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盤點外媒報道中國關鍵詞:萬眾聚焦航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26 2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1-26 09:50:05    來源  CHN強國論壇



      外媒如饑似渴地想深入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他們聚焦中國首艘航母,廣泛稱其為大國崛起的最明顯符號。甚至,他們對中國社會的新氣象、新變化也顯得興緻盎然,開始關注中國的微博熱等等。

  法制晚報報道,專家指出,外媒的報道視角,開始逐漸從中國各方面的變化對世界的影響切入。

  點評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公關輿情研究所副所長何輝

  航母

  「中國只是做了崛起國家都會做的事」

  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於2011年8月10日首次試航,是以訓練艦的面貌低調示人,「中國首支航母編隊已具雛形」、「航母試航可能著重對艦載機的起降性能進行測試」等猜測紛紛在外媒的報道上出現。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發表評論說,當今世界,航母更多是一種力量象徵而非軍事武器。英國《金融時報》說,中國首艘航母試航,有力地表明了該國海軍實力正迅速增強。

  美國和亞洲的一些軍事官員說,中國要學會操控航母戰鬥群尚需多年時間。但他們認為,對於中國在軍力投送方面日益增強的雄心而言,首艘航母是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的一步。

  對中國軍隊的海洋活動和加快現代化,日本《東京新聞》說,鄰近的日本危機感日益增強。《韓國時報》的文章則較為中肯。要建航母的消息最初傳出時,很多人問:「若中國真想和平崛起,為什麼還要航母?」該報稱,這不是說中國準備跟美國開戰,它只是做了歷史上任何崛起中的國家都會做的事。

      ●洋記者點評

  中國軍事迷 讓人印象最深刻

  韓聯社駐中國記者車大運對法晚記者稱,瓦良格號所引起的關注範圍遠遠超越了中國,中國鄰國都將嚴密關注瓦良格號,並對此存在擔憂和顧慮。

  在報道中國航母期間,讓英國《金融時報》的駐京記者凱瑟琳印象深刻的是很多中國軍事迷紛紛帶著望遠鏡和昂貴的相機到大連「朝聖」。「在大連的許多高樓和高架橋上都能看到瓦良格號,但宜家三層的兩個緊急出口成了最佳觀賞點。」凱瑟琳說,時常能看見中國軍事迷給固定在三腳架上的相機調焦,鏡頭透過玻璃門對準港口另一側的瓦良格。

  ●專家解讀

  外媒對中國航母試水的關注,其實是承襲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傳統報道視角。不過,中國的和平發展,在有的國家看來,依然是強勢崛起,他們對中國崛起有羨慕、有猜忌、有擔心。

  國家形象

  中國面孔亮相紐約 展示軟實力

  2011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顯示屏上開始出現眾多中國面孔。來自中國各地的59個人物在《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中一一亮相。

  雖然每人在片中平均只出現一秒,但卻生動傳達著中國的形象。國外各大外媒紛紛對此予以報道。中國國家形象片在美播出的一周之內,300多家世界主流媒體不同步對此進行了報道。

  英國《衛報》稱,中國的宣傳片是中國官方高調推出的重大公關行動,也是以外國民眾為對象的中國公共外交的具體動作,意在對外展示中國的「軟實力」。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世界並不了解中國,所以很容易跟隨思維定勢。向全球播放國家形象宣傳片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華文化,是中國打造自己海外形象所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這一舉動的背景是全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