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利劍99 於 2012-1-24 05:31 編輯
將國有工業用地直接違法變成私人經營的商業地產。
國土部、監察部多次發文明確規定,工業用地變成商業用地,用地性質要先變更,再由政府收儲,然後通過招拍掛方式公開、公正、公開地出讓。但是徐鋼書記到泉州沒多久就公然破壞這一規定,在土地問題上嚴重違法,怪不得泉州老幹部稱之為最牛房地產書記。徐鋼涉及的建設項目很多,這裡釋其二三,以予示眾。
1,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名義「六井孔音樂文化創意園」項目,在泉州古城中心區的華僑新村,愛國路的原泉州市機電廠用地內進
行大規模超高超大的房地產開發。酒吧、賓館、酒窯、餐廳、歌舞廳一應俱全,恰恰少了文化。
2,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名義「T陶園文化創意產業園」 項目,在泉州古城核心區新華路,原泉州竹器社舊址、農資公司倉庫等佔地
數十畝國有土地,開發商業地產,其中佔用核心地段15畝土地, 超高超大建設2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謀取暴利。
3,以舊房改造名義,由聯成房地產以南俊巷北拓和米倉巷項目改造進行大規模房地產開發。
請大家注意,這些巧立的名義下開發的商業房地產沒有任何部門審批手續,沒有土地證,沒有施工許可證,就動工建設。建成后,再由中共泉州市委書記徐鋼先生出面協調,強制部門補辦手續,現以商業地產經營開發。
再請大家注意:上述項目的用地性質都是國有廠房用地,屬政府企業的國有土地、國有資產,而國有資產的轉讓,法律、法規有更嚴格的評估和公開拍賣程序。否則就是嚴重的侵吞和非法轉移國有資產的違法行為。但是有地產牛書記的鼎力支持,有這把保護傘。上面提到的這些項目根本沒有變更用地性質,也根本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程序出讓。又都是在沒有取得任何的建設手續就動工建設,是典型「三無」工程。
侵吞國有資產的運作步驟。
以上所述幾個項目都有一個共同點:
1,成立非法公司,逐步侵吞國有資產。與私人企業聯合(公私合營)。泉州濱海企業總公司與私人股份公司華門009投資有
限公司聯合投資。
2,達到侵吞國有土地,轉移國有資產。
3,黨委一把手書記親自協調,強令各個職能部門補辦各種手續,使這些三無工程合法化。
如果不是書記的親自干預,這些沒有部門審批手續,沒有土地證,沒有施工許可證,強行建設的房地產項目是無法公開銷售的。正是有了最牛地產書記徐鋼先生的威權,動用行政機器,才使國有資產一步步被瓜分侵吞!
注意:國有企業土地轉讓、作價入股的程序: 先評估-----再公開招拍掛;
工業土地經營商業房地產程序:先評估-----再公開招拍掛;
這是何等的創意!!! 解開此案並不難!!
一、 不顧泉州古城保護要求和法律法規,大肆違法推進商業房地產開發
破壞古城,開發商業地產,歷史罪人!開元寺菩薩頭掉到地上,警示著什麼?!
歷屆市委市政府為何在古城禁止開發房地產?
地產書記徐鋼開禁為哪般?
古城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對古城建設如何規定?
地產書記徐鋼這些商業地產建設如何?
各級建設部門為何沒有監管?
舊城改造名義?
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區的幾個「孤獨」龐然大物,何時、何因、何單位批准?
古城寸土「萬金」,十多年來多少人對她垂涎欲滴,為何獨在地產書記徐鋼任上獨這幾個項目吃到唐僧肉, 這幾個「孤獨」龐然大物的經營者與地產書記徐鋼是是什麼關係呢?
二、國有資產轉讓和房地產開發用地需招拍掛
產權業主撲朔迷離變幻
1、古城禁止開發房地產?
舊城改造名義?!創意產業園名義?!
2、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區的龐然大物,何時、何因、何單位批准?
「三無」 ---建成----補辦?!
舊房局部改造變幻商業地產開發?!
局部加固改造? 全部商業地產開發(拆除重建?!)?!
3如何侵吞國有資產?
通過不斷補辦變幻產權業主手續?!
(原文)中國最牛地產書記徐鋼舊城改造篇-偷梁換柱,欺上瞞下
作為福建省第一發達地級市的書記,在全國房地產熱的時候,他深知房地產中的巨大利益!在他上任的幾年的時間裡,本是泉州最佳的經濟發展和轉型階段,本應按照海西建設構想大力發展泉州綜合經濟,發展台商投資開發區。然而徐鋼書記為了他個人的利益,根本不顧泉州市委市政府的計劃和班子成員的意見,上任伊始就煽情說「泉州需要酒吧街、咖啡街」「泉州需要音樂廳」「泉州需要文化創意產業」。通過這一系列鋪墊,以便推動在泉州古城區內黃金地塊商業地產的迅速開發。泉州作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保護方面成績斐然,曾獲得聯合國古城保護迪拜獎。多年來,為了保護古城,歷屆市委市政府立下保護古城的禁令,古城不得引進房地產項目,古城一切改造建設行為由政府實施。徐鋼在巨大房地產利益的驅動下,特別是泉州古城更是寸土「萬金」,不顧泉州古城保護要求和法律法規,拋開歷屆市委市政府的禁令,在古城泉州大肆違法推進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
(1)以」陶園文化創意產業園」名義在泉州古城核心區域的新華路,原泉州竹器社舊址、農資公司倉庫等佔地幾十畝的大規模商業地產開發,這佔用了古城區核心地段15畝舊建築用地,建設2萬平方米的商業店面。
(2)以「六井孔音樂文化創意園」的名義,在泉州古城中心的華僑新村,愛國路的原泉州市機電廠用地內進行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
(3)以舊房改造名義讓聯成房地產以南俊巷北拓和米倉巷項目改造進行大規模開發房地產。沒有任何部門審批手續,沒有土地證,沒有施工許可證,就先行進行建設。在建設完成後由徐鋼書記出面協調,強行要求各個下屬職能部門補辦各種手續,再向市場公開發售。
這些項目都是在泉州古城的核心區域,在徐鋼和鯉城區王瑞強書記的大力協助之下,由利茲灑窯老闆蘇耀輝,聯成房地產商,星光投資管理公司,華門009投資有限公司,環亞房地產開發公司等這些徐鋼書記的好朋友,打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旗號,進駐古城區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牟取巨額暴利!更有甚者,做為國有企業的工業用地轉為房地產商業開發用地,根據國土部文件明文規定《招標掛牌拍賣出讓國有土地所有權規定》(國土部令),國土部、監察部《關於嚴格執行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通知》,國土部《關於進一步推行招標拍賣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通知》,國土部、監察部《關於繼續開展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出讓情況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即71號令)等都有明確規定,由工業變成商業用地用地性質要先變更,「再由政府收儲」,然後「通過招拍掛方式公開、公正、公開地出讓」。更何況上述古城用地均是國有廠房用地,屬市政府下屬企業的國有資產,國有資產的轉讓法律有更嚴格的評估和公開拍賣程序。否則就是嚴重的侵吞和非法轉移國有資產的違法行為。然而正是因為徐鋼書記的鼎力支持,這些項目根本沒有變更用地性質,也根本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程序出讓!非但沒有變更用地性質沒有按規定程序出讓,而且在沒有取得任何的建設手續就動工建設是典型「三無」工程!這些項目都已經動工了,而泉州市市政府相關領導竟然不清楚其中的究竟。
所有的國有資產轉讓的高壓線和房地產開發用地需招拍掛的法律高壓線,在泉州市徐鋼強力主導和大力關心「支持」下都成了一紙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