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關於「反聞自性」的實修體會和思考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zjd713 發表於 2012-1-26 02: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25 10:27 編輯

因為是和大家交流體會,我這裡就不引經據典了。從現象界來看,一切萬物(萬法)因空而存在,因其空而能包容萬物,物質有生滅而空無生滅,在溫哥華用空盒子裝了一箱的「空」帶到上海,打開盒子,並不是說溫哥華的「空」少了一塊,而上海的「空」多了一塊。而空間決定了時間,時間因空間而存在。那這個道理用在意識上呢?意識的生滅背後的這個「空」在哪裡?道德經講: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在靜坐中嘗試了一下,要知道思量是無邊的,周邊法界,所以反觀不是觀在自己身上的哪處,而是觀自己意識中周邊法界的有無生滅上;觀每一念的生滅,特別是每一念生滅時的那個「空」;觀這個真空生妙有,由這個真空而起,然後而滅;觀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剛開始的時候會感到還是混混沌沌一片,腦袋重重的,好像塞滿漿糊,這可能和神秀大師所講:「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致,因為自己的自性蒙塵已久,但是久而久之後每一念的升起會變得慢慢清晰起來,彷彿真能感覺到《百法明門論》中各法的升起,身體會產生一種無以言表的清涼感。我感覺如能繼續堅持下去,可以使蒙塵的大圓鏡慢慢變得無垢,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可能就能有所體悟。而這個能生萬法的、本自清凈、無生無滅的真空(非現象界中的)就是自性,就是真如。這可能就是金剛經中所講,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中表達可能有點不是太清楚,請有實修經驗的師兄指點。

1

主題

842

帖子

100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7
一針濺血 發表於 2012-1-29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zjd713 1樓 的帖子

這種讓人頭昏的文章寫得出,  確看不出中國的問題所在,  我看你是存心裝蒜.
沒有人能看到自己高度以上的東西
教育五毛  人人有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217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伊夏 發表於 2012-1-29 2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暈頭!有點亂,不管修什麼練什麼,凡事要有個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29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29 06:21 編輯
伊夏 發表於 2012-1-29 06:15
暈頭!有點亂,不管修什麼練什麼,凡事要有個度!


請教,亂在哪裡?實際上修的就是個人品行,修行就是修的行為。。。之所以啰啰嗦嗦講這些,是為了要明白為什麼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就如我問一些人,你為什麼要做好人?人為什麼要講誠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