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一個中國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爸媽不知道的故事》[完整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81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6-6 00:00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6月6日

(四)
 
 
  露西沒有返回超級市場上班.這一段生活,也結束了.
  
  她還沒作出搬家的決定.但是搬家勢在必行.沒有了收入,無法負擔每月七百五十元的房租.何況單身一人,不需要兩房一廳的寬敞公寓.但是她並沒有積極另覓新居.她拖拖拉拉,想捱到月底.找房不能太早,找定了人家也不會空著房子等你.
  
  閑著沒事,她著手整理衣物.嫌小的穿舊的全塞在一個塑料袋扔了.一些用過的課本看過的舊書也扔了.這樣搬起家來輕易些.
  
  丹尼爾打過幾次電話,來過一次.露西對他客客氣氣,招待他吃過一次飯,但對發展關係的事,她一點也不改變立場.她已經做了決定.她對丹尼爾沒有惡感沒有憎厭;但不跟他談婚論嫁,維持過去的關係也就不可能了,沒興趣了.後來,丹尼爾把她最後一星期的工資支票郵寄給她.露西知道,他不會再來了.
  
  她也曾經反問,自己是否過份了?是否辜負了丹尼爾?是否撇棄了一個好的機會和前途?是否太矜持了?起初她不敢輕易下斷,後來漸漸傾向於說不.我跟他畢竟相互缺乏了解,缺乏一個走向成熟的漸進過程.如果這樣相處兩年至三年,一切都會是另一番光景.但是他太急了.他錯斷了形勢和我的心態.他認為他的求婚會使我欣喜欲狂感激涕零.他對我了解得實在不夠.我的錯誤在於不應該跟他有那種關係.這使他產生兩方面的錯覺,一以為我不太自重,二認為我願意奉獻終身,而實際上我只是情不自禁,只是受某種特殊情景的打動.在這個問題上,我倒比他更象美國人,他比我更象中國人.
  
  但是我不後悔.丹尼爾確實是一個極好的人.他的家庭也是好的.從他的家庭,以及麥克唐納先生的家庭,我知道相當一部份美國人過的是嚴肅有道德的生活.我跟他的交往是美好的,不是低下的.我對婚姻的拒絕來自我心底的一種深刻警醒,這也許跟我的年齡與性情不稱,但是我不能漠視理性的誡阻.他看不出這一層,因此他深感委屈,極不理解.我沒有辦法.我只能委屈他.
  
  我不後悔.我幾乎從來沒有後悔過.後悔不是一件好事,後悔意味著連對自己的過去都委疑不決,更會使人對未來拿不定主意.我對未來也還沒有拿定主意,但是當一件事出現時我能決定怎樣去做.我聽從我的心靈和心情,它們的指令常常使我對自己的作為寬懷無憾.我也會發覺自己做錯事,那是在內心有了更高的覺悟和認識之時.這時我便會儘力去彌補和償贖,而不是執拗地文過飾非.我不能象索尼婭那樣地總認為自己一切全對,明知錯了還要硬撐以不示敗示弱.這不是我的性格和態度.我常常多麼的願意知道自己的愚昧,軟弱和謬誤.
  
  露西並不悲傷.從安娜堡回來,跟索尼婭離別,與丹尼爾分手,搬家又迫在眉睫,這幾件接踵而來的壞事,反倒使她鎮定了.索尼婭的一句忠告使她堅強了不少.的確,人生象搭乘一輛公共汽車,途程被分成一段一段,一站一站地停靠,下去一些人,上來一些人.現在,一個站又停罷了.她要向一個新站進發.露西從心眼兒里佩服索尼婭.她的話確有道理:人,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始終關愛自己.沒有一個別人可以讓自己依賴終生.露西理理東西,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哼哼小曲,上街逛逛,胡亂吃點東西,日子過得很快,眼看月底近了.
  
  她看報紙,打電話,走訪了幾個地方,沒有合意的房子:要麼太小,要麼太貴,要麼太臟.她決定看地區英文小報,租美國人的房子.但也沒有合意的.只剩四天了.慌什麼?她想.大不了再付七百五十元,換取一個月的高枕無憂.她回來時,身邊除了三千五百元阿列克斯給的餘款,多了麗莎給的六千元.麗莎硬塞給她以後做學費用.她推不過,暫且拿下了.錢不是最好的東西,但是很有用的東西.
  
  她打電話給約翰.約翰說,梅的婚禮已經舉行過了,為什麼接連幾個星期找不到你?露西遺憾地回答說,非常抱歉,自己去了一趟密歇根,探望一個病人,錯過了婚禮和當伴娘的機會,以後有時間再去看望梅的新婚之家.約翰又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露西,他也準備結婚了.
  
  他說,"年紀大了,孩子們一個一個走掉,不能不考慮這件事,找個相依為命的人了."露西高興地說,"太好了!你早該找一個人了.那麼,她是誰呢?怎麼從來沒有發覺過線索?"約翰更加不好意思地放低聲音說,"…談了只有半年…她....她是,"象是羞於出口似的,"就是投資華苑的那個香港朋友的前妻…"露西愕然了,"怎麼會這樣?這…"約翰說,"怎麼解釋呢?我知道別人不能理解…告訴你吧,介紹人就是他!我的朋友,她的前夫…"露西不說話了.她覺得不可思議,難以表態.約翰又說,"他們兩人,性格不合.分居十多年,離婚手續…聽說是三年前辦的…但沒有翻臉,彼此一直以好友相待…我認識她,少說也有二十年了…年輕時,在香港拍過幾部電影,結婚後不幹了,在家做少奶奶…人是挺賢慧的…"露西說,"很漂亮吧?""那當然,當年很出過一陣子風頭的,現在嘛,快五十了,只有一點點徐娘風韻了.咳,上了年紀,不考慮這些了…"露西停頓了半晌,又趕緊說,"祝賀你.到時候我來喝喜酒鬧新房.""那一定!一定要請你的!"
  
  掛掉電話后,露西想了很久,想不出個名堂來.她感到人類社會中,真是五花八門,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不過,約翰是長一輩的人,她並不多去思考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喜訊的含義.而且,這是約翰的私事,跟露西自己沒有關係.她打電話去是報告搬家以及可能變換電話號碼的消息.她也打了電話給麗莎,安吉拉,伊娃和凱蒂.說定下來后再通知新地址和電話.
  
  露西不喜歡搬家。在這點上,她不響往新奇,而是安於現狀.索尼婭租的這個公寓是很好的,雖然建築老舊,但天花板很高,房間寬敞,內部經過翻新,淡青色的牆壁是近年新漆的,同色調的地毯是近年新換的;窗戶大而結實,窗檻寬深(可以放很多花盆),窗帘雅緻.聯著起居室的廚房也很漂亮,微波爐,電烤箱,煤氣灶,洗碗機一應俱全,都很新穎亮麗.一架抽油煙機比彼得家的好得多,即使煎魚屋裡也沒有腥油氣味.客廳走道和衛生間,卧室里綴滿了各色各款的頂燈和壁燈,非常堂皇和別緻.露西在這裡住得很舒服,很習慣,很依戀.她容易對人,對物,甚者對屋產生感情.這些人,事,物,都是逝去生命的一個個部份,都牽連著感情和記憶的細節.這,正是她四處訪找新居而不易中意的原因.
  
  露西躺在床上,正要擰滅床頭的檯燈,手邊的電話鈴響了起來.她看看時鐘,已經深夜十二點四十分了.這麼晚了,不會是丹尼爾吧.她倚在床頭,拿起話筒,把它貼在耳朵上.
  
  一個委婉動聽的女人聲音."哈羅,對不起,請問,有沒有一位羅倩小姐?"一種帶有美國腔的咬音不準的中國國語,說得還算流暢.
  
  "我就是啊."露西答道.不是伊娃,不是安吉拉,不是凱蒂,不是索尼婭…露西的大腦霎時間啟動,翻出一張張資料卡片.莫非是約翰的大女兒梅?她講的中國話是這樣的.不對,她不知道我的本名.露西緊張起來.在紐約,只有極少的人知道這個名字,也從不用它來稱呼自己…"請問,您是哪一位?"
  
  "我是CATHY(凱茜),"對方說,"您一定很驚訝…"
  
  我的熟人里沒有這個名字.露西的心卜卜跳著,"是的."她說,"我…好象不認識您…"
  
  "是的,我也不認識您,"凱茜的柔軟溫雅語調很好聽.這種語調里有一種禮貌,一種親切,一種能夠消除對方緊張情緒的從容與定力."很冒昧,我打攪您了嗎?我知道,現在紐約已是午夜了.我是從洛杉機打來的."
  
  "沒有沒有."露西不緊張了."我睡得很晚.沒關係的."
  
  "可以跟您聊一會嗎?"
  
  "可以可以."露西說,"我正寂寞呢…"
  
  "是嗎,"凱茜笑了."您這樣說鼓勵了我.謝謝您——"
  
  露西彷彿覺得從對方的聲音語調中浮現出一張動人的可親的面孔.她打斷凱茜,"對不起,我打斷您一下.請不要再說'您'字好嗎?沒人這樣稱呼過我.我不太習慣.請不必拘禮."
  
  "那麼,你也不說'您',好不好?"
  
  "好".露西高興了."凱茜,我還不知道你是誰,為什麼打電話給我.你是電話公司還是保險公司?"
  
  "不是,都不是.我不是推銷商品的.我…在這裡的一所大學…教書.簡單地說,我是一個教師…"
  
  "啊,您是教授!那我非用'您'不可了."露西說,"我可是連大學都沒念過.不過,可以告訴我嗎,您從哪兒知道我呢,包括我的電話號碼?我無禮了,請原諒."
  
  "不,我該請你原諒才對."凱茜說."我是從麗莎那兒知道的.麗莎,安娜堡的麗莎."
  
  露西沉默了.她的心又跳起來.她的大腦又啟動了.過了一會,她說,"我認識她."
  
  "是的,我知道你認識她."
  
  沉默了很久,露西說,"我猜出來了.您,是不是DOCTOR李的女兒?"
  
  "是的."凱茜坦然承認."羅小姐,你非常聰明."
  
  "謝謝."露西分外冷靜."您一提麗莎,我就明白了.那麼麗莎除了電話號碼,還告訴您什麼?"
  
  "一切."凱茜果敢地說."她所知道的一切."
  
  一個大學教授,確實身手不凡.露西一下子赤裸裸暴露得沒有任何躲閃與退藏的餘地.怔愣了好久,她說,"可以提一個問題嗎?"
  
  "請說."
  
  "DOCTOR李,現在怎樣?他還好吧?"說到這裡,露西想到"雙重打擊".疚憾使她聲音沙啞了,"他…怎麼樣?"
  
  "你…關心這個?"
  
  "是的."露西簡潔地說.
  
  露西聽到話筒里傳來凱茜一聲深深的嘆息."他…還好.一切都比想象的好.羅小姐,你這樣說,我很感動."
  
  "您要知道…我…並不…我沒有想到…DOCTOR李受到了傷害…我並不想…"
  
  "羅小姐.如果要說傷害,是他傷害了你…"
  
  露西的眼圈紅了.過了一會,她控制自己."不,凱茜,好象…也不必這樣說."
  
  "是嗎?"
  
  "是的."
  
  凱茜停頓了一會."羅小姐,我更了解你了.我感謝你."
  
  "不要,凱茜.這是過去的事.一切都過去了."
  
  "但是,有些事,不會變成陳跡."
  
  "嗯…"
  
  "我是說,至少,這件事,還沒有結束."
  
  "為什麼呢?"露西又憂心忡忡了.
  
  "他,我們,還沒有向你道過歉."
  
  "這不要,不必要!我也有過份的地方."
  
  "你沒有.換了我,也會走."
  
  "但是,我一直很不安.我不知道悄悄地走是不是對."
  
  "沒有什麼不對."
  
  "我想象得出,那天他回家,會多麼失望…我不是存心讓他難過的…"
  
  "這一切,都不去說它吧.如果有可能,你會願意再見他的面嗎?"
  
  "嗯…"露西想了很久,反問道:"有這個必要嗎?"
  
  "以後再看吧…"凱茜說,"至少,我本人,希望….這件令人痛心的事…有個好的轉變…"
  
  "我想…應該有的.現在,我們不是在接觸嗎…"
  
  "是呀,兩年前,你走後不久,我打電話問麗莎,她一個字也不肯說.我想…兩年多了,大家的感覺都有了改變…"
  
  "是的."露西說.過了一會,她問:"是麗莎主動把這一切告訴你的?"
  
  "不.不是."凱茜說."你在她家遇見過倍克爾醫生嗎?替她兒子治療的那位老醫生?他是我們家庭的多年老朋友.最近他來洛杉機,偶然談起在那兒見到一個中國女孩.我估計那就是你.我尋訪你很久了.於是,我打電話給麗莎…"
  
  "喔,是這樣…"露西說,"那麼,你父親,DOCTOR李,對您說過我?"
  
  "說了.一切."凱茜說,"一個悔罪老人的痛切反省."
  
  "不要這樣說,凱茜…"
  
  "不,對你,我一定要說這句話.我想這也是DOCTOR李心裡想對你說的話."
  
  "…"露西沉默了半晌,"他在您那兒?"
  
  "不.目前,他在我姐姐那兒."
  
  "他知道您打這電話嗎?"
  
  "不知道."
  
  "那麼,您想…?"
  
  "我想見你.可以嗎?"
  
  "當然.不過,怎麼見呢?您在洛杉機,我在紐約…"
  
  "你眼下…工作辭掉了吧."
  
  "您也知道?"
  
  "麗莎說的."
  
  "是的,辭了."
  
  "打算搬家?"
  
  "打算搬家."
  
  "在紐約,還有什麼牽掛?"
  
  "指什麼?"
  
  "是…指…有沒有離不開的原因或者離不開的人?"
  
  "沒有."
  
  "那麼,請你來這兒吧.這樣,我們不就可以見面了嗎."
  
  "這…嗯…"
  
  "行不行?來得了嗎?"
  
  "來是來得了的…"
  
  "那就來吧."
  
  "在電話里聊聊不一樣嗎?"
  
  "不一樣."
  
  "我…退了房子,一些行李沒處寄放…"
  
  "把你的東西全部帶來."
  
  "為什麼要這樣?"
  
  "我們有許多事情要商量,尤其是關於你的出路…"
  
  "這是我自己的事…"
  
  "不,這也是我們的事,或者說,我的事.我說得太專橫嗎?"
  
  "不,我懂,這是您的好意.不過…"
  
  "不,羅小姐,這不是好意,是我父親的責任.如今,我代他盡這份責任."
  
  "您這麼客氣."
  
  "這不是客氣.羅小姐,不是客氣.我絕不能心安理得地讓你一個人在紐約繼續這樣過日子…"
  
  "我並不太苦啊.我習慣了."
  
  "我想,這不是苦與樂的問題.如果你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前途,你就會覺得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我想過的."
  
  "你有自己的打算嗎?"
  
  "沒有.我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那就接受我的勸告.來吧.羅倩,我們見面好好談談."
  
  "嗯…這…"
  
  "願意來嗎?"
  
  露西想了一會,"願意."
  
  "我替你訂機票.明天你別出去,旅行社會打電話通知你去拿票."
  
  "買機票的錢我有.我自己買方便些.到洛杉機機場?"
  
  "對,洛杉機機場."凱茜說,"還是我來買."
  
  兩天後,露西收到一張從紐約到洛杉機的單程機票.
  
  人生真是奇妙,風雲真是不測.就寢前的這個電話,霎時間又把露西的生活和前景徹底改變.她睡不著了.她下床,找點東西吃.做夢也沒想到過的事情,總是自天而降.下午還在到處逛盪找個降級降格的住所,過兩天再得到處逛盪去找工作賺錢糊口;一下子突然要去洛杉機了.這次向她伸手的竟是DOCTOR李的女兒.露西越來越感到,人生不僅象乘公共汽車,同時又象一個圓,走著走著總是沿著特定的軌跡,走回原處,卻又不是倒退,不會重複;待到獲得更大的半徑,便開始另一個圓的進程.
  
  不管怎樣,凱茜的聲音和語調使我願意到她那兒去.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82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6-6 00:02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6月6日

尾聲

 
  四年後,也就是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洛杉機阿爾罕布拉地區一所聲譽卓著的私立欣欣幼兒園的創辦人和主任羅倩小姐,在州政府的一次表彰會上,接受年度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這所幼兒園的不同凡響之處是,給予學前兒童以強化的雙語教學和堅實的數學演算、藝術表演基礎,使得畢業生一進入小學就顯示出類拔萃的優勢.這所幼兒園是社區的、市的乃至州的典範.人們無法忽視她的廣受歡迎以及經得起驗證的實效.羅倩成功了.
  
  二十九歲的羅倩,個子似乎比七年前剛剛踏上美國土地時高了一、二公分,體態頎長豐盈,顯出一種成熟蘊靜的韻致,又絕無那種職業婦女的老氣橫秋之貌.她的臉龐仍是一副娃娃相,笑容還是那樣的稚氣和甜美,態度還是那樣的可親可近.但她又能使所有的人感覺到她超群的修養,學識和經驗.她未再經歷戀愛,也不曾再有男友.她對婚姻抱的態度與凱茜相同:不是堅定的獨身主義者;但決不為了結婚而結婚.前兩年,她把整個身心投入讀書,近兩年,則投入了事業.
  
  她一直沒有跟DOCTOR李會見.似乎不是刻意迴避,而是常常錯過機會.DOCTOR李並不渴求見她一面.知道她一切都安好而有序,他便安心了.她對他的心情也一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婭激起的浪花確實不小.她的第一部片子在次年的年初上映,票房記錄排名當年的第二.在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她被列為最佳女主角候選人之一;雖然沒有當選,但已是足夠的榮譽.她的姓名和照片被廣泛刊登在許多報章雜誌上.不少廠商爭相邀請她拍片和拍廣告,更有港台的娛樂經紀人遠道而來.但是她一直沒有離開美國.其後的四年裡,她又拍過二部新片.
  
  DOCTOR李偶然在邁可帶回來的一本雜誌上認出了她,知道了她的事迹.他並無多大的震動和感觸.他早就相信她在美國終有一天會成功.某種類型的成功者所該具有的一切素質和條件她幾乎都有.他沒有把這個發現告訴任何別人.
  
  露西隨時能從電視新聞和報刊上獲悉索尼婭的消息.她們常通電話.偶然也有聚晤.現在,索尼婭已相當看得起露西了.但是,露西一直沒有察覺這顆耀眼的新星就是DOCTOR李書櫃里那另一盒錄像帶內的"S".
  
  此外,約翰的第二次婚姻竟以維持不足兩年的慘敗而告終.這使露西十分驚訝.約翰在電話里說,"唉,叫我怎麼說?孔子是四十而不惑,我是五十而大惑特惑…評論別人,又客觀又正確,臨到自己頭上,是又昏頭又瞎眼…那個女人,不僅濫賭,而且…唉,…後來我才知道,我那朋友,因為跟她離了婚,他辦移民,她和孩子就不能一起過來.為了把孩子弄過來,他居然把我當跳板…露西,人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我這個教訓,你記在心裡呀!"
  
  我們的另一位朋友彼得呢,他很好,還是老樣子.凱蒂在家中的地位,非常穩固,因為,她把該熱時熱,該冷時冷,該溫柔時嬌媚纏綿,該發威時怒髮衝冠的策略運用得靈活而恰當.彼得儘管對她毫無恩愛疼憐之情,卻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彼得是一個諧睦不夠度量,棄絕不夠膽量的男人.所以,天底下痛失配偶的人們不必責怨對方.要責怨就責怨自己為什麼捏不住那個人.凱蒂是牢牢地把彼得捏在自己的掌心裡了.他們的兒子凱文滿了五歲,進了幼兒園.凱蒂的母親和弟弟已移民來美,租屋住在附近.凱蒂的全部理想都實現了.對愛情她不抱奢望.對現實她不感失望.她的人生在所有人的人生中還不算是太糟糕的.她就這樣清醒地知足地生活著.彼得則一直沉浸在對露西的追懷與幻想里,象一切小知識份子一樣,一方面擁有一個百不稱心的現實生活,一方面又擁有一個充滿憧憬的夢幻世界,兩者永遠不能統一.
  
  這一年的暑假到了.DOCTOR李照例去莎拉那兒.
  
  一天,莎拉打電話給凱茜,問可不可以邀約羅倩一起過去,為DOCTOR李慶賀七十壽辰.他和羅倩,睽隔了這麼多年,該見見面了.凱茜問羅倩.羅倩一口答應.
  
  正在一切準備就緒,即將登機出發的前夕,莎拉深夜來電,說DDOCTOR李晚飯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著看著睡著了,就這樣溘然而逝.
  
  待到羅倩再見到他的面,他已經穿戴整齊經過化妝躺在鮮花環繞的棺木之中了.
 
(全文完)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83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9-6-6 00:05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6月6日

  一九九六年十月於紐約
  
  作者<<後記>>
   
  "愛是'力的基礎',愛是'生存的意義',唯一的意義.當然,美也是的."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傳>>中寫道:"愛深入於真理這一點,成為他中年所寫的傑作的獨有的價值…"
  
  我的五十多年生命經歷了太多可怖的顛沛,幾至滅頂的災難差不多吞去了一半的歲月.但是,人與人之間無論如何摧毀不了的愛之維繫,終會導引人們熬過一切打擊安然依存於最具生命力的美好理性之中,是我畢生的最大發現.
  
  不論中國,還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形態的差異絕對小於他們本性的通同之處.人類天性中的一些缺陷常會傷害愛,但不能掩埋愛.我不確知自己的理想是什麼,但我是一個樂觀的理想主義者.消極的虛無主義情緒不能使人找到勇氣和力量的源泉.
  
  作家的創造無疑是一種極具"單幹性"的勞作,不同的人用他的筆所寫的只能是他個人獨具的印象,感覺,經驗,認識和表述方式.讓十位高明的畫家去描繪同一對象的肖像,也不會全部一模一樣.社會和人生的多姿多彩,作家心靈與技法的豐富紛呈,使世上永遠不乏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
  
  但是作家不能過份傾注理想於筆下的人物.那樣便不免流於淺薄和助長矯情.只有當人們對客觀和真實不再抱有偏見和不再那麼畏忌時, 文學作品才能把一個真正博大精微的人性世界展示給無可逃遁於浮誇激情與玩世調侃之間的讀者.渴望進步與發展的社會不需要防範真有道德力量的文學作品,因為它們只會使人沉靜和深思,產生上進的信心和獲得振作的緊迫感.
  
  寫作猶如沉浸夢中,不管多麼驚怖或甜美,夢醒總是悵然,但作品必須結尾.當你劃上最後一個句號時,彷彿眼看一大群好友熟人離你遠去,心裡真不是滋味,痛感自己從此又陷於孤單.
  
  海明威說:"一個作家談論他自己怎樣寫作是很不好的.他寫出來是讓人用眼睛去看,而解釋和議論都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這<<後記>>,就只能這樣不著邊際了.
  
  ------1997年10月於紐約------

  (全文完)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