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追求永生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意譯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7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七章 補缺損余

1.        天道的舉止,不是和射箭時的張弓類似嗎?太高時,就往下壓一些;太低時,就往上舉一點。拉過頭了,就往回收縮一些,勁不足時,就多加一些力量。

2.        天道運行,就是減少過頭的,增補不足的。人道則不是這樣,從不足處取來,然後再給有餘的錦上添花。

3.        誰能夠做到自身有餘,然後奉獻給天下民眾呢?只有得道之人能夠辦到。

4.        因此,聖人做出貢獻而不恃功;成就大功而不居功;從來不想顯示自己比別人高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8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八章 弱水攻堅

1.        天下萬物,水最柔軟微弱,但是在攻克堅固強硬之堡壘時,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它。正如眾所周知,水無物可以替代。

2.        弱小能夠戰勝強大,柔弱可以遏制剛強,這個道理普天下沒有不知道的,但是偏偏沒人能夠付諸實施。

3.        由於這個理由,聖人總結道,能夠承受國家的恥辱,才稱得起是社稷江山之主;能夠承受國家的禍殃,才能成為天下百姓之王。

4.        這些正大堂皇的哲言穎語,聽起來就像黑白顛倒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8 |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

1.        調和深仇大恨,必然難以根除所有宿怨,怎麼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一笑泯恩仇呢?

2.        因此,聖人只是掌握欠債的證據,而不以債權人自居。

3.        有德之人,只是管理好欠債的憑據而已;而無德之人,則沉浸於催收追索債務。

4.        天道對人,沒有親疏遠近之別。誰善於遵道而行,道即與之同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9 | 只看該作者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1.        建立規模狹小的封地,定居寥寥可數的居民,閑置五花八門的器械。促使居民更注重死亡,從而避免遠途遷徙。

2.        雖然擁有船舶車輛,沒有乘坐的需要;雖然備有盔甲兵器,沒有列陣的要求。

3.        促使居民重新恢復結繩記事時代。讓他們自己感覺飲食甘美,服飾華麗,居室安恬,風俗淳樂。

4.        與相鄰的封地距離保持在可視範圍之內,對方的雞鳴狗叫聲聲入耳,比鄰的居民卻窮其一生,不做任何交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1:39 | 只看該作者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1.        真話不中聽,好聽的非真話。做得好何須巧辯,巧舌如簧難掩劣行。

2.        悟道之人不用事事皆通,什麼都懂的不了解道。

3.        聖人不用積聚,為民眾做事,就是為了自己;為民眾付出,自己越能增多。

4.        天道的功能是對萬物有利,從不對萬物造成傷害。聖人之道,是服務世人而不與世人競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6
NYLASH 發表於 2008-1-11 13:13 | 只看該作者
恭喜永生朋友完成老子道德經意譯   不知道你是否有何感慨?   

好了, 休息一下, 你可以進入到"百年孤獨", "古文觀止" 和下周"詩經" 的讀書活動中來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5 12:1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NY兄的邀請,這幾天比較忙,未及寫新東西,我的信主見證中,有一段和道德經有關,先貼到這裡,供參考。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1-15 17:3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8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5 12:17 | 只看該作者
未信主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每當別人問我是否準備妥當接受耶穌作我救主的時候,我總是回答他們說,有百分之九十了。當然這是玩笑話,實際上,我是在聖經啟示的上帝的真理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上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我認為,作為一個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基督徒,必須面對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中國的智慧包括孔孟之道,老子道德經,孫子兵法在內,在世界範圍取得了深遠影響。孔子的理念是通過人的自身修養,達到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標準,實現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的安穩社會秩序。歸根到底,他是想依賴人性,追求社會公平;依賴封建王侯的大有作為,實現政治理念。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孔子作為提倡人道的代表,與老子的天道思想形成鮮明對立。老子的道,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養育者,和管理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原始朴道生出太極同一,太極幻化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中和生出三才天地人,三才調劑餘缺生出世間萬物。歸根結底,道是萬物的終極推動力。根據老子的理念,人必須按照道的準則思想行動,才算有德。最高等級的德,就是和道的要求完全一致。「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即「浩大豐碩之德的全部內容,就是一絲不苟地遵從道的準則。」老子的最完美行為準則就是「無為」,而無為的根本含義是完全遵從道,沒有絲毫違背道德準則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行為。老子指出的最根本的人生追求是返璞歸真,從繁華人世返回到簡樸單純的渾然一統裡面,從而達到「死而不亡者--壽」的目的。

反映中國歷史這種追求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充滿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憧憬。遺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自孔子以降,都是人本文化,講究的是人治,擅長的是人的智慧。現代中國文化,圍繞經濟利益為核心,只是人本文化的一部分,許多人連人類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都棄之不顧,更別提遵行更高的準則了。

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限性註定了人對永生和真理的無能為力。老子的道德經是人類在這方面努力的最好成果,如果天下人人都達到了道德經要求的水平,人類的整體追求永生和真理的進程將會大幅度提高。但是事實恰恰相反,大多數沒學過道德經,大多數學過的也不懂其精髓,真正掌握其大意要旨的實屬微乎其微。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個人認為道德經是人類智慧和上帝真理之間的一座橋樑,當然它不是唯一的橋樑,也不是必須經過的橋樑;但是通過它,人們可以更接近上帝的真理之光。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功底比較深厚者,可以通過深讀道德經,激發尋求永恆真理的熱忱,進而學習聖經,進入真理之門。這只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和一點體會。當然,能直接學習和接受聖經真理更好,而且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做的;但也確實有許多人把中國傳統文化和聖經真理對立起來,甚至包括一些基督徒在內,認為二者不能兼容,不能兼得,得一必棄一。這種思維模式嚴重地阻礙了對聖經真理的傳播,理解,和接受。正是從此角度上,我建議認真學習道德經,把它作為一架橋樑,剔除橫亘人神之間的阻礙,連通中國傳統文化和聖經真理,實現上帝絕對真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統轄。

中國傳統文化,記載了我們中國人尋求真理的史實,反映了我們中國人對真理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跟蹤了我們中國人離開上帝后的失敗教訓。雖然以老子為代表的智者一直尋求真理,甚至模糊地猜測到了造物主的存在,但是始終無法通達上帝的絕對真理。上帝的大能,掌控一切,長達數千年的中國歷史,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必有上帝的深意和特殊的用心,必有其存在的要求和意義。中國智慧,統籌人際關係,和諧世間萬物,名揚宇內,屢建功效,若置於上帝真理的統帥下,必能更好地用其所長,為完成上帝的使命服務。我相信,任何塵世的智慧,沒有上帝賦予人類的永生,都將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所有人類智慧,在上帝真理的統導下,都會物盡其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8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8 10: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追求永生 於 2007-12-24 11:56 發表
1.        不崇尚賢能之輩,可以使世人平息爭鬥之心。 不看重珍奇財寶,可以使世人不產生偷竊之念。 不顯示那些誘發人們產生慾望之物,可以防止民心騷動紊亂。

2.        因此,聖人統治民眾的方式就是:清除他們的欲心;填 ...



這就是無為而治的來源。

為什麼老子提倡無為而治呢?

因為老子認為,道的暢行無阻,就是最好的境界。任何人為的參與干預,都是畫蛇添足之舉。

因此無為而治,就是讓「道」的運行不受阻礙,在人是無為,在「道」則是大有作為。

無為而治,實際上也是最高的「德」的水平。

可見,一句「無為而治」,表現了道家人與道之間關係的最高準則。

現在那些甘做附庸的文人又有幾個認識到這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0
NYLASH 發表於 2008-2-28 10:33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張居正, 老是覺得官場險惡. 各位同道話中有話, 綿里藏針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9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8 1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8 10:33 發表
  看了張居正, 老是覺得官場險惡. 各位同道話中有話, 綿里藏針啊.  


一跟官場相連,頓時感覺不是文人的問題,而是文人的長官問題:即使文人懂道,他又能左右得了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2
NYLASH 發表於 2008-2-28 12:23 | 只看該作者
長官不都是文人出身嘛.    難道他們會沒有讀過"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9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8 12: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8 12:23 發表
長官不都是文人出身嘛.    難道他們會沒有讀過"無為而治"?


我想有兩個可能的情況下就不是文人了:一種是武將當官;一種是文人忘本。

忘本倒不見得是不做文人了,而是去追求那些本應該被無為而治所不屑一顧的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4
NYLASH 發表於 2008-2-28 13:49 | 只看該作者
永生想隱退江湖獨釣寒江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9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8 13: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8 13:49 發表
永生想隱退江湖獨釣寒江了,  


退隱之前,我得先弄清楚「獨釣寒江」算不算「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6
NYLASH 發表於 2008-2-28 21:40 | 只看該作者
反正如果老是潛水,就只有被釣的機會, 是不可能受到"無為而治"待遇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97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9 11: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8 21:40 發表
反正如果老是潛水,就只有被釣的機會, 是不可能受到"無為而治"待遇的.   


對!跳出來,才好「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8
NYLASH 發表於 2008-2-29 12:39 | 只看該作者
Fish, what fis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99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29 15: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2-29 12:39 發表
Fish, what fish!!     



看來那位紅脖老兄才是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0
NYLASH 發表於 2008-2-29 20:57 | 只看該作者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8: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