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明德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複製鏈接]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41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24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4 明德 的帖子

很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來吧,不然,會太亂,根本無法討論。

不管是什麼「語境」,請問:

1)耶經記載了耶和華**使**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對不對?
2)按照基督教的信仰,耶經的記載是真實的,對不對?

請你回答,根據你理解的「語境」,上面兩條對不對?希望你不要繞圈子,直接回答,好不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42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2 嘁哩喀喳 的帖子

我已經說了很多遍了,我不嫌亂。
你的大名我早就知道,但我不會跟你一個一個的來。請原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43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0 明德 的帖子

你又在偷換概念了。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里仁》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可是你說的「至善」本意?這又可是你說的「唯一原始假設」?難道這就是你所理解的「天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44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4 confuse 的帖子

儒學的根本不是在「唯一原始」假設。我們在討論傳統文化的宗旨,不是嗎?
請不要動輒用「偷換概念」。我說有至善,我沒有強迫任何人接受某某就是至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45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24 02: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2:16 發表
因為我是很容易受影響的人。當別人重複一種我明知道會導致死亡的行為而我無法干預時,就好像我在因這種行為而死亡。
當然,這種死亡是靈魂的死亡。


明白了。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46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2: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5 明德 的帖子

為什麽
儒學的根本不是在「唯一原始」假設
?任何學派、信仰都是基於一個「唯一原始」的假設,不是嗎?如果你否認這一點,那麽請問你所羅列的儒學先賢們的話的語境是什麽?

我前面已經問了你對「至善」的理解,你也作了解答。我可有說過你強迫別人接受你的「至善」了?我是在問你這些你列出了話語是否是你所理解的儒學的「至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47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7 confuse 的帖子

話語環境已經在106作了說明。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說出你的觀點。
儒學是一門學問,能包容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像明朝許多伊斯蘭教背景的回族成為了儒生,如海瑞,李贄;近代林語堂是基督徒,也是國學大師。
如果一定要為儒學先賢找話語環境,那可能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148
Yzrsg 發表於 2007-8-24 03:08 | 只看該作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2:03 發表
慚愧。這只是個加亮貼,不是什麼精華貼。
我的本意是要寫一個「兩種世界觀的交鋒」,首先要探討語言的本質,再討論通過語言怎麼反映人的世界觀,再討論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體系裡有怎樣的解讀。後來發現這個題目太大,只好從大學里找出一句話作為引子來簡要說明。這不是辯論,而是辨別。
關於我自己,我承認是一個很迷茫的人,不願意展露自己黑暗的一面,但自認為光鮮的一面也不怎麼發亮。說我「都十分通曉」是太抬舉我了,我不過處於「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階段。雖然我能了解幾種道,卻並不知道這個道是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我寧可使自己處於求索的狀態,也不願意去攻擊別人的道,因此也反感別人攻擊他們不懂或不屑了解的道。


其實,看了你的第一帖,我就有種預感,你是想在多元文化之間找到通途,觸類旁通。現在看了你的這個回復,證實了我的預感。
不同的文化信仰的果子,都分別有不同孕育它們的土壤,每種果子成熟后再反過來滋潤這塊土地。文化信仰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窮期一生都無法一一細數的,即使有一天能夠對不同體系中的文字概念精通地掌握了,那也只是如同我們摘了各種果子,雖然果子在手,我們卻不知該把它回報給哪塊土地。這就是說,只有知識上的觸類旁通,而不能在實際中真正運用自如。為什麼在知識上已經豐富了,而在實際中不好運用呢?因為一切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觸類旁通,都是我們的思維在運做,還缺乏在生活中直接的經驗體會。這個經驗體會靠的不是對外在的文字知識上的掌握,而是靠的人對於自己深刻的內省。只有通過認識自己身心的真實現象,才能把一切文字知識落實到實處。
學習知識容易,真正能認識自己卻難。因為認識自己的身心現象是要在每一刻都觀察體會自己的身心,從身體上、感受上、心情上、心念上如實地觀察,不涉及主觀的好惡、不涉及形而上的本體。這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辦法。呵呵,我還是那個問題,你對自己了解多少?不妨試著從先了解自己開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49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24 0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3 明德 的帖子

哈哈,何必找這種無聊的借口呢?你的回答,我都可以預料得到的。比如說,耶和華**使**人們吃子女的肉的問題,你的「解釋」就是用「語境」兩個字來糊弄。你這種「解釋」有什麼意思呢?很容易就駁斥了:

不管是什麼「語境」,請問:

1)耶經記載了耶和華**使**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對不對?
2)按照基督教的信仰,耶經的記載是真實的,對不對?

請你回答,根據你理解的「語境」,上面兩條對不對?希望你不要繞圈子,直接回答,好不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50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0 嘁哩喀喳 的帖子


既然你已經預料到了,何苦還要再問?苦苦相逼有快感?
還是建議你讀一讀主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51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9 Yzrsg 的帖子

你說的對。認識自己是最難的,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但這需要一個鏡子,不變形、不模糊。了解自己,從獲得鏡子開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52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24 0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1 明德 的帖子

〉〉既然你已經預料到了,何苦還要再問?苦苦相逼有快感?

苦苦相逼,正是為了喚醒你的良心和理智。

請問:你讚美耶和華**使**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嗎?你敢回答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53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3 嘁哩喀喳 的帖子

有什麼不敢回答的呢?建議你還是找心理醫生,找找你的良心和理智吧。
只要你把所有的問題都列上來,我立即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54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24 04: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4 明德 的帖子

〉〉只要你把所有的問題都列上來,我立即回答。

我的問題太多。你的回答我又會反駁,然後也許你還會回答,如此一來,就太亂了。你不在意,我還在意呢。

回答不了,也不用找這種無聊之極的借口啊。當然,基督徒嘛,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5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8-24 04: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1:10 發表
在我的印象里,你並沒有亮出你的「至善」,只是尋章摘句的對基督教進行攻擊。對於我的話也是故意曲解或裝作不懂。如果僅僅這樣,好走不送。
我已經再三表明,每個人對「至善」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下崗工人只要有個工作,帝王將相卻要名留青史。但是有了至善,才有格物致知的能力,才能「歸根曰靜,知常曰明」,否則只能靠攻擊和模仿掩蓋自己的無知。
你如果不藏頭露尾,那就請你把自己的信仰獻出來,而不要僅僅攻擊。
耶和華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但沒一種文化如果窮究其理的話都將是「I AM WHO I AM」,沒有道理可講。


請看: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8-23 07:15 發表
2. 您所謂的「沒有信仰的人」,我想包括無神論者吧。我們無神論者從來就不認為有什麼「至善」。善惡都是相對的,有時候「吃人肉」也可能是善的。


這是在第一頁我就跟了帖的。而且既然您曾經回過我這個帖,就說明不是您「碰巧」沒看見,那您現在說我沒亮出過我的「至善」,叫我說什麼好呢?您自己把我說過的話當作沒說,又來主主觀臆斷我對您是「故意曲解或裝作不懂」,您對話的誠意在哪兒?

請問我攻擊誰模仿誰啦?我攻擊的只是基督教,您帖子里的基督教說法自然在我批駁的範疇里。如果您覺得我批駁您帖子里的論點/據是攻擊您,您請隨便這麼認為,我沒興趣攻擊任何人。

請看我上面引的我在第一頁對您的跟帖,希望您能看見「我們無神論者」這六個字,呵呵,這也叫藏頭露尾?這種昭彰的聲明也被您定義成「藏頭露尾」,真有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56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4: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3:05 發表
話語環境已經在106作了說明。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說出你的觀點。
儒學是一門學問,能包容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像明朝許多伊斯蘭教背景的回族成為了儒生,如海瑞,李贄;近代林語堂是基督徒,也是國學大師。
如果一定要為儒學先賢找話語環境,那可能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儒學似乎還有一個名稱叫「儒教」。因此它必然和佛教、基督教一樣有其自己獨特的教義,也就是它最根本的假設。儒學對佛、道、伊斯蘭、基督教的包容並不等同於全盤接受它們的教義。當你將「天」認同為一個類似於基督教的「God」的存在時,你就改變了儒學的教義。那麽,此「儒學」就非彼「儒學」了。

另外想知道一下,因為什麽你認為「儒學先賢找話語環境,那可能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 本帖最後由 confuse 於 2007-8-24 04:3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57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7 confuse 的帖子

我們的對話都是你在問,我在答。請允許我問你一個問題:
儒學講究憲章文武,祖述堯舜。那文武和堯舜所憲章和祖述的是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58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6 在美一方 的帖子

正如基督徒是一類人,非基督徒卻不是一類人,無神論也只有在反對有神的時候才具有共同的特性,而不是一個獨自的分類。佛教也可以說是無神論,但一般說來佛教有自己的思維體系,不會攻擊有神信仰。我沒說你攻擊人,而是說你在攻擊神,為了給你自己預設的「神不存在」的結論辯護。你說基督教是「外國鬼」反映了什麼?
我說你沒有亮出你的至善,你引證說無神論不相信有至善。你把至善和神劃了等號,情有可原。胡錦濤的話語體系裡,「和諧」就是至善;科學工作者眼裡,科學就是至善,儘管科學只是一種方法。
我說你故意曲解是因為你竟然從我的帖子里看到蘇聯和赤柬是民主國家。別無他意。
得罪人是可以的,得罪神事就很大了。
如有得罪,還請原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5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8-24 05: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5:32 發表
我說你沒有亮出你的至善,你引證說無神論不相信有至善。你把至善和神劃了等號,情有可原。


您這麼武斷地就不僅給我們無神論者強加了一個神、一個至善,還說我認為至善=神,佩服,不撤不行了,我實在是招架不住,請原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60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0 在美一方 的帖子


不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