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曼德:探討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的關係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19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8-19

曼德:探討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的關係


通過兩種禱告神學關於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關係的論述,並對巴刻、Thomas Watson、
倪柝聲、芬尼、約翰衛斯理、趙鏞基及約翰加爾文等人對這一問題的闡述,我們看到兩
種禱告神學觀點都有優劣,人的觀點是有限的,我們必須保持兩種禱告神學間的張力和
平衡。如果我們單強調神的旨意的絕對性和不變性有可能導致宿命論,以致人難以有禱
告的熱情,而如果單單強調人的禱告對上帝旨意的影響和改變,也會墮入功利主義和人
本主義的錯謬之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聖經》的根基上,在肯定上帝主權和不變性的
同時,也強調人的禱告的巨大功用,神是恆定的但也是憐憫的,我們通過禱告不僅要支
取和明白他的旨意,也通過禱告求神的憐憫,在神的永恆旨意下向我們施行愛的更新與
改變

本文大綱

1.從一首讚美詩談禱告能否改變上帝旨意的神學紛爭
2.改革宗神學對神的絕對旨意和人的禱告之間關係的觀點
3.倪柝聲、芬尼、約翰衛斯理及趙鏞基等強調禱告對神的旨意的影響力的觀點
4.我們的結論:神是有主權並且有憐憫的神、人有尋求神旨意和遵行神旨意的義務,
更有祈求神遂人意的權利。

吳華樂弟兄詞曲的讚美詩歌《我以禱告來到你面前》中的一句歌詞:「每一次我禱告,
我搖動你的手」 在很多教會被改成了「每一次我禱告,成就你旨意」。這樣一個輕輕
的改動,實際上反映了兩種禱告神學的重大差異。「每一次我禱告,我搖動你的手」這
句頗受唐崇榮牧師批評的歌詞,背後潛在的是人的禱告及其訴求完全可以改變上帝旨意
的神學觀點,這多為持守阿米念觀點的神學所採納;而「每一次我禱告,成就你旨意」
的歌詞說明人的禱告是在成就上帝的旨意而已,而非改變上帝的旨意,這是改革宗神學
的基本觀點。



人的禱告到底能否改變上帝的旨意呢?如果禱告絲毫不能改變上帝的旨意,那麼禱告有
什麼用?因為禱告與否結果都一樣,所以還不如不禱告。但如果人可以通過禱告輕易改
變上帝的旨意,那麼又是在否定上帝的主權和恆定不變的本性,成為人定勝天的人本主
義。這兩種對禱告的極端看法實際上是沒有把握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之間的平衡所產生
的問題。

在改革宗經典《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中寫道:「問98:禱告是什麼?答:禱告是奉
耶穌的名,又認自己的罪,並誠實感謝神諸般的恩賜,向神祈求心中所願,而又合乎神
旨意的事。」(注1)在此我們看到,改革宗神學強調禱告所求的一定要是合乎神旨意
的事情。也就是說,這些事情是在神的旨意中的、神願意成就的、是在他不變的計劃中
的事情。神的不變性、永恆性是先在於人的禱告的,人是不能改變神永恆不變的旨意的


「。。。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1:17),

神是「從亘古就有」(詩 93:2), 是 「永遠的王」(耶 10:10),「不能朽壞的」(羅 :
23),「那獨一不死的」(提前 6:16)。「諸山未曾生出, 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亘
古到永遠,你是神!」(詩 90:2) 「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詩102:
26)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耶和華啊,我曉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耶十23)


以上經文一再說出了神的不變性尤其是神相對於人的意志的不變性,更多的經文也說出
了神的旨意的不變性:「。。我的籌算必立定」(賽46:10)「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
至說謊,也不至後悔。因為他迥非世人,決不後悔。」(撒上 15:29)「神非人,必不致
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 他說話豈不照著 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民
23:19)後悔是指檢討自己的判斷,改變行動計劃。後悔的原因可能 是沒有預見、沒有
準備好,也可能是在執行過程中聽取了其他人的訴求和建議,而改變了自己的旨意

改革宗及福音派神學非常強調神的旨意的不變性,著名福音派神學家巴刻在《認識神》
一書中關於神的「後悔」問題寫道:「神從來不這樣做;他永不需要這樣做,因他的計
划是根據一切過去、現在、及將來的事情完全了解和控制而定的,以致沒有突然的緊急
或意外的發展會使他驚奇。。他今日所作的,在永恆中早已計劃了。他在永恆中所計劃
的一切,也在預定時間內成就了。而他的話曾許諾要完成的事,必無誤地完成。。。。
神一切所宣布的目的都是這樣。這些都不改變。他永恆的計劃,沒有一部分改變」。(
注2) 基督網


「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據此看來,這不在乎
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 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
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 誰剛硬。這樣,你必對我說,他為什麼還指責人呢?有
誰抗拒他的旨意呢?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
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羅馬書9:15-20》的這段經文 顯示出相對於人的意念和訴
求,神卻擁有絕對的主權和絕對的旨意,作為被造物,我們只有順服神的絕對旨意的份
,而不能有絲毫影響這個絕對旨意的奢望——因為神的旨意絲毫不隨人的意志而轉移。

這段經文也是改革宗神學在講解預定論時經常採用的。著名神學家Loraine Boettner在
《基督教 預定論》一書中寫道:「預定論認為神的旨意是絕對的,也是無條件的,一
切有限的受造物聯合起來 也不能影響神的旨意,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恆里安排的。神
是萬物的主宰,偉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運行,支配人類的歷史,任何細節都在他
的掌管之下。神的諭旨永不改變,至高無上,彰顯神的聖潔與智能。」「神有一個心意
,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攔阻的,神按照這個心意,用他無限量的智能、測不透的公義統
治全人類、一切人事物,以及世上的一切大小事。這個神的心意就是預定論。」(注3
) 基督網


預定論在高揚了上帝絕對主權的同時,將人的全然敗壞、無能為力也貶低到最極限,這
是對一切人本主義的致命打擊(對中國的儒道釋很有摧毀力)。然而如果把預定論極端
化,尤其不僅在人的得救揀選問題上,而且在各種世界事件、日常生活中極端強調神的
鐵律和決定,不小心就會丟入宿命論的深淵。在上帝的絕對旨意前面,人類無能為力,
一切在一個亘古前就已經決定好的鐵律中運行,相對於這個鐵律,人的訴求與願望有等
於無——這種宿命論由於不強調人的責任、能力,漠視在神的旨意麵前人的一切作為,
因而對人的禱告的功效極為輕看,甚至無力禱告、心灰意冷。Loraine Boettner在 《
基督教預定論》一書中寫道:「宿命論認為「自然界的運行和人世間的經歷,都是因為
背後有一個不可知,也不可抗拒的力量」,人掙扎沒有用,發牢騷更顯得幼稚。。。宿
命論則不給人選擇的權力,人不能自己決定什麼事。宿命論認為人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
行動,就好象人不能控制自然律一樣。。宿命論使人懷疑,絕望。」(注4)

儘管改革宗神學家一再強調預定論與宿命論的不同,但實際上由於過度強調預定、也由
於很多教會不正確的解釋,預定論被很多人在實踐中、在心理層面上,陷入宿命論的陷
阱當中。根據本人的生命歷程和教會閱歷,在當今很多改革宗背景的教會中(在中國溫
州那些受唐崇榮牧師影響很深的教會就很不重視禱告),由於沒有一個正確恰當的對於
預定論的解釋和宣講,很多信徒把預定論理解成為一種宿命論。而他們對禱告的認識,
也深受這種宿命論的影響。他們對禱告並不熱心,甚至不禱告,因為禱告了也沒什麼作
用,神不會因人的禱告而有絲毫改變,一切在上帝的計劃中,與人無關。 基督網

然而,神並非是不因人的禱告而改變的神,在《聖經》的多處地方,我們看到神因為人
的禱告而改變、甚至「後悔」。
出埃及記: 32: 11——14 摩西便懇求耶和華他的神說。。。。為什麼使埃及人議論說
, 他領他們 出去,是要降禍與他們,把他們殺在山中,將他們從地上除滅。求你轉意
,不發你的烈怒,後悔,不降禍與你的百姓。。。。。 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
禍降與他的百姓。 本文來自基督網民數記: 16 :46—48  摩西對亞倫說,拿你的香爐
,把壇上的火盛在其中,又加上香, 快快帶到會眾那裡,為他們贖罪。 因為有忿怒從
耶和華那裡出來,瘟疫已經發作了。亞倫照著摩西所說的拿來,跑到會中,不料,瘟疫
在百姓中已經發作了。他就加上香,為百姓贖罪。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



詩篇: 90: 13 耶和華阿,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135:14
耶和華要為他的百姓伸冤,為他的僕人後悔。
耶利米書: 18 :8 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想
要施行的災禍 降與他們。26:19 猶大王希西家和猶大眾人豈是把他治死呢?希西家豈
不是敬畏耶和華,懇求他的 恩嗎?耶和華就後悔,不把自己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若
治死這人,我們就作了大惡,自害己命。 基督教講道阿摩司書: 7 :3 耶和華就後悔
說,這災可以免了。 約拿書: 4 :2 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阿, 我在本國的時候,
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
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copyright 基督網

路加福音11:5 ——10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裡去說,朋友
, 請借給我 三個餅。 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裡,我沒有什麼給他擺上。
那人在裡面回答說, 不要 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
給你。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
所需用的給他。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馬太福音21:21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 無
花果樹上 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

以上經文不僅說明人的禱告一時改變了神的原定計劃,而且也說明了由於人的信心和迫
切的情詞,神也允許人所求的達成,這一切背後顯示的是人的作為、人的能力的重要性
,顯示的是人及其禱告對神的旨意的影響力。實際上對於信徒心理來說,自己的禱告是
否有效,是否達成自己的目的,神能否聽應許自己的訴求,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影
響我們禱告的熱情和動力。

對神的旨意改變甚至「後悔」的問題,福音派及改革宗神學是如何應對的呢?巴刻在《
認識神》一書中寫道:「有一部分經文(創6:6等節;撒上15:11;撒下24:16;拿3:
10;珥2:13等節)的確說後悔了。每次都是說,神因著某些人對他從前的做法有某種反
應,而改變了他的做法。但這一點也看不出神不能預知這些反應,或神完全感到意外,
而在永恆的計劃中未作準備。當他開始用新的方法對付一個人的時候,並不顯示他更改
永恆的目的。」(注5)


著名清教徒神學家Thomas Watson在其《系統神學》一書中認為:「後悔只是象徵性的
說法神的作為 或有不同,但他的旨意是不改變的。它也許定意一個改變,但它的旨意
不會改變。『神也許會改變他的判決,但不會改變它的預旨。』一個國王可能判決一個
他想拯救的犯人,然後,事後再拯救他照樣,神威脅毀滅尼尼微城,但因尼尼微城的人
悔改,神便存留他們。約拿書3:10這裡,我們看到神改變他的判決,但他的預旨沒有
改變;這是他從永恆所定的預旨。」(注6)

通過以上我們看到,在神「後悔」問題上,福音派神學家有意將上帝的旨意分為定意、
定旨(旨意或預旨)兩部分。定意是可以改變的,但改變本身也包含在神的定旨當中,
所以定旨是不變的。定意與定旨的劃分,也說明了改革宗神學在神的旨意的不變性與人
的禱告的影響力之間做出了妥協。

根據以上福音派及改革宗神學觀點,我們看到:既然神是不變的神,不後悔他一切決定
的神,是輕易不受外因改變他永恆旨意的神,既然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旨意高
過人的旨意,那麼我們人類的一切尤其是人的禱告能否改變上帝的旨意呢?與福音派及
改革宗神學相反,敬虔派、靈恩派比較強調人的禱告對神的旨意的配合、互動甚至影響
改變的一面,這在倪柝聲、約翰衛斯理、芬尼、趙庸基等牧者關於禱告的觀點中可以看
出。 基督教講道


倪柝聲在其《禱告的真義》中這樣寫道:「或許有人說:誰能攔阻神的名被尊為聖?誰
能攔阻神的國、神的旨意呢?。。。所以為甚麼要禱告?我們的需要他早就知道,叫他
的旨意成全的是他的能力那我為甚麼還要禱告呢?。。。我不知道那理由,只知道那事
實,就是神有一定規,他要作一件事但不作,要等地上有人也有這樣負擔而禱告時,他
就作。。。禱告的存在是告訴我們:神不肯單獨行他的旨意。他有旨意,但要我們禱告
,才行他的旨意。。。屬靈的基本原則乃是:神的旨意雖然定了,但還不動手;等地上
人的意志和他的旨意同行,且在禱告上發表時,他才要動手。千禧年可能早來,也可能
遲來,這早或遲是掌握在人的禱告上。。。你不禱告,神就不行他的旨意。這是全本聖
經所啟示的禱告的奧秘;神在天上有他的旨意,神的靈把它交通給我們,叫我們覺得需
要這一個;我們禱告這一個,神就行他的旨意。。。明顯是要我們先作神才作;我們的
禱告在先,神的行為在後。。。好像神在天上的舉動,受我們地上的支配(主原諒我說
這句話)。。。神的旨意像江河一樣,但禱告像水管子一樣; 不管神的旨意有多少,但
受神子民禱告的限制」。(注7) 基道
倪柝聲明白神的主權和其旨意相對於人的不變性,但是他更傾向於一種神的旨意與人的
禱告的「配合說」人的禱告是神成就他旨意的一個必要條件,兩者只有配合起來才能使
旨意成全,人若不禱告神就不 行他旨意。倪柝聲對於人的禱告能力相對於改革宗神學
做出的誇大,他自己稍感不安,所以他說: 「主原諒我說這句話」。

衛理公會創建人、偉大的復興佈道家約翰衛斯理在其名著《禱告出來的能力》(滕近輝
譯)一書第6章中也持這樣的觀點 :祈禱對於他們正象對於保羅一樣,是心靈的一種迫
切的努力與掙扎,祈禱對於他們又象對於基督一樣:
『他大聲哀哭,流淚禱告。』他們『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並在此儆醒不倦。』『恆
切禱告』是神大能的戰士們的大能武器。聖經說:『以利亞是與我們有一樣性情的人,
他懇切的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
,地也生出土產。』這幾句話將歷代那些引領他們本時代的人歸向神的先知們與傳道人
們的經驗,都包括在內,也指明了他們完成奇妙工作的工具是什麼。」 。(注8)

在強調人的禱告對神旨意的影響力方面,著名佈道家、阿米念神學的支持者芬尼可謂走
得更遠,芬尼在其著作《常常禱告》中寫道:「當人履行他的職分時,神就要完成祂的
工作。。。人們自動自發的禱告,顯示出他們真正地期望神聽他們的禱告。這種認識與
我們一些所想的相反,我們認為每件事的發生是在某些連鎖反應的律之下,其堅固到甚
至不容許全能者破壞這個律,他也不會因著他的旨意去更改它。這種想法與我們本性所
相信的不同。。。反對禱告的理由是說,神是不改變的,所以祂不會因聽人旳禱告而改
變祂的作為,這種理由全然是錯謬且是出於無知。。。禱告把祈求者帶進與神的國度新
的關係里;並且為了適合這種新的關係,神按著他不變的法則改變了他治理的道路。祂
答應人們的禱告是因為祂不變的慈愛。不是因為祂的慈愛改變,而是因為祂的慈愛不改
變,所以祂聽人的禱告。誰能說,神聽人的禱告是因神改變了祂的品格呢?」(注9)
約翰衛斯理和芬尼都強調了人的禱告對上帝旨意的影響力,而且上帝旨意的不變性在他
們看來也不是宿命的,上帝旨意的改變正好彰顯出他不變的品性,例如慈愛。
亞洲乃至世界靈恩派的傑出領袖趙鏞基牧師在他的著作《我就是這樣服事》中寫到:「
有人認為神要動工,根本不需要人的禱告,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一次我在荷蘭主領一
個大型的佈道會,有一些向來信奉加爾文主義的神學家和傳道人,向我發出挑戰。他們
說:"你教導人禱告可以推動神的手,這完全是違反聖經的教訓。神擁有他自己的主權
,他作事都按著早已命定好的計劃進行,你的禱告根本不能產生作用。 "我翻了很多經
文同他們辯解,我說:"那麼這段經文又作如何解釋呢?主耶穌親自吩咐門徒說:'你們
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就給你們成就。'耶利米書也記著:'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
。'"我又繼續翻了其它經文讀給他們聽。最後他們仍是堅持自己的理論:神將一切計劃
都已命定,他也將按著他所預定的計劃去實行。但是按我個人的經驗,禱告的確是可以
推動神的手,而幾乎每個韓國的基督徒都有類似的經驗」。(注8)

可以看到為什麼靈恩派更注重禱告,就在於他們認為人的禱告可以推動神的手,這種神
學觀點與改革宗神學是截然不同的,靈恩派的禱告會也非常熱烈感人、甚至捶胸頓足、
歡聲雷動、排山倒海、氣勢如虹。這種禱告會極大地更新了信徒的生命、拓展了神的國
度,喚醒了更多人去傳福音、去宣教,宣教士們攻城略地、奪回人的心意,取得了讓世
人震驚的宣教功效。我們看到近來非洲、韓國、中國農村的大復興其中靈恩就起到了關
鍵的作用。 基督教講道
當然,如果將人的禱告和人的作為過分強調,甚至凌駕到上帝的旨意之上,那麼極有可
能轉化為非常功利、彰顯人意的人本主義。自我所求的由於自我的聲音、動作、某種行
為改變了上帝,從而成就了自我的意志——如此自我成為一件事情成就的根本原因,而
神成為實現人的旨意的工具、成為非常靈驗的活佛菩薩、甚至成為人的奴僕和彰顯自我
榮耀、自我超自然能力的證據。高舉人或高舉領袖、與神交易和談判,諸如此類的弊端
在靈恩派教會中也不斷顯示出來。這當然是在神的旨意和人的禱告問題上另一個極端觀
念所導致的結果。

我們通過改革宗及福音派禱告神學與敬虔派及靈恩派禱告神學的闡述與對比,看到兩種
禱告神學觀點都有優劣,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神的主權和神的憐憫、人的順服和人的訴
求,是完全的統一在神的身上和人的身上,但我們人的理性分析時,只能將二者分離。
人是有限的,在強調一個方面的時候肯定會弱化另一點。所以單單強調預定論,會弱化
禱告;而單單強調人的能力,就會成為高舉人的人本主義。如果我們單強調神的旨意的
絕對性和不變性有可能導致宿命論,以致人難以有禱告的熱情,而如果單強調人的禱告
對上帝旨意的影響和改變,也會墮入高舉人甚至崇拜人的驕傲當中。

基督教講道
我們所要作的是,必須保持兩種禱告神學間的張力和平衡。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聖
經》的根基上,在肯定上帝主權和不變性的同時,也強調人的禱告的巨大功用;神是恆
定的但也是憐憫的,人有尋求神旨意和遵行神旨意的義務,更有祈求神遂人意的權利。
我們通過禱告不僅要支取和明白他的旨意,也通過禱告求神的憐憫,在神的永恆旨意下
向我們施行愛的更新與改變。作到這樣的平衡是不容易的,在神學歷史上,為數不多的
神學家能保持兩者的平衡。在改革宗神學家中,加爾文是非常注重禱告並重視人禱告時
其旨意的影響力的;而在注重禱告的靈恩和敬虔派神學家中,強調預定論和神的主權的
並不多。我們可以看看改革宗的鼻祖約翰加爾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在其名著《基督
教要義》第20章《論祈禱—信心的主要操練,每日接受神恩的媒介》中寫道:

那些藉口神常看顧萬物,因此認為祈禱是一件多餘的事,是煩擾神的舉動的人,是非常
矛盾的;主明明宣布說:「凡誠心求告他的,他必與他們相近」(詩145:18)。同樣
荒謬的是另外有些人以為主所自願賜給我們的東西,我們用不著再去祈求;其實這些東
西,雖然由於寬大恩典,像水一樣流給我們,然而他願意把它們當作是由於我們的禱告
而賜予的。這由詩篇以及其它許多同樣的經文可以證明:「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
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詩34:15);這句話是稱讚主自願完成那信他的人的拯救,可
是並沒有說要免除我們在信心上的操練,好把懈怠排除於人心之外。因之,神的眼睛常
眷顧著瞎眼人的需要而援救他們;可是他仍願意聽到我們的呻吟,好使他更能對我們顯
示他的愛。因此,「那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然而當他看到我們懈怠
並啞口不言的時候,他就像是暫時把我們遺忘了。。(注11)
基督教講道
在以上論述中,我們看到加爾文其實贊成這樣一種神人合作的禱告方式。神答應我們的
禱告訴求,是因為我們禱告了,因為神「願意把它們當作是由於我們的禱告而賜予的」
;神不答應我們的禱告訴求,是因為我們不禱告、「啞口不言」了,因為神「暫時把我
們遺忘了」。在事情成就不成就的可能性中,人的禱告起了很大的作用;儘管不是決定
性的作用.可見加爾文對人的禱告對上帝旨意的影響力還是持正面的看法,這也表現他
本人虔誠的禱告生活上。

象約翰加爾文一樣,我們一定要堅持神的主權和預定論,這是基礎;但我們也要看到人
的意志自由和禱告的能力,在《聖經》關於禱告的眾多經文基礎上,我們謀求神的主權
與人的禱告之間合乎中道和平衡的關係。我們堅信神的主權,在神永恆的旨意當中,人
的禱告就是支取神的旨意、明白神的旨意,這就是「禱告明旨意」;我們也堅信在其他
眾多既在永恆旨意也在神的定意的事件上,我們求神能發憐憫,能夠根據他內在的屬性
應許我們的訴求,出於愛心有所更新與成就,這就是「禱告求憐憫」。當然,在禱告實
踐中,我們是不知道所禱告的事情是神的旨意還是神的定意的,我們唯有禱告,才能應
對這兩種情況。總之,無論我們的禱告能不能「搖動上帝的手」,我們總要禱告,並且
相信,神會成就我們迫切的、符合他心意的禱告的。
copyright 基督網
這一切正如詩人在《詩篇》中所吟唱的:
「願 全 地 都 敬 畏 耶 和 華 。 願 世 上 的 居 民 , 都 懼 怕 他 。
因 為 他 說 有 , 就 有 。 命 立 , 就 立 。
耶 和 華 使 列 國 的 籌 算 歸 於 無 有 , 使 眾 民 的 思 念 無 有 功 效 。
耶 和 華 的 籌 算 永 遠 立 定 , 他 心 中 的 思 念 萬 代 常 存 。
以 耶 和 華 為 神 的 , 那 國 是 有 福 的 。 他 所 揀 選 為 自 己 產 業 的
, 那 民 是 有 福 的 。
耶 和 華 從 天 上 觀 看 。 他 看 見 一 切 的 世 人 。 從 他 的 居 所 , 往
外 察 看 地 上 的 居 民 。 他 是 那 造 成 他 們 眾 人 心 的 , 留 意 他 們
一 切 作 為 的 。
君 王 不 能 因 兵 多 得 勝 。 勇 士 不 能 因 力 大 得 救 。 靠 馬 得 救 是
枉 然 的 。 馬 也 不 能 因 力 大 救 人 。
耶 和 華 的 眼 目 , 看 顧 敬 畏 他 的 人 , 和 仰 望 他 慈 愛 的 人 ,要 救
他 們 的 命 脫 離 死 亡 , 並 使 他 們 在 飢 荒 中 存 活 。
我 們 的 心 向 來 等 候 耶 和 華 。 他 是 我 們 的 幫 助 , 我 們 的 盾 牌
。我 們 的 心 必 靠 他 歡 喜 , 因 為 我 們 向 來 倚 靠 他 的 聖 名 。
耶 和 華 啊 , 求 你 照 著 我 們 所 仰 望 你 的 , 向 我 們 施 行 慈 愛」 。
(聖經詩篇33:8-32)

注1:《歷代教會信條精選》134頁 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譯者:趙中輝等 1993年7月初版
注2:《認識神》巴刻 著 林來慰 譯 證主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1版
注3:參見網路電子版《基督教預定論》第二章、第十五章,Loraine Boettner著、趙
中輝譯,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出版
http://www.shengshan.org/article/ziliaoxiazai/20081029/93.html
注4參見網路電子版《基督教預定論》第十五章,Loraine Boettner著、趙中輝譯,基
督教改革宗出版社出版
http://www.shengshan.org/article/ziliaoxiazai/20081029/93.html
注5::《認識神》巴刻 著 林來慰 譯 證主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1版
注6:《系統神學》86頁Thomas Watson著 羅維倫 錢翟誠 翻譯 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
1998年
注7:《禱告信息精華》2-3頁 肢體交通雜誌社 1993年10月出版
注8:《禱告出來的能力》6章 約翰衛斯理著 滕近輝譯
見網路電子書 http://www.godoor.com/book/list.asp?id=471
注9:《禱告信息精華》22頁 肢體交通雜誌社 1993年10月出版

注10:《我就是這樣服事》 趙鏞基 著 基督環球宣道出版社
見網路電子書http://insight2b./2008/10/blog-post_13.html
注11:《基督教要義》第20章 約翰加爾文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沙發
·八戒· 發表於 2012-1-19 21:04 | 只看該作者
綜上所述,禱告就是「神射箭,人畫圈兒」 然後人們再去讚頌,你瞧,神射的箭多麼准啊 於是更增強了信心,下次畫的圈兒就更圓了,更符合神的心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19 23:47 | 只看該作者
人要畫很多的圈,讓神提高命中率。一箭出去,總有一個命中。只畫一個圈的是用心不正。神不射箭。最受神喜的是神先射,再畫圈。以示神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4
·八戒· 發表於 2012-1-20 03:36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19 23:47
人要畫很多的圈,讓神提高命中率。一箭出去,總有一個命中。只畫一個圈的是用心不正。神不射箭。最受神喜的 ...

俺說的就是先射箭再畫圈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0 1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2-1-20 00:23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2-1-19 08:04
綜上所述,禱告就是「神射箭,人畫圈兒」 然後人們再去讚頌,你瞧,神射的箭多麼准啊  於是更增強了 ...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不過這個道理估計八戒自己沒有看到。

你沒有看到的部分是,神掌管萬事,按你的話說,就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是神射的箭,任何一件事情,對屬神的人來說,都可以作為感恩的原因,人都應該把圈劃在上面。

相反,反神的人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可以作為反神的理由。按你的話說,就是反神的人認為沒有地方可以畫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0 13: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2-1-20 00:09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19 10:47
人要畫很多的圈,讓神提高命中率。一箭出去,總有一個命中。只畫一個圈的是用心不正。神不射箭。最受神喜的 ...


神射的箭,包括萬有;人應該在所有的地方畫圈。可惜的是,即使現實是只在部分地區畫圈,不同意的都大有人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0 13: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2-1-20 00:24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2-1-19 14:36
俺說的就是先射箭再畫圈兒


前後順序不錯。神創造萬有,掌管萬有,人應該凡事感恩。圈沒畫到,當然是人的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
·八戒· 發表於 2012-1-20 20:45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0 13:10
前後順序不錯。神創造萬有,掌管萬有,人應該凡事感恩。圈沒畫到,當然是人的責任。

你看,典型的奴才嘴臉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9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1 0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追求永生 1樓 的帖子
人的禱告到底能否改變上帝的旨意呢?如果禱告絲毫不能改變上帝的旨意,那麼禱告有
什麼用?因為禱告與否結果都一樣,所以還不如不禱告。但如果人可以通過禱告輕易改
變上帝的旨意,那麼又是在否定上帝的主權和恆定不變的本性,成為人定勝天的人本主
義。這兩種對禱告的極端看法實際上是沒有把握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之間的平衡所產生
的問題。



Read more: 曼德:探討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的關係 - 基督家園 - 貝殼村 -


怎麼平衡?誰來平衡?既是神的旨意就沒法變更,也不容許變更。何來評衡。「這兩種對禱告的極端看法實際上是沒有把握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之間的平衡所產生」你想在神的旨意和人只間把捂平衡,那就是撒但所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0
·八戒· 發表於 2012-1-21 02: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八戒· 於 2012-1-21 02:27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1 01:14 怎麼平衡?誰來平衡?既是神的旨意就沒法變更,也不容許變更。何來評衡。「這兩種對禱告的極端看法實際上是沒有把握神的旨意與人的禱告之間的平衡所產生」你想在神的旨意和人只間把捂平衡,那就是撒但所做的。
其實,這種說法就是表明,基督教教義里人和神之間是可以做「交易」的,神要名義上「預定」,人要實際上「控制」這個結果。換句話說,神得到面子,人得到裡子 而這個確實就是撒旦的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11
催肥 發表於 2012-1-21 17:11 | 只看該作者
"神的旨意"豈是爾等可以探討的了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1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 19: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2-1-21 06:27 編輯
催肥 發表於 2012-1-21 04:11
"神的旨意"豈是爾等可以探討的了得?


神的心意只有屬神的人才能理解和遵循。當然也難做到十全十美。不信的人就摸不到邊際了,更加不能判斷是否符合神的心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1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 19:32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0 12:14
回復 追求永生 1樓 的帖子

說說你老兄的觀點,應該如何理解和進行禱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1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 19:35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20 07:45
你看,典型的奴才嘴臉啊

基督徒明確承認和神的關係是主僕關係。不知道八戒兄那樣洒脫,認誰是主?不會管唐僧叫師傅,對猴哥唯命是從都是假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6
1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 19:37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2-1-20 13:26
其實,這種說法就是表明,基督教教義里人和神之間是可以做「交易」的,神要名義上「預定」,人要實際上「控 ...

八戒的思維還局限在既得利益高於一切的水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4 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追求永生 12樓 的帖子

如果你說不是禱告蒙允許不蒙允許,因為沒辦法判斷。而是說是認識神的過程那還算有點兒譜。有的禱告是罵人,有的是發牢騷,有的是求好處。有的就是要神做事情,名堂太多。都沒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4 07: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催肥 11樓 的帖子

到底是旨意還是紙意。旨意是一個字都不能動的。動了就要誅九族的。紙意就不同了,紙上寫的,又沒有專用章那是看過就算的。不必大驚小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8
青貝殼 發表於 2012-1-24 11:21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4 07:03
回復 追求永生 12樓 的帖子

如果你說不是禱告蒙允許不蒙允許,因為沒辦法判斷。而是說是認識神的過程那還算 ...

糟糕的是,假如有基督徒禱告希望買的彩票中獎,結果果然中了一個小獎!那怎麼算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9
·八戒· 發表於 2012-1-24 21:07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 19:37
八戒的思維還局限在既得利益高於一切的水平。

不是俺局限,而是教會就這麼教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20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1-26 0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青貝殼 18樓 的帖子

怎麼算和神無關。只是從中是否認識神又進了一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