒」來,那怎麼辦呢?那就在實踐中維護當時最反動、最違反人性的政治勢力的利益換吃喝(教書換臘肉也是一種),卻無恥地以最高道德自我標榜,同時最刻毒地、真實地滿懷恨憤地咒罵沒有被閹割的有些人性的正常人。人家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要不人家怎麼平衡心態啊?

揮刀自宮,徹底泯滅一切人性,也就可以告訴自己自己遠離,或者應該遠離人慾(存天理,滅人慾),就霸佔了道德的至高點,這樣,自己的一切違反人性的烏托邦臆想不能實現,都可以歸罪於可詛咒的健全正常的人。

說了這麼些沒意思的,說個有意思的笑話吧,剛看到的:

對於陽萎者來說,早泄確是美好的;
對於去勢者來說,健全卻是可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8
chico 發表於 2012-2-28 02: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am192837 17樓 的帖子

老弟,你是想討論問題,還是想發泄,罵人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19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2-28 02:13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2-2-28 02:07
回復 iam192837 17樓 的帖子

老弟,你是想討論問題,還是想發泄,罵人呀?

老兄不是說上網就是找罵罵人嗎?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0
chico 發表於 2012-2-28 0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am192837 19樓 的帖子

所以我先問問你,你那個回帖是什麼目的。
請你要有思想準備,一旦我真罵起人來的話,比你的那些話還難聽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