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阿含》的佛學價值(轉帖)

[複製鏈接]

12

主題

143

帖子

1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1-10-21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四阿含》的結集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說法四十九年,最後在拘屍那城郊外的娑羅雙樹下入涅槃。佛入滅后,弟子們覺得導師已去,茫然無歸。當時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正在葉波國坐禪,他回來主持喪禮,默自思惟:應結集法藏,使佛法住世,利益眾生。於是請阿?世王為施主,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五峰之最高者毗婆羅山側的畢波羅窟(又名七葉岩),從6月27日開始結集。參加者為已證阿羅漢果的五百比丘,以迦葉為上首,先命持戒第一的優婆離結集律藏,所集者即現在的《八十誦律》。次命多聞第一的阿難結集經藏,所集者即是《四阿含》。   


  阿難是佛的徒弟,做佛的侍者二十五年,佛稱其多聞第一。結集的程序極其複雜,先由阿難誦出一經,大迦葉提出質詢,阿難答出說時、說處、因緣、對機、說法、領解,再由大眾合誦,確認準確無誤后,才完成一部經的結集。如是次第再誦第二部經。這次結集是佛涅槃后第一次結集。  

  阿含是梵文Agāma的音譯,也譯作阿?、阿伽摩、阿笈摩,意譯法歸、無比法、教傳,意思是傳承的教說,或結集教說的經典。釋僧肇《長阿含經序》說:「阿含,秦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善見律毗婆沙》卷一說:「容受聚集,義名阿含。」《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說:「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唐釋吉藏《法華論疏》說「阿含」名通大小,《四阿含》為小,《涅槃經》等大乘經稱「方等阿含」。後來阿含專指小乘,在大藏經中屬於小乘部。  

  二、《四阿含》的傳授  

  《四阿含》結集之後,文字內容得到統一,但仍以師弟口傳的形式流傳,並沒有記載下來。由於專恃諳誦不著竹帛之故,所傳意義難免展轉變遷。《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記載一個故事:阿難有一天到一個竹林,聽到一個比丘誦《法句偈》:「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阿難告訴他:「這不是佛語,原文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比丘因語音相近,將「生滅法」念成了「水老鶴」,意義全乖。阿難糾正他后,他回去將此事告訴他的師父。師父說:「阿難老朽,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佛涅槃還沒多久,佛經竟然錯到這種程度,以阿難這麼大的權威竟然糾正不過來,真叫人哭笑不得。  

  不僅如此,因為在七葉窟內結集佛經的只有五百上座比丘,當時還有一千多比丘欲參加會議,遭到迦葉的拒絕。富蘭那長老、跋波等南方來的比丘未被邀請入窟。他們也曾從佛親聞佛法,於是以跋波為上首,在葉窟外結集佛經,稱為「窟外結集」。他們被後世稱為「大眾部」,結集的也是小乘經典。  

  另外,傳說在第一次結集中,阿難因沒有離欲,受到迦葉指責,不準參預結集。阿難負氣出走,與文殊師利、彌勒等菩薩在鐵圍山結集,由阿難誦出大乘經、律、論。小乘佛教認為這些大乘經典非佛所說,不予承認。也有傳說阿難出走之後一夜之間證阿羅漢果,被允許入七葉窟結集佛經。  

  佛涅槃后100年,因東方僧伽所行十條規則,有人認為非法非律,乃由西方僧伽長老耶舍比丘領導,在吠舍離,重新結集一次。會眾有七百人,經八個月之久,將正統派的經藏、戒律重新誦讀,規定十條規則不合法,並將之增補進律文。此為第二次結集,也稱「毗舍離結集」。  

  佛涅槃后235年,有六萬比丘感到佛典混亂。在阿育王的支持下,選出精通經、律、論三藏的一千人,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為上座,在汲吒利弗城(即華氏城),誦出三藏,整理正法,使三藏純潔,並淘汰魔僧。有人說誦出《四阿含》,使之最後定型。這是第三次結集,也稱「華氏城結集」。  

  佛滅后四五百年間,印度佛教四分五裂,不斷分化,最後形成二十派。他們都尊奉《四阿含》,而各派的阿含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順正理論》卷一說:「雖有眾經,諸眾同誦,然其名句,互有差別。」並且各派又有所側重,如大眾部重視《增壹阿含》,根本有部重視《雜阿含》。大約在公元前一世紀之後,《四阿含》才逐漸被書寫成文。到公元七世紀時,還存在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化地部、飲光部、法藏部、有部的七種不同梵文本。而口頭傳承佛經的傳統仍長久地保留著,例如到中國傳教的一些印度、西域僧人仍能整部地誦讀經律,然後由人寫成梵文,再譯成漢文。  

  三、《四阿含》的翻譯   

  最早在我國流傳的《四阿含》只是單品小經。東漢末年的安世高、三國時吳國的支謙、西晉時的竺法護、法炬、東晉時的曇無蘭等人都翻譯過單行本的《四阿含》,至今還收錄在大藏經中。由於《四阿含》的叢書性質,各經獨立成篇,不以割裂為病。至東晉初年,這種單行本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全譯《四阿含》的要求應運而起。此後六十年間,《四阿含》陸續譯出。  

  《中阿含經》翻譯最早,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在道安主持下,由兜?勒(吐火羅)沙門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譯成漢文,慧嵩筆受,五十九卷。譯經時正值鮮卑人慕容沖攻佔前秦王符堅的阿房城,進逼長安。在戎馬之中進行翻譯,又因譯者漢語還不熟練,譯文質量不高,次年道安去世,沒來得及整理,因而這個譯本流傳不廣,不久就佚失了。後來東晉隆安二年(398)又重譯,由?賓沙門僧伽羅叉誦出,僧伽提婆譯為漢語,沙門道慈筆受,六十卷。此經是應東晉尚書令衛將軍東亭侯王?之請而譯。他為他們建立精舍,提供一切所需。另據《高僧傳·慧持傳》記載:「時有西域沙門僧伽羅叉,善誦『四含』,(王)?請出《中阿含經》,(慧)持乃校閱文言,搜括詳定。」道慈《中阿含經序》說新舊譯文「大不相同」,在他筆錄的過程中儘管採用了舊譯本的譯文,但仍使用了一些新的譯法。他還校注新舊譯文,錄為一卷,附在目錄之後,今已佚失。  

  《增壹阿含經》也是在道安主持下翻譯的。前秦建元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由兜勒僧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翻譯,曇嵩筆受,共四十一卷。分上下兩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失,下部十五卷,失掉每品或每大段末尾原有的攝頌末譯,由道安與法和加以補訂。此經也是在圍城之中倉卒殺青,譯文未善。後於東晉隆安元年(397年)?賓沙門僧伽提婆略加修改,道祖筆受,卷數改為五十一卷。而《出三藏記集》及《高僧傳·僧伽提婆傳》皆未言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事,某些大藏經也標明曇摩難提譯。  

  《長阿含經》於後秦弘始十四年至十五年(412~413)?賓沙門佛陀耶舍誦出,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道含筆受,譯於長安,二十二卷。  

  《雜阿含經》最後譯出。南朝宋元嘉年間(435~453),中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羅口宣梵本,寶雲傳譯,慧觀筆受,譯於建康,五十卷。與眾不同的是,此經不是靠背誦,而是有梵文底本。《佛國記》記載,東晉釋法顯西行求法,在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得到《彌沙塞律》,及《長阿含》、《雜阿含》、《雜藏》的梵文,使此次翻譯有文可據。但傳寫時似乎未得到很好的整理,因而現存本子卷次不順,並佚去兩卷,誤以求那跋陀羅所譯的《無憂王經》編入。  

  四、《四阿含》的特點與價值  

  讀過《四阿含》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重複。每說一義,都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詮釋,問答時彼此互牒前言,因此十幾句話就能說明的問題,往往長達三、四千字。此其特點之一。  

  第二、譯文拙澀。《增壹阿含》、《中阿含》在戎馬之中倉卒譯成,未暇潤色。后雖重譯,初譯本的影響猶在。《長阿含》、《雜阿含》雖晚出,但當時譯人的水平素養終究比不上後來的鳩摩羅什、玄奘等大翻譯家。其所用術語,由於後來廢棄不用,讀來更覺生澀。  

  第三、《四阿含》多數篇幅短小,即使長者,與大部頭的大乘佛經相比,仍是短篇。說理樸實,文學性的鋪排渲染較少,最大程度上保存了佛語。  

  我國自隋唐之後,學佛者恥談小乘,認為《四阿含》是佛對機淺的人說的法,不屑於閱讀,「阿含」被束之高閣。這實在是一種盲目自高自大的心理。無論是研究佛學還是修證佛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小乘佛教的基礎,妄希大乘,實際上是越級逾等,好比上樓者不上第一層就上第二層一樣。真要腳踏實地地學習,當從《四阿含》開始。  

  首先,《四阿含》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以對話的形式記載了現實中的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的活動,儘管有少量超人的成份。欲體驗釋尊現實的人格,除讀《四阿含》外,別無他途。  

  第二、佛教的基本教理,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論、四念處、八正道、輪迴觀等,在《四阿含》都中有生動詳細的說明。如果不對此有準確的理解,讀大乘經論便不知所云。  

  第三、《四阿含》涉及到印度的社會風俗、政治經濟、宗教哲學等各個方面。在印度歷史文獻極其缺乏的情況下,《四阿含》的文獻價值更加珍貴。它對四姓制度的記載、對種種祭祀法的記述、對尼乾子等哲學流派觀點的轉載,都有助於我們了解古印度的社會歷史風貌。  

  第四、《四阿含》完整地記載了釋迦牟尼破斥各種學派的過程,我們不僅可以了解釋尊所處的環境、其應機宣化的苦心,還可以學習其思考問題的方法、其獨特的辯論術、其卓越的智慧,從而啟迪我們的人生。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四阿含》都是一個文化寶藏,值得我們去挖掘、研究。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12

主題

143

帖子

1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6
沙發
 樓主|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1-10-21 11:10 | 只看該作者
ftp://222.243.146.180/ahan.chm
四部《阿含經》合集南北對照chm電子書
本書由佛友剛果製作.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09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3
碧海歸帆 發表於 2011-10-21 13: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碧海歸帆 於 2011-10-21 13:25 編輯

佛教到底有多少經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43

帖子

1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6
4
 樓主|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1-10-22 0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碧海歸帆 3樓 的帖子

三藏之典籍,浩如煙海,但都是緊緊圍繞「緣起法」所宣講的,《阿含經》、《金剛經》乃至最後所講的《涅槃經》莫不如此。在佛陀所講的最後一部經《涅槃經》中說:「十二因緣(緣起法),下智觀故,成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可見,三乘同為一乘,都是同一個法,只是偏圓與權實的不同罷了。根據緣起法則,可以推演出衡量正法的三條標準,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這就是被佛教稱為「照妖鏡」的三法印。所謂法印,就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標準,是區分正法與邪法、佛法與外道的準繩。
佛教認為,如果某人或某經所說的道理符合三法印,就是佛法、正見,否則就是邪法、惡見。惡見,指的是偏離三法印的觀念,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偏差,都屬於見解錯誤、邪惡不正。惡見一共有五種:邊見(常見與斷見)、邪見(混亂或否認因果)、戒禁取見(採取不正確的戒條或禁忌)、我見(認為身心是不變的自我)、見取見(執著錯誤見解為殊勝)。
   佛經之所以有太多部,是因為不同層次的賢聖,在斷煩惱與度眾生等方面有種種的差別,所以佛陀應機點化,傳下不同的典籍。但是,他們所依的都是同一個無為無相的法,都是相信(賢者)或凈信(聖者)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這個宇宙中絕對的真理」,從而知幻相而達離相、無相。
  在《阿含經》中講,「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是無常、苦、無我的,「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是無常、苦、無我的,「若須陀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斯陀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是無常、苦、無我的,「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是無常、苦、無我的,「便成阿羅漢。」
  所謂的五盛陰,又名五受陰或五取蘊,即色、受、想、行、識等,簡稱名色。一切物質現象,簡稱色法;一切精神現象,即受、想、行、識等心法,簡稱為「名」。心法,既不是任何物質,也沒有任何物質形色,但有其名,故而為「名」。比如,佛陀說:「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阿含經》)
    無論您依什麼經,都要記得修行的目的是斷惑證真,最終的解脫靠的是智慧。如果您不知道解脫的方法,不知道怎樣解脫苦,怎麼解脫?所以,佛教修行依緣起正見,了知諸法無我,因此可以剷除以有「我」為核心的種種執著。所以修行正見很重要。只有正見才會有正智,正解脫,願您能早日走上八正道。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09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5
碧海歸帆 發表於 2011-10-22 11:22 | 只看該作者
非常感謝您花時間長帖回答,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43

帖子

1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6
6
 樓主| 有所依止 發表於 2011-10-23 0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碧海歸帆 5樓 的帖子

共同學習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應供養
恭敬禮拜 猶如事火 婆羅門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4: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