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跨國之戀

[複製鏈接]

83

主題

321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明日 發表於 2011-10-23 0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作者明日 於 2011-10-24 11:01 編輯

今年暑期我帶兒子回國住了兩個多月,在北京期間他聽到的最多的問話是:你喜歡北京、還是喜歡加拿大?每當有人問他,他都會不停地眨著中國特色的一條縫似的小眼睛,抓耳撓腮的回答不上來。最後狡猾的應付一聲:都喜歡。

全喜歡?阿姨追問。他不點頭反而搖起頭來。問他的人笑著說:「這小子在戰爭年代一定是個叛徒,還沒逼供呢,就要招了。」

國外成長的孩子就是這樣,不會迎合別人說違心的話,在他心裡自己的喜好最重要,他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因為在他老師的眼裡,沒有哪個孩子是壞孩子,在他老師的口中說出的永遠是good(好)。

看著他堅定又自信的樣子,我聯想到在網上看的一則消息:國內某學校讓聽話的、成績好的學生戴紅領巾,讓淘氣的或者學習不好的孩子戴綠領巾,用紅綠兩種顏色把孩子標記為好與壞。如果我是那戴綠領巾的同學,我一定在人前羞愧得臉像煮熟的蝦一樣紅,我的腦袋肯定永遠耷拉著,像曬蔫兒了的葉子,有地縫兒我肯定都想往裡鑽,悲哀!

「為什麼搖頭?」阿姨接著問。

「我就怕過馬路,我不喜歡北京的司機,他們看見了我還一個勁兒的往我跟前開,嚇死我了,他們還愛按喇叭,吵死人了。我還不喜歡北京的大街,很多人在街上大聲吵鬧,還經常有人往我身上撞,有的時候在街上還會踩到很髒的東西,有的是狗屎,有的是……我媽說是人吐的痰。」他做了一個乾噦的動作,又吐了吐舌頭。

在加拿大,無論你遵守交通規則、還是闖紅燈,司機都會停車等候,禮貌的謙讓行人通過。交通規定更是優待孩子,路上都要明確的標出學校區域,在學校上、下學期間,每一個交叉路口都有穿著交通服裝的義務疏導員帶領學生安全通過,所有的車輛見到校車都要禮讓,看到閃著紅燈並掛有停牌的校車停車,在它附近行駛的兩個方向的所有車輛都必須立即停車,並且規定要停在3米以外,否則,將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不是因為加拿大人口少才不會擁擠,即使在人多處,人們也會很自覺地禮讓。

很少有人隨地吐痰,帶狗上街必須自備垃圾袋,便於隨時清理狗的糞便,大多數人都很自覺地維護公共衛生。

「還有,北京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太多,我出門總碰見他們,喊得我嗓子都疼,我姥姥發脾氣的時候我就不喜歡她。」兒子還沒說夠。

我兒子說的爺爺奶奶們都是我媽家樓上樓下的鄰居——我的叔叔阿姨們。在加拿大,偶爾有探親來的老人他會禮貌的稱呼一聲爺爺、奶奶,很少讓他如此這般的畢恭畢敬。

他和他姥姥的矛盾是我最頭疼的事兒了,他們之間不僅有老少代溝,還有中外代溝。這一老一小差異太大,常常各持己見,爭得臉紅脖子粗,我哪個也惹不起。尤其是他倆之間的中外代溝實在是難以逾越,更別奢望抹平。我老媽是國內的老教師,用教條的教育方法妄想管、卡、壓住國外個性化教育的自由思想,「這樣不行、那樣不好、你真不聽話呀!」老媽總是認真又嚴厲的批評我兒子,她把我兒子當成了課堂里雙手背在後的目不敢斜視的學生了。我兒子從未聽過老師這樣評價他,也從沒有人告訴他玩兒還有對有錯,更沒見過誰像姥姥這樣陰沉著臉、怒目圓睜的對待他。一個受責任心、愛心驅使要給孩子立個好規矩,另一個感到莫名其妙又忍無可忍,兩種思維方法的碰撞引發了這一老一小的戰爭。戰爭的頻率與規模愈演愈烈,讓我不得不「體驗」夾板氣是什麼滋味兒。如果能各打五十大板了結就好了,我這樣痴人說夢的奢望著,可是,我怎敢犯上?又怎捨得動寶貝一個手指頭?我各給五十個金元寶還差不多,可還是不能杜絕戰事的此起彼伏。戰火不能熄滅,只好往我心裡燒,燒得我直到現在還因肺熱而咳嗽不止呢!

阿姨又問我兒子,聽你這麼說,你是不是不喜歡北京呀?

兒子還是搖頭,「不,我喜歡。我喜歡吃北京的冰棍、蛋卷、烤鴨、涮羊肉、小豬臉兒、冰激凌蛋糕,還喜歡看少兒頻道。」

國內市場繁榮、變化的確超過加拿大,即使是同樣的產品,在智慧的中國人面前都會有許多吸引人眼球的包裝和華麗的轉身,更會有包醫百病的說法,極大地刺激了人的消費慾望。

單說北京夏天的冷飲品種就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加拿大的冷飲品種雖然也很多,但是年年都一樣,不像國內常常花樣翻新,總是有新品種叫人怎能不想它?儘管我擔心不知底細的雜牌兒品種衛生不過關,總是挑名牌給兒子買,可還是抵不住誘惑,警惕一鬆懈就會超出自己規定的底線,買回一些名字動聽,模樣誘人的新品種。

還有北京名目繁多、各式各樣的小點心,不論是百年老字號的保留品種,還是普通糕點廠的新穎別緻的特色新產品,口味兒都特別好,甜咸適中,油而不膩,神情體態生動可愛。像稻香村的小豬臉兒、芋頭羅絲糕等,讓人看著就想咬一口,牛舌餅、棗泥兒酥皮點心等讚譽經久不衰。不管在世界的那一片藍天下、天天吃哪國風味兒,只要是根在中國的人都特別思念這口中式點心,即使和我兒子一樣生在海外的外籍華人也沿襲了這份情有獨鍾。

北京的名吃大菜最著名的當屬北京烤鴨了。我兒子可會享受了,只要在餐廳吃飯,他就要點北京烤鴨,不僅自己卷鴨餅,還總躍躍欲試的給別人卷,他最喜歡吃精品烤鴨的脆鴨皮。

涮羊肉也是他這次回國的一大收穫,我們幾乎吃遍了北京的著名涮肉店,無論是排隊等候幾小時的「海底撈」,還是物美價廉的「陳阿婆」、「城一鍋」,還有麻辣極品「麻辣誘惑」,百年老字號「月盛齋」,所到之處都讓他興奮不已。他還特喜歡參與服務,本該服務員往鍋里放肉,他偏要做,燙了幾次都「死不改悔」。看他吃肉的勁頭,真不像8歲的孩子,肉片兒還帶著血色就要往嘴裡放,吃著碗里的還惦記著鍋里的,一碗肉一會兒就被他風捲殘雲般的消滅光光。

除了吃,他最愛看中央電視台的少兒頻道,每一個欄目他都喜歡看。開始我還給他限定時間,挑選必看的欄目,後來,他就央求我說:某某節目好,我很想看。我說那就把你現在看的欄目刪掉換上這個吧?他說不能刪,就加一個吧。就這樣節目加了一個又一個,時間也鋪天蓋地的蔓延到難以控制的境地。他還去了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音樂快遞」節目組的拍攝現場做嘉賓,可足足地過了一把癮哪。

暑期眨眼就要結束了,我兒子真捨不得離開北京了。我還挺高興,打越洋電話和孩子他爹商量:也許兒子更適合國內的生活,咱倆老媽年紀都大了,乾脆讓兒子在國內上學吧,正好我還能照顧兩位老人。孩子爹不同意:兒子土生土長在加拿大,本來可以避免咱們所經歷的第一代移民的艱難困苦,你要把他帶回國常住,他將來就會和咱們一樣語言、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都不能和當地人一樣,使他無法真正融入加拿大的社會。

當我泱泱不快的帶兒子回到加拿大后,我不得不承認孩子他爹正確偉大。

回加途中,我兒子在飛機上看動畫片兒一夜不睡,回來又倒不過時差,嚴重缺覺,顛簸、勞累一下子就讓他一病不起了。我急忙帶他去醫院。正值季節交替,感冒肆虐,醫院裡病人很多,我正在發愁怎麼才能讓發燒的兒子熬過這長時間的等待呢,他突然掙脫出我的懷抱,向大廳中央跑去。我也跟了過去,看到中央有一個很大的高台,高台上有一個如同國內房屋中介銷售房子的展台,一個玻璃罩子下面是一片綠樹成蔭的街景和幾幢高樓的模型,有一條鐵軌從街道穿過,軌道上開來一輛電動火車,火車鑽過山洞后就再也看不見了,過一會兒又開了回來…...。兒子目不轉睛的看著,笑著。這裡彷彿是兒童活動中心,讓我和兒子都忘了我們是來看病了。回到家,我把退燒藥遞到了他的手裡,轉身去給他拿水,等再我回到他身邊的時候,他正津津有味兒的嚼著藥片兒,「媽媽,我吃的是西瓜口味兒的,特好吃,吃完了還什麼時候再吃呀?」他咂摸著嘴兒,祈望的看著我問。我瞪著他說:還爭著要吃藥?最好不要再吃了。」真慶幸這裡的兒童葯不論是消炎藥、還是退燒藥,都是果味兒的,孩子吃藥不用大人著急,最可貴的是孩子不受痛苦。

孩子剛好,他爹就忙不迭的催促我煎炒烹炸,他說要給他兒子補養補養。兒子看著滿桌子的菜高興壞了:這裡的紅燒肉一層瘦一層肥的,多均勻,像畫的似的,還有三文魚,我都想死它了,大螃蟹我都忘了怎麼吃了!  吃完飯,他看著各式各樣的水果說:這兒的水果又大又甜,蘋果、香蕉、菠蘿、西瓜、梨、桃、葡萄我都喜歡吃,他邊說、邊指點著,還一個勁兒得往嘴裡塞。

看著他裝得鼓鼓的兩腮、眯成一條縫的小眼睛,我知道他也很愛加拿大,就問他:媽帶你回北京行嗎?他急忙把滿嘴的食物往下咽,說:不行,你不是說再過幾天就帶我去看紅葉嗎?我最喜歡看這兒的紅葉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紅極了。

許許多多在海外出生、成長的中國孩子都和我兒子一樣既喜歡中國也愛居住國,在他們小小的胸懷裡承載著著濃濃的跨國戀情!

83

主題

321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沙發
 樓主| 作者明日 發表於 2011-10-24 10:58 | 只看該作者
VANO 發表於 2011-10-23 10:55
寫的真好。

隨筆,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