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媒 從中國人質事件看中國與蘇丹的關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1 1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島環球網    2012-02-01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網站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從中國人質事件看中國與蘇丹的關係》。摘編如下:

  中國在蘇丹的人質問題繼續受到高度關注。北京已派遣工作組前往蘇丹,協助開展救援工作,並敦促武裝人員和蘇丹避免採取可能危及人質的過失行為。

  反政府武裝周六在蘇丹南科爾多凡州劫持了29名中國工人。中國外交部周二表示,中國政府已於周一晚間派出由外交部牽頭、國資委派員參加的工作組,前往蘇丹協助開展營救工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聲明中表示:「中方呼籲有關方面保持冷靜與剋制,確保中方人員的安全,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儘快釋放中方人員。」據新華社報導,與此同時,中國駐蘇丹大使羅小光加大了對蘇丹政府的施壓力度,敦促蘇丹方面儘快找到失蹤和遭到反政府武裝劫持的中方人員的下落。新華社援引羅小光報導稱,「我們希望蘇丹政府繼續盡最大努力,儘早使這些失蹤和遭到劫持的中方人員平安回來。」

  被綁架的29名中國工人都是中水電蘇丹南科爾多凡州公路建設項目的工作人員。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稱,在與蘇丹軍隊激戰後,他們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在周六帶走了29名中國工人。「此前蘇丹官方曾聲稱政府軍解救了其中的14名中國工人。但反叛武裝否認了這一說法。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發言人羅迪對法新社說,被綁架的29名中國工人目前安全無恙,並說如果安全形勢允許,這些工人將會獲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曾經隸屬南方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南蘇丹在去年7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后,「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成為南蘇丹執政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則演變為蘇丹境內的反政府武裝。從去年9月開始,蘇丹政府軍和「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北方局)」在南科爾多凡州持續發生武裝衝突。

    中國為確保自己高速度的經濟增長,需要從非洲進口大量的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北京與蘇丹有著特別的關係,蘇丹是中國在非洲的首要投資國,也是北京在非洲大陸的第三大經濟合作夥伴。在蘇丹南北方內戰期間,中國繼要努力與南部地區保持友好關係以保護中國的石油投資,同時與北方政府保持著重要的政治同盟關係。蘇丹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第三大產油國,近年來平均每天產油49萬桶,2/3進入中國。正是基於這些因素,北京不顧國際社會的批評和壓力,在去年接待了遭到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蘇丹總統巴希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國際刑事法院指控巴希爾在西部達爾富爾地區犯有種族滅絕、反人類、戰爭罪等罪行,並自 2009年起就對他發出通緝令。這一通緝令要求在該公約的《羅馬規約》上簽字的國家在其領土上逮捕蘇丹總統巴希爾,但中國並不是該公約的簽字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指出,達爾富爾暴行局勢倒退至最為惡劣時期,中國不但是售賣武器給蘇丹的主要賣主,還是蘇丹石油的主要買主。人權觀察指出,基於這些原因,中國更應積極配合相關的司法工作,而不是協助巴希爾逃避法律的制裁。

  最近南北蘇丹的爭端導致南蘇丹停止生產石油,該國日產量預計約為35萬桶。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是南蘇丹石油的主要買家,2011年日買入約26萬桶。此外,中國和伊朗在石油合同條款上出現爭端,中國因此減少伊朗石油進口。這些導致中國需要找到每日約54.5萬桶原油的進口替代,約佔其原油日進口量的10%。蘇丹上周日放行了裝有南蘇丹石油的船隻,不過沒有同意從該國港口出口更多石油。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