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明德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21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00: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8-24 00:16 發表


只有一點不會學,也不屑學,就是糟蹋祖宗以迎合外鬼。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22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6 明德 的帖子

完全贊同。也希望你把這個「特定的語境」表達出來,看看他的「本來的寓意」。


首先你是否同意你對你所列舉的中國古人話語所設定的「特定語境」是「世界是一個有位格的物造的,而且這個有位格的物是具有能動性的」?所以你認為這個物對人是「加諸」、「施與」的關係,而且人還可能與之產生互動,使這個物改變主意,改變原先設想的「施與」物。

但是中國古文化中,「天」並非是這麽一個能動的物,而指的是「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依賴人的意識嗎?不依賴。人和這個規律的關係是「感受」、「了解」、「領悟」的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2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4 0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0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24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8-24 00: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24 00:42 發表
但是中國古文化中,「天」並非是這麽一個能動的物,而指的是「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依賴人的意識嗎?不依賴。人和這個規律的關係是「感受」、「了解」、「領悟」的關係。

天之道,無私、無欲、無為。這道理,那個不光給自己弄個選民、還送自己「唯一」的親生兒子下到人間來當作自己的祭獻的耶神,恐怕是聽都沒聽說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25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9 confuse 的帖子

我來這裡不是要提出一個至善的標準,更不是拿自己的標準去反對別人的標準,而是明確每一個成熟的信仰都有自己的「至善」。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是包容的。
我不反對成熟的信仰之間相互交流,但不願意看到沒有自己的至善僅僅對別人進行扭曲攻擊。
所以我沒有也無意完整解釋「至善」。如果你有什麼看法,還請不吝賜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26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0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在我的印象里,你並沒有亮出你的「至善」,只是尋章摘句的對基督教進行攻擊。對於我的話也是故意曲解或裝作不懂。如果僅僅這樣,好走不送。
我已經再三表明,每個人對「至善」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下崗工人只要有個工作,帝王將相卻要名留青史。但是有了至善,才有格物致知的能力,才能「歸根曰靜,知常曰明」,否則只能靠攻擊和模仿掩蓋自己的無知。
你如果不藏頭露尾,那就請你把自己的信仰獻出來,而不要僅僅攻擊。
耶和華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但沒一種文化如果窮究其理的話都將是「I AM WHO I AM」,沒有道理可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27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24 01: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1:10 發表
在我的印象里,你並沒有亮出你的「至善」,只是尋章摘句的對基督教進行攻擊。對於我的話也是故意曲解或裝作不懂。如果僅僅這樣,好走不送。
我已經再三表明,每個人對「至善」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下崗工人只要有 ...


文 學 城 過來的?

[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07-8-24 01:15 編輯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28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8-24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5 明德 的帖子

明德同學,不要這麼無聊好不好?我的問題太多了,不可能一次全都提出來。

好了,還是麻煩你回答問題吧。不管是什麼「語境」,請問:

1)耶經記載了耶和華**使**人們吃自己兒女的肉,對不對?
2)按照基督教的信仰,耶經的記載是真實的,對不對?

請你回答,根據你理解的「語境」,上面兩條對不對?希望你不要繞圈子,直接回答,好不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29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6 明德 的帖子

既然是交流,就要先了解別人對其所提出的名詞、概念的理解。我無意改變你對「至善」的理解,只是想知道你所認知的「至善」是什麽。

另外,因為這「至善」一詞來自於中國古代先賢的論述,所以我認為更應當搞清楚中國古代先賢們用這「至善」表述的到底是什麽。

既然以你#1樓所述,語境決定著話語的含義,那麽,在你引述他人話語時,就應當使用說出那話語的人的語境,而不是自己造一個語境。否則就是誤導讀者,把你自己的話包裝成了中國古代先賢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30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8 真源湛寂 的帖子

謝謝關心,兩邊都是新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31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24 01: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1:31 發表
謝謝關心,兩邊都是新人。


慢慢聊, 別累著, 日子還長遠的很呢。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32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0 confuse 的帖子

我在回復的時候努力把每一句話都放入當時的語境中,但這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因此,這個努力也被當作我自己的語境。
所以,每個人都所說的一切都是有自己的語言環境的。
例如諸子百家完全是中國出於分裂狀態下的環境產生的,漢代董仲舒的儒學則是受大一統王朝的影響,宋明儒學又是受佛教相當的影響下產生的。每一個時代的傳統文化都有當時大環境的印記,現在儒學受基督教影響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33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9 嘁哩喀喳 的帖子

你的問題太多了我不管,只要你把最重要的列出來。多少無所謂。
只要你列出來,我立即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134
Yzrsg 發表於 2007-8-24 01:48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半天,明德對於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天文地理、人文典故,似乎都十分通曉,那麼你對你自身又通曉多少呢?既然來到信仰家園,又上演了一出舌戰群儒,那也不妨做個詳細點的自我介紹,好讓大夥更了解你。

信仰家園的大體格局是以基督教和反基督教的話題為中心,以佛教等其他信仰話題為輔助的。這次你的帖子直中靶心,觸動了廣大愛基和反基人士的神經,大大拉動了論壇的人氣指數,你的帖子不到一天時間升級為精華3就是最好的證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35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3 明德 的帖子

每一個時代的傳統文化都有當時大環境的印記,現在儒學受基督教影響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受到什麽文化的影響,也只是根據自身的宗旨,消化、吸收其它文化中與自身相容、有益的論述。但是這種消化、吸收不會改變其自身的宗旨。而這個宗旨就是你所說的那個「唯一原始的假設」。如果宗旨改變了,儒學又怎能再是儒學?

[ 本帖最後由 confuse 於 2007-8-24 01:5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36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5 Yzrsg 的帖子

慚愧。這只是個加亮貼,不是什麼精華貼。
我的本意是要寫一個「兩種世界觀的交鋒」,首先要探討語言的本質,再討論通過語言怎麼反映人的世界觀,再討論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體系裡有怎樣的解讀。後來發現這個題目太大,只好從大學里找出一句話作為引子來簡要說明。這不是辯論,而是辨別。
關於我自己,我承認是一個很迷茫的人,不願意展露自己黑暗的一面,但自認為光鮮的一面也不怎麼發亮。說我「都十分通曉」是太抬舉我了,我不過處於「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階段。雖然我能了解幾種道,卻並不知道這個道是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我寧可使自己處於求索的狀態,也不願意去攻擊別人的道,因此也反感別人攻擊他們不懂或不屑了解的道。

[ 本帖最後由 明德 於 2007-8-24 02:0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137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8-24 02: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2:03 發表
因此也反感別人攻擊他們不懂或不屑了解的道。


你為什麼要反感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38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4 0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7 明德 的帖子

我已經再三表明,每個人對「至善」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下崗工人只要有個工作,帝王將相卻要名留青史。

此「至善」可是彼「至善」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39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6 confuse 的帖子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里仁》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人的喜樂是建立在求道、驗道和志同道合上面的,人的高貴品質在於別人不理解也不強求。向西方學習並不違反這個宗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239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140
 樓主| 明德 發表於 2007-8-24 0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8 真源湛寂 的帖子

因為我是很容易受影響的人。當別人重複一種我明知道會導致死亡的行為而我無法干預時,就好像我在因這種行為而死亡。
當然,這種死亡是靈魂的死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