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倩女幽魂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批評異己,不忘自省!

關閉 [複製鏈接]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41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9-4-18 12:58 | 只看該作者
盒子來了,盒子知道 倩女幽魂 =  ?  問真 = ?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8 12:45

我哪知道啊,不過我認為沒有一個是世道。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42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8 13:27 | 只看該作者
141# 人間的盒子
謝謝,我以為就我一人不知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143
metrotown 發表於 2009-4-18 15: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etrotown 於 2009-4-18 15:26 編輯
我不信佛,但我從不反佛。在這裡玩了由4個月了,還沒見過反佛之人。應該這樣尊重每個人的信仰。
倩女幽魂的意思無非是非宗教人士在對待宗教問題上要一視同仁。這也對。
你認為「相比於佛經而言,聖經在廣度抑或是深 ...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8 03:52

感謝你的批評,更感謝你對我的抬舉,說我專精於佛學,我認為這是對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向自認為自己只是個佛學愛好者,我還不敢就此斷言自己確乎是個佛教徒,但我敢肯定的一點就是我並非一個反基人士,雖然我認同他人反基的權利正如我認同他人反佛的權利一樣,但我希望,只是希望,所有的反對或是贊成,都是基於理性的思考,而非情結的偏執。
正如你之所言,「佛教在理論的自洽性這一點上要高於其他宗教」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這是我思考和比較了其他我所知道的宗教之後所得到的自己的結論。我前面帖子里的文字,主要是對倩網友「耶教、回教、佛教要一視同仁被衡量」這句話有所思考而引發的。莊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這樣說過,「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對此我是十分之認同的,我認為耶、佛亦是如此:自其同者而視之,二者一也;自其異者而視之,猶如楚越之分也。
就我所知的耶、佛二家理論學說而言,佛以因緣立論,耶以創世為基。佛家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是多麼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呀!一切現象都不過是內因和外緣等條件綜合顯現的結果!對於熟悉科學知識的現代人而言,佛家的這一根本理論--「因緣」--正確得都有點象是在說廢話一樣了。而耶氏一門的理論,必以上帝創世為根本,上帝創造了萬物,而人又背叛了上帝,而又有了耶穌的救贖。從情感上來講,我更願意相信上帝和基督一些,因為太讓我感動了:我不僅是上帝所創造,上帝更用他獨生子的寶血來洗涮我的罪業,救贖我的靈魂。但是我的「自由意志」讓我服從了理性的思考,我思考的結果就是認同了佛家的說法,這世間的一切都是不過「因緣」而生,「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從來就沒有什麼創世主和救世主的存在。如果我確信有一個創世主或救世主的存在,我一定會日日夜夜頂禮膜拜如搗蒜泥一般。
我不排斥任何反對的意見,所以我也不排斥反基,也不排斥反佛,我只是不適應罵街般的場合而已。甚至,在我的私心裡,我還有點點歡迎反佛呢。我這樣說,不要誤會為是我有著理論上的優越感,實際上我是想要藉助反佛的聲音來排除我對佛教的感情,從而使我的思考能服從於純粹的理性。我怎麼才能知道我信的佛教是正確的?就好象戀愛中的女子,想要知道她的戀人是否會忠誠於她一樣,甚至於要她的閨中密友們都去試探一下,若是郎君經受住了考驗才能放心。我就是這樣,希望可以聽到反佛的、但是是理性的聲音,告訴我佛教的理論其實並不圓滿,有的甚至根本就是錯誤。但目前看來,綜合我個人所聽聞到及我所思考到的,佛教,至少是在教理和教義方面,要勝出一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44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8 22:19 | 只看該作者
143# metrotown
能不能提綱挈領地比較一下儒釋道。
因為我感覺儒釋道三家,實際為一家,不分彼此勝負,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45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03:2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你的批評,更感謝你對我的抬舉,說我專精於佛學,我認為這是對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向自認為自己只是個佛學愛好者,我還不敢就此斷言自己確乎是個佛教徒,但我敢肯定的一點就是我並非一個反基人士,雖然我認同他 ...
metrotown 發表於 2009-4-17 23:13
我很欣賞佛教,特別是佛教的不殺生的主張。
你是在比較基-佛以後選擇佛教的。而我是在比較基-佛以後選擇誰都不信的。你相信「從來就沒有什麼創世主和救世主的存在」,這幾乎就是我們無神論的主張了。
可廟裡的信徒們對菩薩的頂禮膜拜在幹嗎?還有抽籤的,燒香的。。。不都是在求菩薩保佑?佛教雖然不用「創世主和救世主」這樣的名詞,可如來佛,觀音菩薩不也是法力無邊,妙手回春?這不得不讓我得出結論,所有宗教宣揚的天堂,地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所以也無所謂好壞。
其實信什麼都不要緊,信了做善事就行。所以我不反對任何宗教,只反對利用宗教做壞事的人。
有冒犯之處,請諒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146
metrotown 發表於 2009-4-19 05:09 | 只看該作者
我很欣賞佛教,特別是佛教的不殺生的主張。
你是在比較基-佛以後選擇佛教的。而我是在比較基-佛以後選擇誰都不信的。你相信「從來就沒有什麼創世主和救世主的存在」,這幾乎就是我們無神論的主張了。
可廟裡的信徒 ...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03:22

有位高僧這樣說過:「是知眾生識心自度,佛不度眾生。佛若能度眾生,過去無量恆沙諸佛,何故不度我成佛。」我想這可能才是佛門裡對待佛菩薩正確的認識態度了吧。至於廟裡信徒對菩薩的頂禮膜拜,我想那是出於信徒們內心情感的需要,一表恭敬,二表虔誠,三求依牯......總之,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只要無害於他人,那都是信徒們的自由選擇,都應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如果有佛這樣說,你們拜我,求我,我就可以讓你們解脫,離苦得樂,而他又實際上沒有這樣做到,或是他根本就做不到,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有正當的理由來反對這樣的佛了呢?我想答案應該是很顯然的了。然而,當我們翻遍佛教所有的經文,我們就會發現,佛教里宣揚的理念是「自作自受,自求多福」,《金剛經》里更是明確地指出: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佛一再宣稱,他只是個覺悟的人而已。因此,佛門中就有了這樣的說法:過去諸佛,只是明心的人,現在諸賢聖,亦是修心的人,未來求道者,當依觀心法。
很高興知道我和你有著同樣的宗教比較觀念,但我也知道,要深入地比較兩種或是更多不同的宗教,實非易事。任何一種宗教,都會有他神奇而又玄異的部分,艱深晦澀。最難的部分,我想還是在於如何能夠不帶任何偏見而又客觀如實地比較不同的宗教吧。雖然是難了點,但我依然在試著這樣去努力。你話語裡面閃爍出來的理性的光輝,不說照亮了我心靈的盲點,至少,啟迪了我如何深入地思考和比較,又哪裡來的冒不冒犯呢,我要對你說謝謝才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147
metrotown 發表於 2009-4-19 05:09 | 只看該作者
143# metrotown
能不能提綱挈領地比較一下儒釋道。
因為我感覺儒釋道三家,實際為一家,不分彼此勝負,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8 22:19

三教同源之說,由來有自,然何得以同,則異說紛呈。今我以佛教學人的角度來淺談對三教同源的理解,猶如欲以螢火之光而辨日月之明,非謂逞智,實為表誠。
「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之說朔本追源,可能肇始耶律楚材,而發揚光大於雍正、乾隆?以我之淺慧而觀,儒家之說,一以貫之,忠恕而已;道家之說,略而總之,自然而已;佛家之說,千經萬論,唯心而已。此三家之異也。雖異,亦有同。以何同?答曰:以心同。有大儒者說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以儒家忠恕之道,盡己之能而謂忠,推己之誠而謂恕,是謂人成即佛成也。以道家之法自然,謙卑自牧,無為而無不為,功成天下,而不為居,此非聖賢,何者為是?佛家以萬法唯心,離識無境,故以明心見性為功,而道貫萬法為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心真性,不變而又隨緣,隨緣而又不變,用即遍一切,亦不著一切。略而言之,道家以忠恕之道,幫助世人規範道德人倫,分別善惡,明辨是非;道家以自然之說,指引世人離於善惡分別,率性而為,無心為善,而行無不善,無意離惡,而惡自遠;佛家則以法界一心立論,而生同體大悲之心,起無緣大慈之行,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隨緣示現,或援佛入儒,或以道入佛,或佛道并行。以要言之,儒家講正心誠意,道家講虛心寡意(欲),佛家則講明心無意。
意欲詳論,恐不勝繁。明朝大德憨山法師曾造高論《觀老莊影響論》,讀之可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6

主題

2萬

帖子

7644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44
148
世道變了 發表於 2009-4-19 06:13 | 只看該作者
146# metrotown


我是這樣認為"你們拜我,求我,我就可以讓你們解脫,離苦得樂,而他又實際上沒有這樣做到,或是他根本就做不到"的:

佛把人分為四種馬:第一種馬,聞聲起步,此為良駒;第二種馬,需要鞭打才肯走,此馬品質居次,也可稱為好馬;第三種馬,得"鞭棍交加"方可向前,此為庸馬;而第四種馬,主人得對它進行"錐刺"才肯放足,此為駑馬.

對不同的馬有不同的對待方式,這也叫"因才施教"吧.我這裡小聲說呵,耶酥時期的西方人,估計都是"駑馬".對於駑馬,必得行"錐刺",怎麼刺呢?就對他們說"你們拜我,求我,我就可以讓你們解脫,離苦得樂".耶酥希望人民感受到愛和關懷,希望人民脫離苦海,可如果人民都是駑馬,不這麼刺,怎麼辦?如果駑馬們永遠不能明白"自作自受,自求多福",怎麼辦?駑馬得時時看住,時時管束,不能有半點鬆懈.因為駑馬們自我約束力太弱,稍有不慎便離心離德.因此耶酥還說"不見我而信我的有福了",對啊,要信啊,信了讓心裡得安寧啊.人心安寧了,這個社會才能得以發展啊(題外話一下,我一直認為舊約里的種種嚴酷地管制是因為猶太族長要保存猶太民族,發展本民族而做的努力.只有這些"先知"才明白,要讓本民族得以倖存和發展,自己就要戒驕戒燥,平和內斂,韜光養晦,才能全力以赴地生存下來,而先知們的用意,耶酥明白,可人民不明白,所以耶酥得對他們進行"錐刺").

而東方人不一樣.東方人自四千多年前起就明白"道無鬼神",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就坐而論道了.東方人思想活躍,早早就明白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平天下".也許不是所有的東方人都是"良駒",但也絕少"駑馬".雖然不是所有的東方人都會"聞聲起步",但也少有需要"錐刺".

有時我很為自己的東方文化背景而驕傲,但也不認為西方人的苛刻管制不可行.我記得我曾看到過某個貼子給了我一些啟示:貼子里說"西方人相信人性本惡,東方人相信人性本善,這決定了東西方在道德約束上的做法大相徑庭."

的確,如果不是相信人性本惡,基教不會這麼刻薄;如果不是相信人性本善,佛教也不會有寬厚的一面(不是說佛教就絕對不刻薄,要看對什麼人做管教.我就讀過一本流行的佛教小冊子,裡面充滿了地獄的描述和對生者的恐嚇);因為西方人都認為所有人都是本惡的,所以他們的基教文化要"錐刺"所有人,把所有人都刻薄地定位在"性惡"一面;而東方人則相反.

所以,我不認為西方文化太惡毒,針對的對象不一樣(當然我相信現在西方的駑馬減少了,良駒多了,而單一的刻薄管束已經顯得不合適,那也只能說明基教的方法不能與時俱進,但不能說這些方法一定是錯的),方式就會不一樣.但我相信其目的仍然和佛教的目的一樣:自度和度人.這也是我說的"殊途同歸",不管樹根離得多麼遠,樹冠都是相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6

主題

2萬

帖子

7644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44
149
世道變了 發表於 2009-4-19 06:16 | 只看該作者
亂七八糟說一堆,先湊和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150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4-19 07:3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玩遊戲,變身猜猜猜:

我猜一個:小倩=kick鳥。

理由,放幾槍就不露面了,純粹是為了活躍版面,目的達到就撤。言詞犀利,綿里藏針,不失幽默,但讓你抓不住把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151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4-19 07:42 | 只看該作者
盒子來了,盒子知道 倩女幽魂 =  ?  問真 = ?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8 12:45

變身猜猜猜遊戲,好玩,哈哈。

我來猜一個:小倩=kick鳥

理由:純粹是為了活躍人氣,達到目的就撤。
言詞犀利而不失幽默,常有理,讓你抓不住把柄。
關鍵是這麼熱鬧的帖子,kick版能耐得住寂寞不現身,我覺得有可疑之處。

所以我猜小倩=kic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52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4-19 09: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熊貓 於 2009-4-19 09:18 編輯
這還用說,宗教這個東西,都是排他的。沒有一個信徒會認為人家的宗教比自己的好。不信,找一個給我看看?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8 04:21

其實宗教沒有那個好,那個壞的問題。只是個人覺得那個比較對自己的口味。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如果強說一個好字,也僅僅是對自己而言。實際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對他人未必就好。冰激凌好吃,一般人都喜歡。可是如果我送給一個糖尿病人吃,就變成害人了。冰激凌本身不是毒藥,但給錯了對象,就變成毒藥了。
至於「唯一「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唯一「。基督徒的唯一是耶穌;猶太教的唯一是耶和華;伊斯蘭教的唯一是阿拉;佛教的唯一是佛陀;道教的唯一是老子,無神論 者的唯一是無神。如同人身身體上的眼耳鼻舍,在各自功用上都是唯一。一個宗教信徒或非宗教人士只要不把自己的「唯一「強加給他人,只要不說,只有我的唯一真正的老大,你們那些都是小二癟三,就沒什麼不對的。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53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9 09:22 | 只看該作者
151# 同行天路

高見而荒唐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54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4-19 09:25 | 只看該作者
144# 618o382
不妨參考一下「雍正皇帝上諭「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昔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曰:「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苟信而從之,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
其任意詆毀,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

  朕居藩邸。留心內典。於性宗之學。實深領悟。御極以後,宵旰靡遑,且恐啟天下以崇尚釋教之疑,是以未嘗形之談論。欲俟庶政漸理,始舉三教合一之旨,提撕警覺,以明互相詆毀者之非。今邇十年矣,聽政餘暇,偶將朕之所見,並昔人論說數條,舉以示天下之學道者:
  一、古人有曰:「周孔六經之訓,忠孝履其端。李老二篇之言,道德創其首。瞿曇三藏之文,慈悲為其本。事迹雖異,理數不殊,皆可崇可慕者。」
  二、又有曰:「儒以正設教。道以尊設教。佛以大設教。觀其好生惡殺,則同一仁也。視人猶己,則同一公也。懲忿塞欲,禁過防非,則同一操修也。」
  三、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四、又有曰:「佛之言性,與諸書同,聖人同,其性則廣為道德。人能同誠其心,同齋戒其身,同推德於人,則可以福吾親,可以資吾君之安天下。」
  五、又有曰:「佛之道與王道合。王道者,皇極也。皇極者,中道之謂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
  六、又有曰:「佛教之設,使人棄華而就實,背偏而歸善。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為生民之所依歸者,
  七、又有曰:「人謂釋氏惟務上達而無下學。不思釋氏之六波羅蜜,由禪定而到彼岸,豈非下學上達之旨乎。」
  八、又有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蓋道者,先天地而生,亙古今而常存。聖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緒餘土苴治天下國家,豈不大哉。」
  故聖人,或生於中國,或生於西方,或生於東夷,西夷。生雖殊方,而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八條,皆於聖賢之理,同流共貫,未見其為謬異也。
  三教雖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專,其各有所長。各有不及處,亦顯而易見,實缺一不可者。
    夫習釋道之學,雖有偏有正;而習儒者之學,亦有真有偽。即如釋中以狂空欺世;道中以邪術愚人,是固釋道之罪人也。亦如儒中博覽詩書,高談仁義,而躬蹈亂臣賊子之行者,謂非名教之罪人乎。
  若掩人之長,而斥其短;隱己之短,而誇其長。互相肆口詆排者,皆私詐小人形態,非仁人君子,懷德抱道之所為,亦徒見其不自量耳。
  數年來,有請嚴禁私自剃度者;有請將寺觀改為書院者;有縣令無故毀廟逐僧者,甚至有請僧尼悉行配合夫婦,可廣增人丁者。悖理妄言,惑亂國是。不思鰥寡孤獨,為國家所矜恤。彼既立願出家,其意亦為國家、蒼生、修福田耳。乃無故強令配合以拂其性,豈仁君治天下者之所忍為乎。因皆下愚小輩,朕亦未窮治其妄誕之罪。至於品類不齊,其中違理犯科者,朝廷原有懲創之條。而其清修苦行,精戒明宗者,則為之護持。其邪說外道,則嚴加懲治。如道忞、行峰、之紀載謬妄;法藏、弘忍、之魔說猖狂。朕悉降旨指摘,決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偽罔辨也。朕於三教同原之理,探溯淵源,公其心而平其論。令天下臣庶佛仙弟子,有各挾私心,各執己見,意存偏向,理失平衡者,夢覺醉醒焉。故委曲宣示,以開愚昧。凡有地方責任之文武大臣官員,當誠是朕旨,加意護持出家修行人,以大公同善之治。特諭。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55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9 09:2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56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10:42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宗教沒有那個好,那個壞的問題。只是個人覺得那個比較對自己的口味。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強說一個好字,也僅僅是對自己而言。實際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對他人未必就好。冰激凌好吃,一般人都喜歡。可是如 ...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4-18 17:05
說的對。我只是再強調一句,無神論不是宗教信仰。理由在前面都講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57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10:44 | 只看該作者
變身猜猜猜遊戲,好玩,哈哈。
我來猜一個:小倩=kick鳥
理由:純粹是為了活躍人氣,達到目的就撤。
言詞犀利而不失幽默,常有理,讓你抓不住把柄。
關鍵是這麼熱鬧的帖子,kick版能耐得住寂寞不現身,我覺 ...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9-4-18 15:42
毛塞頓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58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9 10:56 | 只看該作者
157# homepeace

她瞎掰,不可能。明顯文字風格。。。全然不同。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59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11:00 | 只看該作者
有位高僧這樣說過:「是知眾生識心自度,佛不度眾生。佛若能度眾生,過去無量恆沙諸佛,何故不度我成佛。」我想這可能才是佛門裡對待佛菩薩正確的認識態度了吧。至於廟裡信徒對菩薩的頂禮膜拜,我想那是出於信徒們 ...
metrotown 發表於 2009-4-18 13:09
不得不對你肅然起敬,你應該是一個不對菩薩頂禮膜拜,對菩薩無所求的高人。你不能算是宗教徒,你屬於一個追求崇高境界的修行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2240

帖子

297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79
160
homepeace 發表於 2009-4-19 11:01 | 只看該作者
157# homepeace 她瞎掰,不可能。明顯文字風格。。。全然不同。
618o382 發表於 2009-4-18 18:56
那你說,她是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9: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