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不怕戰爭 軍事鬥爭準備要不動聲色

[複製鏈接]

298

主題

402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跪悟 發表於 2012-1-12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商業衛星拍攝到的據稱是12月14日中國航母平台在黃海航行時的照片。路透社

  2011年中國首艘航母海試、殲20試飛以及關於建設海外軍事的爭論,令深處周邊緊張局勢中的中國軍事轉型受到更多的關注。中國軍事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羅援表示,解放軍不怕戰爭,軍事鬥爭準備要不動聲色地拓展深化,槍口時刻瞄準敢於打第一槍的來犯者。中國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不划算之仗。在中國的國防現代化進程中,要學會「與狼共舞」,既有合作,又有防範。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下屬的《國際先驅導報》1月9日發表對羅援的專訪,一向被視為中國軍方強硬派代表的羅援少將做出上述表態,稱中國軍事裝備現代化已經走上了快車道,他國想擋也擋不住。
    在剛剛過去的12月28日,中國國防部舉行了例行記者會,境內外記者緊緊盯住「敏感」軍事話題:航母出海試驗、隱形戰機殲20試飛、是否建海外軍事基地,甚至中國是否已派軍隊入朝等等,他們都是窮追不捨。在2012新的一年中,中國航母平台會更多地出海,殲20會更多地試飛,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還會更快。可以肯定,中國軍事動向仍將是這一年世界關注的熱點。
    羅援指出,這首先是國家安全需求的牽引,中國國家安全仍面臨內憂外患,忘戰必危,形勢逼迫中國必須加強國防;其次,這是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牽引,世界某些軍事強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而解放軍的裝備尚處在機械化、半機械化時代,落後就意味著挨打,解放軍必須迎頭趕上去;另外,這是綜合國力提升的牽引,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儲備,改革開放的成果應由全社會共享,軍隊無疑也是全社會的一部分,必然分享這一成果。
     
    絕對不懼怕戰爭
     
    中國周邊並不太平。羅援指出,一些周邊國家仍在侵佔和蠶食中國領土、領海和島礁,干擾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要真正實現和平崛起,就要衝破圍堵、排除干擾,手段當然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兵」、「攻城」是迫不得已的最後手段,但當一切外交努力都窮盡而又無效的情況下,也要做好使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的最壞準備。有備才能無患,敢戰方能言和。
    中國軍隊熱愛和平,但絕對不懼怕戰爭。中國有用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的善意和誠意,但也有用非和平手段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和意志。在和平善意被曲解為軟弱可欺時,該出手時就出手,該亮劍時就要敢於拔刀亮劍,善於拔刀亮劍。否則,「老虎」不發威,別人就會以為你是「病貓」。但古訓雲, 「善戰者不言戰」,「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在生死較量的戰場上,不是比誰的嘴巴大,而是比誰的拳頭硬。中國要不動聲色地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槍口時刻瞄準敢於打第一槍的來犯者,只有常備不懈,才能有效地遏戰、止戰,一旦國家一聲令下,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一旦出現戰爭不可避免的最壞情況,中國軍隊也不會套用北約的模式。首先,戰爭的性質不一樣。中國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目的只在於收復失地,而不在於侵佔別國一寸土地。其次,「兵者,詭道也」。戰前,中國不會泄露中國的打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不划算之仗。既打,就把你打疼、打服。中國會以最小的戰爭代價,獲取最大的戰略效益。
     
    要學會「與狼共舞」
     
    羅援指,不久前成立的戰略規劃部,是知兵謀戰、未戰先勝、搶佔制高點的戰略舉措。孫子兵法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戰略規劃部的職能就是:研究重大戰略問題、組織擬制軍隊建設發展規劃計劃和改革方案、提出軍隊戰略資源總體配置和宏觀調控建議、協調解決跨總部跨領域有關問題、檢查評估軍隊建設規劃計劃落實情況等。
    由此可見,它的特點主要是三性:宏觀性,它是中央軍委的主要智囊機構,為軍隊的發展規劃和改革方案提供頂層設計、擬制長遠規劃,奉獻智力支撐。全局性,它是全軍戰略規劃的協調部門,可以跨總部跨軍兵種地合理配置戰略資源、減少內耗,通過綜合集成將效益最大化。前瞻性,它是為未來設計藍圖的機構。
    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嘴巴上說是維護和拓展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實質上是劍指中國,企圖遏制和圍堵中國的崛起。美國重返亞太,必然打亂亞太地區的戰略格局,一些中小國家面臨著「選邊」、「站隊」的抉擇,使本來就不平靜的亞太地區更加動蕩不安。
    在中國的國防現代化進程中,要學會「與狼共舞」,既有合作,又有防範。中美若要取得戰略互信,條件非常簡單,就是恪守「一中」原則,遵守 「三個聯合公報」。中美軍事交流經常出現挫折,責任不在中國,而在美國,主要源於美國對台軍售;美國的軍機軍艦常年對中國實施抵近偵察;美國國內存在著限制中美軍事交流的歧視性法案。只要這三大障礙排除,中美軍事關係就可以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中國奉行自衛性的國防政策,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這種戰略方針的內涵是,戰略上的防禦部署與戰役戰術上的攻勢行動相結合;戰略上的后發制人與戰役戰術上的搶佔先機之利相結合;遏制戰爭與打贏戰爭相結合。明晰的說法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