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徽1961年搞包產到戶糧食增產 毛澤東喊停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12-5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安徽1961年搞包產到戶糧食增產 毛澤東喊停

  2003年5月8日的《南方周末》往事版刊登了徐恆足的文章《曾希聖和「包產到戶」》。文章說毛澤東對責任田的做法只是「沒表示異議」(即默許),不夠準確。實際上,毛澤東對此是明確表示過支持的,而且不只一次。

  據劉以順根據安徽省檔案館的檔案材料寫的《毛澤東在安徽推廣責任制的前前後後》一文中說:1961年3月7日,在廣州的工作會議上,曾希聖把實行責任田的做法及優缺點向毛澤東作了彙報,毛澤東答覆說:你們試驗嘛!搞錯了檢討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產10億斤糧食,那就是一件大事。毛澤東表態后,曾希聖立即打長途電話告訴安徽省委在家主持工作的同志說,「現在已經通天了,可以搞」。(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編的《中共黨史資料》總第54期)

  其間,毛澤東又讓柯慶施轉告曾希聖說「責任田可以在小範圍內搞試驗」。曾希聖感到和原來的指示有所不同,就給毛澤東寫了一封長信,詳細地說明責任田的好處,也指出它的壞處,但沒有得到毛澤東的回答。

  1961年7月,毛澤東外出視察,途經安徽蚌埠,曾希聖在列車上向毛澤東彙報了責任田的優缺點,說責任田優點大於缺點,「能提高產量」,毛聽后回答說,「你們認為沒有毛病,可以普遍推廣。」還說,「如果責任田確有好處,可以多搞一些。」

  正因為得到毛澤東的兩次明確的支持,曾希聖才放手在安徽推廣包產到戶。到1961年底,全省實行責任田的有261249個生產隊,占生產隊總數的 90.1%。豐收后,農民踴躍交糧,安徽省國家糧庫存糧1961年底比頭年增加1.41億公斤,1962年安徽城鎮居民的口糧標準也有了增加。

  正因為糧食增了產,所以毛澤東才於1961年12月對曾希聖說:「現在生產已經恢復了,是否把這個辦法(指責任田)變過來?」這是很難令人理解的,生產所以能恢復,正是因為實行了責任田,為什麼要改變它?

  曾希聖被撤職后,中央派李葆華等人任安徽省委負責人,其首要任務就是改責任田,遭到廣大幹部、農民的強烈反對。太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錢讓能根據實際情況向毛澤東寫了《關於保存責任田辦法的報告》,說明有了責任田,「農業生產就如魚得水」,時任華東局農委副主任的董家邦於1962年7月到安徽來安縣進行調查,結果是:「去年實行責任田的15個生產隊,隊隊超產,」在座談會上,幹部老農「留戀責任田是普遍的」。李富春和鄧子恢兩位副總理,經過調查后,都表示支持責任田。

  但是,在1962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號召「全黨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他批判的對象就是「黑暗風」、「翻案風」和「單幹風」,所謂「單幹風」指的就是包產到戶。毛澤東對鄧子恢說:你這次包產到戶,馬克思主義又飛了。全會撤銷了中央農村工作部和鄧子恢的部長職務。

  接著是「四清」和「文革」,包產到戶受到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批判。「文革」時期,任務就是 「反對修正主義」,所謂「修正主義」,在國內政策方面,就是反對「三自一包」,「一包」就是包產到戶,「三自」就是「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凡是被「造反派」、紅衛兵等認為搞「三自一包」的人就被揪斗、打倒甚至打死,全國被搞得大亂,國民經濟瀕於崩潰的邊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